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海溪穀

心思所至,情緒緣起,感懷執念,聊以抒懷。
正文

TikTok 小紅書 vs 柏林牆倒塌

(2025-01-17 00:59:41) 下一個

把這一次因TikTok大限將至而引發的湧向小紅書的“難民潮”界定為“事件”,估計應該沒有什麽異議。怎麽說也是一種現象級的事件。

美國的“三權分立”形式,在處理國內事務中,常常會為了各自的得失而相互牽扯。但在對待TikTok的問題上,美國的行政、立法及司法這分立的三權,卻異口同聲地以維護國家安全為由,三權合力圍剿TikTok,並由此觸發TikTok網民向小紅書的“移民潮”。屬於用力過度造成的反作用,引起長期以來忍受政府欺騙的美國百姓的逆反心理,基本是出於你越不讓我用我越要用的心態,無意之間闖進了小紅書。然後,就出現了中美民間的直接的雙向交流。

對中國網民來說,少了一層長期由公知們為自己的目的在中美之間塗抹的半透明隔膜。畢竟留學移民美國的國人眾多,國內網民對美國的情況還是有所了解的,隻是信息不完全。

而對美國網民來說,長期以來被國家及公知們建立的一道信息牆完全隔開,長期處於被美國政府、媒體(包括整個西方世界媒體)及公知蒙騙的狀態中,完全不了解中國的真實情況,一直以為普通中國人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貧窮落後,野蠻無知,粗魯無禮,單調乏味。

所以,這次TikTok用戶逃向小紅書,相當於推倒了美國政府長期隔絕美國人民了解真實中國的一堵牆,瞬間被中國網民展現的禮貌寬容、雍容大度、活潑幽默、文化涵養及真實的生活狀態所震撼。

其意義或許可以與1989年11月9日柏林牆的倒塌事件相比較。不同的是,方向相反。那次是東方逃向西方;這次是西方逃向東方。另一個不同是,柏林牆是有形的牆,逃入西德的人是物理性進入。而這次倒塌的是一睹無形的牆,逃入小紅書的人是以網絡形式進入。

三十幾年過去,突然間看到另一個世界,令美國人難以理解。他們應該好好反思自己的國家到底出了什麽問題。

 

多年沒動筆,看在美國政府的這番可以看作是曆史性的教科書式的操作的份上,聊以記之。

 

[ 打印 ]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