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文化的詞典裏,沒有哪一個字眼比“報”更為重要。
我們所熟悉的忠、孝、節、義,都是儒家文化籠罩下的產物;而“報”則超越派別、階層,也超越時空,成為數千年來全體炎黃子孫所一直遵守的行為準則,其重要性就像責任(duty)之於西方社會與西方文化一樣,是重中之重, 沒有“之一”。
“報”植根於古老的中華文化中,本義是告知、回應、回報。
《禮記 曲禮》雲:“太上貴德,其次務施報,禮尚往來。往而不來, 非禮也; 來而不往, 亦非禮也。”
就是說上古之時,以德為貴;其後則注重施與和報答。禮崇尚有往有來:有施於人而人不報答,這不合於禮;人施與我而我不報答,也不合於禮。
《詩經 -木瓜》雲:
投我以木瓜,報之以瓊琚。匪報也,永以為好也!
投我以木桃,報之以瓊瑤。匪報也,永以為好也!
投我以木李,報之以瓊玖。匪報也,永以為好也!
這是一首愛情詩,詩人強調目的是“永以為好”,而不隻是報答,但報答作為手段,還是不可少的。總之,對別人的行動,你必須有反應;而自己的行為,也要期待有一個回報。
“報”還可以指自己所有行為所造成的結果和受到的回報。《荀子》曰:“凡爵列、官職、賞慶、刑罰,皆報也, 以類相從者也。” 凡是爵位、官職、獎賞、刑罰都是一種回報,是與行為的類別相應的。
作為一種對他人舉動、行為的反應,“報”不但可以是報德、報恩,而且也可以是報怨、複仇。
先說報德、報恩。
中國人推崇知恩必報,而且是“滴水之恩,湧泉相報”。最著名的例子是漢代大將軍韓信,因漂母(洗衣服的老婦)一飯之恩,竟以千金為報。
但不是所有的人都有這樣的實力,受人之恩卻不能慷慨回報的人,會感到羞愧。所以陶潛在一首詩中寫道:“感子漂母惠,愧我非韓才。” 他哀歎自己沒有韓信的才能,因而不能像韓信那樣報答她。
至於那些知恩不報者,則難免“忘恩負義” 的譏笑和責難。
再說報怨。
老子主張“報怨以德”,以恩德回應怨恨。這好像和基督教相似。
孔子與之相反,主張“以直報怨”,用公正對待怨恨。對“以直報怨”中的“直”,曆來眾說紛紜。下麵僅以《禮記 檀弓上》中孔子的教導來說明:
子夏問於孔子曰:“居父母之仇,如之何?
夫子曰:“寢苫枕幹,不仕,弗與共天下也,遇諸市朝,不反兵而鬥。”
當子夏詢問如何對待父母的仇人,孔子的回答是睡在草墊上,枕戈待旦,並辭掉工作,以表示與仇人不共戴天。若在集市上與仇人相遇,即使赤手空拳也要立馬鬥殺他,而沒有回家找武器的必要。這就是“以直報怨”。
其實道理很簡單:滴水之恩,湧泉相報;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你不仁,我不義;以牙還牙,以眼還眼;朋友來了有好酒,豺狼來了有獵槍。
這些常見俗語,就是作為炎黃子孫最高行為準則的通俗易懂的描述。
顯而易見,以上所說的隻是作為倫理規範的“報”。此外,中國宗教文化中也有“報”,如天報、鬼報、業報。那完全是另一碼事了。
因為 直 的本意不僅對等,更是應當,公正,即“中”。
同意王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