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哪扯到哪

隨翻隨摘隨憶 能感受得到 , 那塊繞在南院上的雲,又來了,看著厚。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魏碑,是從篆那裏不循俗氣另劈道路開溜的帥哥 —— 碑帖讀議

(2021-04-11 13:03:57) 下一個
 

魏碑,是從篆那裏不循俗氣另劈道路開溜的帥哥 —— 碑帖讀議

 

 

 

柳字的方筆,有如廚娘刀功;魏碑之方整,是材斷薪裂,甚至雷劈巨株,如天然的痕。

 

 

篆之秀,是木秀於林;二王之秀,是刺繡;唐寅之秀,是滑溜走秀。

 

隸沒篆意,蠶豆像蠅頭,鳳尾成馬尾。

 

 

寫字不得筆法,無異瞎劃;無視筆法之前的沒筆法隻有刻法鑄法雕法之篆,寫出的極限:二王書法;筆法使字寫得像個字不假,但將書家大都變成了書匠也是真的。

 

筆法往往使筆下精妙而致於不顧筆外。隋唐以後,幾人抬頭?

 

屋漏痕”“坼壁之路”“折釵股”“錐畫沙”“印印泥”,是瞥,不是關注。盯著看的仍是蘭亭序,聖教序,多寶塔,神策軍碑...

 

 

康有為《公車上書》之膽識,並不見得比他敢棄筆法,舞魏碑的新穎。

 

 

林散之論書,五分像私塾,三分像家教,兩分像思政課。林散之落筆,則“癲”“狂”酒醒。看林散之寫字,有看速描之迷,迅速出釆,屢屢意外。

 

 

張旭書癲,像能看得見他在醉書;懷素草狂,不時回頭看看別人眼色。

 

 

王獻之《群鵝帖》,幾人知道?《蘭亭序》怎麽弄得提得動毛筆的都稱道?這事兒,可當作書壇上的勢利和世故。

 

 

說《中秋帖》和《群鵝帖》都是王獻之手筆,是不少曆代書法法帖匯集的公開欺負人的眼商。將《喪亂帖》和《蘭亭序》都歸在王羲之的名下,亦然。

 

 

《黃庭經》,是長篇小說。《十三行》,是散文詩。共同的:照著自己的審美。不同的,《黃庭經》有老了仍看三國識破分合的智慧;《十三行》有少年偏看水滸還學著比劃拳腳的朝氣。近代有麥華三窮究《黃庭經》,下筆寫出的卻滿滿的《十三行》味。《海外原創》中不難看到Wuliwa 的臨《十三行》,南國之今慧,吃草莓冰激淩般的把王獻之那點美感快泯完。

 

 

經生”抄的經本,見過不少,佛經,藏經,動不動就見到網上曬一幅《摩訶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倒是齊整,一展拳腳般地顯墨功夫,筆功夫,整齊劃一的方陣訓練功。就是少文化。多為不良書寫習氣罩著,明明不好看,偏偏著濃妝。

 

說明著一教訓:不識字,識事,不能成知識分子;光寫不讀,或隻讀卡通,至多是個寫經生。

 

十一

 

魏碑,真正的奇葩。一看就激動,從來沒想過臨。不看研究的東東,寧願守著一塊神秘。

 

《始平公造像記》,七分史泰隆的剛,三分派克的風流。縱然不動筆,也會成粉絲。有篆的不苟,篆的倔脾氣,篆的俊朗。多少小隨意,多少奇發揮,讓“字還可以這樣寫啊”之歎,從隋唐歎到“解放後”,開放後。

 

《楊大眼造像》,《爨寶子碑》,《中嶽嵩高炅廟碑》,什麽什麽的性價比,都一流。高知的品位而且不裝清高,驚豔的字的慧色,光采照人。

 

魏碑,是從篆那裏不循俗氣另劈道路開溜的帥哥。習隸者眾,臨二王的蟻若。斯帥卻被冷落,是中國書人的不應該。康有為開發出,喻魏碑為“書之大者”,實在是大情懷,好眼力。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