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us Vide Salmon with Creamy Fettuccine Alfredo 真空低溫三文魚配意式奶油白醬寬麵是今天的主角。這是由兩道獨立的菜組成,一是低溫慢煮三文魚(Sous Vide Salmon),另一是意式奶油白醬寬麵(Fettuccine Alfredo)。
意大利麵以其多種形狀,且千變萬化著稱於世,每年都有新的品種問世,且進入麵條經當中。Fettuccine是傳統古早的pasta形狀,是一種略寬的麵條,語出Fettuccia(綢帶),扁平且稍帶些許厚度是其特點。食客們一般都比較喜歡新鮮的Fettuccine pasta。
Alfredo(意式白醬)如同意式番茄肉醬一樣為世界所知。Alfredo(意式白醬)基本配方由heavy cream、Parmesan cheese和butter組成。Alfredo在基礎配方上常常演變更新。
Sous Vide(低溫慢煮或稱真空低溫烹調技術),台灣人親切叫她“舒肥”,不是“淑妃”。我第一次聽台灣朋友告訴我,他們稱Sous Vide為“舒肥”,我卻誤聽為“淑妃”。還沾沾自喜地稱呼Sous Vide為“淑妃”好多年呢。食材密封在真空袋中,固定其烹調溫度不變,在這種被準確控溫的水箱中烹飪食材的技術叫做Sous Vide。Sous Vide 原意是 "under vacuum",意為 "在真空下"。
Sous Vide通過溫度的精準控製,使得菜肴的質地和口感得以最佳化。三文魚等這種易烹調過頭的食材特別適合這種烹飪方法,因為它可以在水浴中緩慢烹飪,時間不在是烹調過頭的理由,溫度恒定的同時保持了魚肉的濕潤和口感。
通常在料理Sous Vide 三文魚之前,首先要給三文魚一些底味,底味可簡可繁,關鍵看你對於出品的要求,鹽胡椒檸檬蒜香菜等等都可以,中國味也可以,任何口味都可以。重要的是隨後的真空密封,將調味的三文魚放入真空密封袋中,確保它們單層排列,千萬別摞摞。然後使用真空密封機或者用水排除法也可以,隨後將袋子密封,確保袋內沒有空氣。
Sous Vide技術的關鍵是溫度的控製,對於三文魚來說,我通常為120°F(49°C)。將密封好的三文魚袋子置於水浴器中,然後慢煮。時間根據三文魚的厚度而定,通常45分鍾可以了。
如果希望三文魚有金黃色的外觀和帶有一些脆度的外皮,可以選擇將三文魚後續處理過程,高溫烤製或煎炸外皮,這個步驟通常隻需要幾分鍾。注意一定要擦幹表麵水分,因為水分會帶走部分溫度。也可以選擇廚師噴燈,完成外皮的燒烤感,二次加工看似簡單卻考驗廚師的手下功夫。
三文魚的控製溫度一般要在105F到130F之間做出選擇,最好不要低於105F,也不要高於130F。Sous vide這種烹飪技術,溫控時5F的偏差就會產生巨大的品質差異。因為出品的品質變化很大,你足可以找到適合自己的溫度口感。130F以上,三文魚開始分片,蛋白質也開始堅硬。低溫慢煮,慢煮是關鍵之一,低溫長時間烹飪食物,可以分解肉中的結締組織,使肉變得非常嫩和多汁順口。
這道慢燉法三文魚搭配意式奶油白醬寬麵不僅是一份美味的大餐,還是對精湛烹飪藝術的致敬。它結合了新鮮食材和高級烹飪技巧,為您的用餐體驗帶來了無與倫比的滿足感。
每道菜都大有學問,淡則寡味,過猶不及。酸甜苦辣鹹與鮮,君臣使佐,是之配伍,火候運用是之外力。指揮調配並且調動得當,有條不紊,才能使其適口,成為一道好菜。一道好菜,貫穿著一些細微的連續行動,菜的好與歹,是由過程中的一些變量決定的。廚房的廚師們,常常說這句話:“Mise en place”,意思是:“準備工作已就緒”。接下來考驗的就是廚師對菜的理解了。考驗是廚師們如何賦予每道菜靈魂的事情了,我稱呼她為菜“魂”,是“菜之魂”。研究每一道菜,都要研究“菜之魂”。菜之魂不是簡簡單單的菜譜可以告知的,如,先把A加到B中攪拌均勻,然後倒在C的表麵,上籠屜蒸10分鍾後,潷出湯後裝盤,潷出的湯汁放在鍋中收汁後淋在菜上之類的指示了。這是做菜的方法步驟,按此隻能照葫蘆畫瓢,是很難做出好菜。隻有懂得此菜的菜魂在哪,舉手投足間都是好菜。正如孔子所說“從心所欲不逾矩”的境界。
菜魂是在鍋中實現的(此鍋為廣義之鍋,意涵一切烹調手段,如烤箱,如此菜中的真空袋等)。菜魂一定是平衡的,是和諧的,菜魂之理是美的可以說出道與理的。這如同所有描繪自然規律的數學表達公式都是美的和對稱的,也是簡單的。此乃同理。
平衡與和諧在鍋裏實現,此為「道」。“鍋”,負責協調“諸”味,“鍋”,也負責和諧“諸”味,“鍋”還負責各種味道之間的彼此妥協而成就和諧的美味佳肴。
“鍋”,文化也;“鍋”,亦是國家也。
老子曾在“德經”中言曰:“治大國如烹小鮮,以道蒞天下,其鬼不神”。然而,若未曾悟其“道經”,焉能亦“德”治國。道德道德,在詞序上,道在先,而後有德。現世流傳的道德經是道經在前,而德經在後。老子原版出土的道德經,是德經在前,道經在後。
其意如同亞裏士多德包羅萬象的巨著排列順序一樣,亞裏士多德稱天下萬學均為“術”,描繪萬“術”排在第一部分,描繪萬術之理的叫做“物理”,物之理也,被亞裏士多德排在第二部分。然而亞裏士多德對於萬物之理背後的思考,寫成一書,書名叫做“物理學之後”,也就是第一哲學了。“物理學之後”這部學問經由日本傳至中國,被叫做“形上學”,日本學者取之於《易經》之語:“形而下者謂之器,形而上者謂之道”。
萬物之理背後之理謂之道,道者看不見,摸不到,得靠悟。從烹調悟出國君治理天下之道,此老子道德經之中,關於治理國家之要道也。
偶讀《晏子對齊侯問》,景公問曰:“「和」與「同」異乎?”晏子對曰:“異。「和」如羹焉,水火醯醢鹽梅,以烹魚肉,燀之以薪,宰夫和之,齊之以味;濟其不及,以泄其過”。
各種食材融合於一鍋,用不同的火候燒煮,廚師調配味道,使各種味道恰如其分,味道不足則添之,味道重則減之。以平和與協商的心性對待鍋之味道,政府與百姓的關係不也是這樣嗎。一“鍋”之“道”,和而不同,乃鍋之道也,亦國之道也,有如肉羹的和諧(劇透下期介紹世界上最好的意大利肉醬),也如同”意式奶油白醬寬麵”中的這鍋Creamy Alfredo Sauce之和諧之味道一般。
“和”是和諧,和諧是協調,協調是協商,協商是妥協,妥協是和諧。這些互讓一步的平衡,味道不足的互補,也是糾正一味過強的刹車。
“同”是消滅不同,是一個味道獨領整鍋,這得靠暴力,是味道的暴力,是取消異己味道的暴力,江湖這口鍋隻剩一個聲音,一味強而百味喑。此為“同”也。如同坊間常言曰,一辣遮百味也。
和諧是中庸之道,中庸之道以不偏為度,意味著不要陷入極端。“中庸者”應該避免過度情緒化、過於極端的立場或行為。“中庸者”保持冷靜、理性和平衡,以更好的平衡狀態應對各種情況,不爭不搶也不一觸即跳,菜需要中庸之道,社會也需要中庸之道。我說的是鍋中之各種食材與調味之料的和諧中庸。當然國君治理亦然,這是孟子說的。
中庸之道是孔子的《論語》之道。孟子關注的是菜,不是做菜的廚師:“民為貴 ,社稷次之,君為輕”。老子說:治大國如烹小鮮。這裏的治是統治的治,統治之治,關注的是如何治理。治大國如烹小鮮,的治不是統製的製,統製之製是立刀旁,是刀製,不是水治。
水是柔和,是包容,水可以隨山就勢,水可以充滿任何形狀之器皿。刀製則不同,刀製講究一刀切,講究整齊劃一,是之為“同”。
老子講“治大國如烹小鮮”。此言當然不是說廚師可以治理大國,也不是說治理者需要會做飯才行。“道”,”悟“也;“道”亦”通“也,是老子之意。“道”之通行無阻,“德”才有根有據。“以道蒞天下,其鬼(才能)不神”,此乃至理名言。
孔子講究中庸之道要用於治國理政之政治,他老人家為了這個政治主張,跑步去遍了六個國家亦無實效,弄到最後他老人家隻好專心搞搞教育,期待有後來者實現自己的治國方略吧。孔子的子子孫孫們,如今為了實踐孔子治國理政之理論,到處都是孔子學院,這是孔子跑六國不成之後沒有想到的吧。
秦統一六國,采用法家之“刀製”製國理論。整齊劃一。所有資產歸國家所有,包括人和土地,人有戶口,有了“編戶齊民”製度(刀製),地有了井田製(刀製)。人的一切由國家供給,當然人的一切,國家也有權剝奪,人從此成為國家的人,國家成為人唯一的Owner。
知識分子還想獨立思考一下關於是與非的問題,或者國家還有沒有其它的路可走等等問題。這不是給國家添亂嗎?結果還是焚書坑儒一下比較簡單了事。“同”比“和”好,晏子也無話可說了,隻是可惜了,晏子舌尖上的政治學理論被糟蹋了。
到了大漢天下,大漢天子景帝想了想,國家還是需要有理論來統一一下思想比較好。這樣有一種可以統一思想的理論,比較好掌握話語的主動權,當大家吵吵起來時,也比較容易唱唱高調,壓製一下其它異類思想的搗亂。從此以後比一比唱高調,給人快速貼標簽,再喊出一些極端的口號,成為壓製異己,個人出盡風頭的好辦法了。統一思想有利於統製,一味統一百味,簡單明了,好人壞人也一目了然。這菜是辣的,那菜是酸的,這菜是甜的,那菜是鹹的,多好啊!風格明顯,什麽“和”百味之協調,“亂”!
董仲舒應運而生,成為了國師,他為了大漢天子的統製,把出於孔孟的儒家思想和當時政權的需求,做了一個大一統,是之為“同”。搞出一個董仲舒的儒家思想,具有天子特色的儒家思想。時至英明領袖漢武大帝,自自然然地喜歡上了這套理論。為了統一思想,以“同”替“和”,罷黜了百家,獨尊了儒術。此儒術乃董仲舒之儒術是也。
至此,晏子關於「和」與「同」異乎?之答,也無用武之地了,老子的“治大國如烹小鮮”也如昨日之黃花。
董仲舒的儒術徹底改變了語境,至此,大一統的思想體係已成雛形。至此,江湖的關注點不再是菜(小鮮)的品質了。關注點也不再是如何才能烹好這碟小鮮的“道”了,轉而去關注“烹小鮮”的廚師之位置安穩的問題之上了。當關注點從“小鮮”的品質好與壞的思考,轉向烹小鮮之廚師的帽子問題;當關注點不是菜,而是誰才可以合法做菜,以及如何才能永久地合法做菜等問題,可謂是烹調界的一次徹徹底底的革命了。
孔子也是,用的時候拿出來用用,不用的時候就批批孔吧,一切隨著廚師的意思辦吧。
孟子之言:“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趕緊焚了吧,趕緊坑了吧。
萬菜“同”味,統一了思想,到最後,工業化快餐時代也終於到了,皆大歡喜。再也沒有人在乎“小鮮”如何才能烹的好了。工業化“小鮮”配合“微波爐”之夜充斥了整個世界。人的思想也被同一個“味兒”充滿了,所有異味,皆為異端。不合“同”味者,眾人起來共鞭撻之。
每道菜都大有學問,淡則寡味,過猶不及,酸甜苦辣鹹與鮮,君臣使佐,是之配伍,火候運用是之外力,指揮調配調動得當,有條不紊,才能使其適口。
嚐嚐這個鍋裏是什麽味道,酸甜苦辣鹹與鮮?但願我們還沒有因為被傳染過新冠,而失去了味覺,我說的是舌尖上的政治。
本想接著說說黃油理論和切圓蔥的原理,在政治學上的思考和應用,篇幅太長了,讀者累了,我的手指打字也累了,以後再聊吧!
我最近會接連做幾款Sous Vide,也會寫的更仔細些,關於Sous Vide Salmon的時間溫度問題。
我也想學Sous Vide Salmon,但我沒有那種準確控溫的水箱,不知怎樣控製水的溫度。
很多好一點的飯店和一些星級飯店都常常用Sous Vide預製一些魚肉類,我們都會吃過,隻是很多朋友不知道飯店為什麽會把魚或者肉做得那麽嫩和多汁。
Sous Vide最早出現就是在法國米其林,雄霸飯店很多年,後來在民間出現了,也很對流行起來,因為用法方便,效果驚人。
問好丹哥,周末愉快
這道慢燉法三文魚搭配意式奶油白醬寬麵,烹飪精湛過程複雜,我自己是沒水平學做的,以後到丹哥酒店去品嚐了~
昨天在你家園子尋寶,讀到茴香餃子那一篇。茴香餃子是我們全家的最愛,用的就是超市當調料賣的dill。不過,我一直想搞明白Fennel,dill還有中國小茴香籽之間的關係。讀了你這一篇,脈絡都清楚了。
你的低溫三文魚勾起了我的一段回憶。幾年前,我們小組的頭帶大家去一家意大利餐館吃飯,我和一個同事點了三文魚意麵,麵上來了,三文魚紅紅嫩嫩的,像是沒燒熟的樣子。我和同事挺生氣的,讓waiter拿回去重新加工。。。現在想來,也許這三文魚就是你說的低溫做法呢。
走心是做好事情的關鍵,無論做什麽都需要用“腦“,如果加入“心”,後,會由”做事“變成”欣賞事“,和采心互勉。祝采心電台玩的開心,小說寫的精妙。
讚荷姐的意大利麵。
喜歡美食文化,美食中的文化,也和朋友們聊聊炊煙嫋嫋中的天上萬事。謝謝燕京一路支持鼓勵。
謝謝水兄表揚小弟。
三文魚經常做得老,這個方法倒是不錯,就是太太太麻煩了啊啊,感覺密封這道工序勝任不了。
第一次聽說菜魂,丹哥的境界需仰望才是。
看了錄像,忍不住到Youtube 上點了讚。丹哥的低溫製作,過程溫柔小心充滿了人道主義,感覺三文魚在水中悠遊舒適地睡了一會兒,就成了大菜,被吃也是歸得其所,幸福感滿滿啊。
一道好菜,貫穿著一些細微的連續行動,菜的好與歹,是由過程中的一些變量決定的———這句話讓俺特別走心,感覺是一切創作中的硬核定律。譬如不管是畫畫和寫文,成品的好與歹,都是由過程中的一些變量決定的。佩服丹哥世事練達融會貫通,沒說的,就是個讚!
丹哥的菜魂說,照葫蘆畫瓢,是很難做出好菜說,都把烹飪提升到有境界的高度,實在不是一日之寒的成就,這是千日功的結果。大有學問和真功夫的講究。學習了,長知識了。謝謝丹哥老師。
“和”與“同”的哲學深入淺出,對比之下,“同”就有點粗暴了。
“廚房的廚師們,常常說這句話, Mise en place,意思是:“準備工作已就緒”。接下來考驗的就是廚師對菜的理解了。" --- 好比舞台之上第一小提琴手已經領隊試好了弦,接下來考驗指揮對作品的理解。
哈哈哈,實在是太讚了,精神物質雙贏的大餐!
我很早以前就聽說Sous Vide,但是一直沒有下決心進機器,有人說對那個塑料袋也有點擔心。。。這樣做的一定好吃,牛肉也可以這麽做。再讚好文!
對這句話大有同感,“隻有懂得此菜的菜魂在哪,舉手投足間都是好菜”
台灣選舉正在如火如荼,熱熱鬧鬧的上演著,羨慕他們。
意麵不錯,中麵也好,兩支兩秀,生活美好。
亮媽懂我,用心出好菜。
同意丹哥這段。看過一部記錄片,說美國目前加工食品賣的比新鮮的食材要便宜。這是目前造成肥胖症的原因之一。蘿卜青菜各有各愛。對有些人你這盤大菜精美好吃,而另外一些人卻覺得華而不實,不對胃口。做菜要百花齊放,吃菜也要明白大家各有所好。允許犯錯,允許不喜歡,也更鼓勵創新,有不同意見,這樣才是真正多姿多彩的生活。
單說這篇博文,知識點不說,包含了政治曆史地理美食文化大餐,全文行雲流水,讀來暢快淋漓,讀完居然覺得完了?意猶未盡,還回去又重讀了其中好幾處。丹哥打字辛苦了,我還沒讀夠,收藏下來,以後重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