罪惡的中國嬪妃製度,有相當長的歷史。
《禮記婚儀》中説:“古者天子後立六宮,三夫人、九嬪、二十七世婦、八十一禦妻。”
自秦漢已降,後宮擴充迅速。
漢武帝時宮女有千人;東漢王莽時,後宮有多達數千宮女。
晉武帝時宮女上萬人。
至唐代的中期,宮女竟多達四萬。《新唐書-宦者列傳》記載:“開元,天寶中,宮嬪大率至四萬,宦者衣黃衣以上三千員,衣紫衣千餘人。”
宋代傳奇《流紅記》中説,唐僖宗時,“帝禁止宮人三千餘得罪,使各適人。”一次貶出皇宮下嫁的宮女就有3000多。
許多宮女年少入宮,至老未見過君王。因而宮女哀怨成爲歷久不衰的文學主題。如漢代司馬相如的《長門賦》,班婕妤的《自悼賦》、《怨歌行》,皆爲膾炙人口的名作。最爲著名的則是唐代詩人白居易的《上陽白髮人》:
上陽人、上陽人,紅顏暗老白髮新。
綠衣監使守宮門,一閉上陽多少春。
玄宗末歲初選入,入時十六今六十。
同時採擇百餘人,零落年深殘此身。
……
宋代皇帝除了後宮佳麗,還要嫖妓。名妓李師師就因“名嫖”宋徽宗而聲名大噪、顯赫一時。至於皇帝巡幸地方,強佔民女,更是不可勝數。
正如清代史學家黃宗羲在《原君》中痛斥, 君主所爲,乃“敲剝天下之骨髓,離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樂,視為當然。”
問題是,人的欲望是無限的而精力是有限的,所以覺得皇帝的後宮人數有誇大的嫌疑,就好像詩中說阿房宮一樣:“覆壓三百餘裏,隔離天日”。
詩文、傳說和演義並非真正的史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