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納卡10大假日公園(Wanaka Top 10 holiday park)
五月份,新西蘭已經進入深秋。我們一路南下,也就越發感受到撲麵而來的濃濃秋意,那不是一種色彩單調的深秋,而是赤橙黃綠青藍紫,晚秋盡在不言中的秋色。老舍曾寫過《濟南的秋天》,裏麵有這麽一段對秋日的描寫,"請你在秋天來。那城,那河,那古路,那山影,是終年給你預備著的。可是,加上濟南的秋色,濟南由古樸的畫境轉入靜美的詩境中了。這個詩意秋光秋色是濟南獨有的。"鬱達夫也在他的《故都的秋》美文裏這樣寫道,每到秋天,"總要想起陶然亭的蘆花,釣魚台的柳影,西山的蟲唱,玉泉的月夜,潭柘寺的鍾聲……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與姿態,總是看不飽,嚐不透,賞玩不到十足。"他們筆下的秋天出色而有味,猶如一曲優美動聽的詠歎調,一首飽蘸情愫的讚美詩,一幅神韻清絕的秋色圖。
我沒有二位大文豪那樣行雲流水般優美的文筆,寫不出我們一路上所看到的天高雲淡,秋意盎然的好時節,不過我可以用一個偷懶的辦法(美照)來補拙——用來彌補我這枝拙筆所無法形容出來的南島的秋意。南島越是往南邊走,那裏的秋色就愈發迷人,尤其是瓦納卡(Wanaka )的秋色,那不是三言兩語能表達清楚的,那裏僅一棵樹就可以洋洋灑灑地寫上一大篇的美文,更別說麵對的是一個如詩如畫的小鎮。瓦納卡的秋色是醉人的,五彩繽紛,悠遠清逸,仿佛空氣中都帶有五顏六色的氣息,是一個充滿色彩的小鎮。瓦納卡的秋光更是美得讓人無法形容,雲兒在天上四處飄蕩,雲影在下麵行走四方,一會兒晴,一會兒又轉為陰;一會兒溫暖,一會兒涼風習習;一會兒是橙黃醉染的天地,一會兒又是溫馨恬靜的世界。瓦納卡的秋天氣候同樣很迷人,中午的太陽仿佛初夏的感覺,兩者的溫差並無二致,隻有在清晨和傍晚才能感受到晚秋所帶來的涼爽,如果再來一場秋雨,那早晚的涼意更加甚了。
一場秋雨一場涼,絲絲寒意陣陣來,涼風暮雨除了帶來寒意之外,更會使人感時傷懷,悲秋容易滋生出孤寂感傷的哀婉之情,秋風蕭瑟,葉落紛紛,一歲一枯榮,天地一逆旅,這怎麽能不叫人觸景生情,傷春悲秋。舊時的詩文裏,悲秋的文字特別的多。但是瓦納卡的秋雨則不同,它帶來的涼意是漸進的,暫時的,等到雨過天晴,跟著太陽一起回來的還有那暖暖的夏日氣息,所以瓦納卡的秋天常常被人稱之為"暖秋",這裏的萬物枯榮盛衰帶著壯美的暖色調,動人卻不哀婉。
瓦納卡的秋水有不少迷人之處,你隻有身臨其境才能體會到它的魅力之所在。南島最長的河流,克魯薩河(Clutha River/Mata-Au)發源於南阿爾卑斯山脈,直接匯入瓦納卡湖,最後流入太平洋。克魯薩河蜿蜒曲折,河水因冰川融化呈藍綠色至翡翠綠色,是一種讓人心動的顏色。而與瓦納卡湖相鄰的哈威亞湖(Lake Hawea),是一個冰川湖,以壯觀的山景,湖景揚名天下,顏色更是以清澈的藍色調而聞名,瓦納卡湖則是冰河消退形成的湖,湖水的顏色更為奇特,白天是夢幻般的天藍色和綠鬆石色,到了黃昏時分,日落餘暉把湖水染成多變的色彩,是一種以藍色和橘色交織在一起的色彩。難怪有人戲稱上帝準在這裏塗鴉,把調色盤打翻在這些湖水中。
瓦納卡的秋林絢麗多彩,五彩繽紛,一陣秋風,殘葉飄飛,猶如色彩斑斕的蝴蝶翩然起舞。那裏有貝殼杉的綠色,蘆花的白色,楓香的紅色,鵝掌楸的黃色,更有欒樹的樹葉黃中帶點粉色,又含有點紅褐色的奇特色彩。這個季節,瓦納卡無疑是一個豔麗盛裝的世界,仿佛是一位霓裳羽衣的仙女,輕薄飄逸,色彩斑斕。
瓦納卡的秋山更是不同尋常。無論你站在瓦納卡哪個位置,舉目都能看到遠山的身影,南阿尓卑斯山脈的雪峰綿延起伏,在藍天的映襯下白的耀眼,白的聖潔。每逢深秋時節,阿斯帕林山國家公園裏的山景更加豐富多彩,那些分布在高低起伏山上的樹林,隨著雲兒帶來的陰晴變化,顏色似乎永遠在不斷地變動,靜如一幅風景畫,動就像是一段如幻似夢的風光影像。
瓦納卡到處都是膚色不同的遊客,他們衣著的不同,風格的迥異,帶來的色彩更加千變萬化,就算秋天裏的一個平常日子,你都能感受得到小鎮色彩的魅力,還有各式各樣的車輛,漂亮的招示,精致的櫥窗,多彩的屋舍,連這裏的生活都是多姿多彩的。
或許是因為年齡的關係,我喜歡秋天這個季節。如果人生也可以用四時更迭來劃分,那我們正處在人生的金秋時節。就讓我們活得如同瓦納卡的金秋吧!像那裏的秋山敦實溫暖,像那裏的秋水清澈透明,像那裏的秋樹多姿多彩,攜著秋夢飛翔,帶著詩意生活,活出色彩人生。
雖說秋天是每年都會如期而至的季節,可是這一次卻意義不凡,因為在旅行途中我潛意識裏就渴望得到秋天所帶來的溫暖和驚喜,絲絲縷縷,如夢似幻,豐富多彩,而瓦納卡的秋天完美詮釋了什麽叫"意義不凡"。
我們抵達瓦納卡已臨近中午。小鎮不大,它麵朝瓦納卡湖,一條簡簡單單的商業街,不起眼的小鎮卻是南島最熱門的旅遊勝地,遊客隨處可見。我們先去一家名為Kai Whakapai餐廳吃午飯,上了餐廳二樓,整個樓麵沒幾個客人,顯得空蕩蕩的。我們在臨窗揀一張餐桌坐下,從窗戶望出去,瓦納卡的湖光山色一覽無餘,風光旖旎,遊人如織,陽光隔著玻璃窗照進來,明亮而又溫暖,風塵奔波的疲憊頓時一掃而光。吃完飯,我們先去Woolworths超市采購物資,超市的商品比我們悉尼少得多,價格也更貴。這裏的商業化程度遠不及鄰近的皇後鎮,但居民的生活十分方便,街上有超市、餐館、咖啡館、冰淇淋店、紀念品店、服飾店、電影院、遊客中心,附近還有迷宮世界、幾家釀酒廠和博物館。不過遊客來瓦納卡主要還是玩,這裏玩的地方很多,花樣百出,有觀光、露營、騎車、騎馬、跳傘、水上活動、戶外探險和山地徒步,冬天更是滑雪勝地。這裏的登山活動分好幾種,可以去羅伊峰、鐵山、格蘭德山和比薩山脈,所有這些山峰都能欣賞到周圍地區迷人的景色,瓦納卡是享受自然風光和放鬆休閑的理想之地。
在鎮上轉了一圈之後,我們就去附近的一家連鎖經營的房車營地——瓦納卡10大假日公園(Wanaka Top 10 holiday park),這家房車營地坐落在離小鎮2.5公裏的一處幽靜的地方,寧靜的花園環境,壯麗的山景(阿斯帕林山),營地劃分為封閉式供電營地,封閉式非供電營地,以及小木屋和汽車旅館,還提供煮食、淋浴、休息場所,免費無限上網,冬天還有滑雪裝備供應,各種生活設施一應俱全。營地職員耐心周到地講解,更讓我們有一種賓至如歸之感。辦好了入住,我們把買來的食物全都放在廚房的大冰箱裏,然後燒一壺熱水,帶上一些水果,又回到了瓦納卡湖邊。
下午的瓦納卡,陽光格外地耀眼,雲淡風輕,湖光山色,帶給人的是閑適寧靜,湖水清澈透明,泛著粼粼波光,群山綿延起伏,顯得生機勃勃,一派山山水水好風光。我們從離營地最近的瓦納卡湖開始逆向繞著湖邊散步,途經小鎮,最後來到燈塔角(Beacon Point)。一路上,我們走走停停,悠哉悠哉,身邊是鵝卵石的沙灘,金黃的落葉,親吻岸邊的湖波,遠處是醉人的山水美景,遠遠近近都是一片清明,每走一步都能感受得到清風的輕拂,柔波的撫慰,每過一秒都能體會得到時光從手指縫裏流逝,自己的心靈也跟著一點一滴的淨化,超凡脫俗,在這如詩如畫的景致中,感受"無心"的快樂。夕陽西下,我們又回到了小鎮,走累了,玩瘋了,接著就坐在湖邊的長椅上,看著夕陽漸漸西沉,湖光山色也在一點一點地變化,猶如一幅亮麗的水彩畫正慢慢變成了一幅精美的水墨畫,令人陶醉,大自然才是無與倫比的畫師。當然變化最頻繁的是畫裏的人物,紅男綠女,黃童白叟,有的在湖邊喁喁細語;有的悠閑懶散地慢慢行走;有的牽著自己的愛犬施施而行;有的騎著山地自行車轉圈;有的對著夕陽拍照留念;有的在如鏡的湖麵上泛著一葉扁舟,有的則坐著發呆,騰出想象空間,讓夕陽美景沉入自己靈魂深處……人各有各的活法,所謂生活百態,自在逍遙,開心就好。
說起瓦納卡湖,人們自然會想起湖中那棵世界上最孤獨的樹,這棵樹又被人們稱為"瓦納卡樹",它是瓦納卡的標誌。它的出現有點奇特,據說是一根人們用來作柵欄的柳樹條不經意間生根發芽而長成的,至今已經在湖水中生長了80年。2014年新西蘭攝影師Dennis Radermacher憑借這棵樹的照片,獲得新西蘭地理雜誌年度最佳風景攝影獎,從此以後,這棵柳樹在社媒上名氣越來越大,並成為瓦納卡的攝影地標,每天人來人往絡繹不絕,甚至許多人不辭勞苦特意開車前來這裏,為的是能拍出一張令人滿意的好照片。當然我們也不能免俗,趁著日落黃昏也去那裏見識了一下,果真名不虛傳。
太太和表妹似乎對瓦納卡樹來了興趣。第二天天還沒亮,她們又拿著攝影器材匆匆趕去那裏拍攝。等我醒來,她們已經離開多時。這一夜我並沒有睡好,晚上聽到的盡是秋蟲的鳴叫,咭嘎……唧唧……叮令……和各種各樣的蟲聲,連續不斷,此起彼伏,這聲音清幽動聽,低回欲絕,我的思緒也被它攪得起起伏伏,倍感落寂,到很晚才安然入夢。所以,這麽一大早,我也懶得跟她們一起出門。我還是跟平常一樣,按時起床,等我走出營地,晨光已經灑滿大地,從露營地到瓦納卡樹步行大約15分鍾,一條小路走到頭,就是一條大馬路,然後右拐一直往前就是瓦納卡湖。
今天又是一個晴朗的天氣,太陽像是掛在遠方的樹枝上,斜斜地照了過來,灑下一片金光,投下萬物的影子,樹的影子錯雜,有濃密的,也有稀疏的,稀疏的地方漏下無數大小不一的日光,在綠樹蔭翳之中熠熠閃光,不過隨著太陽的升高,樹蔭隻會越來越小,夕陽西下,樹蔭又會變得越來越大,不過跟早晨的影子正好相反。柵欄的影子單調乏味,整整齊齊一長條。草的影子小,但總還是存在的,映著太陽,細細小小,甚至草上的露珠都有針尖般的影子,不管投下的影子是大還是小,是長還是短,都帶著一股幽幽和清涼的氣息。
我邊走邊欣賞著眼前的好風光,被晨光裏的美景包圍著,清風拂麵,鳥兒歡唱,心情也變得快樂興奮了起來。這是一條大約300米長的小路,我沿著小路的左邊行走,路上行人隻有我一個,就像這片天地是我的。陽光從右手邊斜照過來,明亮中帶著幾分愜意,而我左手邊的景致都朝向陽光,顯得分外明麗動人。湛藍的天空,白雲悠悠,遠方是起伏的山巒,高低起伏的雪峰潔白無瑕,就像山峰上聚結著大片潔白的雲翳。地上是一大片茵茵綠草,草地四周種著幾排挺拔的大樹,有的樹依然十分茂盛,有的卻樹葉盡落,留下幹枯的樹枝。我步履輕快地來到湖邊,看到那麽多人著實讓人大吃一驚,湖邊擠滿了拍照的人群,長槍短炮的攝影師不少,更多的是拿著手機的遊客,大家不約而同地盯著一個目標——瓦納卡樹。
我在人群裏找到了她倆,她們從晨光熹微開始,一直耐著性子拍到現在,不過當我加入她們的行列,自己也不願意離開這裏,仿佛眼前不是普普通通一棵樹,而是帶有磁鐵吸引力和充滿魅力的一棵樹。
晨光下的瓦納卡樹非常獨特,果真看了讓人心動不已。朝霞穿過薄薄的雲層,灑在湖麵上,與淡綠的湖水融為一體,一眨一眨地泛著柔和的金光,那波光的顏色似乎來自天堂,有著無與倫比的美麗。更美的是那棵樹也染上一層淡雅的金光,猶如一位出閣在即的新娘光彩奪目。這時節,柳樹的葉子早已凋零殆盡,光禿禿的樹枝向四處張開,上麵有幾隻晨鳥駐足張望,飛飛停停,湖中幾隻野鴨悠閑遊戈,湖波泛著漣漪,讓原本靜止不動的"孤樹"充滿了動感。
吃完早餐,我們動身前往秋意更濃的箭鎮(Arrowtown)。每逢秋高氣爽的季節,箭鎮便成了全新西蘭最美的地方,湛藍的天空,閑靜的湖泊,絢爛的五彩林,吸引無數的觀光客前來賞秋遊玩,川流不息,熱鬧不已。這裏過去還曾是熱門的淘金地,更有一段華人淘金的辛酸曆史。當我來到早期華人淘金者故居遺址前,心裏忽然感到一陣酸楚,腦子裏幻想著那些背井離鄉的人在那秋雨綿綿的夜裏的情景,"一葉梧桐一葉秋,一點芭蕉一點愁,三更歸夢三更後。",他們的那份痛,那份思,那份對故鄉的眷戀,至今仍縈繞在我的心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