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以忘憂

古稀之年,知足常樂,助人為樂,自尋其樂!
個人資料
李培永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教育隨筆(114)《趙威後問齊使》教學後記

(2022-11-20 05:02:24) 下一個

教育隨筆(114)《趙威後問齊使》教學後記

【誦讀提示】

本文選自《戰國策》的《齊策》,題目是人民教育出版社的編輯加的。《戰國策》是戰國時期各國史料的匯編,原作者不詳,經西漢劉向校訂,共三十三篇。書中著重記錄了戰國時期一些謀臣策士的言論和謀略。行文流暢生動,多雄辯的語氣,有較高的文學價值。

《趙威後問齊使》一文主要是記述趙威後在一次會見齊國使者時的談話。這次談話很短,但很有特色。談話的內容在平常之中見深意,表現了趙威後的民本思想和政治眼光。談話的方式在自然之中多變化,表現了趙威後嫻於辭令,善於論辯的外交才能。

【原文】

齊王使使(舊讀shì)者問趙威後[1],書未發[2],威後問使者曰:“歲亦無恙(yàng)耶?民亦無恙耶[3]?王亦無恙耶?”使者不說[4] (yuè),曰:“臣奉使[5]使威後[6],今不問王而先問歲與民,豈先賤而後尊貴者乎[7]?”威後曰:“不然。苟[8]無歲,何以[9]有民?苟無民,何以有君?故有問[10]舍本而問末者耶[11]?”

(這一段寫趙威後在接見齊國使者時,先問歲與民然後問君,並用“苟無歲,何以有民?苟無民,何以有君?”兩句反問,反駁齊使的“尊卑觀”,反映了她的“以民為本”的思想。)

乃進[12]而問之曰:“齊有處(chǔ)士[13]曰鍾離子[14],無恙耶?是其[15]為人也,有糧者亦食[16],無糧者亦食(shì);有衣者亦衣(yì) [17],無衣者亦衣。是[18]助王養其民者也,何以至今不業也[19]?葉(shè)陽子[20]無恙乎?是其為人,哀鰥寡[21],恤(xù)孤獨[22],振[23]困窮,補不足[24]。是助王息[25]其民者也,何以至今不業也?北宮之女嬰兒子[26]無恙耶?徹其環瑱(tiàn)[27],至老不嫁,以養父母。是皆率[28]民而出於孝情[29]者也,胡為至今不朝[30]也?此二士弗業,一女不朝,何以王(wàng)齊國[31],子萬民[32]乎?於(wū)陵子仲[33]尚存乎?是其為人也,上不臣於王[34],下不治其家,中不索[35]交諸侯。此率民而出於無用[36]者,何為至今不殺乎?”

(這一段寫趙威後詢問齊國三士一女的近況,表達對他們的不同看法和態度,批評齊王不起用這些能幫助“養民”和“息民”的處士,進一步闡釋述她的政治見解,以民為本的思想。)

以上是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年的高中語文實驗教材《文言讀本》上冊第二單元的一篇誦讀課文。“所謂誦讀,就是要求在初步理解的基礎上,用朗讀的方法,反複熟讀課文,逐步加深理解,直到可以背誦。”(引自《文言讀本》的前言。)原來兩段課文中的生字都有注音;課文後麵還有36條注釋文字,無須老師講解,學生一看就懂。老師在課堂上就是千方百計指導學生“反複熟讀課文”,一節課45分鍾後,要求學生能夠背誦這篇課文。

【教學後記】1985年10月7日上午第一節課

《趙威後問齊使》是《文言讀本》第一冊第二單元第二篇課文。第一篇課文是《子魚論戰》,張必錕先生於1985年9月27日在我們班講示範課已經上過了。張必錕先生是北京市著名語文教師、人民教育出版社《文言讀本》特約編輯。

課後,張老師與我們武漢市三個實驗班的執教老師座談,張老師結合這兩節課的教學實際,從以下幾個方麵談文言文誦讀教學。

一、為什麽文言文講授要以誦讀為主?簡單地說,就是為了培育語感;沒有傑出的語感,任何一種語言都是難以學好的。

語感起首來曆於聽,其次才是說。古人說:置之齊則齊語,置之楚則楚語。說的也是這個事理:人們在“活”的語境中,之所以能較快地學好另一種語言,就是因為聽得多的緣故。這不限於學方言,學任何一個語種都是這樣的。隻有誦讀才是培育文言文語感的唯一正確的路子。

 二、用誦讀為主的方法教文言文,要想達到培育學生閱讀能力的目標,就必需有足夠的誦讀量。“掘井九仞而不及泉,猶棄井也。 ”沒有足夠的誦讀量,功敗垂成,這是多年來文言文講授上的一個很大的失誤,該當作為我們的前車可鑒。

先申明一下:這裏說的誦讀,是熟讀和背誦的合稱。熟讀者,拿著書邊看邊背,背不出就看幾眼;而背誦則必需分開書本。古人讀《四書》(即《論語》《孟子》《大學》《中庸》),也是這種讀法,真正能從頭至尾背誦的大概隻有兩種人:過目不忘者和讀死書的人。

 三、誦讀為主的講授體例,也可以給一個堂皇的名稱:誦讀講授法。這種講授法跟舊時代私塾的教讀體例有相似之處,然而本質全然不同:它不是單一的朗讀練習,也不強迫學生死記硬背,而是用誦讀來帶動其他的練習(如句、篇的練習等),最後達到天然成誦。采用這種講授法,應當遵循下麵兩條根本原則:

第一、誦讀和會意緊密連係,以求疏浚文義。

誰都不否定,學生在朗讀時,無論讀什麽,其思維都在思考著文字所包含的意義,這就叫會意。在文言誦讀中,這種狀況表現得尤其明顯,很值得重視,因為先有會意爾後理解才是真正的理解。所以,除了需要的講解(如背景常識、個別難句等)而外,教師的首要使命不是讓學生記住某些現成的結論,而是因勢利導,給學生締造會意的前提,使其思維過程有秩序地進行,並養成自發會意的習慣。

會意又可以分為三個層次:一是心知其意而口不及言;二是知而能言,雖不中亦不遠;三是言而能中,即所謂確解。我們應該幫學生求得確解,但又要看到,因為時代隔膜、用語習慣分歧等各種原因,句句求確解也很難辦到,古人某些大注家尚且難免於望文生訓,況且初學!所以,對學生要求應當放寬,一篇之中,對折能確解;其餘,或心知其意,或言而不中亦不遠,均無不成,極個別語句(例如以學生現時的閱曆難以理解的語句)甚至可以存疑。如能這樣做並沒有什麽不好,因為它給學生留下了繼續會意的餘地,使其傾全力於誦讀,在誦讀中求解,在誦讀中感知文言的表達特點,在誦讀中積累語言素材——從久遠概念看,其結果比讓學生借助完整的譯文來領會文章大意要好得多。

以上是就疏浚文義說的。還有更高層次的會意——陶淵明式的會意,用他本人的話來詮釋,就是“奇文共賞識,疑義相與析”。這種賞識性、切磋性的會意,學生一時自難辦到,但又不能不觸及,例如詩文中的警句、佳句,稍稍觸及一下還是有益處的。

第二、熟練運用記誦的三要素,以求天然成誦。

記誦的三要素是:(1)口熟,就是在反複朗讀的過程中,像磁帶一樣把課文的語句按先後次序“錄”在大腦的“記憶帶”上。這種記誦憑靠的是對聲音的直感,包括吐字、停頓、語氣、語調等,背誦起來經常是不假思考的,如同幼兒背誦詩歌,因而帶有不變性。(2)掌握支撐點,就是在粗知內容大意的基礎上,起首記準若幹開頭語句包括名句 、佳句 、過渡句和段落的起結句 ,用它們作為支撐點將全篇(段)貫串起來。這種記誦已含有顯著的理解記憶成分 ,但仍然會在連貫背誦中可能呈現某些“斷層” 。(3)把握文章理路, 即理解作者行辭意圖,特別是要弄清各個層次之間的內涵聯係,使其言“若出於吾之口”,這就純屬理解記憶了——到這一步,或者接近這一步,才能順暢地背誦全篇(段)。

以上三個要素盡管層次不甚分明,其間卻存在著彼此聯係、彼此促進的因素,任何一個都不容忽視。例如在背誦過程中出現的“斷層”現象(背完一個語段後怎麽也想不起下文的開首)和“越位”現象(越過一個語段去背下文),一般說來,都是因為不熟悉理路的緣故;可是,若是在一個語段之中出現斷語殘句或倒置錯位的現象,那原因恐怕就在口不熟或缺乏支撐點了。此外還有一種特別情況:一篇已經成誦的課文,隔上一年半載不讀,記憶也可能臨時“隱沒”。這時,若是本來口熟,又有足夠的支撐點,那麽隻需要再朗讀一遍,複習一下文章的理路,就可以恢複記憶達到完整精確的水平;相反,若是本來口不甚熟,又貧乏支撐點,即使讀上三四遍,恐怕也未必能順暢地背誦。三者之不成偏廢,於此可見。

在現實練習過程中,三者的綜合運用表示為:起頭注重口熟和掌握支撐點;待到半熟之後,再利用文章的理路來達到連貫背誦。記誦也要講究技巧,例如掌握韻文、駢句、排比的特點等。但技巧又往往是有個性的,要倡導學生不斷地總結本身的經驗教訓,從中發現巧妙的記誦法子。

 課堂誦讀操練是在教師的指導下進行的,應以中等誦讀能力為尺度設計同一的誦讀曆程,分段誦讀,長段分層誦讀。方式要靈活,或自讀,或齊讀,或領讀,或輪讀(一部門學生讀,一部門聽),而以自讀為主。

應當指出,教師的領讀領背和實時檢查學生背誦,是指導誦讀的兩個主要手段。教師的領讀特別是領背,是一種直觀的指導方式,可以幫學生正音、讀出語氣,並咀嚼語句的內容。實時檢查學生的背誦,發現問題當即解決,才能加速記誦的速度。在全篇(段)基本成誦後還要留出必要時間讓學生提問,進一步理解課文。

上麵說的這些做法,剛剛在課堂上已經展示過了,就不多說了。

我應用張老師講的“誦讀法”,收到了立竿見影的教學效果。

誦讀第一段時,采取討論式引導學生理清層次和語序,學生很快就背下來了。

第二段是教學的難點,先讓學生跟著我讀一遍後,要求學生“跟讀”時,注意我讀的重音(養、息、率)在哪裏。再讓學生邊讀邊思考“這一段在最能概括段意的是哪三個字詞?”

先後點了五位學生,都回答不出來。要求學生再認真朗讀一遍,此時,我發現汪深與同桌的許朝暉似乎有答案了,點汪深回答。

“你們兩個人是不是找到那三個字呀?”

“養、息、率”

“養‘蟋蟀’?你們是怎樣抓到‘蛐蛐’的呢?”

部分學生愕然,部分學生會意地笑起來了。汪深也笑了,他要許朝暉回答,許也羞澀得很。

實踐證明,如張老師所言,找到了文章的“支撐點”,就知道文章的“理路”,就能在規定的課時內背誦所學的內容。

一個多月的文言文誦讀教學,也讓我發現了汪深,他就是那種具有“過目不忘”能力的優秀學生。他初中曾多次獲得全國、省、市數學競賽一二等獎。要與數學老師倪政勇密切配合,製定課外輔導計劃,強化數學競賽訓練,準備三年後參加數學國際奧賽,爭取將來奪金牌。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