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太福音》(13:44)中,記載了一段耶穌講的關於一個人在他人田地裏看見一罐金子的故事。 “天國就像是藏在一塊田地裏的寶藏。一個人發現它之後,他再次藏了起來,然後高興地走了,賣掉了他所有的,然後買下了那塊田地。”
“The kingdom of heaven is like treasure hidden in a field. When a man found it, he hid it again, and then in his joy went and sold all he had and bought that field.” (NIV)
怎麽來解讀這個故事?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的大意是,有個人在別人的地裏看到了寶藏,他沒有挖出來,拿走,因為那是違法的,因為那些寶藏本應屬於那塊地的主人的。所以,那個人沒有挖出來,而是重新用土掩蓋起來。抑製住內心的興奮,那人急忙趕回家中,賣掉了自己所有的家產。然後用得來的錢,從不知情的地主手裏買下了那塊埋有寶藏的田地。
耶穌希望用這個故事來啟發人們,不要貪戀人世間的財富,也就是人們現有的家財,像故事中那個人一樣,賣掉家財,去買下那塊土地,因為那裏有更大的財富。那塊土地好比天國,地裏埋的寶藏好比天國的寶藏。
這是基督教信徒捐獻個人財富的信仰來源。也就是說,作為基督徒,捐出自己的小錢,換來天國的大錢。人生目標就是奔向天國,天國的召喚力強大無比。所以,我們會看到無數的基督徒會做出無私奉獻,大筆捐款,甚至整個身家。他們這樣做,不是為了贖罪,不是為了保佑,不是為了積德,不是為了求來生不作牛馬,而是為了進入高高在上的天堂,以獲得更大的財富,享更大的福分。
這種對前往天國的盼望是純粹的,較之贖罪、保佑、積德、不想來生作牛馬等,少了許多私心雜念,少了許多世俗的回報觀。
所以,在現實中,虔誠的基督徒無論是捐款捐物,還是幫助別人(相識或不相識),都沒有對回報的期待,自然也不會因為未得到感恩,或未得到回報而心生怨恨,或因而傷心失望,而不再繼續捐款捐物,或提供幫助。因為在他們的成長過程中,未曾有過那種知恩圖報、為得報答而做善事的教育;因為他們受到的教育熏陶是純粹的為上達天堂而需無私奉獻。
什麽叫無私奉獻?
文革中,那些習慣於做好事的孩子們應該深有體會。那是一種與基督信仰毫無區別的思想信仰,孩子們受到的教育熏陶就是要實現崇高的奮鬥目標。所以,那個時候,每天都要“鬥私批修”,都要“狠鬥私字一閃念”。無論做什麽,都不能有私心。為他人,為集體,為需要幫助的所有的人。
所以,我們幫助學習後進的同學,幫助家境困難的同學,從不會去想那些同學會不會感謝我們,那些家庭有沒有感恩的心。我們幫助軍屬、烈屬家庭,從不會因為家裏的老太太脾氣不好罵我們而不再幫助,從不會因為家裏的孩子曾經打過欺負過我們而不再去幫助。
我們把自己的時間和精力用在幫助他人的過程中,而少了自學和玩樂的時間,這就是奉獻。
除了能夠為他人服務外,我們從不想這樣的奉獻為了得到表揚(那時講“隱姓埋名,不讓別人知道),也從不想為了得到回報(那時根本就沒有這樣的概念),這就叫無私。無私奉獻是人生財富,是看到了田地裏無量希望,願意放棄私利,而奉獻社會的遠見(盡管這時很小,並不明白這些,也看不到多遠,但是看得很高)。
無私奉獻就是全身心地隻想著為他人服務,而不求取任何個人的好處。這在當今的社會人們的精神狀態下,在當下人們的私利意識中,肯定是無法想象的。
不要說現在,就是在多年前,不是也有很多人譏笑當年的一些孩子為了得到老師表揚,而去做好事,而去大街上揀硬幣嗎?有些人甚至是在笑話自己當年做了這樣的事。好像他們有了頓悟,突然醒悟過來,做好事不是什麽好事,不過是假裝而已。
這好比沒有信仰的人笑話信仰這回事,進而笑話有信仰的人做出的無私奉獻很虛偽一樣,在他們眼裏,信仰是一種假裝的現象,無私奉獻是不可能存在的假裝。
當下那些讓整個社會(不但國內,而且還有國外)見識了人的自私自利、寡廉鮮恥的表現一類人群,恰恰就是這樣一些經曆了文革,並在文革中被迫裝出好孩子樣,跟著做些虛偽的表現,在做好事中弄虛作假的那些人。
他們在那個時候就為了私心做虛偽的事,隻是那個時候,大氣候容不得自私自利的人光天化日之下,毫無廉恥地表現出來他們自私的心態,他們不得不隱藏起來。其實,對絕大多數人來說,這是好事。對他們恐怕也是好事,因為整個社會的氣氛是揚正氣,抑歪風邪氣,這樣大家都是平等的,相互尊重的。即便表麵上,他們也得尊重其他同學。
我們越深入地了解虔誠的基督徒們的行為,我們越有理由相信,文革時期那段”無私奉獻“的教育有多麽寶貴。可惜,在否定文革的時候,把一切屬於文革時期的遺產統統否定,包括”無私奉獻“的教育和精神。用英語諺語表達,就是把孩子連同洗澡水一起倒掉了。後果嚴重哦。結果之一,就是當下社會中,缺少了無私奉獻的精神,缺少了純粹的為他人、為社會奉獻自己的服務的行為。
真心希望如我們的文化智慧所言,物極必反,否極泰來。社會風氣不會總是這樣的,向善的人們總會有屬於自己的社會環境的。
2020-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