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孩子的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才與成功。從小孩一出生,就給他們提供大量的金錢和精力,帶他們參加各種活動,學習班等等,努力地培養他們的各種才藝, 叫做“不要落後在起步路上”。我覺得早期教育確實能夠發現孩子是否有某些方麵的天賦。但實際上我認為小孩是否能成才與成功,更重要是要培養孩子對於新奇事物的好奇心, 良好的學習習慣, 堅持努力的毅力。
Steve Jobs 是培養出來的嗎?我認為不是的。他是有天賦的人,是天才,天縱之才。他的才能既沒有親生父母教(他是被收養的), 也沒有養父母培養。他的養父母做的工作與電腦毫無關係。他的才能也不是老師教的,他大學也沒有上完。天才天才,就是天生之才。是他自己有這種天生的能力,天生的動力,自己去追尋去琢磨,自己找到自己喜歡的東西,想要做的東西,然後努力學習鑽研做出來的。沒有人叫他在車庫裏裝他的第一台蘋果機。我覺得世界上有大成就的人基本都不是父母教出來的。即使父母對他(她)們有所幫助,也是由孩子先表現出興趣啦天分什麽的, 或是先提出要幹什麽事兒,然後父母再給予支持援助。 以前我兒子的鋼琴老師每次要我催兒子練習鋼琴準備比賽時總是說,朱麗亞學院今年有一個12歲的學生寫了一部交響曲,誰誰誰一個星期就彈好一章鋼琴協奏曲什麽的。我隻好苦笑:“我的兒子不是神童,也培養不成神童”。神童不是父母逼出來的。 神童固然好,但是大部分中國人認為的神童並沒有那麽了不起。比如那些少年班的學生,象寧柏啦等等,就是把別人的東西學地快點兒,學地早點兒。把別人的東西拷貝地好點兒。離發明創造,為人類為世界做貢獻差得遠著呢。
天才和成就也是不一樣的。有成就的人不一定有天才。有天才的人不一定有成就。
天才很重要嗎。當然重要。莫紮特獨一無二。愛因思坦獨行特立。 但是我們不應該過分強調天賦,而忽略其它的因素。對天下百分之九十九點九九九的人來說,有沒有天才與他(她)所能做到的事達到的成就,並沒有那麽大的重要性或是因果關係。這個世界上大部分的事是不需要天才就能做的。很多事情隻需要人有平均或比平均稍高的智力加以訓練就可以學會,比如說做醫生。又比如彈鋼琴。經過長期的訓練還可以做得相當出色。做不到莫紮特,做一個教授名醫還是有可能的。世界上事情隻要去做,再做,努力地做,大部分的事情最後總是能做到的。很多事情決定於想不想到去做,想不想去做,做了沒做。每人每天都有24小時。喝一杯咖啡上上網要消耗時間,讀書寫文章也要花時間。我有時觀察一下我們那兒的學生和住院醫。看看每個人在不同的地方花時間的比例,就可以大致預測他(她)以後會有什麽樣職業生涯。這就是為什麽有的人著作等身,名聲傳天下,有的人默默無聞,湮沒於眾生之中了。
當然人生還有機遇,就是運氣,這也很重要。 不是有句話叫做:“運氣來了,擋也擋不住"嗎? 很多科學發明都是是偶然發現的,象青黴素,象牛頓發現地心引力定律。有時聽朋友們聊天,說起來誰誰誰原來跟我一個宿舍,也不見得怎麽樣,到了某某地方某某公司,不知怎地就一下子大發了。有的人才能不見得那麽突出,但剛好在合適的時間在合適的地方抓住了合適的機會,從此做得風生水起,平步青雲。 古人雲:時勢造英雄。 而有的人雖有天賦,做事時不是時間地點不對就是碰上的人不對。結果空懷淩雲誌,奈何報國心。比如唐伯虎,雖然才高八鬥,但遇上了科舉考場舞弊案,就斷了他做官做事的前途,一生都懷才不遇。不過唐伯虎到底是才子,好歹還能成為一名書畫名家。
我們大多數人的孩子,都有天賦, 但都不是天才。即使數學拿了高中國際奧林匹克競賽金獎,也不過是長期訓練的結果。那些高中時得過各種奧林匹克競賽大獎的獲得者追蹤下來, 絕大部分都成為芸芸眾生。 對於自己的孩子。父母在後麵推一把,指導一番,讓他們能夠學會一技之長將來在這個世界上好好地生存下去,當然有重要的作用。但是我們不能指望培養天才,不能指望把他們培養成Steve Jobs一樣的人。因為Steven Jobs不是培養出來的。我們要培養的是孩子的努力向學的品性。 知識是學不完的, 隻有一直保持學習的習慣, 才能永遠跟上時代。 我們隻能給孩子們提供一個受到良好教育的機會,培養他們做一個正直有愛心的人。如果他們將來有更好的發展,更大的成就,能夠為這個世界做出更大的貢獻,那我們做父母的就應該“沒事兒偷著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