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從Andrew Huberman那裏學到,用一種特殊的journeling protocol, 花15分鍾描述自己特別痛苦的經曆,然後在不同的日子再寫3遍,就可以改善我們的心理健康。我這就試試!我想每個人在不同方麵都有痛點,所以我打算根據不同課題來寫。今天寫有關在病房值班的痛,下周又要進病房,希望能有幫助吧。
值班的日子裏遇到的病人都好複雜,看病曆怎麽也感覺看不透徹,擔心我要做的決定不夠穩妥。如果好幾個病人一起來了,想先看一下哪個輕,哪個重,結果一鑽進去,半天一個也看不明白。這中間,又好幾個電話進來,好幾個人過來問問題,時間過去了,自己這邊還沒有進展。那些病人都是自己以前沒有見過的,要在很快的時間內把情況掌握,有足夠的信息和病人/家屬溝通,感覺特別有壓力。要是一下子多看了幾個病例,自己也會把信息記混。如果一個一個地看,又怕把更嚴重的病人耽誤了。
另外有壓力的地方是,有些門診平常不看的病,現在要現學現賣,我們這科室進展特別快,總是擔心自己的知識落伍了。有些病例,情況非常險惡,舉步艱難,怎麽走都是風險重重,狠不下心來。
每天開始的時候,也不知道這一天會怎麽樣,如履薄冰。想著晚上10點被叫過去看會診,睡覺又要晚了,心裏就很不情願。如果半夜需要過去,就更是苦不堪言。特別不喜歡一個遠一點的醫院叫會診,過去一趟至少1個多小時,很花時間。晚上好不容易病房的事情忙完了,要查郵件,關照門診病人,苦海無邊,困得眼睛都睜不開。
病人去了有點不明白什麽時候去看比較好,過早過去,檢查沒做,幹著急,去晚了,怕病人和家屬覺得我們怠慢了。會診也是,不喜歡那特別複雜的血液病,病曆內容超多,大半與我們無關,但也要整理起來。不喜歡沒有病理就叫的會診,得跟蹤好幾天,等結果,拖拖拉拉地揪心。
還有就是那些住院病人不僅病不好治,還有很多社會和家庭因素,一會兒這出問題,一會兒那出問題,諸事不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