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一夢如是(6)
今天國際社會和達賴喇嘛對西藏問題顯得束手無策。甚至他們是否意識到中共對邊疆民族地區政策的改變也值得懷疑。西藏問題陷入困境,一是因為國際社會漠視地緣政治不重要地區的態度沒有改變,二是並沒有認識到中共的真實麵目和內在本質。對中共的認知基本停留在上世紀四十或五十年代,除了美國近年有些許改變,其他西方國家仍然是一腦子漿糊。
達賴喇嘛和流亡者大扺也是如此,似乎他們對中共的認知,從未超出過十三世達賴喇嘛在其《政治遺囑》中的描繪:“尤為嚴重的是,當前五濁蔓延、赤色主義尤其猖獗,在外蒙古,禁止尋訪哲布尊丹巴的轉世靈童,隨意沒收寺院財產,強迫喇嘛活佛當兵,佛教被毀滅,寺院蕩然無存,據說這樣一種製度已在庫倫建立起來。將來,這雪域佛國的政教合一製度,必將遭到內外勢力的踐踏。一旦這樣的事件發生,我們又無力捍衛故土,則達賴、斑禪為首的高僧大德都將遭受滅頂之災;各喇章、寺院的財產和法事資產將全部被掠奪;更有甚者,祖孫三法王所創立的政教製度將衰微而徒具空名;我的臣僚們的祖業財產被劫奪之後將淪為敵奴;我的屬民擔驚受怕,痛苦不堪,將難以忍受晝夜的煎熬,這樣一個時代必將來臨!”
上述描繪造成的恐懼,使噶廈政府和喇嘛們在麵臨入侵威脅時,不去了解甚至不願提起關於共產黨的任何事情。就像他們在處理“西藏革命黨”事件中所做的那樣。於是在1951年,西藏噶廈政府及喇嘛們與中共這兩個互不了解的對手,就如同在漆黑的夜裏相向而行的路人那樣迎頭撞在了一起,並由此而引發了種種影響西藏曆史進程的事件。後來的許多年來,這種認知的混沌持續存在,導致西藏問題有關各方都在自說自話,不得其門而入。本來,西藏問題是因中共的入侵產生並存在,所以對入侵者的認知判斷,就成為理解問題症結的前提。
真實的中共,並非如西方社會認為的,是一個現代的信奉馬克思主義的革命政黨,甚至也不是上世紀四十年代美國人認為的“一群年輕的土地改革者”。中共從來不是現代文明的產物,其淵源應追溯到中國千年曆史文化的大背景。但詭異的是,它與中國社會主流傳統的延續毫無關係,而是中國前現代農耕社會,遭受來自外部文明衝擊的某種應激反應:一種由邊緣化的底層流氓文化畸變產生的怪胎,以彌補主流傳統的應對無力,最直觀的描述就是金庸筆下各種暴力幫派。隻是一旦中共成為這些幫會中的建製派,人們便難以看清其本來麵目,更不明白它與人類社會的對立,是前現代野蠻與現代文明的衝突。
中國流氓文化源遠流長,譚嗣同在其《仁學 · 二九》中概括得非常到位:“故常以為二千年來之政,秦政也,皆大盜也;二千年來之學,荀學也,皆鄉願也。惟大盜利用鄉願,惟鄉願工媚大盜,二者交相資,而罔不托之於孔。”
著名社會心理學家塞奇·莫斯科維奇在《群氓的時代》一書中,指出流氓文化的本質特征:“群氓就是聚集起來的表現為同質均一心理意識的人類群體,他們拒絕理性而複雜的思考,對提供給他們的各種意見、想法和信念,隻簡單地選擇兩個極端,或者全盤接受,或者一概拒絕,將其視為絕對真理或絕對謬誤。”
中國學者王學泰總結四條遊民性格:第一,具有天然反社會性,希望天下大亂,他才能改變自己處境和地位;第二,有主動進擊精神,主動向別人進攻;第三,隻講敵我不講是非;第四,脫離了宗法網絡,又不接受其它文明,趨向返回原始的野蠻。這群人的野蠻之處在於,在欺淩弱小的時候會產生強烈的個人和民族自豪感。
林鵬在《平旦劄》第六節也說:“一個饑寒交迫的又非常懶惰的流氓無賴,當他一覺醒來的時候,要讓他說一說他的社會理想,這會是什麽樣子呢?他脫口而出的第一條就是廢除私有財產,第二條就是吃飯不要錢,第三條就是公妻製。這完全符合《大同書》的條文。如果還要讓他繼續說,下麵他能想出來的,就是他必須掌權,掌大權,大權獨攬。首先是掌握軍權,警察、法庭都屬他,最後他要當皇帝,三宮六院是不可少的呀!”
曆史上李自成、洪秀全都是這樣的思路。所以梁啟超一句評價鞭辟入裏,道出實情:“所謂太平天國,所謂四海兄弟,所謂平和博愛,所謂平等自由,皆不過外麵之假名。至其真相,實與中國古來曆代之流寇毫無所異。”
有人說,中國社會兩千年以祠堂為存在表征、以祭祀為天人紐帶、以儒學為道義理念、以親緣為組織形式、以耕讀為日常活動、以村社為地域區隔的家族,即古代社群機構。它擔負了生產、組織、教化、救助等現代NGO功能。問題是:如此嚴密的傳統家族結構和義理係統,如此格格不入的流氓文化如何產生?
原因在於,傳統家族結構和義理係統,隻能建立於土地和村社聚居的財富私有基礎之上。而古代中國頻繁的朝代更迭,外族入侵,上層自殘,下層造反,戰亂和自然災害導致流離失所,土地和財富盡皆喪失,隨之而來的是家族結構和義理係統解體,幸存者則淪為流民。所以古代中國,無地者為“流”,無房者為“氓”,二者皆無的稱為“流氓”。隻是對他們“上無片瓦 ,下無立錐之地”的描述。在後來中共的權力語境中,儼然成勤奮勞動卻被殘酷剝削的形狀,於是,流氓由此登堂入室,變成政治正確的“無產階級”。(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