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明星稀,烏鵲南飛,此非曹孟德之詩乎?西望夏口,東望武昌。山川相繆,鬱乎蒼蒼;此非孟德之困於周郎者乎?方其破荊州,下江陵,順流而東也,舳艫千裏,旌旗蔽空,釃酒臨江,橫槊賦詩;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蘇軾《前赤壁賦》
橫槊賦詩,是曹操一生中最華彩的樂章!
《三國演義》中是這樣描述的: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十一月,曹操在大船上置酒設樂,至深夜,操半醉,取槊立於船頭上,以酒奠於江中,並橫槊吟賦著名的《短歌行》。
槊,古兵器的一種,漢代劉熙《釋名·釋兵》稱:“矛長丈八尺曰矟”,矟,即是槊,劉熙是和曹操同時代的經學大師,他告訴人們,當時能夠稱得上矟(槊)的,必是長一丈八尺的矛,槊是當時最長的矛。矛、戈、戟、槍均是冷兵器時代的長兵器,騎兵的高速發展,使士兵可以在馬上使用大殺傷力的武器,槊的出現,正好解決這個需求。槊外形與槍矛一致,長約4米,是重型的騎兵武器。槊分槊鋒與槊杆兩部分,槊鋒刃長達50-60公分,遠遠長於普通的槍、矛類武器。槊正是為了適應漢末以來越來越強大的重裝騎兵、披甲戰馬。破甲能力超強的槊,成了那個時期最強的騎兵兵器。
槊是十八般兵器中的重型兵器之一,多用於馬上作戰。在雲南江川李家山古墓群中就發現了戰國晚期、東漢早期的槊。槊的種類很多,結構複雜,較為笨重,多為力大之人使用。甘肅敦煌莫高窟壁畫中的名作《五百強盜成佛圖》講述了強盜們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故事。壁畫裏的官兵裝備精良,就是西魏甲騎再現的場麵。馬披重甲,馬上的騎兵拿的長兵器就是馬槊。騎兵的兩手分握著馬槊的中部和尾部在衝擊過程中斜下方紮刺,這就是南北朝時期重甲騎兵用馬槊衝擊步兵的作戰方法。大宋名畫的《大駕鹵薄圖》中,多達5000人的豪奢儀仗隊,僅以金吾將軍手執八枚馬槊作為前導。
根據《中國軍事百科全書·古代兵器分冊》主編者、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泰鬥楊泓老先生著述,槊起源於漢朝,興起於騎兵為主的戰爭朝代:魏晉~隋唐。這一時期騎兵是爭霸天下的決定性力量,重裝騎兵對決促進了裝甲與武器的發展,這個環境造就了中國騎兵的武器與裝甲的發展高峰。
因為是騎兵武器,槊又被稱作馬槊,普通矛頭比較短,兩側呈夾角,一般兩側不開鋒,隻以矛頭刺殺為主。而槊卻是一種矛頭超長,且形似直劍、兩側開刃、可刺可斬的兵器。槊分步騎兩種,馬槊就是騎兵專用。槊鋒具有明顯的破甲棱,上好的槊也會同寶劍一樣,有八個麵。普通的魚鱗鎖子甲、鐵圜甲、明光鎧,在破甲的槊之下,一擊而破。
馬槊裏邊有非常多的講究,槊杆根本不像普通槍、矛所用的是木杆,而是取上等韌木的主幹,剝成粗細均勻的蔑,膠合而成。那韌木以做弓用的柘木為最佳,次以桑、柞、藤,最差也得用竹子。把細蔑用油反複浸泡,使其不再變形,不再開裂,這個過程需耗時將近一年。一年之後,將蔑條取出,蔭涼處風幹數月。後用上等的膠漆膠合為一把粗,外層再纏繞麻繩。待麻繩幹透,塗以生漆,裹以葛布。葛布上生漆,幹一層裹一層,直到用刀砍上去,槊杆發出金屬之聲,卻不斷不裂,如此才算合格。然後去其首尾,截短到丈六左右。前裝精鋼槊首,後安紅銅槊纂,不斷調整,合格的標準是用一根麻繩吊在槊尾二尺處,整個丈八馬槊可以在半空中如秤杆般兩端不落不墜。這樣,武將騎在馬上,才能保持槊尖向前而不費絲毫力氣。如此製造出來的槊,輕、韌、結實。 武將可直握了借馬力衝鋒,也可揮舞起來近戰格鬥。隻是整支槊要耗時三年,並且成功率僅有四成,因此造價高得驚人,一杆槊使用以及廢棄的木材,可以造十架強弓。一本西域遊記裏說馬槊當時屬管製武器,禁止對外販賣,怕被仿製。一個駐在西域的唐朝騎兵低級將領,剿匪時打了敗仗,全套裝備丟了,眼看回去要被斬首,一咬牙把自己祖傳的馬槊典當給了一個阿拉伯商人,換了二十五套板甲和龍騎槍,還有騎士劍,以及三十匹覆著鐵片鎖甲的阿拉伯烈馬,六個拜占庭騎士戰俘。然後去反擊流賊,最後搶回了裝備,想回去贖回自己的馬槊時,卻發現那個商人早就跑回阿拉伯了。槊的優點是攻擊力強,缺點是比較沉重,回旋不便,所以通常騎兵會配帶鐧、鞭等短兵器在近身作戰時使用,鐧、鞭是外表帶有橫、豎棱的金屬棍,近戰用鈍兵器,對付厚甲十分有效,初唐名將中有很多人屬於槊、鐧(鞭)雙修。宋朝之後,文人領兵,世家門閥不再掌軍。製式武器伴隨大集團步兵的強大而發展,宋之後,對付強大騎兵軍團的方法已經不是騎兵的對決,而是“以步製騎”,槊從此沒落。
漢唐以來,馬槊一直是世家出身的將領的標誌。槊這種威力強大但造價昂貴的武器,往往隻能少數世家子弟裝配,而一般文人貴族、官僚,佩華麗的劍足以彰顯身份。隻有需要領兵作戰的門閥貴族,才需要具有實戰性的騎兵武器,因此,槊與世家貴族出身的將領結合,成為其標誌,唐代的法律曾明確禁止私人擁有馬槊。南朝的梁簡文帝,風流瀟灑、文采斐然,把製槊當做一種藝術,專門撰寫了《馬槊譜》一書,對槊的使用技法進行了總結歸納,梁簡文帝認為,馬槊雖然不是古來就有的兵器,但經過南北朝的發展,已經十分成熟。《馬槊譜》是中國古代的槍法書, 後來亡佚,內容已不可考,但其序言在《古今圖書集成》中尚有記載:“馬槊為用,雖非古法,近代相傳,稍以成藝。”
嘉靖壬午本《三國誌通俗演義》卷九之《長阪坡趙雲救主》有如下描寫:“卻說趙雲身抱後主在懷中,直透重圍,砍倒大旗兩麵,奪槊三條,前後槍刺劍砍,殺死曹營名將五十餘員”,在八十萬軍中七進七出,注意了,趙雲奪下的不是刀也不是槍,而是槊。通過這些細節我們可以看出槊在兵器中“高大上”的地位,因此,曆史上使槊的名將也就屈指可數。
禹王槊,是中國古代兵器的一種。基本形狀是一根鐵棒的前麵鑄有一隻手。禹王槊是一種異常沉重的兵器,傳說中為《劉秀走國》中尤亮、《大明英烈》中的常茂所使用。
棗木槊,是《水滸傳》中百勝將韓滔所用,梁山排第四十二位,上應地威星,是馬軍小彪將兼遠探出哨頭領之一。
白馬槊,三國公孫瓚所用兵器,據《三國誌·魏書·公孫瓚傳》記載,該槊“兩頭施刃”,大概是柄的兩端都裝有槊頭。
折樹槊,據《梁書·羊侃傳》記載,南朝梁時曾製成“二丈四尺長”的“兩刃矟”,由名將羊侃試用。他“執矟上馬,左右擊刺,特盡其妙”。當時圍觀的人很多,後來者為一睹風采,紛紛爬到樹上觀望。在場的梁帝風趣地說,這些樹恐怕要因此折斷了。未久,果然有樹折斷。
金釘棗陽槊,隋末唐初名將單雄信的兵器,首尾長丈八,重一百二十斤。槊頭為圓形如棗的鐵錘,上麵密布六排鐵釘。柄尾有棱形鐵鐏。槍頭略寬,槍身較重,單雄信將此槊使得出神入化,曾在黃土崗一夫當關打退官兵。
獨腳銅人槊,獨腳銅人是最難使用的兵器,它分量沉重,可以當作銅棍又可以當作盾牌還可以拿來點穴,是一種外門兵器,適合膂力較強的人使用。梁羽生《聯劍風雲錄》中的韓維、完顏鑒手下第一大力士、北宮橫、“關東鐵漢”鐵大鼎、鍾無霸、厲抗天、哈薩克武士哈川、六合幫的一個大頭目、英雄大會上的不知名軍官等均曾使用。
狼牙槊,槊首裝有一長圓形錘,上麵密排鐵釘或鐵齒六至八行,柄尾裝有三棱鐵鑽。因其形狀與狼牙相似,故也稱“狼牙槊”。初唐大將程知節,也就是後世評書中鼎鼎大名的程咬金,據《舊唐書》記載,曆史上的程咬金使用的可不是大斧,而是槊。
尉遲恭,字敬德,唐太宗手下第一猛將,出身世家(曾祖尉遲本真,後魏冠軍將軍、漁陽郡開國公)。尤其善用馬槊,《資治通鑒》:"世民謂尉遲敬德曰:'公執槊相隨,雖百萬眾若我何!'”。李世民對尉遲敬德勇猛與馬槊武藝評價是極高的。尉遲敬德不但自己擅用馬槊,而且能避開敵人的馬槊,奪槊還刺,名曰“解避槊”。《舊唐書》記載尉遲敬德和同樣善於使槊的齊王李元吉比武,尉遲敬德片刻之間三奪其槊。同為使槊高手,尉遲恭也曾為救秦王,與單雄信交手, 並留下"單鞭奪槊"的典故。
民間曾流傳著這樣一句話:“王不過項,將不過李”,意思是為王的沒人超過項羽,為將的沒人超過李存孝。李存孝,唐末五代第一名將,代州飛狐(今山西靈丘)人,本姓安,名敬思,沙陀族,晉王李克用眾多的“義兒”中的一個,因排行十三,故稱為“十三太保”,倪匡非常經典的傳統武俠小說《十三太保》就是以他為藍本。李存孝擅長使槊,《舊五代史·唐書列傳五·李存孝傳》曾載:"存孝每臨大敵,被重鎧橐弓坐槊……萬人辟易,蓋古張遼、甘寧之比也"。野史說他曾領十八騎攻取了長安,雖說是誇張之詞,但也能看出李存孝的勇猛。
公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作為冷兵器時代的武將,一件稱手的兵刃不僅是安身立命的根本,同時也是建功立業的工具。通過對槊的考證,不難發現在漫漫曆史長河中,群星璀璨卻各自風流,在動蕩的歲月裏,兵器在呈現技巧尚達的同時,也能表達出精神的自由,以及人文的風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