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愈《雜說》四中有一名句:“世有伯樂,然後有千裏馬。千裏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從前以為,這便是成語"伯樂相馬"的來源,其實不然,韓愈亦用典於漢代韓嬰的《韓詩外傳》卷七:“使驥不得伯樂,安得千裏之足。”
韓嬰,涿郡鄚人。《史記》和《漢書》記載,漢文帝時他曾任博士,漢景帝時官至常山太傅,後人又稱他韓太傅。 韓嬰是著名的經學家尤以《詩經》研究見長,世稱"韓詩",與轅固生的"齊詩"、申培的"魯詩"並稱"三家詩"。著有《韓詩內傳》、《韓詩外傳》、《韓說》等。南宋後僅存《韓詩外傳》,還可能已經後人修改,而"子欲養而親不待"一語,便出自《韓詩外傳》。
《韓詩外傳》卷九的原文是:“皋魚曰:'吾失之三矣,少而學,遊諸侯,以後吾親,失之一也;高尚吾誌,閑吾事君,失之二也;與友厚而少絕之,失之三也。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也。往而不可追者,年也;去而不可見者,親也。吾請從此辭矣。'立槁而死。''
相同的故事和引文,在《 孔子家語卷二·致思第八》中也有記載。
當下市井中,常見有"子欲養而親不在"者,如吳秀波主演之《大將軍司馬懿之軍師聯盟》中便堂而皇之,而民間尚有''樹欲靜而風不停,子欲孝而親不明''等多個版本,均為此語之衍生。
有的大師認為"子欲養而親不在"的假贗之處,是因為"在"是現代漢語用詞,而"待"才是古漢語,文字時差近兩千年。我則不以為然。古漢語中,''在"為"健在"釋義時,有據可查。《論語·裏仁》中便有:“父母在,不遠遊,遊必有方" 之句,可見這位大師之考有待商榷。
出處雖為"子欲養而親不待",然"子欲養而親不在"亦通,但意境高下,卻有分別。
"在",是一個表象用詞,內涵為點的截止;"待",是一個階段用詞,內涵為線的描述。"在",是對客觀事實的陳述,外延為普通信息的傳遞;"待",是對心理感受的描繪,外延為主觀願望的表達。"子欲養而親不在"刻畫了一個簡單的悲劇場景,表達了孝子們喪親的客觀事實;"子欲養而親不待"則敘述了一個動人的故事,包含了父母、子女雙方無法割舍的互動,將人生的這一遺憾渲染得更加無奈。"子欲養而親不在"是景,"子欲養而親不待"是情!
王昌齡的《詩格》有雲:"詩有三境。一曰物境。欲為山水詩,則張泉石雲峰之境,極麗絕秀者,神之於心,處身於境,視境於心,瑩然掌中,然後用思,了然境象,故得形似。二曰情境。娛樂愁怨,皆張於意而處於身,然後馳思,深得其情。三曰意境。亦張之於意而思之於心,則得其真矣。''可見,寓情於景,情景交融,方顯意境。
"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 杜甫《偶題》),當年詩人賈島為一句"鳥宿池邊樹,僧推月下門"中一字之準確傳神而苦吟不止,方有今日的"推敲"一詞。古人治學,先求達其義,而後致其工,這是士人應有之操守。
總以為,人生最折磨之事,一是期盼,一是等待!張愛玲說,"人的一生中有大大小小的等待" ,最初,我們等待著自己快快長大,後來又等待著心上人愛的回應,再後來等待孩子的出生,再後來等待發財夢的實現,而最後的等待,便是對親情無盡的挽留······
小女桃花,年方一十,前路漫漫,誰與君行?父母在,人生尚有來處,父母去,人生隻剩歸途。唯願各自珍重,恪守這份親情的承諾,保持此生摯愛的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