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去訪問老友,泡壺茶,東扯西拉。
老友居住的街區比較有趣,新老居民混雜。這個街區曾經住了許多意大利裔移民,第一代移民基本是漁民和食品廠工人——男人出海打魚,女人去罐頭廠加工魚品。他們存了點錢就買個房子,存款多了,不是再買一棟房子就是擴建房子。日積月累,不少普通的勞動人民都攢下房產,有些成了房東。當然,那是上世紀中葉,美國中產階級的黃金歲月。
如今,第一代移民的房產多半都留給子孫了。有些子孫喜愛海邊小鎮,仍舊住在“祖屋”裏,另有一些出於各種原因,出售了祖業,離開了小鎮。由於小鎮氣候宜人,風景秀麗,無論在哪個年代出售房屋,依那個年代的標準,售價均不菲。從而,新房主中藍領相對減少,多了白領、如工程師、教師、醫生、公司職員等等。老友街區的文化也相對多元,譬如他家對麵住著一位心髒科醫生和一位昔日的修車師傅。
修車師傅也是意大利裔,繼承了他爸留下的房子,舊房子整舊如新,一院子的玫瑰花常獲得鄰居和路人的稱讚,那是他太太的功勞。
修車師傅,後來榮升為修車行老板,如今已年過八十,太太也年近七十,為了敘述方便,稱這對夫婦老頭老太吧。
老頭修車手藝不錯,尤其是有點兒年代的經典老爺車,哪怕沒零件了,都能想法搗鼓出個替代品來。在當地修車行業名聲大了之後,老頭開了家專修經典老爺車的車行,找了兩個幫手,由老頭進行技術指點。由於當地富人不少,加上每年舉辦的名車大展吸引了來自世界各地的車主,老頭的修車行生意一直不錯。
老頭跟富人打交道多了,耳濡目染,穿戴談吐都不差,配上原有的消瘦身材,脫下工裝,打扮一下,看著還是蠻有老板腔調的(滬語,挺有老板範兒的意思)。
老太不是原配,原配十多年前因病去世了。現任太太是菲律賓人,曾是原配的看護。看護也挺不容易的,前夫好吃懶做,一家人靠她養活。看護得到綠卡後,跟丈夫離了婚,把三個孩子弄到美國,撫養他們長大。
這段經曆讓看護有主見有衝勁。當年照顧原配的時候,老頭忙於外出賺錢,見看護又負責又有能力,很放心地把原配交給了看護。看護感謝老頭的信任,喜歡上了這位跟自己前夫有天壤之別的男人。她不僅照顧原配,也對老頭噓寒問暖,每天老頭下班,熱菜熱飯已在那兒等待,久而久之,老頭也喜歡上了看護。原配去世後,兩人成婚,順理成章。
一轉眼,老頭退休十多年了,奔七的看護疫情時也退了。婚後頭幾年,兩人關係不錯,互相關心,時而一起開車去外地旅遊。兩人的成年子女都離家獨立生活了,難得來打擾他倆的生活。
然而,因是二婚,兩人漸漸因為錢財有了點矛盾。老頭的家產基本是婚前財產,原配在世時就做了安排,留給自己的兒女。老太對這一安排不甚滿意,她全心全意照顧老頭,一旦老頭離世,她的生活有可能再次沒有著落。老頭許諾,百年後,婚後財產全部留給老太。老太算算,老頭婚後的主要收入是社安金,能留給她什麽啊?
眼下,老頭支付全部家用,除此之外,不另外給老太零花錢。老太越想越吃虧,請個住家保姆還要付工資呢,她成了免費保姆,老頭應該給她更多的錢。
而老頭認為沒虧待老太,家裏一切開支由他支付,老太免費住在他家,免費生活,她的退休金全都可以存下來,還抱怨什麽啊?
兩人因為錢財有了隔閡,關係有點兒緊張。老太跟前夫離婚後,長期獨自生活,習慣了獨當一麵,我行我素,脾氣比較專橫。情商又低,不高興了,毫無節製哇啦哇啦,吃相難看,像個潑婦。
一來二去的,老頭嫌老太煩,為了避免衝突,開始一大早就去跟老哥們泡咖啡館,後來漸漸發展到半天一天不回家,跟老哥們打牌聊天,下館子或去哥們家蹭飯。老太倍感冷落,心中委屈,脾氣越來越大。老頭回家來不給好臉看,尖著嗓門大聲質問,像是老媽訓兒子,老頭哪受得了?
有時候,老頭也意識到自己過於冷落老太了,早點兒回家跟她共進晚餐,老太惡言惡語:吃飯才知道回家啊?我不是你傭人,憑什麽給你做飯?要吃你自己去做。
惡性循環搞得老夫妻越走越遠,兩人分房居住,漸漸不理不睬,老頭早出晚歸。老太的尖叫怒罵成了這個街區每天晚上雷打不動的軍營熄燈號。尖叫聲一起,各家各戶可以開始做上床準備了,尖叫完了熄燈,隨後進入沉寂的黑夜。
老頭有次身體欠佳,以為老太會照顧自己,不料老太冷冰冰地說:怎麽不出去野了?需要看護才回家啊?告訴你,我不是你看護,你老了,我是不會照顧你的。老頭的兒女都在外地,出於無奈,隻得打電話向老哥們求救,結果是某意大利老嫂端著一鍋意麵前來相救。
老太因此惡名遠揚,令她滿腹委屈,一有機會便向鄰居控訴老頭的冷暴力和摳門。鄰居好言相勸,給老頭點溫暖,他就回家了嘛。但是老太自認有理,寸步不讓。
就在這當口,老頭結識了哥們家的一門遠房親戚,該女子四五十歲,無固定職業,一輩子靠打零工吃救濟度日,跟三個男人生了四個娃,娃跟媽差不多,兩性關係混亂,女人已經有了六七個缺爹少媽的孫輩。這一大家子有其獨特的寄生蟲生活方式——政府有什麽福利,趕快去享受;福利減了,便去慈善組織搞點救濟;救濟少了,就積極物色能提供吃喝的各路人馬。如今,女人發現了老頭,哪能讓他跑了?甜言蜜語、打情罵俏一齊上。還信誓旦旦:你不用擔心,本人一定為你養老送終。
80歲的老頭開心啊,這把年紀,被年輕30多歲的女人看上了,可見自己魅力不減當年。老頭找出了天藍色的馬球襯衫,肩上搭一件乳白色毛衣,在前胸打個結,套上桃紅色短褲,赤腳穿船鞋,這身打扮蠻有品味,遺憾的是,臉上皺紋重疊,耳朵裏長出一堆長毛,後背微屈,腹部一大坨鬆鬆垮垮的肉,雙腿細如竹竿,步履緩慢。
老頭對自己這副尊容不甚滿意,自從結識了女人,可是忙壞了,去健身房練腹肌,去美容院理發修胡子,按摩臉部,為了抗衰老,去注射幹細胞......
老太的眼睛是雪亮的,可是她有什麽辦法阻止老頭見女人?左思右想,決定找老頭子女告狀:萬一你們老爸鬼迷心竅,修改遺囑,你們就見不到遺產了!不料子女淡定,子女的親媽(原配)在世時已洞察一切,家產做了信托,信托執行人不僅有老頭,還有兩個子女。
老太後悔,早知如此,也不必瞎鬧了,鬧都是白鬧。可是見了老頭,氣不打一處來,好不容易悟到的一點理智無影無蹤,忍不住破口大罵:都快死了,還去找垃圾?老頭懶得搭理潑婦,自管自奔向他心中那朵鮮嫩的花。
老太鬱悶啊!有次老友一句普通的問候,引發了對街老太一把鼻涕一把眼淚的控訴。老太舉棋不定,繼續耍潑,臭罵老頭,出一口惡氣?或者為了繼承婚後財產,跟老頭打冷戰持久戰,直到老頭歸天?或者現在離婚,分一半婚後財產,獨立門戶過個清淨的晚年?可是奔七的老人要重塑生活又談何容易?
這對老夫妻的老來瘋,帶來的是老來樂,老來苦,還是老來悲呢?
與其老了還瘋瘋癲癲,忘乎所以,生氣吵架,不如珍惜當下,以和為貴,各讓一步,共享生活的細小美好,比如結伴去看看小鹿和海獅。
加州的旱季到了,草都枯黃了,野鹿白天也出來尋食。拋了一團倒掛的樹苔給路過的兩隻鹿,它倆大快朵頤。
礁石上這隻海獅很拽吧?
原創圖片
為了確認,我又問了AI兩遍。
結果,問了AI三遍,有三個不同的答案。
第一個答案是我上個留言附錄的:婚前財產在婚內的增值算共同財產。
第二個答案是正好相反,婚前財產在婚內的增值還算個人財產。
第三個答案折中,婚前財產在婚內的增值,如果是通過雙方共同努力實現的,算共同財產。如果雙方都沒努力,它自己就增值了,增的值算個人財產。
還是先別跟老友說了。因為法律越靈活,越需要好律師,結果也越難以預測,弄不好兩人的財產全給律師了,一個子兒也沒剩下。
哈哈哈,海風姐的故事都寫得生動有趣,比小說還精彩!:)
"臉上皺紋重疊,耳朵裏長出一堆長毛,後背微屈,腹部一大坨鬆鬆垮垮的肉,雙腿細如竹竿,步履緩慢。?"海風姐寥寥數筆,就勾勒出這麽個老來瘋的形象,真是神來之筆。佩服!祝海風姐周末快樂!
In California, the appreciation of individual or separate property during marriage is generally considered community property and subject to equal division。
假設老頭的房在2010年結婚時市值一百萬,在2025年市值二百萬。
根據上述加州法律,在婚內增值的那一百萬屬於共同財產(婚後財產)。
老頭死後,根據上述加州法律,菲律賓老太至少得一半,五十萬。另一半老頭可以由遺囑分配。
如果老頭許諾,百年後,婚後財產全部留給老太,那菲律賓老太一百萬全得。
海風的故事讓俺想起了以前的一位女房客。在陸陸續續來看房的學生或白領中,遇見了不再年輕的她,身上卻保有南方女子的婉約和精致,說話如燕子呢喃~~後來我們處得不錯,彼此聊天時方知,她離婚了,之後一直因為工作不穩定,搬來搬去,漂泊不定。我問怎麽不再找個先生作伴,她說不容易啊,雖說自己還未七老八十,但比她大的男人基本都進入了需要保姆伺候的年齡。如果嫁過去,陪睡覺不說,保姆費也沒了~~
海風這篇故事曲折生動,同時現實感很強,把現代社會婚姻裏經不起錢財考驗的脆弱多變,寫個淋漓盡致:))
“老來瘋”的故事好玩,但他們的日子不好過,讀來很悲哀。不善良的人,能過好日子是不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