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林諾奇營地(Camp Glenorchy)
中國人對陶淵明的《桃花源記》並不陌生,桃源勝境也已深入人心,成為人們向往的理想生活和人間仙境的代名詞,那麽桃花源究竟在什麽地方,似乎有很多不同說法,但是對原型地的爭執不下,並不妨礙人們對那種生活的向往。可話又說回來,中國人連自己的事情都不甚了了,對國外的那就更別提了。其實新西蘭不僅有他們的"桃花仙境",更被納入了我們的行程當中。
格林諾奇(Glenorchy)被人們稱為"最接近天堂"的小鎮,它距離皇後鎮才45公裏,驅車需要近1個小時,如果想要沿途停車,近距離欣賞那些山水美景,則需要花更多的時間。小鎮位於瓦卡蒂普湖最北端,是達特河(Dart River)、裏斯河(Rees River)二條河流的交匯處。那裏純淨天然,景色迷人,牛羊成群,有山有水,如詩如畫。它與外界的聯係主要是靠一條通往皇後鎮的公路——格林諾奇-皇後鎮路(Glenorchy-Queenstown Rd)。小鎮是藏在深山裏的一塊瑰寶。
在去格林諾奇的路上,我們先在皇後鎮的超市采購一些吃的東西,我們計劃在那裏呆上一天,也就是說三個人一日三餐所需食材都得準備齊全。出了超市,我們的車便駛上了那條通往小鎮的公路。窗外陽光明麗,雲淡風清,一派山水好風光。這條路是沿著瓦卡蒂普湖一路北上的,沿途風光絕美,有12個景點可以停靠,不過坐在車上同樣也能感受到逼人而來的美景。可是話雖如此,我們還是選擇性地停了幾個景點,看看山,看看水,看看天上飄著的雲,再看看地下跑的車,不過所有這些都比不過威爾遜灣(Wilson Bay)的景色。站在空無一人的威爾遜灣,心身一下子放空了下來,那潔白碎石鋪成的湖灘和藍綠色的湖水融為一體,渾然天成,還有那天,那水,都讓人情不自禁地想起"水光瀲灩晴方好"的詩句來;可是那山光用一句"遠近高低各不同"來描寫則過於簡單,山的高低自不必說,遠近才叫人忍不住說上幾句,從近處看對岸的山帶有層次的美感,被雲遮住的地方,山的顏色較深,帶著淡黑色,還有點棕色;而朝向陽光的那部分則顏色多樣,有的綠,有的黃,還有的灰,在靜謐的湖中投入靜靜的山影,山影不動,水兒微響,天光雲影共徘徊。我們右手邊卻是另一番光景,那是充滿生機勃勃,鬱鬱蔥蔥的起伏山巒。而縱目向北方望去,遠山的深藍色透著逼人的威嚴。有了遠近高低的山脈,水麵如鏡的湖泊,再配上秋高氣爽的天氣和陣陣清涼的秋風,這一趟遊山玩水才有了真正的味道。
到達格林諾奇已近中午。我們把房車停在湖邊一塊平坦開闊的地方,接著開始準備我們的午餐,要是在平時,我們準是在小鎮上胡亂對付一頓,可是在這裏並不容易做到。這裏的居民隻有區區二百餘人,鎮上除了二間酒吧和一間咖啡館,吃飯沒有太多選擇。與其吃一些自己也能做的東西,為何不幹脆自己動手做上一頓簡單的午餐呢,尤其是在碧水藍天,群山環繞的湖邊。其實就算做一頓簡餐還是需要點時間,所以車剛停下,太太和表妹便在車上忙碌了起來。我也沒閑著,費力地打開房車頂部固定的遮陽傘,把車上配備的戶外用的桌椅拿下來,接著便坐在椅子上,欣賞對岸的湖光山色。這裏山的顏色又不一樣,底層是鬆林,帶著青黑色,中間部分是裸露的岩石,呈棕色,略帶點黃色,山頂則是終年積雪的冰川,白的耀眼。雖然山雄偉壯麗,但是卻顯得那麽的孤獨,在陽光下默默無語地聳立在湖邊,陰沉著臉,一副莊嚴肅穆的神色。這裏水的顏色要溫柔許多,清澈湛藍,平靜無波。在這一片蔚藍之中,有一隻白色小帆船特別引人注目,甚是好看。此時再平常的東西隻要是異類就會顯得與眾不同,成為亮點。所以在奪人眼球的時代,如何成為異類就成了一種顯學,不過其中的尺度很難拿捏得好,萬一搞砸了反而會弄巧成拙,成為大眾的笑料,不過這並不能阻礙大人物,較大人物,甚至小人物舍身忘己地奔這個目標而去,真不知道該為他們高興呢,還是為他們難過?高興是大家總算有戲可看,難過是社會越來越變得低級趣味。
午餐是一人一碗方便麵,裏麵放一個雞蛋,幾片火腿肉,再擱點生菜,每人一小盒酸奶,還有彌猴桃、香蕉、蘋果。吃完午餐,接下來就是逛街,所謂逛街就是看風景,拍風景。格林諾奇最有名的是格林諾奇碼頭(Glenorchy Wharf),這座木結構的建築一直延伸到湖中央,與對岸白雪皚皚的山峰隔空相望。小鎮另一個地標就是蒸汽船倉庫(Steamship Depot),這間紅色的廢棄倉庫現改建成一個超小型博物館,裏麵展覽小鎮的曆史和有關的圖片,這二處是來這裏的遊客必到的景點。倉庫旁有一條徒步小徑,入口處是格林諾奇濱水保護區(Glenorchy Waterfront Reserve),湖中有一排湖中樹,跟周圍的湖光山色相映成趣,使得遺世獨立的小鎮更具有天堂般的美麗。隨後我們沿著這條小徑順時針前進。這條小徑有5公裏長,是一條景色優美的木棧道,兩旁有濃密的樹林、低矮的灌木叢、濕地、湖泊,雪峰美景,最後抵達泄湖。泄湖周圍的景致迷人,雪山倒影,宛如童話世界。這麽一大圈走下來,人也不覺得累,因為有這麽多的美景相伴,就像是身邊簇擁著一大幫俊男美女,賞心悅目,樂在其中。
這時夕陽灑落在了每棵樹木,每棟住宅,每條大街,每座山頭,整個小鎮像是披上一件迷人的金色外衣,美麗動人。這算不算小鎮最美的一刻?我隻能說不知道,因為隻要是秋天來這裏賞秋,陰晴風雨難分伯仲,這裏晴天自有水光瀲灩的熱烈,明麗動人,美不勝收;陰天也有落葉繽紛的寡歡,撥動心弦,落寂惆悵;雨天更是山色空蒙的縹緲,煙雨朦朧,如夢似幻。你隻有在這裏住上幾天,或許能幸逢其多重的美妙。
接下來的事情就是安排今天的住宿,格林諾奇有二家房車營地,一家離小鎮碼頭最近,大約隻有500米,上個月才開張。我們自然先把車開到那裏。這家營地確實是全新的,似乎還鮮為人知,諾大一個停車場停著二輛私家車。我們把車停在大門入口處,從表麵上看這是一幢坐東朝西的平房建築,外觀並不起眼,大門口種著許多花花草草,蔫頭耷腦,又矮又小,像是剛栽上不久,可是這裏又跟我們住過的營地有所不同,不光是因為它是全新的建築,一定還有其它別的與眾不同之處?這隻是隱隱約約的感覺而已,具體是什麽與眾不同,我也答不上來。
我們下了車,懶散地走了過去。當身子剛靠近大門的時候,隻見裏外二道自動門齊刷刷地打開。我心裏暗自嘀咕,"不就是一個驛站嗎,有必要這麽熱烈地歡迎我們。"可是雙腳剛一踏上台階就覺得有點異樣,從台階到大廳都鋪著大理石地磚,室內裝潢考究別致,典雅大方,卻又透著濃濃的鄉村氣息。一位和靄可親的中年女性接待了我們。我把來意說了一遍,順便問了她怎麽收費。她回答說,"按人頭收費,一個人每晚15新元。"這樣的收費即貴又便宜,貴是因為相較於其他營地是貴了一些,我們住過的所有營地都在10新元以下;便宜是跟住酒店相比,這個價格實在不值一提。付了錢,我剛轉身想把房車開進營地。她忽然告訴我們先別急著去開車,她先要領我們參觀一下。我心裏不禁納悶地想,"就算住五星級酒店,我也從沒碰到過這種事。如此認真跟這麽便宜的收費太不相襯了。"她似乎看出我們疑惑,隻是笑而不答,便帶著我們詳細介紹和參觀這座剛落成的鄉村田園風格的別墅營地。
這塊地原來也是營地,2014年由一對美國慈善家夫婦購得,開發打造成一個全新概念的鄉村別墅營地。他們所用的建築材料全都就地取材,按全球最高級別的可持續發展標準——生活建築挑戰(Living Building Challenge)設計和建造,全新采用太陽能、再生能源和水資源管理係統,是一個充滿了創意和鄉村氣息的建築群。主體建築包括,氣派的大堂,寬敞明亮的會議室,充滿藝術情調的客廳,還有娛樂室、飯廳、共用櫥房,再配有時尚舒適的家具,舒心愜意的燈光,精心挑選的壁畫、擺件、手工藝術品,讓人完完全全置身於一個愜意舒適的環境,一個充滿藝術情調的空間。除此之外,屋外還有公共廁所和浴室、洗衣房、烘幹室,帶壁爐的戶外休息室,石砌馬賽克布道,幽靜的花園,豐富的原生景觀,還有一排排小木屋別墅,這些建築群全都與周圍近水遠山,田園風光融為一體,堪稱一個極樂小天地。
那位女士滔滔不絕說了大半個小時,末了又加上一句,公共區域內所有的設施都能免費使用,不過晚上12點到第二天早上6點,公共區域將完全關閉,這也意味著在這段時間裏,我們隻能呆在自己的車裏。
聽完她的介紹之後,我心中不由的一陣竊喜,"15新元一晚,打發叫花子的錢卻能享受至善至美的生活,還有周圍天堂般的美景,再說人在睡夢當中,睡在車裏跟睡在宮裏又有什麽區別呢?還不照樣雲裏霧裏的夢遊天地。"最要緊的是這裏的山山水水,一景一物,點點滴滴都讓我們十分滿意,似乎不多住幾天有點對不住自己,於是我們毫不猶豫地又加了二個晚上,這麽一來,皇後鎮是回不去了,我們原打算在那裏再住上兩天,現在直接改道去西海岸的福克斯冰川(Fox Glacier)。
我把車開進營地,停在了指定的車位。整個營地隻有2輛房車。我們來這裏真是太走運了,所謂的"來的早不如來的巧。"剛開張沒幾天,就讓我們享受一種非同尋常的生活。停好車,我們連忙把買來的東西都搬進廚房,開始做起了晚飯。廚房似乎還從未被人使用過,一切全都是新的,右手靠牆的是一整排電爐,可以十來個人同時燒飯做菜,牆麵上鋪滿了瓷磚,上麵安裝一排大功率脫排油煙機。靠窗和左手靠牆的位置是廚房水槽,下麵有一排櫥櫃,住客都有一個屬於自己的櫃子,左手邊有一長排大冰箱。廚房中央有個多功能的"中島",還有吧台,更絕的是電烤箱、微波爐、電飯煲,各種尺寸的平底鍋、燉湯鍋、盤子、刀叉、咖啡杯、啤酒杯、高腳杯……真是樣樣齊全,油鹽醬醋也一樣,什麽都不缺,其用心程度遠遠超出我們的想象。
廚房打造的如此貼心周到,那飯廳就更別提了。飯廳是和廚房相連的,前麵並排放著二張六人大餐桌,配六把高背軟墊靠椅,靠窗的地方放著二張實木的長桌,同樣配有長凳和坐椅,飯廳兩邊的牆上掛著幾幅現代壁畫,柔和的光線照在上麵,散發著藝術帶來的輕快美感,不禁讓人懷疑來這裏到底是為了享用美食佳肴,還是駐足在畫前,徜徉於藝術之中。透過三扇窗玻璃,外麵是一覽無餘的花園和遠山的景致,這似乎跟遊山玩水掛上了鉤。要是再碰上個月朗星稀的夜晚,肯定又多了不少浪漫情調。人生的歡樂無非是享用美食來悅己;欣賞藝術以悅心,用浪漫來釀製愛情這壇美酒,使之濃而芳洌;讓時光在靜靜的歲月裏慢慢流淌,直到天老地荒。
晚上也變得十分有趣,要是在平時,我們吃完飯,洗好澡,便坐在車上聊天,甚至是黑燈瞎火地瞎聊,累了,睏了便倒頭就睡。而今晚卻完全不同,整棟房子好像全是我們的。我們三人庸庸懶懶地坐在沙發裏,圍坐在一起,沏一壺茶,倒在三隻茶杯裏,嫋嫋升騰起幾絲熱氣。大家看書,上網,聊天。這裏安靜暖和,溫馨舒適,萬籟無聲,萬籟俱斷,如煙的往事——過去歲月裏那些令人低徊的片斷,又飄忽不定地回到我們的中間。
我端起茶杯,輕啜一口,卻發現茶是微苦的,不過我接下來講的故事本身就充滿著苦澀。很久很久以前,江南的一個魚米之鄉,有一個地方叫"張圓河",其實這並不是一個地名,是當地百姓給起的名字,"張"顧名思義就是張姓,"圓河"就算你腦洞大開都未必能猜得到,那是一塊四麵都是河流的風水寶地,北麵的河最寬,約有二三十米,其它三麵也有近十米寬,這家張姓人家就住在四麵環水的陸地上,他們與外界往來的唯一通道,就是南麵的一座吊橋。這座吊橋晚上吊起,白天放下,這就是"圓河"的由來。這塊地南北長,東西稍窄,有十幾畝地皮,南部和中部是他們家的場院,北半部有二排朝南的屋子,還有朝北的一排房子和東西廂房,組成一個大四合院。張家大約有30多口人住在這裏,他們家境殷實,倉稟充足,果樹成行,雞鴨成群,魚躍於淵。他們在這片土地上生兒育女,過著田園牧歌般的生活。辛亥革命後,這家張姓人家的大小姐出嫁,風光一時,出盡風頭。不多時這種好日子也到了頭,隨著軍閥混戰、國共內戰,東灜日寇法西斯主義的崛起,中國鄉村那種寧靜悠遠的歲月,如詩如畫的樂土,統統被時代的巨輪碾的粉碎,人間福地變成人間煉獄。世事如落花,從此這家人家的大人小孩各奔東西,淪落天涯,唯有中秋月圓的夜晚,彼此還能感受得到親人之間的溫暖。
客廳裏一片沉默,表妹當然知道我說的是誰家的故事,太太四十年前就聽過這個故事,可是誰都沒吱聲。我站起身,倚在窗前,"明月如霜,好風如水,清景無限",在這如此美妙的夜晚,講一個骨肉分離的故事,難免讓人黯然神傷。
今晚隻宜於與月亮為伴,與清風共舞,與清景同在,夢遊故鄉,去尋桃花夾岸,芳草鮮美的桃花仙境;今夜隻宜於摒除雜念,心靜如鏡,或許明天的尋幽探密能找回些許田園牧歌般的意境,再來講過去故事裏的那些愛恨情仇。
中秋節將至,祝文城小編和朋友們中秋節快樂!
藍山兄這篇還有上篇都是指環王的拍攝地了吧?這麽美的地方,的確需要住上個幾天,就一杯茶/咖啡、一本閑書,對著美景發發呆。那張美景中身形挺拔的是嫂夫人嗎?人美、攝影師技術也好。藍山兄上篇說嫂夫人到訪蘑菇屋了,替我謝謝她。藍山兄這美景、這觸景生情的情意抒發,都不可中斷,集中寫吧,我的文沒讀沒關係。我沒時間更新,但滿心期待藍山兄續。提前祝藍山兄和嫂夫人中秋快樂!
好羨慕你們中午在湖邊自製午餐,充滿生活氣息。吃得也挺不錯,方便麵裏麵有生菜,還有酸奶,水果。 入住新開的環保營地(Camp Glenorchy)真是個驚喜,生態型房車營地,收費雖便宜,卻設施超出預期:美國慈善家出資打造,采用最嚴格的環保標準Living Building Challenge建設,哇,真是大開眼界。廚房設備齊全,飯廳充滿藝術氣息,風景無敵!
夜裏三人圍坐喝茶,江南張姓家族的百年悲歡讓人動容。從田園牧歌到戰亂離散,現實與記憶交織,詩意與傷感並存。結尾在寂靜夜色中望月沉思,感歎“今夜隻宜與月亮為伴,與(藍山)清風共舞”。"What a brilliant and festive-themed essay for the Mid-Autumn Festiv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