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我喜歡的一部電影】《魂斷藍橋》

(2022-02-13 07:44:56) 下一個

美國電影《魂斷藍橋》(Waterloo Bridge)於公元1940年由美國梅高梅電影公司(MGM)出品,導演是梅爾威因·利羅伊(Mervyn LeRoy),女主角是費雯·麗(Vivien Leigh),男主角是羅伯特·泰勒(Robert Taylor)。

影片以英國於1939年9月3日正式向德國宣戰開始,第二次世界大戰拉開帷幕。萊姆榭兵團(Rendleshire Fusiliers)上校羅伊·克羅寧(Roy Cronin,羅伯特·泰勒飾演)乘坐汽車來到英國倫敦泰晤士河的滑鐵盧橋上。隻見他走下車子,吩咐司機把車子開到橋的另一頭,然後自己一個人在橋麵的人行道上徒步走著。他來到了橋中央,麵對鏡頭,佇足良久。從懷裏掏出一個象牙吉祥符,耳邊想起二十多年前男女主角的對話,回憶由此展開。

1917年,戰火紛飛的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背景同樣是英國倫敦滑鐵盧橋。橋上人來車往,熙熙攘攘。美麗善良的芭蕾舞演員瑪拉·萊斯特(Myra Lester,費雯·麗飾演)與隊友們正在橋上行走。這時天空中突然響起了空襲警報,人們驚慌失色,四散奔逃。慌亂中瑪拉隨身攜帶的手提包墜落在人行道上,裏麵的東西散落一地。她俯下身子去撿,這時年輕的羅伊上尉俯下身子幫她一起撿。突然瑪拉發現她的吉祥符掉落到了機動車道上,剛探出身子把它撿到手,此時羅伊眼疾手快,從她身後一把將她抱回到人行道上,一輛汽車呼嘯而過,否則可能會釀成一場車禍。隨後二人匆匆忙忙來到了火車站地下防空洞躲避空襲,防空洞中人擠人,人挨人,二人來到靠牆的一個角落,有一搭沒一搭地聊著有關舞蹈、人生、浪漫和現實的一些個鬼話。空襲結束後,雙方都有些戀戀不舍,心有不甘,無可無不可地道別,就是那種窗戶紙即將被捅破,但還沒有被捅破之前的曖昧感覺。愛情就在這短短的時間產生了,因為其實兩人內心都已是一見鍾情,互生情愫了。分別之際,瑪拉把她隨身攜帶多年的吉祥符送給了羅伊,希望能給他帶來好運。

早在兩千多年前的中國,《詩經·邶風·靜女》中其實就有類似的情節:靜女其孌,貽我彤管。彤管有煒,說懌女美。自牧歸荑(荑是白茅的意思),洵美且異。匪女之為美,美人之貽。彤管也好,白茅也好,吉祥符也好,這些都不重要,關鍵是贈送這些東西的那位靜女。清代大文豪蒲鬆齡的《聊齋誌異·嬰寧》篇中的王子服比較大膽,他向嬰寧直接表露自己的內心真實想法這樣說道:“我非愛花,愛拈花之人耳。”

這個小小的吉祥符就像是一根看不見的絲線,把這個故事從頭至尾貫穿了起來,一直到故事以悲劇收場。接下來一係列戲劇性的悲喜劇連連發生(如果要把電影中的每個場景的細節都寫出來,恐怕要寫成一部長篇小說了),兩人閃電約定結婚,可是結婚前夕羅伊接到參戰命令,要馬上出發,二人被迫暫時分別。隨後瑪拉和好友吉蒂被芭蕾舞團辭退,生活頓失所依,找工作四處碰壁。正在他倆絕望之際,羅伊從前線寫信安排母親與瑪拉約好在餐館會麵,希望瑪拉到他的蘇格蘭老家與他母親一起居住。瑪拉在餐館等待羅伊母親時,無意間看到報紙上有關羅伊陣亡的消息,昏倒過去,醒來後與羅伊母親會麵。她不忍心把這個噩耗告訴羅伊母親,悄悄把報紙放到自己的椅子底下。她表情冷漠,語無倫次,答非所問,令羅伊母親產生誤會,結果這次會麵不歡而散。由於生活所迫,吉蒂先是瞞著瑪拉墜入風塵,出賣自己的身體為瑪拉買藥治病。後來瑪拉發現真相後,最終也步了吉蒂的後塵。不久之後,瑪拉在滑鐵盧車站附近準備選擇目標客人時,竟意外碰見並未陣亡的羅伊。驚喜之餘,瑪拉害怕被羅伊發現她的現況,隻好對其暫時隱瞞真相。羅伊帶著瑪拉回蘇格蘭老家準備和她結婚,這令瑪拉很擔心。當她與羅伊的母親單獨相處時,終忍不住向她講出自己憂慮的原因,羅伊母親也替她的遭遇難過。為了不讓羅伊的名譽受損,瑪拉決定偷偷地離開羅伊,並且不讓羅伊母親告訴羅伊。瑪拉回到滑鐵盧橋——跟羅伊第一次邂逅相遇的地方,絕望地看著往來的車輛,最後終於衝出人行道,與迎麵飛馳而來的卡車相撞,結束了寶貴的年輕生命。為君一日恩,誤妾百年身。寄言癡小人家女,慎勿將身輕許人!中國那句老話怎麽說來著?自古紅顏多薄命,不許人間見白頭。那個小小的吉祥符墜落在滑鐵盧橋上,導演還特別安排了一個特寫鏡頭。到此影片閃回到了剛開始的滑鐵盧橋,終身不娶的羅伊手中握著那枚吉祥符。伊人已逝,羅伊坐上汽車,奔赴戰場……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生死相許。歡樂趣,離別苦,就中更有癡兒女。

這部1940年版的《魂斷藍橋》曾被譽為電影史上最淒美不朽的三大愛情片之一(另外兩部是《亂世佳人》(也有翻譯為《飄》或者《隨風而逝》)和《卡薩布蘭卡》(也翻譯為:《北非諜影》))。該片曾獲得第13屆奧斯卡金像獎提名最佳攝影獎與最佳原創音樂獎。其中的主題曲《友誼地久天長》(Auld Lang Syne)以及天鵝湖的音樂與電影情節的意境配合得天衣無縫,相得益彰。有細心的網友統計過,這兩首曲子在電影中分別出現過七次,一喜一悲,交替出現。

電影《魂斷藍橋》取材於同名百老匯舞台劇,舞台劇於1930年1月6日在美國紐約首演,共演出64場。隨後1931年第一個同名電影版發行,結局是瑪拉在橋上被炮彈炸死,但並未取得成功,最為觀眾熟悉的就是1940年重拍的這部電影。1956年又以名為《甘蓓》(Gaby)重新拍了這部電影,以大團圓結局收場,但仍然收效甚微。這兩個版本我也看了一些片段,實在無法堅持看下去。1931年版還情有可原,因為1940年的版本還沒有出現,可是1956年的《甘蓓》就有點東施效顰,說不過去了。所以說沒有金剛鑽,千萬不要去攬瓷器活。正如1980年版的《上海灘》和1983年版的《射雕英雄傳》電視連續劇可謂是空前絕後,絕殺之後的所有版本,即便是未來幾十年之後,恐怕都很難再被超越了。在科技尚未發達的時代,藝術似乎已經走到了巔峰。而在科技日新月異,更新換代突飛猛進的當代,藝術是不是已經開始走下坡路了?

《魂斷藍橋》情節頗有點中國古典的才子佳人一類的故事,情節可以說平常老套,但費雯麗和羅伯特這對金童玉女的精湛演技卻使得這部電影大獲成功。1940年這部電影在美國發行,據說同年11月曾在中國大陸上演過,我估計當時應該上演的很可能是英文原版。當時國內的電影院在報紙上給這部電影大做廣告,打出了這樣的廣告標語:“山盟海誓玉人憔悴,月缺花殘終天長恨!”僅僅數月之後,在上海舞台上先是出現了越劇版的“魂斷藍橋”,不久滬劇版的“魂斷藍橋”也登上舞台。

1976年,上海電影譯製片廠將這部電影翻譯成中文,加上喬榛和劉廣寧等人的精彩配音,使得這部電影在中國得到了普及。迄今為止,這部在美國並不算是最經典的影片在中國卻能感動好幾代數以億萬計的電影觀眾,以致於引起國外學者的驚歎與好奇,稱之為特有的“中國現象”。在中國國內學者的研究中,以瑪拉對於貞潔的理解以及西方社會中的門第觀念,在一定程度上與中國觀眾的觀念和價值取向不謀而合。

首先《魂斷藍橋》這名字聽起來就很中國,不知情的觀眾肯定會誤認為這是一部國產片。當時國內的發行商對這部電影十分重視,在翻譯片名時經過再三權衡。最初是《滑鐵盧橋》,這樣譯顯然不符合翻譯“信達雅”標準,甚至容易讓人誤認為是與拿破侖的那場敗仗有關。不久又改譯為《斷橋殘夢》。後來編譯組在全國範圍內征名,一位女士寄去了“魂斷藍橋”,成為最終的中文片名。“藍橋”最早出自《莊子·盜趾》中“尾生抱柱”的故事,有“尾生與女子期於梁下,女子不來,水至不去,抱梁柱而死。”據《西安府誌》記載,這座橋在今陝西藍田縣的蘭峪水上,稱為“藍橋”。從此之後,人們把相愛的男女一方失約,而另一方殉情叫做“魂斷藍橋”。後世引用藍橋的詩詞有許多,例如:李白《長幹行》中“常存抱柱信”,白居易的“藍橋春雪君歸日,秦嶺秋風我去時”,《聊齋·瑞雲》中的“何事求漿者?藍橋叩曉關。”等等。

我小時候看過的電影,大多是戰鬥片,人物大多隻分為好人和壞人(或者叫做敵人),電影結尾大多是好人把壞人戰勝或者幹脆消滅。情愛片很少,進口片就更是少之又少。第一次看《魂斷藍橋》應該是在上個世紀80年代,其中的中文對白朗朗上口,一點感覺不出是一部外國片的對白。後來又多次從收音機中聽到該片的電影錄音剪輯。再後來有機會欣賞英文原版,結果發現原來英文對白也是同樣經典。難怪這部電影當年在國內許多電視台不斷重播,風靡萬千影迷,受到中國年輕人的喜愛,並被認為是經典愛情片之一。坊間甚至推出電影對話的音像製品,被學生們當作英語聽力和口語教材使用。其實這部電影又何嚐不是當今小鮮肉們活生生的一流教材啊!我們來看幾段電影中的精彩對白吧。

Roy Cronin: You know, I... I thought about you all last night. Couldn't sleep a wink.

羅伊:你知道,我一夜都在想你,睡也睡不著。

Myra Lester: You managed to remember me at last, then.

瑪拉:你終於學會了記住我啦。

Roy Cronin : Yes, barely managed. Myra, what do you think we're going to do tonight?

羅伊:是啊,剛剛學會。瑪拉,今天我們幹什麽?

Myra Lester : Well, I, I...

瑪拉:哦,我,我……

Roy Cronin : Oh, you won't have time for that.

羅伊:現在由不得你這樣了。

Myra Lester : For what?

瑪拉:這樣?

Roy Cronin : For hesitating! No more hesitating for you!

羅伊:這樣猶豫!你不能再猶豫啦!

Myra Lester : No?

瑪拉:不能

Roy Cronin : No!

羅伊:不能!

Myra Lester : Well, what am I going to do instead?

瑪拉:那我應該怎麽樣呢?

Roy Cronin : You're going to get married.

羅伊:去跟我結婚。

Myra Lester: Roy, you must be mad.

瑪拉:哦!羅伊,你瘋了吧?

Roy Cronin: I know it. Marvelous sensation.

羅伊:瘋狂是美好的感覺!

Myra Lester: Oh, Roy, do be sensible.

瑪拉:哦!羅伊,理智點兒!

Roy Cronin: Not me.

羅伊:我才不呢!

Myra Lester: But you don't know me.

瑪拉:可你還不了解我…

Roy Cronin: I'll discover you. Spend the rest of my life doing it.

羅伊:會了解的,用我一生來了解…

Myra Lester: This is wartime. It's because you're leaving so soon. Because you feel that you must spend the whole of your life in 48 hours.

瑪拉:哦!羅伊,現在在打仗,因為你快離開了,因為,你覺得必須在兩天內度過你整個一生…

Roy Cronin: We're going to be married. It's you. It'll never be anyone else.

羅伊:我們去結婚吧!除了你別的人我都不要!

Myra Lester: But how can you tell that?

瑪拉:你怎麽這樣肯定?

Roy Cronin: Listen. None of your quibbling, your questioning. None of your doubts. This is positive, you see? This is affirmative, you see? This is final, you see? You're going to marry me, you see?

羅伊:親愛的,別吱吱唔唔了、別再問了、別再猶豫了!就這樣定了知道嗎?這樣肯定了知道嗎?這樣決定了知道嗎?去跟我結婚吧,知道嗎?

Myra Lester: I see.

瑪拉:是,親愛的

Myra Lester: I loved you, I've never loved anyone else. I never shall, that's the truth Roy, I never shall.

瑪拉:我愛過你,別人我誰也沒愛過。今後也不會,這是真話,羅伊,今後也不會。

我個人認為,欣賞一部優秀的經典電影作品,除了精彩的情節和台詞之外,觀眾需要聚精會神留意影片中的各種細節,這個才不會辜負導演和演職人員的良苦用心和辛勤工作。主角的一顰一笑無不給觀眾留下難以磨滅的永恒印象,配角的精湛演技同樣也不可或缺。值得一提的是瑪拉的好友吉蒂,為了促成瑪拉與羅伊的好事,不惜犧牲自我,可以說是為了自己的好朋友赴湯蹈火,電影中的主題曲蘇格蘭民歌《友誼地久天長》(Auld Lang Syne)與其說是唱給瑪拉和羅伊的,倒不如說是唱給吉蒂更為合適。這部電影的悲劇人物看起來像是瑪拉,而羅伊和吉蒂的悲慘命運又何嚐不令觀眾扼腕呢?真愛已逝,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羅伊在美好的回憶中孤獨痛苦地走完自己的餘生。吉蒂的命運其實比羅伊還要苦,相依為命的好友離逝,舉目無親,戀愛都還沒有談過,想死又沒有勇氣,隻能是行屍走肉地過完下半輩。戰爭年月,兵荒馬亂,每個人都無法預料自己的未來。有時候我在想,如果羅伊和吉蒂最後走在一起會是什麽樣子?但如果這樣的結局,恐怕就會把羅伊和瑪拉的偉大愛情衝淡,入圍不了奧斯卡了,但現實又會是什麽樣呢?

費雯·麗,這枝永不凋謝的英倫玫瑰,給全世界無數觀眾留下了永不磨滅的美好形象。出乎意料的是,費雯·麗個人最喜愛的電影並非《亂世佳人》,而是這部《魂斷藍橋》,原因是她在其中表演發揮的空間比較大。而且她多年後重看《亂世佳人》,發覺片中很多演員已經過世,不禁感覺唏噓。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x瀟瀟 回複 悄悄話 名著的魅力永存!真情是最美好的,想起上海陳阿姨……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