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海流音

心思所至,情緒緣起,感懷執念,聊以盡興。
正文

杜牧《泊秦淮》下聯兩句的理解

(2022-03-18 19:25:40) 下一個

關於杜牧《泊秦淮》下聯兩句的理解

 

《泊秦淮》

(唐)杜牧

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

譯文:

薄霧飄在寒冷的河水上,朦朧月色籠罩著沙灘,

夜幕降臨時,找了靠近秦淮河邊的酒家歇了下來。

歌女們不知國家將亡,在江的這邊依然唱著《玉樹後庭花》。

 

對此詩下聯的解釋,通常認為,詩人聽到歌女唱《後庭花》,感慨政府昏庸糜爛,不知國之將亡,為國家命運擔憂。

詩人夜宿秦淮,何以突然想到亡國,確實有些蹊蹺。

從大的視野看,秦淮就是金陵,金陵就是250年前唱著《後庭花》亡國的陳朝都城。詩人乘船來金陵的路上,可能已經在複習金陵的曆史,重溫被世人稱為亡國之音,陳後主的得意之作《玉樹後庭花》,感慨陳後主當年風流誤國,麵對長江對岸隋軍大兵壓境,依然令人為《後庭花》譜曲,令歌女演唱。

有了這個心思,詩人的七絕就有了主題。但主題如何被喚起,如何融入詩中而不顯得突兀,還需要其他因素。這個因素就是情境。寫詩首先要入境,才能入情。這個境就是時間地點與氛圍。

秦淮不單是陳朝國都金陵的象征,秦淮還是金陵酒樓歌樓青樓繁華興盛的代名詞。 在詩人的心中,想到秦淮,就想到歌舞升平與亡國歌女的關係。詩人不僅自己這樣想,也覺得讀者也是如此,想到秦淮就想到歌女,想到歌女就想到在歌女的歌聲裏亡國的陳朝。所以,詩人在詩中沒有任何停留,秦淮是伏筆,是入境,由入境而入情。從秦淮想到歌女,從歌女想到亡國,又從亡國回到引來亡國的歌曲。

所以,詩人需要一個入境,就是進入秦淮。於是就有了上聯。先寫一路載舟而來的水,近岸的沙,再寫轉入秦淮河,接著就是酒家。酒家就是有歌女駐唱的地方。太平盛世裏,酒家就是靡靡之音的來處,詩人至此已把讀者帶入準備抒懷暢想之境。接下來,就是跟著詩人想象聽到的靡靡之音,在此處就是亡國之音。

至此,詩人開始說話了:歌女們都不知道要亡國了,還在隔著江水唱著亡國之歌呢。

讀者自然也跟上了,覺得詩人好清醒,好愛國,好替國家命運擔憂。於是,就鼓掌誇讚詩人。我們聽到的對這首詩的解釋,千篇一律,都是如此這般地讚頌著。

 

問題是,詩人在說誰呢?在說詩人聽到的那個歌女的歌聲嗎?詩人是在說那個唱歌的歌女不知國家就要滅亡了嗎?難道詩人以為唐朝就要滅亡?

詩人是在說誰隔著江唱歌呢?是在說詩人聽到的那個歌女在隔江唱歌嗎?詩人為什麽要提“隔江”呢?江對麵是什麽?是隋朝大軍嗎?此時,都是唐朝了,哪來的隋朝大軍?沒有隋朝大軍,提“隔江”是什麽意思?

 

顯然,詩人說的並非酒家裏的歌女。這事若退回250年左右,就不一樣了。那時,陳朝後主陳叔寶對江北浩蕩而來的隋朝大軍不以為然,覺得有天塹阻隔,隋軍過不了江,便依然與其嬪妃吟詩作樂,眾多歌女舞姬日夜鶯歌燕舞,燈紅酒綠。市井酒肆裏的歌女們自然仿效,估計也在傳唱他的最新詩作《玉樹後庭花》。

 

在詩的下聯裏,詩人完全把情景轉換到250年前的陳朝亡國之際了。詩人說的是那時的歌女,說的那時的歌女麵對隔岸的隋朝大軍,還在不知死活地唱著後主的《後庭花》。實際上,那時酒吧裏的歌女在唱什麽歌,誰也不知道。《後庭花》不過是靡靡之音的代名詞而已,亡國之際唱的都是亡國之音。

所以,才會有“商女不知亡國”之恨的說法。想想眼看著國家就要被亡了,這些商女們卻蒙在鼓裏,還在唱著靡靡之音呢。這就叫“不知亡國”,就叫“猶唱”。

“隔江” 就更清楚啦,江對麵就是隋朝大軍,隨時隨地都會打過來。這麽危機的情況下,歌女們還在唱啊唱啊,所以才叫“隔江猶唱”。這是兩百多年前的情景。

 

所以,下聯隻是情景與心境的代入。詩人並非在指責酒家的歌女,更不是在為國家前途擔憂。詩人所在年代,大約是“大中之治”之時,國家複歸統一,國勢恢複,百姓日安。說詩人在批判當時的昏庸官僚也是牽強附會。 杜牧是誰?本身也是統治階層一員,他指責誰?酒客裏有朝廷命官,他杜牧也在其中。怎麽知道杜牧就不是那些酒客之一呢?

 

《泊秦淮》大約是杜牧在揚州為官時(833年)的作品, 杜牧的揚州生活有後來他自己的詩為證。

落魄江南載酒行,楚腰腸斷掌中輕。

十年一覺揚州夢,贏得青樓薄幸名。

那個時期,他自己就是酒樓青樓的常客,他自己想過國家的命運了嗎?何來指責別人。當時,杜牧居揚州,在淮南節度使牛僧孺手下做個小官。杜牧甚喜宴遊,據說,其足跡遍及揚州的青樓,宿醉不歸是常態。害得賞識他的淮南節度使牛僧孺不得不派人暗中保護。從他自己後來追憶當年揚州生活的詩中還可以看出,那個時代,官員因逛酒樓青樓而出名應該是件可以自我誇耀吹噓的能事。杜牧要是在揚州時就為國擔憂,在其後的官涯中,會更加對唐朝頹勢有所敏感,更應多多關心國家的命運,哪還會那麽誇耀自己當年的青樓史?

 

有人還說詩裏的“江”指的是秦淮河,因為長江以南無論水的大小,口語都稱為江。由此來證明,杜牧詩裏的“隔江”指的是隔著秦淮河,意思是詩人坐在秦淮河這邊的船裏,聽到秦淮河那邊的酒家歌女在唱《後庭花》。總而言之,就是想證明,詩人說的是當時的歌女在唱《後庭花》。

 

一首亡國之歌可以傳唱幾百年?

 

先前說過,南唐(937-975)後主李煜曾作一曲,名曰“念家山破”,宋人亦不知其譜。宋朝開國(960年)與南唐末期幾乎並行,李後主活到978年,也算當時的知名人物,其曲子尚已失傳。而杜牧(803年—852年)時代與陳後主陳叔寶(553年-604年)時代相去近250年。這期間發生了多少事?

首先,滅了陳朝的隋朝是不會允許唱《後庭花》這類亡國之音的。《玉樹後庭花》是陳後主寫來讚美其妃子張麗華的,隋滅陳後,張麗華因“禍水誤國” 而被斬殺。就算朝廷不禁,誰還敢唱《後庭花》?

其次,中國古代的記譜法全靠師承口傳,識譜不識譜上的各種標記也無法讀譜,更無法按譜子唱。不像西方的五線譜,隻要識譜就能唱能演奏出來。在沒有像五線譜這樣的曲譜的條件下,曲子的消亡失傳速度是相當快的。何況戰亂中,譜子丟失,師徒離散。這就是為什麽唐朝的譜曲宋朝人不懂,北宋的詞譜到了南宋就少有人識得,搞得我們今天喜歡填詞的人都不知道當年的詞譜是個啥唱法,隻能照貓畫虎。

因此,唱法全靠歌女口口相傳。兵荒馬亂之年,歌女生存第一,逃亡優先,誰還顧得了傳遞唱法?等到大局安定,新的酒樓歌樓平地而起,老一代歌女早已不知蹤影,新一代歌女占地為王。這新一代歌女有幾個還聽說過幾十年前幾百年前的歌?

別說是亡國之音,就算是陳朝的流行歌曲,到了唐朝也會成為昨日黃花。唐時盛行的曲子,尤其歌舞酒樓裏,多是當時名氣大的詩人的詩譜出的曲子,還有逐漸擴大影響的西北地區及西域曲子。 那時又沒有錄音設備,幾十年前或幾百年前的曲子、歌等,若無人傳唱,不流行,很快就消失了。

在這樣的條件及環境裏,怎麽可以想象一首大約隻在後宮裏傳唱的歌,如《後庭花》,怎麽可能傳唱了250多年,到杜牧時代,酒吧裏的歌女還會唱?

據說,在宋詞880多個詞調中,有100多調是柳永首創或首次使用。什麽令、引、近、慢,單調、雙調、三疊、四疊等,到了柳永手裏,皆乘春風而起。以柳永所填之詞譜出的曲子也是十分流行,有所謂“凡有井水處,皆能歌柳詞”之說。可曾幾何,到了南宋,歌樓酒樓卡拉OK裏能唱詞曲的歌女所剩無幾,詞人們要麽自度曲,要麽索性拋開曲譜,隻按詞牌填詞。這就是當時流行曲的命運,流行曲是真正的流行曲,一過氣就消失,哪裏會有現代流行曲的好運氣。後來人憑著錄音和錄像,可以回到從前,重溫兒時歌曲,重溫百多年前的流行歌曲,甚至重回以前的流行時代?

所以,杜牧那時的歌女聽沒聽說過250多年前陳朝陳後主的原創《後庭花》都不好說,更別說唱了。

此詩的下聯隻是一種聯想,一種跨越時間的聯想。詩人寫的是當時的心境,卻不是當時的情景。或者說,詩人借用200多年前陳朝亡國前的那一幕,來表達秦淮河的曆史見證。

所以,詩中所指並非真景,並非他聽到了某個歌女在唱《後庭花》,那是想象,是借用,是象征。

好比我們跟朋友唱卡拉OK,靡靡之音中,忽然想起陳朝亡國的情景;或者在與酒女們嬉鬧時,忽然想起周幽王為博褒姒一笑,演繹出烽火台戲諸侯的亡國故事。好詩者,乘興賦詩一闋,記錄下心情而已。也許會表達些對貪官當政的不滿,談不上什麽憂國憂民。

把這首詩當作杜牧憂國憂民之作,說此詩“表現了作者對國家命運的無比關懷和深切憂慮的情懷”,這大抵是今天的讚譽者們牽強附會的過譽之辭,過於表現小杜的政治覺悟,也過於抬舉小杜了,好像他真跟杜甫的為國為民擔憂的胸懷可比。未必如此。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