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後鎮克裏克賽德假日公園(Queenstown Holiday Park Creeksyde)營地
簡約的城市布局,瑰麗的都市風情,浪漫的吃喝玩樂,時尚的酒店住宿,秀麗的山川湖泊,宜人的氣候環境,便捷的交通網絡,友善的社會風尚……這就是南島最迷人的皇後鎮(Queenstown)。
皇後鎮風光迷人,宛如仙境,它坐落在瓦卡蒂普湖(Lake Wakatipu)畔,周圍被南阿爾卑斯山脈所包圍,是一個城市風光與湖泊、山脈、峽灣等自然景觀完美結合的典範,一個集旅遊、購物、美食、浪漫、運動、酒莊文化於一身的現代化都市,同時它又被人們稱之為"極限運動之都",跳傘、漂流、登山、滑翔傘、高空彈跳、噴射快艇,世上大部分的極限運動都能在這裏找到,冬季更是滑雪者的天堂。遠離世俗世界的皇後鎮,每年居然能吸引近300萬海外遊客前來度假旅遊,可見它的魅力之所在。
皇後鎮無疑是新西蘭旅遊人氣最旺的城市,是新西蘭乃至世界聞名遐邇的度假旅遊勝地。很多海內外遊客直接乘坐飛機前來皇後鎮。作為他們南島深度旅遊的第一站,把這裏當作首站的好處自不必多言,這裏不但風光無限,附近更有許多讓人怦然心動的旅遊景點。
我們在箭鎮盤桓了大半天,依舊意猶未盡,直到過了中午,才依依不舍地離開那裏,前往皇後鎮。本來從箭鎮到皇後鎮開車隻需半個小時,不過沿途的秋色實在讓人不忍錯過,所以路上又花去不少時間,抵達皇後鎮已經近於黃昏。我們先去一家名為皇後鎮克裏克賽德假日公園(Queenstown Holiday Park Creeksyde)營地。這家房車營地距離鎮中心僅5分鍾的徒步距離,由於它所處的位置好,所以諾大的營地停滿了各種各樣的房車。營地裏的環境清幽,進出十分方便,還提供各種類型的住宿服務,帶獨立衛浴的套房,汽車旅館式的公寓。營地內設有櫥房、淋浴、洗衣房、休息室等,一切生活設施應有盡有。
辦好入住手續,我們便放心地把"家"留在營地,然後直奔鮑伯峰(Bob’s Peak)而去,要上鮑伯峰一定要乘坐天際纜車(Skyline Gondola),這條纜車線是南半球最陡的,呈45度角,5分鍾便可直達700米的山頂觀景台。這是一個非常開闊的山頂觀景台,不但可以180度無死角欣賞山腳下的皇後鎮,還可以看到周邊秀美的湖泊,遠方的群山峻嶺,旖旎風光,美不勝收。
站在鮑伯峰的觀景台上,這才想起所謂的"登東山而小魯,登泰山而小天下",這話真是一點不假,人越是站得高,也就越看得遠,放眼望去整個皇後鎮盡收眼底,看了真叫人目不暇接,心曠神怡。當然,欣賞美景的同時,我的腦子裏又會時不時冒出其他的詩句來,尤其是那句"春秋多佳日,登高賦新詩“,不過也就是想想而已,自己既沒有才情詩情,又沒有閑情逸致,最多也就在心裏默默感慨一番罷了。
此時,金色的夕陽從我們的身後照了過來,把整個山體的陰影拉得又大又長,山腳下的皇後鎮像是被夕陽和山的陰影分割成了不同的區域。山腳下的那部分,山的陰影濃密,就像一大片烏雲籠罩著這片地。暮色下的街道排列整齊,交通四通八達,蒙朧的街燈發出微弱的燈光,汽車的尾燈閃閃爍爍,樓宇的窗戶明明暗暗。離山腳越遠的地方,山的陰影也就越淡,寬闊的馬路,鱗次櫛比的建築,綠樹成蔭的街道,還有停在路邊一排排汽車,港灣裏一艘艘遊船,一切都是那麽的井然有序,富有色彩,然而暮色正在向四周漫延擴展開來,尤其是皇後鎮花園(Queenstown Garden)——一個長條形的半島,早已被暮色蒼茫和樹影幢幢所籠罩著。皇後鎮碼頭步(Queenstown Wharf Walk),甚至出售大漢堡(全世界最好吃的漢堡)的那條街,也正漸漸地被暮色所吞噬。那些依山傍水的地方,正沐浴在金色的陽光下,那是一種濃烈的金黃色,每一輛車,每一棟樓,每一條街,每個公園,小鎮的牧場、山坡樹叢都被鍍上了一層金輝,柔和而溫暖。對岸綠棕色的卓越山脈(Remarkables Mountain Range)巍峨起伏,山頂上的冰川雪峰和灰白色雲翳渾然天成,更增添了一種神秘肅穆的氣勢。南阿爾卑斯山脈綿延起伏,壯觀宏偉,在夕陽餘暉下盡顯迷人的光彩。瓦卡蒂普湖水的顏色也不盡相同,有深天藍色,藍綠色,還有點熒光綠色,要不是站在山頂,你決不會領略到這麽美的湖光山色。皇後鎮的景致濃濃淡淡,千變萬化,宛如人間仙境。但是這種美好時光非常短暫,轉瞬即逝,隨著太陽的下山,天地終將趨於一統。
站在山頂眺望遠方,那街,那城,那山,那水,那廣闊無垠的蒼穹,都能讓人放飛夢想,幻想無窮;而城市一隅才是真正的市井生活,一盞燈,一碗麵,一輛車,一棟樓,一個陌生人的歡快笑臉,都能叫人浮想聯翩,溫暖不已。生活在這個大千世界裏,人既要腳踏實地過日子,熱愛生活中的真善美,又要經常放飛自我,與天地同在,成就一個既有生活情趣,又心胸博大的自己。
從鮑伯峰下來,我們便去了皇後鎮的遊客中心,預定明天米佛峽灣(Milford Sound)一日遊行程。米佛峽灣完全可以自駕前往,可是我們考慮再三還是覺得參團比較合適。首先皇後鎮去米佛峽灣來回車程要5個小時以上,房車因其車速較慢,來回所需的時間可能更長。更要命的是第二天米佛峽灣的天氣特別糟糕,開這麽一輛大房車過去,並不是最優的選擇,況且遊輪公司還提供一頓免費的午餐,最最要緊的是車票並沒有想象的那麽貴得離譜,這樣算下來參團既免去了舟車勞頓的辛苦,又省事省力,何樂不為呢?
話雖如此,但天公不作美總讓人頗為悵悵,整個晚上都沒睡個安穩覺。第二天,晨光熹微,我們就來到指定的集合地點。按照行程安排,六點鍾準時發車,可是兩輛大巴車還是來晚了一點,不過並沒有影響到整個行程。旅遊大巴坐滿了乘客,說來也巧,上車時駕駛座的左側有一個座位正好沒人坐,於是我就毫不猶豫地坐了上去,這似乎是對我連日來東奔西跑的犒勞,讓我也能心無旁騖地欣賞沿途迷人的風光,而這段公路是全新西蘭最美的一段路程,當然沿線有許多漂亮的景點,其中令人最震撼的是埃格林頓峽穀(Eglinton Valley)。
我們出發後不久,天開始亮了起來,黯陰的天空雲霧彌漫,道路有點潮濕,顯然昨晚已經下過幾場陣雨。坐在車上,眼前是一片鬱鬱蔥蔥的景色,樹木叢生,百草豐茂,田園鄉野,群山起伏,青山綠水,寧靜祥和。路上車輛很少,偶爾會有迎麵馳來的車輛經過。大巴車開到中途,天色依舊是灰蒙蒙的,更糟的是還下起了小雨。不知又開了多久,直到巴士司機把車停靠在了路邊,說是預留15分鍾時間,給乘客下車拍照,我們這才明白車已經到達了埃格林頓峽穀。這條峽穀是數千年前冰川運動的奇觀,冰川從山上移到大海,把這裏衝刷成獨特的U型穀地,後來冰川融化,U型山穀兩側長滿原生的山毛櫸森林,而平坦的穀底覆蓋著一大片金色大草原,陡峭的岩石山脈環繞著山穀,景色極為壯觀,電影《魔戒》也曾在這裏拍攝取景,這裏是去米佛峽灣遊客必看的景點之一。當然今天算是不走運,碰上這麽惡劣的天氣,不過車上的乘客還是興趣不減,就算冒著雨也得在草原上走走,拍照留念。雨天的埃格林頓峽穀另有一番氣勢,烏雲密布,山影憧憧,草原無際,森森的讓人膽寒,更使人敬畏,大自然的力量驚天動地。
大巴車又重新向米佛峽灣進發,沒過多久,車已經穿行在南阿爾卑斯群山峻嶺之中,道路兩旁出現了大批山毛櫸樹林,這就是被人稱之為"消失山峰之路"(The Avenue of Disappearing Mountain)。那蜿蜒盤旋的山路,曲曲彎彎中略帶幾分線條的美感;高聳入雲的山毛櫸森林,濃蔭蔽日裏添了些許的寧靜和溫暖,在如此夢幻般森林裏穿梭而行,真是瀟灑自在,妙不可言。
大巴車抵達米佛峽灣時,天氣看上去更為惡劣,天昏地暗,混沌一片,根本分不清東南西南北,不僅如此,耳邊還傳來一陣陣震耳欲聾的轟隆聲,像是風聲,雨聲和瀑布飛濺的混合在一起的聲音,這聲音聽得叫人毛骨悚然,心裏直發怵,不知等待我們的是一個怎樣的世界。還好巴士停靠在碼頭邊上,要不然人還沒來得及上船,卻淋得像個落湯雞。這艘遊船很大,寬敞明亮的船艙頓時擠滿了下車的遊客。這麽極端的天氣出海巡遊,能會有什麽收獲呢?我在心裏打了個大大的問號。除了疑問之外,還有就是誠惶誠恐,其餘也就沒什麽指望了,我懷著忐忑不安的心情等待著觀光遊船的起航。
米佛峽灣被稱譽為"世界第八大奇跡",收錄於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世界自然遺產"名錄。米佛峽灣形成於數百萬年前的冰河期,由於當時巨大的冰川緩慢移動,反複摩擦,不斷侵蝕地表,形成一個巨大的U型深穀,後來冰川融化,塔斯曼海水(Tasman Sea)倒灌進這個幽深的峽穀,最終形成了我們所見的米佛峽灣,原始地貌的保存和未受破壞的生態環境,更使得米佛峽灣成為一個群山環繞的壯麗峽灣,充滿神秘和迷人的色彩。
遊船慢慢地馳離了碼頭,隨後緊貼著峽灣的左邊行駛。坐在艙內,隔著船玻璃都能聽到外麵傳來的陣陣巨響,狂風猶如野獸般地咆哮,摧枯拉朽;雷聲陣陣似萬珠落地,震耳欲聾;雨聲轟鳴,如同萬馬奔騰,驚天動地,仿佛世界末日的來臨。但是外麵越是瘋狂,就越是激發起我的好奇心,與其坐在這裏享受溫暖和愜意,還不如走出船艙,去見識一下這個瘋狂的世界。
我站起身來,走到門邊,試圖推開船艙門,但推不動,再用力還是不行,使盡全力才把艙門推開,可是我剛來到走道裏,一陣狂風吹來,人差點就被大風吹倒,於是我本能地靠在船艙外的牆上,這麽一來至少背後有一個堅實的靠山,好在船的頂層有個平台,站在平台下麵的走道上可以遮擋點風雨。這麽一來,我頓時覺得安全了許多,不過再睜大眼睛往前看,一顆剛放下的心又提到了嗓子眼。雨狂風急轉,風狂處處飄,暴風驟雨,像是把整個峽灣攪得天翻地覆,一灣海水就像是被煮沸似的,翻著白浪,白茫茫一片,一眼望不到頭;烏雲籠罩在山頭,迷霧緊帖著海麵,大有黑雲壓城城欲摧之勢;狂風在峽灣裏呼嘯不止,那聲音仿佛來自地獄般的恐怖,那力量更像是拔山裂石一般。世界終於露出猙獰的一麵,讓我親身經曆這驚心動魄,昏天黑地的時刻。山在咆哮,水在沸騰,聲在怒吼,雨在肆虐,天壓著憤怒,似乎要吞噬一切,摧毀一切,真是令人震撼的一幕。
忽然,我身旁那扇艙門被推開一條縫,緊接著一陣狂風襲來,呯的一下,風把艙門又堵得死死的。我回頭一看推門的正是太太和表妹。此時,她們倆也想出來湊熱鬧,不過靠她們的力量絕對打不開這扇艙門,於是我轉過身去,二隻手抓住艙門的把手,拚命地往外拉,她們則合力往外推,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走了出來。於是我把我剛才呆的地方讓給她們,自己則把手機揣在兜裏,一步一趨,小心翼翼地向船頭方向挪去。此時,我完全暴露在了外麵,隻覺得狂風在耳邊呼嘯而過,防風衣也被吹得獵獵作響,我隻能蹲下身子,盡量把自己身體的重心壓低,不過要想站在船頭是不可能的了,自己隻能盡可能靠近船頭的位置,看到那裏也有幾個膽大的人,自己也壯起了膽子,最後好不容易找了個穩當的位置。
一旦覺得自己沒事,我便開始環顧四周,眼前的一切看得我驚詫不已。船正在全速前進,峽灣裏黑雲密布,狂風肆虐,大雨如注,峽灣兩側是黑壓壓的高山峻嶺,陡峭山壁環繞,船像是鑽進了由懸崖峭壁組成的峽穀,更令人嘖嘖稱奇的是懸崖峭壁上掛滿大大小小的瀑布,泉水從岩石縫裏奔湧而出,一條條白色透明的山泉爬滿陡峭的山壁,婉如掛在樹梢上一般,遠遠望去,氣勢磅礴,壯觀無比。以前隻是在書本上讀到過"山中一夜雨,樹杪百重泉"這樣的詩句,今次算是親眼目睹了一回,而且是永生難忘的一回。
遊船越往峽灣出口的方向行駛,風勢雨勢似乎越來越小,有段時間,甚至一縷陽光從雲層縫隙中鑽了出來,由上到下形成向下的黃色的雲隙光,這就是人們常說的"上帝之梯""耶穌光",它帶有神聖、崇高和救贖的象征,在昏暗蕭瑟的峽灣裏,猶如神明下凡一般。令人驚詫的是明亮的雲隙光不斷地變化,一會變得很大,一會縮得很小,一會兒又消失的無影無蹤;一會兒照射在水麵上,一會兒定格在石壁上,一會兒又出現在山坡上,如夢如幻,鬼斧神工,我也就如癡如醉地沉浸在一場來自天外的視覺盛宴裏。更奇妙的是二道彩虹跟雲隙光同時出現,七彩的霓虹光芒四射,它是幸運、吉祥和希望之兆。這是我有生以來從未見過的奇景。那峽灣裏的一道"雙彩虹",那飄移不定的"耶穌光",那一灣白浪翻湧的海水,那雲霧繚繞的群山,那烏雲翻滾的天空,組成一幅絕美而神聖的畫卷。
彩虹的出現通常意味著雨已經下到了盡頭,所以我極切盼望著能看到雨過天晴的那一刻,那是一種明麗動人,美輪美奐的極致美。此時,遊船已經來到了峽灣口,兩側的山體明顯平緩下來,一片風平浪靜,似乎剛才所經曆的種種全都是一場夢幻之旅。直到這時我才覺得肚子在咕咕亂叫,於是我又回到了船艙,領來一份今天的午餐。午餐裝在一隻紙盒裏,有漢堡、蘋果、酸奶,巧克力,外加一瓶礦泉水。用完午餐,遊船也開始返航。回程的那段航程景點不少,有海獅石(Seal Rock),平日裏這裏聚集著許多曬日光浴的海獅;臥獅石(The Lion),外觀神似臥著的一頭獅子;朋布洛克山(Mt.Pembroke),這是米佛峽灣最高的一座山峰,高達2014米;哈裏森灣(Harrison Cove),以風平浪靜著稱,還有斯特林瀑布(Stirling Falls)、包溫瀑布(Bowan Falls),分別有146米和160米,後者是峽灣裏最高的瀑布,也是這裏人氣最旺的景色之一。
雨過天晴的天氣並沒有等來。我望著陰沉清冷的天空,心裏難免有點悵然若失,意興闌珊,不過見識到另外一種極致美,也算是鴻運當頭,不虛此行。雖然歸航途中,我偶爾還會走出艙外看看,但是再也找不到那種令人心潮澎湃的衝動來聊以自娛,這正印證了"除去巫山不是雲"一句話,或許人在潛意識裏就是喜歡極致,追求刺激,享受卓越,"平淡是福"隻是人用來自我安慰,自我療傷的一句話罷了。
哈哈,藍山太謙虛了!:)
俺們的 two-cents 能被你采納作標題,太開心了!
讀了你的這篇“雨後見彩虹”的曆險記,我第一個念頭就是:這節奏與貝多芬的田園交響曲有異曲同工之妙呢!記憶有點模糊了,網上列出這篇交響樂以下五章:
1. 《初醒的愉快心情,大地的歡喜》(The Merry Feelings Awakened by the Arrival in the Countryside)
2. 《溪邊景致》(Scene by the Brook)
3. 《鄉村集會,暴風雨》(Merry gathering of country folk, and then the Storm)
4. 《雷雨》(Thunderstorm)
5. 《牧歌:風暴後的愉快與感恩之歌》(Shepherd's Song: Happy and Thankful Feelings After the Storm
你的這篇(係列的第四章)恰好也與田園交響曲第四章對上了。
哈哈,我有點牽強附會。博大夥一笑唄:)
那天真是幸運,居然一下子看到這麽多難得一見的奇觀,尤其是"雙彩虹"和"耶穌光",當時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可見那情景有多麽的崇高和神聖。它帶來的震撼是在人的靈魂深處,說實話我們真應該對天地要有敬畏之心。謝謝暖冬的鼓勵!祝周末愉快!
我也特別喜歡看峽穀裏騰起來的白色霧氣。平常的日子,峽灣波平如鏡,就是下雨天也不會如此的壯觀。我想那天最主要的是風特別大,所以從山上噴湧而出的大小瀑布,被大風一吹,就形成白霧彌漫的奇觀,而且傾瀉而下的瀑布,聲音此起彼伏,震耳欲聾,那氣勢真稱得上是氣吞山河。謝謝可可的鼓勵!祝周末愉快!
不知你有沒有注意到這篇遊記的標題,是否感到似曾相識?《愛在新西蘭》是你給這個係列起的名,這要比我原來的標題響亮的多。偷師學藝,還不打聲招呼,我該當何罪?哈哈哈。xyz的文字才叫厲害呢,所以你的每篇留言我都認認真真地讀,仔細琢磨。
"你說Queenstown 是極限運動之都,哈哈,估計沒想到坐遊船的leisure trip也成了一種‘極限運動’艾瑪!俺們也是醉了"就是這個理,有些東西看似波瀾不驚,這隻是從自己的經驗角度得出的結論,而事情的發展並不是以人的意誌為轉移的,所以說生活中會時不時冒出個"極限挑戰"。哈哈哈。謝謝xyz!你的留評總是那麽的溫暖,珍藏於心。祝周末愉快!
"二位遊罷米佛,是不是返老還童了?"海風姐說得真逗。從心理年齡來衡量我還從來沒老過,所以我琢磨著這是不是拜黃浦江水所賜呀。哈哈哈。說到人性使然,那次我們去加拿大的落基山脈旅遊,當時朋友也說我拍出來的風景照,新西蘭南島都有,我們也是舍近求遠。不過說心裏話,落基山脈裏的國家公園比新西蘭更美。那次我們也是租車去了加拿大。謝謝海風姐的鼓勵!周末愉快!
自己覺得這篇寫得不太滿意,要是再多給一天時間修改,也許讀起來會更順暢些。
那天遊峽灣確實是神遇,太震撼了!米佛峽灣一年幾乎有三分之二的時間都是下雨的天氣,不過我們那天真是奇怪,風大、雨大,山上的泉水噴湧而出,整個峽灣像是一壺燒開的水似的沸騰起來,壯觀無比,難怪可可留言說喜歡峽穀裏騰起來的白色霧氣,其實真實的場景比照片更震撼,聲音震耳欲聾,真是不可思議。再次謝謝菲兒!祝周末愉快!
我們把房車留在營地還是明智之舉,要不然就不會那麽輕鬆地遊峽灣了。挪威擁有世界80%的峽灣,而呂瑟峽灣是以著名的布道台和奇跡岩石而聞名,要比新西蘭的米佛峽灣更加受歡迎,遊客也更多。峽灣裏經常能看到彩虹,跟那裏的地理環境,氣候條件都密不可分,一般來說峽灣都是風平浪靜的,很少碰到極端天氣。我們那天看似運氣不好,想不到極端天氣帶來的卻是極致的景色,真是一次難得的體驗。謝謝蘑菇的鼓勵!祝周末愉快!
Wow, 導演藍山的《愛在新西蘭—第四樂章》太驚心動魄了,簡直有貝多芬《田園交響曲》之風;)
這一章,藍山用生花妙筆“徐徐塗之”,從“一覽眾山小“的金秋祥和氣氛,到“天崩地裂般“狂風暴雨,讀起來身臨其境,跌宕起伏,厲害啦!
當讀到藍山在風雨肆虐中struggle,真是為你捏把汗!你說Queenstown 是極限運動之都,哈哈,估計沒想到坐遊船的leisure trip也成了一種“極限運動“,艾瑪!俺們也是醉了:)
人說“風雨之後見彩虹”,當你們驚魂未定時突然看到“上帝之梯""耶穌光",普照人間,帶著“神聖、崇高和救贖“啟示之光,深深地打動了我們的心!
皇後鎮的第一張秋色太驚豔了,美得詞窮!
藍山兄的描述更讓我傾倒:“此時,金色的夕陽從我們的身後照了過來,把整個山體的陰影拉得又大又長,山腳下的皇後鎮像是被夕陽和山的陰影分割成了不同的區域。山腳下的那部分,山的陰影濃密,就像一大片烏雲籠罩著這片地。暮色下的街道排列整齊,交通四通八達,蒙朧的街燈發出微弱的燈光,汽車的尾燈閃閃爍爍,樓宇的窗戶明明暗暗。離山腳越遠的地方,山的陰影也就越淡,寬闊的馬路,鱗次櫛比的建築,綠樹成蔭的街道,還有停在路邊一排排汽車,港灣裏一艘艘遊船,一切都是那麽的井然有序,富有色彩,然而暮色正在向四周漫延擴展開來,尤其是皇後鎮花園(Queenstown Garden)——一個長條形的半島,早已被暮色蒼茫和樹影幢幢所籠罩著。皇後鎮碼頭步(Queenstown Wharf Walk),甚至出售大漢堡(全世界最好吃的漢堡)的那條街,也正漸漸地被暮色所吞噬。那些依山傍水的地方,正沐浴在金色的陽光下,那是一種濃烈的金黃色,每一輛車,每一棟樓,每一條街,每個公園,小鎮的牧場、山坡樹叢都被鍍上了一層金輝,柔和而溫暖。對岸綠棕色的卓越山脈(Remarkables Mountain Range)巍峨起伏,山頂上的冰川雪峰和灰白色雲翳渾然天成,更增添了一種神秘肅穆的氣勢。。。。。“
郵輪上的那場風暴,幾乎被風吹走太有體會了,郵輪上的風是超大的,艾瑪,特別是遭遇你們這樣的天氣。然而,在那片驚濤駭浪中,卻目睹了奇跡——“雙彩虹”和“耶穌光”同時出現。“七彩光芒如從天而降,昭示著幸運與希望。那峽灣、那一道雙彩虹、那翻湧的海水、那雲霧繚繞的群山,以及烏雲翻滾的天空,共同繪出一幅神聖而震撼的畫卷。” 哇塞,羨慕藍山兄的神遇,經曆。:)
“生活在這個大千世界裏,人既要腳踏實地過日子,熱愛生活中的真善美,又要經常放飛自我,與天地同在,成就一個既有生活情趣,又心胸博大的自己。”,讚讚讚,太有同感了!
讚藍山兄的美拍和美文,第一張照片那些顏色真漂亮,秋景中很少見那份粉色。還有在鮑伯峰的觀景台和船上看見的美景,寫得詩情並茂,實在是美,我下一篇繼續寫峽灣得跟您這“借”文字了:)
我是不是寫完也還在沙發上?問好藍山兄,周末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