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風

一人一故事,一夢一人生
全部原創,轉載敬請注明來源
個人資料
海風隨意吹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人生百味(6)走親訪友 煙火塵埃

(2025-09-15 09:11:52) 下一個

 

這一陣忙著走親訪友,定不下心來寫博文 

有個幼兒園發小,住得不遠,請我去她家聊天順便一起吃午餐。她做了蔬菜蘑菇蝦湯和薺菜鮮肉鍋貼。發小廚藝地道,做飯非常耐心,一道道工序一絲不苟。印象中,她的原生家庭講究美食,她是耳濡目染,有做飯的童子功。 

她家曾住我家樓上,每次去找她玩,隻見外公外婆和保姆圍坐在八仙桌旁準備食材——摘去綠豆芽的根須、剝毛豆、剪螺螄、整理各種綠葉菜......  八仙桌上總是有許多食材,她家五個孩子,加上父母外公外婆和保姆,十口人吃飯,難怪兩位老人是吃完早餐忙午餐,吃完午餐忙晚餐。她家的保姆隻負責煮米飯,洗菜等低技術活兒,炒菜總是外婆親自掌勺 

1964年,幹部大調動,發小一家遷往北京。80年代初去北京遊玩,在發小家住了幾天。那時老人已過世,家裏也不用保姆了,準備食材的重任落在發小和兄弟姐妹的身上,她媽媽雖然是領導幹部,日理萬機,下班回家放下皮包,紮上圍裙,興致勃勃,下廚炒菜。 

有兩代前輩的指點,發小又經過幾十年的實踐,自然也成了烹調高手。聊起做飯,發小很期待,因為不久的將來又有大展廚藝的機會了。 

發小的兒子媳婦,伯克利畢業後,雙雙就職於美國生化大公司,原以為他們打算在灣區安居立業了,甚至開始看周邊的房產。可兒子幹了一兩年後,更鍾愛做研究,便辭了工作去英國讀博。在劍橋一路讀到博士後,之後留在英國研究機構工作,媳婦則成了中學老師小兩口喜歡在英國生活,貧富差別不那麽懸殊,社會福利多,生活平穩有序。他倆在倫敦買了房,定居英國。 

發小雖盼兒子住得近一些,但兒子的生活理應由兒子選擇。她很明智,從不幹預兒子媳婦的任何決定,甚至都不常去倫敦看兒子,他們有他們的生活,不去打擾。 

兒子媳婦結婚十多年了,一直是二人世界,時而有人問起第三代,發小淡然,一切由他們做主,我從不過問。 

歲月匆匆,轉眼小兩口40歲了,去年得知媳婦懷孕,發小非常高興。上個月孫女出生了,發小征求小兩口意見,坐月子時是否需要自己幫忙?小兩口說不用,媳婦有一年產假,兒子有一個月,當地的愛心社團考慮到父母照顧新生兒辛苦,在嬰兒出生的頭30天,每天送飯上門據說,愛心社團由30戶人家組成,每家輪流做一天飯,送往新生兒家庭。 

發小又問小兩口滿月後是否需要自己幫忙帶孩子?他倆決定自己帶,但是請求發小在孫女滿月後去倫敦幫助料理家務,尤其是做飯。兒子補充道:特別想念媽媽做的菜。如果發小在倫敦悶得慌,不妨為他們編寫一本家常菜食譜。 

目前,小兩口正翹首以待發小的光臨。發小也迫不及待想見見剛出生的孫女。爺爺奶奶輩的很有趣,發小給我看孫女出生幾小時後的照片:“你看,是不是很像我兒子?越看越像”。言語間洋溢出濃濃的愛意和快樂。 

 

在親戚住的舊金山街區散步隨拍

上周去了趟舊金山,看望從上海來探望女兒,外加避暑的兩位親戚。盡管女兒和準女婿在舊金山買了房,但因小兩口經常在家遠距工作,父母選擇不住在女兒家,免得給小兩口增加麻煩,打擾他們的生活。 

很佩服這樣拎得清的父母,如果隻有女兒,哪怕是小公寓,一家三口擠在一起也無所謂,但是有了ABC準女婿,跟自己沒有血親關係,文化也不相同,處理關係時需要互留空間,四個人同住兩個月就顯得不妥了。親戚說,隻要是能用錢解決的問題,都不算問題。別以為他倆有錢,兩人都是退休的工薪族,平時在上海省吃儉用,但是到了該花錢的時候就花為了女兒,也為了自己。

舊金山城市大學的新樓終於落成了

不由聯想到另一位發小,女兒嫁了個遼寧小夥。小兩口都在美國做合同工,女婿的活兒接得多一點,女兒少一點。生了娃之後,女兒讓父母來替她帶娃。那段時候,女兒沒接過一次活兒,但是享受以前做小公主的感覺,由老爹老媽疼著愛著,其樂無窮。

半年後,父母簽證到期回上海了,遼寧的公婆自告奮勇來接班。過了幾個月,女兒嫌吃不慣公婆做的飯,帶著娃回到上海,在父母家住了半年。父母家是兩間房的小公寓,七八十平米,擠了四口人。娃半夜哭鬧,吵得老人都睡不好覺,白天起來又是忙忙叨叨伺候小公主和小小公主。 

其間,女婿來住過一陣,家裏更忙更亂了。後來發展到公婆也擠進來,一住一個月。發小夫婦每天應對哭叫的孩子,一屋子親戚的一日三餐,手忙腳亂。好不容易送走了“小祖宗”,發小夫婦累壞了 

過了一年,發小女兒又要攜帶全家來上海住三個月。這次,發小掏錢在外邊租了旅店,懇請女兒全家去旅店居住。然而,還是要管女兒家的一日三餐。盡管深愛女兒,畢竟年齡大了,發小夫婦又都有高血壓,應付不了如此嘈雜繁忙的生活了。 

去年,女兒又生了個娃,坐月子時讓父母去照顧她。這會兒,母親71歲,父親76歲,除了新生的小娃,還要管學齡前的大娃。盼星星盼月亮終於盼到了親家前來值班,發小父母精疲力竭,迫不及待逃回上海。 

發小的朋友都覺得女兒有點兒不懂事,但這種現象在華人圈不少有的娃都上中學了,依舊是兩家老人輪流擔當免費保姆,半年輪換一次。或許在某些人的眼裏,老人為後代服務是天經地義。 

且不說帶孩子做家務的辛苦,僅僅是住在子女家,對老人也是約束,需要照顧子女的情緒感受,不像在自己家可以隨心所欲,自由自在,難怪有金窩銀窩不如自己的草窩”一說。 

 

朋友種的花

從舊金山回家,在矽穀停留了一下,去看望朋友 

很喜歡她家,簡潔儒雅,連餐廳都彌漫著書卷氣。靠牆一長排書櫃,書籍中偶爾鑽出一兩件小瓷器小擺件,牆上掛著白石老人的靜物畫,色彩雅致。 

知道我要去,朋友在柚木餐桌上準備好了六碟零食水果,藍莓、覆盆子、新鮮紅棗、開心果、瓜子和日本小餅幹 

朋友是書迷,看書不要命。這不是比喻,而是事實。那時候,她上班每天來回開車要三小時。據她說,在道路不太擁擠,車輛不太多的路段,一邊開車一邊看書,如此這般,一個月可以讀完幾本書。聽得我提心吊膽,萬一突然衝出一輛車,或是緊急刹車,豈不要造成交通事故?勸她,為了自己和他人的安全,不該這麽做。但是我知道,勸不過是形式主義。 

有了一定的生活閱曆後,體悟到勸人根本沒用。年輕時勸女生不要愛情至上,勸男生不要沾花惹草,結果呢?有誰迷途知返的?老了勸老頭少喝酒少抽煙,勸老太不要對丈夫嘮嘮叨叨管頭管腳,又勸動誰了?老頭戒酒戒煙往往是出於無奈,有健康問題了,酒友癱瘓了去世了,無人陪自己喝酒了。老太不嘮叨不管製老公那天,老公多半去了另一個世界一個人的改變一定是由內往外的,隻有自己想清楚了,意識到應該改變,才會改變。 

回來說這位朋友,年紀大了,眼力不如從前,現在迷上了聽書。我倆結伴去旅行時,發現她常聽得如癡如醉,不到半夜不睡覺。 

有這樣博覽群書的朋友很幸運,因為說話有見解,有根據,有味道;還有個優點是話題廣泛。實話說,遇到十年二十年說同樣話題的人而且沒有新內容不免令人感到乏味。有一位見麵就說應該去養老院養老,同樣的話來來回回說了多年了,毫無新意,且自己尚未去實地考察任何養老院,但仍是不停談論養老院。就像一首歌裏唱的:words, words, words。好在說出來後就消失了,不像寫博文,有證可查。 

除了讀書,朋友還是能幹的園丁,前院玫瑰花盛開,後院栽了不少果樹,種植了蔬菜。我誇新鮮紅棗非常甜,朋友特意從樹上采下來,裝了一口袋讓我帶回家慢慢享用。 

朋友家的棗樹

洗了些紅棗,拿了兩隻從舊金山買來的月餅,去老陶家 

他家跟矽穀朋友整潔的家形成鮮明對照。他是書迷兼圖書收藏迷,據說他父親收集了一輩子的書,有首版、珍藏版、稀有版等等。老陶繼承了父親的衣缽,生活不講究,就是愛買書,家裏每間屋子的四麵牆上都建了高達天花板的書架,包括書房、客廳、臥室、車間、門廳。為了充分利用每寸空間,書架是老陶親手建造的 

所有的書架已塞得滿滿騰騰,書蔓延到了櫃子、桌子、椅子、地板上,到處是一摞摞的書,怕書倒下來,故意碼得橫七豎八。目前,他家隻有餐桌餐椅尚未被書占領。 

像往常一樣,老陶好了一壺花茶,等我去八卦。 

我曾在博文人生百味(2) 老年嬉皮士之痛中提到,初次見到老陶是1983年,那時的他高高瘦瘦,戴眼鏡,騎輛舊單車,一身牛仔服,褲子上幾個破洞,一陣風吹來,長發狂舞,十足的嬉皮士模樣。

再見老陶是1993年的春天。一天,一名又高又瘦的三十多歲的陌生老外走進我辦公室,短頭發、戴眼鏡、襯衣、卡其褲、皮鞋,知識分子模樣。開口是流利的中文簡單介紹了自己的學曆和工作經曆說著遞給我一份簡曆他是中國文學博士,專長是翻譯台灣詩歌,發表過許多譯作。同時,曾在大陸和台灣工作多年,擔任過教師、編輯、翻譯和項目管理。 

我飛快地掃了一下他的簡曆,讀到他1983年的工作經曆時,不由仔細打量了他一下,問道:你是老陶?!要不是看簡曆,完全認不出眼前的這位是老陶,嬉皮士變成知識分子了。他也吃了一驚,問我是誰,可能因為我婚後用了外國友人的姓氏發型有了改變,摘下了眼鏡加上原本不熟,因此他也沒認出我來。 

搞了半天,原來是老同事啊(我倆都擔任過中文輔導員)。老陶十分坦誠,在外遊學多年,到了該安定下來的時候了。因太太在當地工作穩定,他打算在當地找份工作,陪太太好好過日子。找跟中國文學對口的工作不易,讓他留下簡曆,如果有機會跟他聯係。 

過了一陣,正好中文暑校要加聘教師,便打電話請他來教部分課程。老陶事後告訴我,原以為他的申請石沉大海了,我不過是出於禮貌敷衍一下,不料竟不是敷衍。 

之後,開始了我們的合作,學生對他的教學十分滿意。之後,老陶在當地一所大學謀得了教職,一幹20多年,一路升到正教授。因同在教育界工作,三觀又比較一致,遂成了十分談得來的朋友。他太太在世時,我們兩家時而聚會吃飯。

 

路經鄰居家,她每日為路人免費提供插花

 

這次不由自主又談到當地私立大學MIIS的倒閉。據一位在MIIS工作的教授說,1980年MIIS就曾麵臨倒閉,當時債台高築,學校連教工的工資都發不出來了。這時,學校招募到一位牛人校長他曾任和平隊(Peace Corps) 培訓部的首任主管,後又擔任加州社區大學係統的總校長。那時剛退休,被請來拯救MIIS。據說,他親自去了蒙特雷半島的每家銀行要求貸款,結果有一家被說服了,MIIS起死回生。

1987年他72歲時再次退休,繼任是一位退休的二星將軍。將軍運用他在DC的人脈,為MIIS爭取到不少項目資金,在他領導下的十年是該校的鼎盛時期,不但入學人數增加,而且學校還購入了大批房地產。將軍退休後,學校一路下滑,終於將在兩年之後倒閉。 

牛人校長讓這所學校多活了45年,雖然其中不少歲月是在苦苦掙紮,但是畢竟熬過了70年。聯想到人生,活著總是有苦有甜,比起死了啥都沒有,多數人還是會選擇苦苦掙紮吧。畢竟掙紮讓人飽嚐了人生的酸甜苦辣鹹。

 

散步路遇金屬風車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8)
評論
海風隨意吹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藍山清風' 的評論 : 問好藍山,發小女兒是上海人最怕的“拖拉機”:)。地域文化不同,上海人比較注意界限、距離,有些地方的人喜歡跟別人親如一家。
藍山清風 回複 悄悄話 另一位發小的女兒真不懂事,自己帶著娃住在父母家也就算了,後來又是夫婿、公婆一齊來住,有點過分。還是海風姐二位親戚拎得清,不給自己女兒添麻煩,其實這是愛女兒,疼女兒的表現。
"一個人的改變一定是由內往外的,隻有自己想清楚了,意識到應該改變,才會改變。"+100,生活中這樣的例子比比皆是。謝謝海風姐的精彩分享!小故事裏有大道理。祝新周愉快!
海風隨意吹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黑貝王妃' 的評論 : 問好娘娘。是啊,這位4歲認識,同上小班中班大班,認識60多年了,知根知底:)。謝謝臨帖。
海風隨意吹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亮亮媽媽' 的評論 : 問好亮媽。現在美國大學校長的首要職責是能搞到錢,然後是跟校董會搞好關係,至於本人有沒有學術成就,不那麽重要。是吧?新周快樂!
海風隨意吹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麥姐' 的評論 : 問好麥子。一人一個過法,寫出來就成了一個故事:)新周快樂!
黑貝王妃 回複 悄悄話 出國後還有個發小住在左右太幸運了!
亮亮媽媽 回複 悄悄話 還是得掙紮著活著。那兩位救MIIS於水火的校長真牛啊!希望每個學校都有這樣的校長。
謝謝海風姐好故事。你說的那個給女兒帶孩子的二老真夠辛苦。孩子自己的日子還是自己過最好。偶爾幫幫還行,長久保姆還是不要做了。問好,新周快樂!
麥姐 回複 悄悄話 海風姐這篇寫了好幾個故事,第一個發小明智理智,來探親的兩位親戚也是拎得清;第二個發小的女兒不懂事,發小也是慣著女兒,不好意思說No;朋友開車的時候看書而不是聽書,確實夠嚇人的;與嬉皮士老陶原來是這樣的驚喜相逢;私立學校的倒閉令人唏噓,世界的變化眼花繚亂。讚海風姐,語言精煉,故事有趣。
海風隨意吹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新林院' 的評論 : 哈哈哈,我們周圍都有這樣的人:)。
新林院 回複 悄悄話 【實話說,遇到十年二十年說同樣話題的人,而且沒有新內容,不免令人感到乏味。】
令我想起一件事。
若幹年前,我到家族一位朋友家做客。他是北大退休教授。
他跟我聊起,911恐怖襲擊時,他正在美國訪問,然後一係列行程都得改變。
然後又轉到了別的話題。
過了一會,他又想起一件事,很有興致地跟我說:你知道嗎,911恐怖襲擊的時候,我正在美國。
這時,我知道,他大概有初期老年癡呆了,對幾十年前的事仍記得那麽清楚,對幾分鍾前的事卻一點也不記得了。

海風隨意吹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1321' 的評論 : 謝謝1321。家長裏短,雞零狗碎,就是人生。:)
海風隨意吹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菲兒天地' 的評論 : 問好菲兒。邊界感是處理好人際關係的關鍵,有了分寸,許多問題都迎刃而解了。謝謝臨帖留言。
海風隨意吹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水星98' 的評論 : 問好水星,核心家庭裏問題已經不少,再加入了上一代下一代,肯定活得很累。難怪當年巴金的《家》一出,那些生活於大家庭之內的年輕人都向往背叛大家庭的生活了:)。
1321 回複 悄悄話 這個好,接地氣。
菲兒天地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水星98' 的評論 : +1

海風姐這篇好多故事,讀得過癮又受啟發。“boundry”很重要,讚發小。周末也碰到一位中國來照顧兒子剛出生的嬰孩的媽媽,言語之間都是對小兩口的尊重和理解,很開明。兒子媳婦也很懂事。
水星98 回複 悄悄話 同意二郎的話,發小聰明,做事情懂得分寸。和子女擠在一個屋裏,不管房子有多大,房間有多少,母女之間關係有多好,每天一定是矛盾重重。老陶的故事有趣,山不轉水轉,海風和老陶分開多年居然又碰見了,這世界實在是太小。海風這篇裏麵好多故事,我讀得很過癮。
海風隨意吹 回複 悄悄話 謝謝二郎臨帖。角色轉換不容易,有些老人至今企圖為子女做主:)。
diaoerlang 回複 悄悄話 發小拎得清,吃透角色轉換之真諦:)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