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風

一人一故事,一夢一人生
全部原創,轉載敬請注明來源
個人資料
海風隨意吹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收到一封很長的電郵

(2025-08-13 04:52:05) 下一個

朋友發來一封長長的電郵這年頭,寫電郵的,不多了吧?他是藤校英國文學的博士加之年輕時太沉迷於悲劇、悲觀、悲壯、悲情。經年累月,百煉成鋼,苦悶成了他人生的主題。於他而言,有苦悶才不那麽苦悶,沒有苦悶是極度苦悶。 

這位“苦悶君習慣了書寫消沉抑鬱的感受,又喜愛從心理學角度解讀各種情感,簡單變成複雜,所以要麽不寫,一寫就很長寫完後,會發到我的郵箱裏或許因為我曾幾次三番誇他的高級英文和深刻解讀 

這封電郵,看了有所感觸。或許到了我這年齡,歲月匆匆流轉,故人隨風而去,回憶碎片卻又像在眼前,呼之欲出。 

我也學學苦悶君,記下零碎的感觸,盡管思想不深刻,想法陷在滾滾紅塵裏。 

先抄一段苦悶君的電郵(我的譯文),作為導言 

如果你想探究人們對情緒的認知,就像我(苦悶君)近十年來所做的那樣,不妨從鮑爾比(Bowlby)的著作《依戀與失落》開始…… 一切始於並終於這兩極,它們構成了人類情感生活的陰陽。 

隨著成長,我們會接觸他人漸漸有了信任他人的自信,甚至對有些人逐步產生了依戀我們也會回避那些可能帶來痛苦的人和事物,鱷魚惡霸。但套用加繆 (Camus) 的話來說,宇宙並不總是按照我們的偏好運行。即使我們很明智,避開操縱者,與幫助我們身心健康的人互動,命運也可能介入,使得我們被前者包圍,而失去後者。而失去後者才是最棘手的情境。 

這段導言說,人類情感的兩極是依戀和失落 (Attachment and Loss)個概念不難理解顯明的例子是跟父母的關係,依戀父母幾乎每個人都經曆過。幼童時,依戀父母自不必說,哪怕日後長大成人,仍然會出於習慣,有事找父母----我們生命中的情緒支柱。 

二十多年前,我決定請假一年,回上海去陪伴瀕臨人生盡頭的母親。不期找到一家美國公司的上海分部,便隨手發了一封申請信。發信後三四個小時,喜出望外接到了公司的電話,要求我至少簽約兩年。非常珍惜能去上海工作的機會,但念及留在美國的先生,以及好不容易說服係主任給我一年事假,並保證一年後一定回校工作,一時左右為難,於是要求考慮一下再作回複。 

當我放下電話,第一衝動是問問我媽。雖然那時我已經在異國他鄉獨自打拚二十多年了,但遇到人生大事,仍會不由自主征求我媽的意見,她冷靜、明智、聰明、果斷。可是,那時她已患了失智症,無法跟我溝通了。我瞬間醒悟,必須結束對母親的依賴了。隨之而來的是極度失落無奈悲傷和不知所措,或許這就是苦悶君說的“最棘手的”的情境。 

第二天跟公司領導談得很坦誠,他讓步了,我得以回上海工作一年,有機會跟我媽朝夕相處,那是生中非常珍貴的一段歲月,溫馨溫暖,也因來日不多而哀傷。 

非常慶幸自己成長於一個和睦的家庭,時刻能體會到父母的關愛。與父母的關係相對簡單——百分之百的信任,相信絕大多數家庭跟我家差不多。 

然而,有些孩子無法信任父母。有位美國朋友告訴我,童年的放學回家,開門見到是喝得爛醉、昏睡不醒的母親,家裏又髒又亂,像個豬圈,母親忘了買菜做飯,冰箱裏空空如也。她常餓著肚子,去查看母親是否醒來,希望母親醒來後,自己就有飯吃了。可是,那一點點可憐的希望,十有八九落空了。 

有句名言說:幸運的人一生都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如果閱讀西方作品,一些有過不幸童年的作者年後大書特書父母的種種毛病給自己帶來的心理陰影。他們對父母有依戀,可是依戀一再被無情地打碎,使他們陷入深深的失落。如副總統萬斯的《鄉下人的悲歌》克裏斯蒂娜·克勞馥的《親愛的媽咪》、麗莎·布倫南-喬布斯的《小魚小蝦》等。 

最近讀普利茲文學獎得主伊麗莎白·斯特勞特的《哦威廉!》《我知道這關乎失去作者也花了不少篇幅描述跟父母的關係。書中女主人公的父母冷漠無情,甚至虐待孩子;由於貧困和孤僻,她家跟當地社區也幾乎沒有往來,導致她沒有任何依戀對象。女主人公成年後,難以與他人建立舒適的人際關係。 

健康的人際關係不可缺少的是互相信任有能力去信任他人,首先要有足夠的自信,即相信自己的判斷是正確的。然而,這種自信不一定對,我們一定都信任過不該信任的人,遭受過被信任的人疏遠、輕視、愚弄、欺騙、背叛帶來的慘痛從依戀墜失落的震驚難免讓人失魂落魄。吃一塹長一智,生活慢慢教會我們不要盲目信任,學會避開加害於我們的人和事。 

不過,也有些木知木覺不吸取教訓。譬如,讀研時一位國內來的女同學,移民出來的,有綠卡,比起我們有找工作的優勢讀研前,她曾管理一家中國餐館,之後也繼續在餐飲業發展,跟人合夥開過幾家餐館。照理說,應該有一定的經濟基礎可是她卻沒有錢。第一任丈夫在國內沾花惹草,由於她要求離婚,被迫付出一筆可觀的“分手費”之後,有個男友是騙子,借了錢後溜之大吉,害得她損失了幾乎所有的積蓄。隨後又遇到了心上人,可惜是個賭徒,不但輸光了積蓄,連餐館也搭上了。女同學不得已從頭開始,辛辛苦苦再從服務員做起。當年,連美國老師也說,這位女生怎麽總是跟錯人?成了亂七八糟男人的提款機。

或許因為她極度需要依戀感她是當年非常罕見的“留守兒童”,父母先去南洋,後移民美國,留在國內親戚家。成長過程中缺乏親密感,之後為了尋求愛,常被男人的甜言蜜語迷惑,為了得到當下所說的“情緒價值”,維持著不該維持的關係。 

有時候,依戀對象不一定是某個具體的人或物,而是抽象的概念和虛幻的感覺,此類依戀往往比實體的更強固更長久。比如,有位女友對年輕時的一段戀愛念念不忘,盡管前男友具有渣男的所有特質。女友不是缺乏理性,明明知道前男友靠不住,不是合適的婚嫁對象,卻依舊忍不住思念這段感情。她坦白,自己思念的是經過美化的青春時代,是愛情的夢想和甜蜜的幻覺,其實跟前男友並無多大關係,無非是這個人正巧出現在那個時段,莫名其妙成了抽象和虛幻的“物化”象征。因此,一旦心目愛情對象是虛幻的,千萬別跟實體混淆起來,免得製造出一些令人啼笑皆非的喜劇鬧劇和悲劇。當然,也可以學習博友藍山清風,把愛情的幻覺美夢轉化成文學作品,定格在最美的瞬間。 

另一位朋友的頂頭上司,非常依戀“已婚”狀態。該上司很窮,蝸居在破舊的小公寓裏,雖然拿著六位數的工資,下班後還要去超市兼職。這是因為他離婚次,需要為前妻和子女提供生活費,所幸其中經濟獨立,且沒孩子,否則上司的生活極有可能窘迫即便如此,上司總是在積極物色婚娶對象,並幾次向不同女士求婚每次求婚的失敗都帶給他失落,卻堅持不放棄“已婚”的依戀。 

行文至此,感覺自己學到了苦悶君的一些皮毛,即以求懂得某種情感的來源不同的是,他用的是心理學大師的理論,我則平民百姓的遭遇中尋找實例是不是該把這些雜亂無章的實例剪貼成電郵,發給他去看看?

還是等一等吧,因為這是對他電郵頭兩段“依戀”的隨想,他長長的電郵還有更多精彩內容呢。

 

這篇博文斷斷續續寫了兩三天了。家裏來了客人,忙著陪他們遊玩。昨天上午去了卡麥爾,不料城裏大街小巷都停滿了車出什麽事了?在城裏繞圈子找停車位,這才發現主要道路封了,正在舉辦各國舊車的車展。放幾張圖吧。

 

 

圖片均為原創 

 

[ 打印 ]
閱讀 ()評論 (44)
評論
海風隨意吹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laopika' 的評論 : 可以開。皮卡周末快樂!
laopika 回複 悄悄話 這些老爺車還能上路開嗎?
海風隨意吹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曉青' 的評論 : 謝謝碼農謬誇。周末快樂!
碼農學寫字 回複 悄悄話 【有苦悶才不那麽苦悶,沒有苦悶是極度苦悶】海風姐的幽默太文藝!:)
謝謝海風姐簡潔的文字,吸引人的故事來分享您的透徹人生觀。受益良多。
海風隨意吹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Mary888' 的評論 : 問好瑪麗。心理學試圖理解人的心理,這確實是一個難以實現的夢想。
Mary888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海風隨意吹' 的評論 : 太喜歡你的文章,有些高興,結果表達不太好,讓你誤解了。關於心理學,我的意思是:犯罪心理學是好的,他們研究對象是罪犯,罪犯被汙靈影響嚴重,有汙靈的規律,所以犯罪側寫常會精準。汙靈特別是誘惑人犯刑事罪的汙靈其實很愚蠢,人的智慧能看出其特征與規律。魔鬼汙靈如果聰明就不會從榮耀的天使墮落成汙穢的鬼魔了。

其他的心理學不少是禍害,比如蠱惑加拿大母親將自己的雙胞胎男嬰變為女孩,結果兩個孩子都早亡或自殺等。普通人的心靈是上帝才有能力介入、祝福的領域;另一個普通人無能力了解他或她,心理學的研究介入是把自己當上帝了;汙靈也能介入,過多就會產生刑事犯、偶像教、巫術、心理學的主體理論等。



海風隨意吹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琪子' 的評論 : 問好琪子。苦悶君帶點兒書呆子氣,有點兒打破砂鍋問到底的精神頭,不像一般人馬馬虎虎就過去了。你說得有道理,跟人生太較真不好,畢竟許多事都在人的控製之外,怎麽能跟天地去理論呢?周末快樂!
琪子 回複 悄悄話 你描述的“苦悶君”,我獨斷專行地說,他很可能有偏執症。精神有毛病的人,大部分都非常聰明。這是我後來慢慢悟出來的。所以小孩子正常,別太聰明就好了。
你真善良,對父母真心好,最後還能守護老媽一年,我沒有做到。我隻是往返奔波。
喜歡讀你的人物描述,有趣。
海風隨意吹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追憶21' 的評論 : 追憶說得好,投胎太重要了。第一次投胎沒投對的話,不少人把婚姻比喻成第二次投胎,或許能助人走出地獄。
海風隨意吹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yuntai' 的評論 : 問好雲台兄。孩子長大了,理應減少對父母的依戀,不過這種有人護著愛著的感覺很棒,難怪無法完全擺脫。
海風隨意吹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Mary888' 的評論 : 謝謝瑪麗臨帖鼓勵。好,聽你的,任何事都適可而止,決不涉足犯罪心理學:)。
追憶21 回複 悄悄話 我現在覺得性格是天生的,有的人天性樂觀,有的人長籲短歎不斷。

不過,同意投胎很重要,要麽用童年治愈一生,要麽用一生治愈童年。
yuntai 回複 悄悄話 海風姐說得是“依戀父母幾乎每個人都經曆過。幼童時,依戀父母自不必說,哪怕日後長大成人,仍然會出於習慣,有事找父母----我們生命中的情緒支柱。”兒時,不諳世事,有什麽錯失會擔心:父母知道了會不會責備我;成人以後,待人處事方麵雖不再依戀父母,對什麽事都會想:父母知道了也會支持我至少理解我的,但情感上的依戀依舊。
Mary888 回複 悄悄話 點讚好文,文筆、深度、引人思考方麵都不錯!

妙筆:1 “於他而言,有苦悶才不那麽苦悶,沒有苦悶是極度苦悶。”2 “誰受得了每日討論苦悶?尤其是幾十年如一日地討論。”

天性良善又在童年滿是愛的人,就是信了耶穌,與神的關係都會貼心,就像童年時那些貼心的愛,不用多說什麽,說得過分了也不擔心什麽。一張滿臉鼻涕飯渣的孩童笑臉,還是會醉倒一顆慈母的心,耶穌的心也是如此,他的愛大過世上所有慈母的總和!

你和苦悶君其實才是踏踏實實的心理學研究者,但千萬別深入了,普通的心理學到你們為止, 犯罪心理學除外!

海風隨意吹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麥姐' 的評論 : 麥子好,年輕人比較喜歡追求“深刻”,嘻嘻哈哈自然是不深刻的體現,苦悶才有深度呢:)
海風隨意吹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黑貝王妃' 的評論 : 王妃好建議,很難找出沒點依戀的人來,比如依戀煙酒的人就不少:)順祝冬安!
海風隨意吹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悉采心' 的評論 : 問好心心,很喜歡“光環投射”這個詞,一針見血,趕緊收藏起來。
麥姐 回複 悄悄話 “有苦悶才不那麽苦悶,沒有苦悶是極度苦悶。”看來這位“苦悶君”很享受苦悶的感覺,有些女生就喜歡這款,確實和藍山兄筆下的鍾書海有點像。依戀可能會上癮,不好戒。
海風姐的老板不錯,能回國陪媽媽一年,至少沒有遺憾了。
黑貝王妃 回複 悄悄話 嗯,依戀可以成為我們王府下次活動的主題。 我也遇到過不少人好似對生活中的某種狀態有所依戀,總是讓自己陷入同一個坑裏不能自拔:)
悉采心 回複 悄悄話
唉,那位木知木覺的女生也太木了,花錢買被愛的感覺?還是樂意為一場場虛幻的愛情掏錢買單,——隻要自己能當女主角?俺的腦回路不夠了,轉不過彎兒來呢~~

“其實跟前男友並無多大關係,無非是這個人正巧出現在那個時段,莫名其妙成了抽象和虛幻的“物化”象征。“——這段文字海風分析得好棒,讓俺想起了容格的“投射理論”。。。一個人在對方身上看到的“光環”,更多是來自自己內心的imago,而並非對方的真實樣貌。對於青蔥時代的少男少女,這是常有的現象,若經過很多曆練依然如此,可就有點“拒絕成長”的趕腳了:)
海風隨意吹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歲月沈香' 的評論 : 謝謝沉香。命運不由人,就像一首歌裏唱的,無論給你哪一種人生,你都要奉陪。
海風隨意吹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幑寧' 的評論 : 幑寧好,盡孝也受條件限製,所以有這一說:百善孝為先,論心不論跡,論跡貧家無孝子。謝謝臨帖。
海風隨意吹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梧桐之丘' 的評論 : 梧桐好,跟你一樣,電郵現在隻起這些作用。順祝夏安!
海風隨意吹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AnnYuan' 的評論 : 謝謝安臨帖。時光匆匆,越來越感覺到什麽事都別等,想做馬上去做。我當年就是想盡量不要留下任何遺憾。你能一年回去三次,也盡了最大努力了。
海風隨意吹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藍山清風' 的評論 : 問好藍山。苦悶君之類的,在追求精神豐富的年代,沉著一張臉,帶點抑鬱神情,開口閉口加繆尼采還不迷死一眾女生啊?:)所以,你的鍾書海還是有希望的,或許能吸引到某位自命不凡的“傻大姐”。在現實生活中,苦悶君的兩任太太都棄他而去,生活本就是柴米油鹽,誰受得了每日討論苦悶?尤其是幾十年如一日地討論。
歲月沈香 回複 悄悄話 “哭悶君”說得好“宇宙並不總是按照我們的偏好運行。” 海風姐的公司老板很不錯,允許你放假一年回上海工作兼照顧母親。那位開餐館女士的故事令人唏噓,極度對男人的依戀最後人財兩空。加州很多老爺車,一道特別的風景線。讚海風姐好文。
幑寧 回複 悄悄話 海風寫得好!你很幸運,有幸回國陪媽媽一年,說起來這也是我最大的、無法彌補的遺憾。
海風隨意吹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最西邊的島上' 的評論 : 問好西島。苦悶君很有意思,若是年輕時代,容易向往深刻,越複雜越好。有了足夠的生活閱曆,可以從複雜中看出簡單的至理了,他卻保持年輕時代的風格,便有了點喜劇效果。順祝你和先生安康快樂!
梧桐之丘 回複 悄悄話 我現在用電郵做些平台的驗證,或者是比較私密的郵件。用的越來越少,但也離不開。
AnnYuan 回複 悄悄話 寫得真好,深入淺出,你生活中的例子我也能在我的過往圈子裏找到,那時沒有想到“源頭”。你的媽媽有你很幸運,能陪她一年。我曾經也想早點退休回去陪我媽,可惜沒有如願。最後一年回國三次彌補了一些遺憾。
藍山清風 回複 悄悄話 "苦悶君"怎麽跟鍾書海有點神似,哈哈哈。世上各種各樣的人都有,有些人喜歡在悲感中找尋心靈的慰籍,在悲情中尋求美的價值,在悲苦尋找真理的道路;有些人則在虛構類作品裏和周遭他人的不幸中去感受悲劇所帶來的震撼,那種慈悲所帶來的慰藉。而我們普通人追求的是一生順遂,所遇皆所期。謝謝海風姐精彩分享!受益匪淺。
海風隨意吹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可能成功的P' 的評論 : 問好可可,以前不覺得自己特別幸運,老了才體會到,家庭不必富,不必貴,隻要全家和睦,親情濃濃就好。感謝快樂的童年!
海風隨意吹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Tina_芬蘭' 的評論 : 謝謝Tina關心。所以要珍惜當下啊。
不少人不會反思自省,結果痛苦都白白經曆了,而且繼續經曆一次次的痛苦。會反思的人都是聰明,而且幸運的。
海風隨意吹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BeijingGirl1' 的評論 : 依戀和失落,對於人類情緒的總結挺到位的。可能成熟理性的人,尺度掌握得比較好,不至於出現兩者間的不均衡。謝謝臨帖,周中快樂!
海風隨意吹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多倫多橄欖樹' 的評論 : 小樹說得對。對於苦悶君,就是耐心聆聽。
可能成功的P 回複 悄悄話 人生成了依戀的俘虜,挺可悲的。多半是填補原本就有的空虛之處吧。海風姐家庭幸福,才有更多的自由獨立自信的特質。
Tina_芬蘭 回複 悄悄話 先說一句題外話。您提到母親的病,用現在的術語是否是阿爾茲海默症?如果是的話,請您務必關注自己的身體變化,尤其記憶力衰退等大腦退行性變化要引起足夠重視,因為直係親屬患這種病,遺傳給女兒的幾率非常大。

非常認同好的童年治愈一生,壞的童年一生治愈。你會發現有些人永遠掉進同一個坑裏,一次被騙是自己幼稚,兩次被騙是遇人不淑,三四次下來就該問問自己了,為什麽被騙的永遠是你?為什麽你總是遇到渣男/渣女?為什麽別人總能騙到你,騙不到別人呢?
BeijingGirl1 回複 悄悄話 “沉迷於悲劇、悲觀、悲壯、悲情”,”簡單變成複雜“。 挺嚇人的。 人生常在依戀和失落兩級間, 倒是有道理的。 婚姻也是一種依戀。孩子脫離了父母的依戀,又來到了家庭/兩性間的依戀。 之後對子女的依戀。 一輩子都有依戀的是比較好的人生。 特別獨立的, 把依戀變成被依戀,也是一種活法。
老爺車展2025又開了. 記得以前也寫過小城裏的車展。 這些車需要不時的出來跑一跑,到處參加車展是個好去處。
最西邊的島上 回複 悄悄話 哈哈,覺得“苦悶君”是個思想家,隻是我們常人喜歡把複雜變簡單,but not vice versa ;-)

“我們一定都信任過不該信任的人”

嗯,也相信世上沒有從不相信任何人的人,即使是玩世不恭者,因為:“inside every cynical person is a disappointed idealist".

大概因為我人生讀的第一本書是”格林童話“,即使被欺騙傷害過,到現在我還相信這個世界上的真善美多於假惡醜。在虛擬世界裏也是如此,真人實話直說以文會友。所以非常感恩能遇到相識海風姐和其他好網友。

謝謝分享。
多倫多橄欖樹 回複 悄悄話 如果知道一個人苦悶,真的苦悶,要對他(她)好一點。
海風隨意吹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綠珊瑚' 的評論 : 問好珊瑚,這裏依舊是每天60度左右,上午有霧,下午運氣好的話,會出太陽,但是靠海邊的,傍晚霧又回來了。
海風隨意吹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曉青' 的評論 : 謝謝曉青。老爺車我看不懂,不過這熱鬧的場麵挺有意思的。
綠珊瑚 回複 悄悄話 海風寫的好,很有啟發。
看照片,卡邁爾還挺涼爽。南灣這幾天還挺熱。
曉青 回複 悄悄話 寫得真好,特別受益。
老爺車展我也喜歡看。
[1]
[2]
[尾頁]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