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8日是雷鋒誕辰80周年。我相信沒有人記得這個日子,也沒有必要去記。我隻是上網偶然發現了這個日子,引發下麵一段往事的回憶。
寒冬臘月,冰凍三尺,是滑冰的季節。上了年紀,多年沒有滑冰了。最後一次滑冰是女兒中學過生日,在冰場租了個場地,請同學滑冰吃蛋糕,我也跟著上了冰。現如今“滑冰季節”已經是老觀念了,夏日炎炎也是可以去滑冰的。時光倒退50年就不一樣了,六十年代末的一年,正是寒冬臘月,冰凍三尺,去北大未名湖滑冰,沒想到當了一回活雷鋒。
雷鋒是個什麽概念?三年災害,民不聊生,怨聲載道。為了防止聲譽滑坡,共產黨造就出來這位解放軍戰士,全國範圍大規模宣傳,艱苦樸素,助人為樂,要做“小小螺絲釘”,更重要的是熱愛共產黨,“我把黨來比母親”。當局希望能用雷鋒來幫助渡過物質和精神難關。(到底雷鋒其人是真是假,是另外一個話題了。)
我怎麽成了活雷鋒呢?先再倒退幾年,小學畢業考初中,作文考試題目是“一件小事”。我們小小年紀,滿腦子都是雷鋒叔叔,做好人好事。有的同學寫幫老太太過馬路,有的寫跟媽媽學補衣服。我寫的是放學回家,在路上撿到一封信,覺得丟信的人一定很著急。這時想起雷鋒叔叔,就走了很長的路,找到了一個郵筒,把信丟了進去,唱著“學習雷鋒好榜樣”高高興興地回家。故事是瞎編的,一定編得不錯,要不怎麽上了理想的初中。
回到北大未名湖。滑冰的人都知道有兩處冰層比較薄,一個是博雅水塔下,一個是石舫旁邊。那天,正在湖麵上繞圈子,聽到石舫方向傳來“救人”的喊聲。隻見冰麵有個大窟窿,中間站著一個年輕人,水麵齊胸,正把一個五六歲的孩子往冰麵上推。我趕過去,小心翼翼地趴在冰上,把孩子拉過來,抱起來往湖邊的體育館滑去。穿著冰鞋踉踉蹌蹌蹬上岸,還要上十幾個花崗岩台階才能進到體育館。因為穿跑刀,要橫著一步一步往上踏。進了體育館大喊“有人嗎”。從辦公室裏出來一個人,把孩子抱過去。孩子一直沒有哭,可是凍得夠嗆。滑冰時穿得比較單薄,我的衣服也濕透了,胸前胳膊冰冷。我看沒事了,就走了。
第二天又去滑冰,看到體育館外邊貼了一張大紅色的大字報,上麵寫著“感謝信-尋找一位活雷鋒”。大意是我們的孩子在冰上玩兒,不小心掉入冰窟窿,一位年輕人奮不顧身救起孩子,及時送到體育館,現在安好,請大家幫忙找一找這位活雷鋒,雲雲,還把我的相貌描述了一番。體育館裏的人隻看到我,沒有看到跳進冰窟窿的那個年輕人,他才是活雷鋒。充其量我隻是沾了沾光,當了半個活雷鋒吧。
不過我覺得我當時也挺勇敢的,還是有點雷鋒精神的。要是冰破落水,也會成個落湯雞。那個小孩,長大成人,現在也應該有五十來歲了。說不定也來美國,在什麽公司當主管,在什麽大學當教授。說不定也來過這文城,要是看到此文,對叔叔說聲謝謝,我會欣然說“不客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