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說曆史

不一樣的視角看世界,不一樣的方式說曆史
個人資料
正文

為什麽說美國房市躲不過2026年的泡沫“魔咒期”?

(2022-06-09 13:01:55) 下一個

2022年的5月,美國房價已經連續上漲了10年還零好幾個月,熱點房價高到“手可摘星辰”的地步。

 

3月、5月裏,美聯儲已經兩次升息。通貨依然膨脹著,俄烏之戰尚未停,房價將何去何從?

華爾街傳奇投資家傑瑞米說:我們正處在第5個超級泡沫經濟當中。房地產首當其衝。

 

另一波專家說:今非昔比。房價沒泡沫,最多就是漲速減緩,趨勢拉平。

 

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

 

華說,鮮花哪有百日紅,房市難得千日好。

 

再長的路,都有盡頭,再牛的房市,總有跳水的時候。

 

魔鏡,魔鏡告訴我,房市跳水在何時?

有人說,2026年。

 

 

房地產的興盛總有一道跨不過的坎,躲不過的“輪回”。

 

1998年,加州聖何塞大學的經濟學講師佛雷德(Fred Foldvary)預言:如果沒有重大全球性戰爭,我們將會遇到一個嚴重的、和房地產相關的經濟危機。

 

如果要給這個經濟危機加一個時間定位的話,他認為這次危機,起於1990,爆發於2008.

 

1990年,是上個周期中房價跳水的時間。2008年,果然爆發了全球的經濟危機。源起房產次貸危機。

 

2008年,300多萬幢法拍屋進入房市,令本已寒冬的房市雪上加霜。房價跳樓,房主棄房。

如此準確的掐算,魔鏡告訴佛雷德的秘密究竟是什麽?

 

土地價值的興衰周期大約18年。

 

這個“18年”的周期規律最早由美國人霍默·霍伊特於1933年提出。

 

在過去百餘年間,美國政府自1800年開啟賣地模式起,這個18年的規律似乎陰魂不散。

 

隻有1925年到1973年間,世界大戰和冷戰讓這個規律暫時走開。

用100多年前的經濟現象來預測今天的房市,不會覺得過時嗎?

 

盡管滄海桑田,社會結構依舊,政府的職能沒變,這個規律百年不變。

 

有人的地方,土地才有意義,有政府的地方,土地才會分出“高低貴賤”,有政府幹預的地方,經濟總有某種規律性。

 

每一次的土地價值變化都伴有政府的政策變化。

 

世界上最嚴重的經濟衰退總是緣起土地投機,由銀行提供的誤導性信貸推波助瀾。

每個18年之痛的周期裏,房地產界都會經曆兩個七年之癢,然後用四年的時間滑到穀底,滑倒民眾能夠負擔的價位。

 

然後,等待它的英雄,腳踏七彩祥雲,前來救市。

 

低利率,高就業率,在低迷期被抑製的住房需求被釋放出來。早期入場的買家、投機者攪動了市場。在第一個七年之癢的末期,人們開始懷疑現實。房價真的應該這麽高嗎?

 

當經濟仍然強勁前進時,7年小癢很快轉為第二個7年的快速上升期,朝氣蓬勃。

 

在增速期的末期,“贏家的詛咒”最終出現。瘋狂買家開始後悔。離房價離崩潰不遠了。這個期限,曆史給了4年。

如果2022年就是”贏家詛咒“的時間點,房價的跳水難道真的就在2026?

 

根據問卷調查,45%的人預測衰退期將始於2023,30%的相信在2022, 8%的相信在2024 或者2025, 17%的相信在2026或者以後。

 

沒有兩片相同的葉子。每次經濟危機,房價跳水都有不同的原因。

 

今日房市,真的會遇見“18年之癢”?

 

家或者賣家,在如此撲朔迷離之際,究竟是等還是不等?

 

咱們下回接著侃。

[ 打印 ]
閱讀 ()評論 (4)
評論
Yu-Yuan17 回複 悄悄話 同意beijingconnection的意見。
ahniu 回複 悄悄話 當借不到錢時,地產就倒。
大號螞蟻 回複 悄悄話 要住的不等,要投資的等。
beijingconnection 回複 悄悄話 2008的房價的巨大下跌是次貸引發的,也有貨幣寬鬆的影子。下一次可能會由於經濟危機,買主失業引發。經濟發達地方的房價隻會平緩,不會暴跌。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