淞滬會戰85周年祭
下麵這張照片攝於1937年的七月,那年我的母親還不到十六歲,小姨出生才幾個月。母親神態安逸,小姨努力向前,似乎在期待著未來。她們不知道,一場巨大的災難正在逼近,母親一家祥和安寧的生活不久將在日寇的炮火中化為灰燼。
1937年的母親和小姨
我第一次聽說淞滬會戰,是通過《沙家浜》裏沙奶奶的一段唱詞”八一三,日寇在上海打了仗,江南國土遭淪亡,屍骨成堆鮮血淌,滿目焦土,遍地火光......”
這讓我想起小時候,家裏來了親戚,常圍坐在母親房間的小方桌旁喝茶聊天,我坐在母親的床沿上不聲不響地聽。他們談著談著,就會講到“逃難”,逃難的故事非常嚇人,總是跟轟炸、逃命、受傷、死人、著火、精疲力盡、饑餓等各種恐怖的場麵和令人痛苦的感覺有關。推算起來,逃難的時候,母親才十五六歲,而我聽到這些故事的時候,她已經四十上下了,可見逃難是母親那輩人一生中最難忘的經曆。後來每當他們剛提起逃難,我就悄悄溜出去,這樣的故事實在不忍聽下去。 這也是為什麽我痛恨戰爭。
上海爆發過兩次中日對戰,日軍都是在長江口的吳淞登陸,所以被稱為“淞滬”戰爭。第一次發生在1932年1月28日,即“一二八淞滬抗戰“。那天半夜,日本海軍陸戰隊分三路突襲上海閘北,第十九路軍奮起抵抗。日軍狂轟濫炸中國軍隊的陣地、民宅和商鋪,發動了四次總攻,均被中國軍隊擊退。這次戰爭日軍投入了7萬7千兵力,死傷近萬人。之後,戰場轉到上海寶山區的瀏河鎮,中日兩軍陷入了僵持的局麵。同年3月3日,日軍發表停戰聲明,5月5日中日簽署了《上海停戰協定》。
第二次淞滬戰爭發生在1937年,被稱為”淞滬會戰“。1937年8月13日日軍大舉進攻上海閘北,蔣介石代表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發表了《自衛抗戰聲明書》,淞滬會戰打響了,這標誌自7月7日盧溝橋事變後,中日兩國進入全麵戰爭。
日軍集中了近30萬的兵力,陸海空三軍聯合攻打上海,中國軍隊投入了70萬兵力,由於裝備懸殊巨大,中國軍隊在日軍的猛烈炮火下犧牲慘重。中國軍隊以步槍輕機槍對抗日軍的軍艦大炮,以250架飛機對戰日軍3000多架飛機,最終中國空軍全軍覆沒。馮玉祥曾說過,“我們的部隊每天一個師一個師投入戰場,有的不到三個小時就死了一半。這個戰場就像大熔爐一般,填進去就熔化了。”
這是一場中國人明知不可為而為之的壯烈悲劇。20多萬將士用自己的生命,一寸山河一寸血,在上海頑強抵抗日本侵略者。史料上說,不少部隊的官兵來自一個省,一個縣,一個村,一個家族,青壯男兒的全體犧牲給村落、家族、家庭帶來的是何等的災難和悲愴!
上海淪陷之後,國民政府11月13日,發表《告全體上海同胞書》:“各地戰士,聞義赴難,朝命夕至,其在前線以血肉之軀,築成壕塹,有死無退,陣地化為灰燼,軍心仍堅如鐵石,陷陣之勇,死事之烈,實足以昭示民族獨立之精神,奠定中華複興之基礎。”
日軍原計劃一個月內滅亡中國,沒料到淞滬會戰持續了三個月之久。雖然中國軍隊最後不得不撤離上海,但是淞滬會戰粉碎了日軍長驅直入內地的計劃。
上海曆史上如此重要的一場戰爭,我在學校卻從未聽說過,在學過的曆史教科書上也不存在。不知是不是因為這是一場蔣委員長指揮的戰役?或是因為1932年的第一次淞滬戰爭中日打了個平手,而1937年日軍勝利了?總之,我小時候所知道的抗日戰爭,不外乎平型關大捷,還有抗戰電影裏的地道戰和地雷戰,中華兒女舉著大刀長槍把鬼子砍得落花流水。
三十多年前,我的二舅給遠在美國的我,寄來了厚厚的一封信。拆開信封,看到了他的回憶錄《火線餘生》,記述了1937年淞滬會戰的時候,我母親一家從家鄉羅店鎮逃難到上海的經曆。羅店鎮現屬上海市寶山區,離上海市中心30多公裏。二舅在信中說,作為抗戰的目擊者和受害者,他決定把所見所聞記錄下來,為的是讓後代永遠記住並了解那一段曆史。
根據他的文章和我母親留下的筆記,我將講述85年前我母親一家在日軍的炮火下,逃往上海的經過。
一. 戰火將即離家園
母親的老家在上海寶山區羅店鎮,據傳,元代有一個叫羅升的人在此開店,故取名羅店。羅店是上海北部的水陸交通樞紐,曆來是兵家必爭之地。
羅店當時是上海北郊最大、最富庶、最發達、最繁榮的集鎮,民間有“金羅店、銀南翔、銅江灣、鐵大場”的說法。羅店是典型的江南水鄉,練祁河綿延數裏,穿鎮而過,注入長江。河兩側,房屋鱗次櫛比,街巷縱橫交叉,戰前的羅店鎮有三灣、九街、十八弄,各行各業的商店、作坊六百多家,形成美麗繁榮的江南集鎮。母親家是羅店鎮上的老住戶,住在北街,經營一家門麵相當大的百年老店,店鋪和宅院占據了半條北街。
據二舅回憶,1937年他在讀小學,7月傳來了蘆溝橋七七事變的消息。8月9日,發生了日本軍曹在上海虹橋機場尋釁,被機場哨兵擊斃的事件。上海的局勢陡然緊張起來,人心惶惶。街坊鄰居相互打聽消息、商量對策,尋找逃難的方向。鎮上不少商鋪的店員,倘若家在農村或外地,紛紛告假回家。鎮上的居民,在上海有親戚的,都往租界裏跑。多數人家到四鄉尋找親戚家暫時“避避風頭”。人們手提、背扛、肩挑、船載、獨輪車推,把一切可以利用的運輸能力都調動起來,運走細軟和生活必需品。
母親家也開始忙起來,收拾衣物細軟,打包裝箱,並托人把大舅(母親家族的長子長孫)送到上海。8月12日,叔公(外公的弟弟)問朋友借了一輛汽車,匆匆從上海開到羅店,動員外公帶著全家去他家躲避一時,叔公在上海經商,家住公共租界曹家渡附近。
外公患有肺結核,怕拖家帶口的,給叔公造成過重的負擔,執意不肯同行。叔公幾經勸說無效,隻好帶著他尚留在羅店的兩位家人和外公家的一些物品,當天開車返回上海。誰能料到,這次見麵竟是外公兄弟倆最後的訣別。
未完,待續。
今天有時間先來讀第一篇。我對淞滬會戰知道很少。幾年前回國時,曾陪同長輩參觀了四行倉庫抗戰紀念館,後來又看了電影《八佰》,才了解了當時的情況。戰爭實在是太殘酷了,痛恨戰爭。
你們家也是老上海人啊,老鄉好!
我也是從沙家浜的唱腔中得知813。
“如果說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的凡爾登是一架"絞肉機",淞滬會戰中的羅店則是一座不折不扣的"血肉磨房":屍積如山,血流成河,整個城鎮片瓦無存,惟餘焦土,慘酷之狀,不忍卒睹”,這是有文章對血腥的羅店之戰的記載。
我母親也目睹淞滬抗戰,當時她才小學2年級,在大人的陪同下,母親在烏鎮路橋畔看到火光衝天,炮聲隆隆的四行倉庫保衛戰。
“上海曆史上如此重要的一場戰爭,我在學校卻從未聽說過,在學過的曆史教科書上也不存在。”我們學過的曆史,有幾段是真的?
謝謝海風老師一顆真誠分享的心。好文章!
這些曆史的見證,應該記錄下來,期待海風姐續。
大讚海風姐曆史見證的紀念好文 ,八百壯士的故事也許是37年滬淞戰爭中最為感人的一段曆史了, 我原來寫過,參觀過上海的四行倉庫抗戰紀念館:
https://blog.wenxuecity.com/myblog/25182/201906/33185.html
關鍵時刻還得有二舅出現。
“上海曆史上如此重要的一場戰爭,我在學校卻從未聽說過,在學過的曆史教科書上也不存在。” - ccp 不想讓國人知道蔣介石領導國軍抗戰,做出的巨大犧牲。
======================================
國名黨好不了多少,現在連自己是中國人都不想承認了
抗戰中,羅店是極其有名的“血肉磨坊”,是中日兩軍反複爭奪的地方。
我一遠方姑父,叫向敏思,黃埔四期,時為國軍精銳、陳誠土木係十八軍九十八師(師長夏楚中)五八八團團長。受命反複在羅店衝殺。士兵傷亡過半,撤下,補充新兵,再衝。如此五次。自己也身負重傷。
此戰中,我姑父的黃埔同學,五八三團團長路景榮陣亡在月浦。九十八師另外兩位團長,一位陣亡,一位重傷。
另一位著名英雄姚子青也是九十八師的,他在五八三團,死守寶山,全團除一人外出送信外,全部在寶山陣亡。幾年前的電影《捍衛者》就是講寶山保衛戰的。比四行倉庫更為激烈。
勝利來之不易啊!
Thank you so much for sharing! It is really very educational to me.
You wrote a very touching and attractive prelude about ”淞滬會戰“.
我外婆家也有逃難的經曆,還差點把我媽媽給丟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