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說曆史

不一樣的視角看世界,不一樣的方式說曆史
個人資料
正文

華說-《西遊記》裏,祭賽國,九頭蟲背後的西域秘聞,曆史懸疑之二-九頭蟲之謎

(2021-03-02 21:15:15) 下一個

華說唐僧師徒一路西行,來至祭賽國,眼見僧人蒙冤,又聞佛寶被盜,心下不平,便出手相助。

 

原來,附近有一亂石山,亂石山下碧波潭,潭裏住著萬聖王。萬聖龍王家有龍女初長成,不嫁龍族為妻,不納其他水族為婿,單單就招了一個九頭駙馬。


駙馬龍王,血雨汙塔竊寶。龍女偷潛靈霄寶殿,竊得九天靈草。

 

你道九頭駙馬什麽樣?

 

平日裏,頭戴爛銀盔,身披兜鍪甲,外罩錦征袍,腰束一條犀紋帶,腳穿一雙豬皮靴。遠看一頭一麵,倒也威風。盡觀四麵皆人,八麵通見,九口言論。

 

悟空八戒一通打,九頭駙馬現原形。原來乃是九頭蟲

 

說是九頭蟲,其實不是蟲。你看他,毛羽鋪錦,團身結絮,方圓有丈二規模,長短似黿鼉樣致,兩隻腳尖利如鉤,九個腦袋攢一處,眼多閃灼幌金光,一雙翅膀賽大鵬


你聽他,一聲吆喝長空振,似鶴飛鳴貫九宸。氣傲不同凡鳥類

 

就是仙鳥也沒用啊?天鵝還笑話燕雀”安知鴻鵠之誌”

 

這隻勝大鵬的九頭鳥怎麽能不在長空振翅,反倒龜縮龍潭作惡?他來自何方,究竟是何種類?

 

世上究竟什麽鳥能夠海陸空三棲?能住水中,可行於路,又能振翅衝天?

 

《莊子·逍遙遊》中有魚化為鳥,翼若垂天之雲。

 

“北冥有,其名為。鯤之大,不知其幾千裏也。化而為鳥,其名為鵬。鵬之背,不知其幾千裏也;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雲。是鳥也,海運則將徙於南冥。南冥者,天池也。”

 

“九頭蟲”長短似黿鼉。黿鼉,是中國神話傳說中的巨鱉和揚子鱷。

 

九頭蟲像鱉不是鱉,似鵬勝過鵬,簡直是土鱉裏的異類,鵬鳥中的“醜小鴨”。

                                 

 

再說這九頭鳥,展翅斜飛,孫行者舉棒追打。不料,妖怪半腰中還藏了一頭,張開血盆大口,把個八戒半拖半扯,咬著豬鬃就拖下水。

 

雙方打到膠著之時,恰逢二郎神楊戩,隨行的還有梅山六聖, 狩獵於此,順道助戰。

 

隻見二郎神拉弓射箭,九頭鳥上來就咬,旁邊竄出嘯天細犬,汪的一聲,一口咬掉了妖怪半腰中的頭。妖怪滴著血,落荒而逃。

 

俗話說,歸師勿掩,窮寇莫追。悟空止住八戒,任由那怪徑投北海而去。

 

二郎神說:不趕他,倒也罷了,隻是遺這種類在世,必為後人之害

 

到了宋代,果有《齊東野語》說:“鬼車,俗稱九頭鳥,……世傳此鳥昔有十首,為犬噬其一,至今血滴人家為災咎。故聞者,必叱犬滅燈,以速其過澤國。……身圓如箕,十脰環簇,其九有頭,其一獨無而鮮血點滴,如世所傳。”

 

說的仿佛就是九頭駙馬慘遭哮天犬噬頭。十個脖子九個頭,實至名歸。

 

無頭的脖子時時滴血,血落的地方,必有災患,凡有九頭鳥過,家家滅燈,令犬逐之。

 

九頭鳥為何逃向北海。或許北海正是他的來出?

 

《山海經·大荒北經》說:“北海之渚中,有神,人麵鳥身,珥兩青蛇,踐兩赤蛇,名曰禺彊(禺強)。

 

這個人麵鳥身,兩耳掛青蛇,兩足踏紅蛇的禺強,是山海經中的黃帝之孫。也是傳說中的海神、風神和瘟神。

 

禺強字玄冥,是顓頊氏的輔佐神,傳說中的水神、雨神、冬神。

 

一娘生九子,九子各不同。《山海經》還有九個頭的鳳鳥,稱九鳳,是吉祥的象征,楚人的圖騰。

 

九鳳翔於北極天櫃山,這裏的海水注於北極之海。

 

鯤鵬發自北海,九頭蟲歸於北海。九頭鳳祥瑞,九頭蟲邪惡。一正一邪,皆出北海,北海之神,也是鳥身。

 

這麽一路扯來,盡把個九頭鳥配龍潭公主配得門當戶對,合情合理。

 

沒有扯不到的,隻有想不到的。

 

九頭鳥和龍女盜寶為哪般?如果為了祥瑞,卻落得龍宮被毀,子孫滅絕。下一集,咱們繼續扯起。

 

請點擊關注,咱嚴肅地東拉西扯,引經據典地東說西講。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