夏學欣賞

夏學,就是中華民族古老的智慧。在物質極其豐富,科技發達的今天,人最缺乏的是信仰和真正的生命智慧。而以易經為核心的華夏生命哲學,正好可以用來添補空虛的心靈,給人智慧和力量。
個人資料
正文

泰伯篇第十二、三:三年學

(2021-05-15 02:30:31) 下一個
泰伯篇第十二、三:三年學
 
原文:
 
8.12: 子曰:“三年學,不至於穀,不易得也。”
8.13: 子曰:“篤信好學,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亂邦不居。天下有道則見,無道則隱。邦有道,貧且賤焉,恥也;邦無道,富且貴焉,恥也。”
 
譯文:
 
孔子說:“求學多年,而不追求俸祿,很難得啊。”
孔子說:“真誠地愛好修學,以死堅守仁道。不去危險的國家,不住在混亂的地方。如果天下道義流行就出來做事,否則就隱藏起來。在道義盛行的地方貧窮低賤,是可恥的;在無道昏君的地方,富有高貴,也是可恥的。”
 
短評:
 
一般人求學,不是為了名就是為了利。孔子看到一個孜孜於求學而不追求功名利祿的人,很是驚喜,“不易得也”!求學是為了探求道的快樂,低一點的境界是為了追求知識的快樂。就算有功業,也是在他幫助他人立道的過程中產生的副產品,並不是追求的目的。如果僅僅是為了追求功業,那就完全變了味了,就壞了。
 
真正修學求道的人,是像文天祥、伯夷叔齊那樣的人,以死堅守自己的信仰。危邦不入,亂邦不居,不是因為怕死,而是不做無謂的犧牲。譬如孔子不會與暴虎馮河的子路去遠征,他一定要找一個腦袋冷靜善於謀劃的人作伴。這不是孔子怕死,這是聖人的智慧。你是一個賢才,國家社會都需要你。結果你還沒有發揮任何作用,就折損在危亂之地,豈不可惜?天下清明的時候,你能踐行道義,一定要出來弘揚道義;天下昏暗,你不能踐行道義,出來自找苦吃,就應該隱藏起來。在天下清平,道義流行的時代,如果你不出來弘揚大業,而是憋屈隱藏在貧民窟,那是丟人!但是在一個昏暗無道的時代,如果你出來助紂為虐,大富大貴,那也是丟人的!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