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黃河在這裏拐了個彎》第2章<外國人>C

(2022-03-12 07:06:15) 下一個

有一次,我走進一家電器店。我數了一下,一共足足有十一個人從街上跟著我進了商店。他們一邊假裝看磁帶錄音機,一邊仔細觀察著我身上的每一處,試圖記住我身上的所有細節,以便他們把曾經看到的有關這位外國人的一切都告訴自己的孩子、媳婦和親朋好友。對於這種詹姆斯•邦德式(譯者注:詹姆斯•邦德是007係列小說、電影的主角。在故事裏,他是英國情報機構軍情六處的特工,代號家,被授權可以幹掉任何妨礙行動的人)的遭遇,我笑也不是,惱也不成。我想如果我是剛剛從外星球降落於此,乘坐粉紅色的宇宙飛船,腦袋上豎著天線,走起路來發出奇怪的嗶嗶聲,他們的反應也不過如此。在中國,我的高個頭、黃頭發、藍眼睛也同樣會引起這麽大的反應。

到達運城的第一個星期裏,我像明星一樣引人注目,這是我新發現的一件樂事,也是我以此為樂的源泉。有一天我正騎著自行車,一個老頭也在我旁邊騎車跟了上來,他驚奇地下巴都快要掉了,嘴張著合不上。我們繼續並肩騎車行駛了一會兒,當我加速想甩掉他時,他卻緊咬住不放,嘴也不合,眼也不眨,好像迎麵看到了他自己早已過世的爺爺。我微笑著用漢語說了聲“你好,”然後又對著他微笑,但對方絲毫沒有反應。我試著不理他,大笑一聲,隨後又開始感覺到有些尷尬,心裏還有點生氣。

我加快騎車的速度,他緊跟其後,和我保持並排,仍然像個憨憨一樣嘴巴大張著。我騎得更快了,他再跟上。然後隻聽——嘭的一聲巨響!他徑直衝著一個洋灰柱子撞了上去。我能聽到的是身後自行車被撞壞時“哦——真是——過癮”嘎嘣脆的聲響。

在運城呆得時間越長,我們逐漸開始有了賓至如歸的感覺,就越被這種表麵上看似排斥的行為所傷害並為此火冒三丈,盡管大多數情況下這些行為相對而言毫無冒犯之意。隨著生活安頓下來,我們的思維變得越來越中國化,我們很快開始對運城有了歸屬感和自豪感。那些行為雖然令人不快,但是可以諒解——人家不過隻是看看我們和他們到底那些地方不同嘛。幸運的是,從那時起,我認識了一些中國朋友,他們總是保持著一顆善良的心,使我恢複了信心,繼續留在這個遭受震蕩之後的國家。

奇怪的是,在城市裏,最令農民著迷的竟然是我,而到了鄉下,他們對我的態度卻泰然自若。我想那是因為在城裏,我們被看作了所有一切新奇事物的一部分——高層建築、電器商店和外國人。當他們回到寧靜的鄉村,他們擁有了村人那種平和的自信心,他們的祖輩以及他們的曾祖輩世世代代在同一片土地上耕作。他們知道自己的後世子孫們還將會繼續在那裏耕作。我的日耳曼裔先輩來自中亞的某個地方,但是這些農民先輩所在的地點,現在乘公共汽車從運城出發,片刻就可以抵達,這便是我們和這些農民的心態之所以完全不同的原因。

在鄉下,我們漫步經過昏昏欲睡的村莊,或者騎車穿過田間,人們會無動於衷地看看我們,然後又繼續他們的勞作。孩子們會繼續他們各自的嬉鬧玩耍,好像我們根本就沒在現場。所以我們如果急需逃離絡繹不絕的受人關注時,我們便會沿著鹽池中間的堤道,奔向寧靜的南山。

我們第一次去南山是在到達運城第一個星期,那是二月裏的一天,天氣涼爽晴朗。吳主任打電話安排了四名學生陪同我們出去。學生們在鹽池堤道的中間停了下來,其中一名叫安東尼的學生,表情嚴肅地說道:“你們想了解芒硝是怎麽被挖起來,然後如何運送到廠裏加工的嗎?”

他的英語不是很好,從他表述解釋的方式來看,很明顯他事先做了一些準備——背誦了一些相關單詞,但我對芒硝挖掘和加工不感興趣。我看見遠處鹽池岸邊綠色的蘆葦在微風的吹拂下搖曳生姿,山坡較低的地方種著幾行白菜,幹旱的石頭山坡上散布著幾隻綿羊,在灌木叢中覓食,未被破壞的棕色山梁巍然聳立,布滿塵沙。

“我們爬山怎麽樣啊?”我提議道。

一片茫然的表情在四名學生的臉上閃過。原計劃裏沒有這項內容,所以不應該爬山。他們擔心如果兩個外國人發生了意外該怎麽辦?但不按計劃行事帶來的興奮戰勝了他們的顧慮,而且我倆已經開始走在前麵,他們別無選擇,隻好跟在我們後麵,進入南山的陰影區域。

上山的路沒有鋪柏油,土路經過夯實,路麵嵌著許多鵝卵石。這是偏遠山村和運城相連接的唯一紐帶,幾台拖拉機在車轍裏吱吱嘎嘎行駛著,裸露的散熱片噴吐著水蒸汽和開水珠。下了堤道,道路變得越來越陡,騎車越來越困難。道路開始逐漸消失,與兩邊粗糙的岩石地麵合並在一起,往前再也騎不動了。我們隻好走進一個村子,這幾個學生隨意帶我們進入了一戶人家。我們推著自行車進入院中,撂下自行車,然後開始沿著一條小路準備上山。我們當中一名學生徑直走到屋子裏,連門都沒有敲,她再出來時,腳上的高跟鞋已經換成了一雙帆布膠鞋。我心想著她認識這家主人,便問道:“你原先來過這兒?”

“沒有,從來沒有,”這個女生回答道。“我們不是一會兒還要回來嘛,這家女主人心眼好,臨時借我雙鞋穿。”

這個小插曲當時令我瞠目結舌,我可以想象這要是在英國,如果我不敲門隨便走進一個人的家裏,並要求借一雙長統膠靴,那家人會有什麽樣的反應,想到這裏我不禁啞然失笑。中國人——與世界其他地區的大多數人一樣,不像西方人那樣,有私人空間的概念。不像我們那樣謹小慎微地嚴守著自己的私有財產和獨立個性,他們認為我們對個人隱私的要求隻會令我們顯得不合群。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