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年偶然想起多年前的相識,發現她在赴日多年沉寂後回歸文壇、並頗受關注,就寫了一篇《回眸黑孩:旅日美女作家耿仁秋》的博文(https://www.haiwai.com/blog/p/1958701)。
沒想到,黑孩看到我的這篇博文,通過博友聯係上了我。
從她提供的與讀者見麵的視頻,我驚奇地發現在東京打拚30年的她,如今風采依舊,似乎沒有經曆多少歲月的風霜。
更沒想到的是,從黑孩口中得知,我在文中提及的《惠比壽花園廣場》隻是她的“東京三部曲”之二,另外兩部,《上野不忍池》和《貝爾蒙特公園》,也已經由四川文藝出版社和上海文藝出版社出版。
《上野不忍池》是黑孩時隔二十年回歸文壇的第一部長篇,講述中國留學生秋初到日本時遭遇的困境與愛情。《惠比壽花園廣場》講述秋子為實現居住在惠比壽花園廣場的夢想而與韓國人同居,並受盡折磨和屈辱,最後選擇離開。《貝爾蒙特公園》描寫女留學生“我”所經曆的職場暴力,愛情、婚姻中的磨難,以及對人生的思考。
三部作品都與作者經曆不無關聯,但作為小說,自然不能目之為自傳。有評論以為這些小說可能受了日本“私小說”影響,也許對理解作品有點幫助。
目前國內已經有不少讀者網上反饋和專業人士寫的書評發表。且摘抄幾段在這裏:
心情評論《上野不忍池》:“黑孩憑借個人極好的文學感覺,講述了一段隱秘的曲折的愛情,......是具有很強的個人性格色彩的好作品,值得細讀。”
洋子讀《惠比壽花園廣場》:“我很喜歡黑孩的這部長篇小說,讀起來感到親切,通過作者細膩的敘述,與她一起走過了日本東京初來時的歲月一般。她用自己的故事,揭示了人性的善與惡,美與醜……發人深思。”
春馬評同書:“小說像一個童話的反版:一開始,女主人公就過上了幸福生活,然後開始了各種磨難——她是中國人,他是從韓國偷渡出來的朝鮮族人,而他們生活在日本……中國出身的女作家,能夠以這樣的視角和文筆來寫作,完全超出我的想象。尤其是開頭和結局兩個部分,著實令人覺得驚豔,使人愛不釋手,同時又不忍心馬上就看完。“
文學評論家王春林認為《貝爾蒙特公園》體現出“私小說”三個方麵的特點:首先,是視野的收縮性。因為“私小說”的故事背景一般都局限於個人或者家庭,其主要內容也大都聚焦於個人情感世界,所以作品的視野往往會顯得相對狹小,遠離看起來更為闊大的社會與國家。
其次,是描寫內容的私密性。或許因為“私小說”與作家自我之間存在著緊密的內在關聯,作品多帶有突出的“自敘傳”色彩,甚至往往會把作者內心世界中醜惡與絕望的一麵,無所顧忌地袒露在廣大讀者麵前。也因之,自我懺悔色彩的具備,也屬題中應有之義。
再次,是基調的感傷性。因為這些作品不僅集中關注人物的私人情感世界,而且更多地會以柔弱的筆調聚焦於其中的不安與茫然一麵,這樣一來,自然也就會滋生出一種 “生命的感傷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