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去二三裏,
煙村四五家。
亭台六七座,
八九十枝花。
這是一首據稱為《山村詠懷》的詩,《千家詩》收錄為《蒙學詩》,傳作者為宋代的邵雍。《千家詩》是我國明清時期廣為流傳的蒙學詩歌教材,也是在社會上有巨大影響的古詩通俗讀本。這首詩朗朗上口,被古代人當成教小孩子學習數數、數字時候的啟蒙詩。相傳這是詩人某年陽春三月去共城(今河南輝縣)遊玩路上的即景詩。
詩人在這首詩中的每句安排一個量詞,即“裏”、“家”、“座”、“枝”,新穎有變化,也在每句中安排兩三個數字:“一”字打頭,“二三”“四五”和“六七”嵌於句中,“八九十”又回歸句首,把一到十表示數目的十個漢字按照自然數序同小路、煙、村、亭台、鮮花編織在一起,隨著詩句和畫麵自然排列,隻用了寥寥幾筆就構成一幅自然樸實而又朦朧的山村風景畫,自然地融於山村的意境之中。
曆史上,對該詩的好評如潮,而且語甚讚譽。"聲、義、畫得到了很好的融合"(《金波論兒童詩》),"生動而含蓄,自然而貼切"(現代語言學家楊春霖《漢語修辭藝術大辭典》),"頓覺跌君多姿,妙趣橫生"(現代作家協會會員郭彥全《履痕鄉夢共詩情》), "全詩二十字,巧妙地把一至十的數字鑲嵌其中,數字入詩,別具韻味;且詩中煙村、亭台、花朵,構成一幅美麗、恬靜的山村風景畫"。
邵雍,諡號康節,故史亦稱邵康節,是曆史上著名的易學家,其詩作自成一派,嚴羽《滄浪詩話》名其為"邵康節體",其詩明白曉暢,少有雕刻,別具一格,流傳至今兩千餘首,以其有別於名家騷客的雅韻,近似於村夫野老的俚歌,故自標為《伊川擊壤集》。當年一詩吟就,爭相傳抄,洛陽紙貴,何其風雅。司馬光、富弼、王拱辰、程顥、呂希哲等人都是其坐上常客,也是康節詩的經常酬唱者。明代學者洪自誠將邵雍引為同調,在其《菜根譚》中,予以高度評價:“事莫大於揖讓征誅,而康節雲:‘唐虞揖讓三杯酒,湯武征誅一局棋’,人能以此胸襟眼界,吞吐六合,上下千古,事來如漚生大海,事去如影滅長空,自經綸萬變而不動一塵矣。”如此評論,符合康節思想風貌;康節詠易詩的格調,亦大率於此。數十首別具一格的詠易詩,在展現康節的心聲。因此,就風格論,我不認為這首詩為邵雍作品,且查遍各版本《伊川擊壤集》,均未見有該詩收錄的記載。
此詩的巧妙之處,在於將數字一至十融入詩之中,但就其詩文意境,除"煙村四五家"可圈點外,雕琢的痕跡過重,矯揉造作明顯,且於"亭台六七座"一句為最大敗筆。
亭,《釋名》中曾記載:“亭者,停也。所以停憩遊行也。”可見亭子是供人休息或觀賞景物的建築。"亭"有頂無牆,多建築在路旁或花園裏,在古時是指道旁供人休息的建築。台,也稱眺台,是指高於地麵、供人登高望遠的露台式建築,是用土或磚石築成的方形的高而平的建築物。古時的台主要用於操練點兵和觀賞戲劇之用。在園林建築中多與樓廊亭榭相結合,供人眺望山林之景色,台多建在高地或臨水的池邊。
秦漢時十裏設一亭,成為行人停留宿食的處所。邊地也設有崗亭。後來亭成為一種供休息眺望和觀賞遊覽的小型建築物,有頂無牆,或有樓。唐時園林風景處築亭就很普遍了。亭子的樣式千姿百態,有六角、八角、扇麵、梅花亭等等。最為常見的還是方亭。亭子設在山上的,如長沙嶽麓山腰的愛晚亭、北京景山巔的萬春亭等,設在湖心的有西湖的心亭,濟南大明湖中的曆下亭等等;設在橋麵上的,如揚州五亭橋等。此外,設在鬆蔭、竹叢、花間的亭子也是人們常見的。古代,亭子往往是與惆悵之情聯係在一起的。多少長亭送別,柔腸欲斷,“何處是歸程,長亭更短亭”。
影香亭,位於琅琊山意在亭西側。建於明洪熙年間,原名“見梅亭”。清康熙二十四年(1685)滁州知州王賜魁因坐在此亭中能看見亭北古梅的倒影,又能聞到梅花的香味,所以把此亭易名為“影香亭”。影香,取宋代詩人林逋的《山園小梅》詩中“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句意。此亭取名“影香”,是十分貼切的,也再現了林逋詩句的意境。亭四周池水清澈,倒映梅花倩影;亭北古梅,花放季節,香氣彌散。為此,影、香皆備,以此名亭,既符其實,又富詩意。 影香亭建於明代。明初,滁州南太仆寺卿趙次進,在古梅前鑿石挖池,池內因有泉眼,故水終年不涸。後來待禦邵梅墩為了賞梅,便在池中建墩造亭。亭初名“見梅”,後更名“影香”。
"台"對於今人來說是比較陌生的。因為隨著日月的流逝,古代炫耀一時的名台如今已大都湮沒了,或者說人們已不大常見了。台,是我國古代宮苑和園林中一項具有逛街風格的建築。我國有記載的名台很多。如北京城東南的黃金台,為春秋時燕昭王所建,因台上放置黃金,以招攬天下賢士,故得此名。南京的鳳凰台,相傳南朝時有鳳凰至此,因而得名,其位於南京市秦淮區長幹裏西北側鳳台山上。杜牧《清明》詩中的杏花村就在附近,“竹林七賢”之一阮籍的衣冠塚也坐落於此。一千多年前,鳳凰台是飽覽“大江前繞,鷺洲中分”的絕佳勝境。李白的“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鷺洲”成為圖畫金陵山川和秦淮美景的千秋絕唱。在台中,命名最多的是釣魚台,如北京有釣魚台,河北南皮有薑太公的釣魚台,山東、江蘇、廣東也有釣魚台等等。
從上考可見,無論亭台,都是一種特定意義上的建築,亭以裏程定,台因範疇分,二、三裏中,是斷然不會有六、七座亭台分布的。
陶淵明《五柳先生傳》中有言:“閑靜少言,不慕榮利。好讀書,不求甚解;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鄭板橋亦言,做人作畫,難得糊塗,這"不求甚解"和"難得糊塗",其實都是尋求模糊、朦朧美的一種方法。就治學的態度而言,考據是嚴謹,但就審美的意境而論,粗糙有時反而會造就距離美。成語"郢書燕說"的典故就是說,在解釋文章時曲解了原意,但有時可能也表達出了有價值的觀點。
"郢人有遺相國書者,夜書,火不明,因謂持燭者曰:'舉燭。'雲而過書舉燭。舉燭,非書意也,燕相受書而說之,曰:'舉燭者,尚明也,尚明也者,舉賢而任之。'燕相白王,王大說,國以治。治則治矣,非書意也。今世舉學者多似此類(《韓非子·外儲說左上》)。紀曉嵐評說"是不必然,亦不必不然,郢書燕說,固未為無益"(《閱微草堂筆記》卷四)。春秋時期,楚國都城郢地有個大臣與北方燕國相國是好朋友,兩人經常書信往來。一天晚上郢地大臣命家人舉燭寫信,沒想到把“舉燭”兩字寫進信中。燕國相國看信後以為朋友在暗示他,就去拜見燕王,選拔有用人才參與治理國家,國力大增。
雖說以訛傳訛的"流言止於智者",但大千世界無奇不有,因禍得福有時反映的正是塞翁失馬的辯證理念,而這也許才應是邵康節釋易理所應闡發的哲理,盡管他與該詩沒半毛錢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