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以忘憂

古稀之年,知足常樂,助人為樂,自尋其樂!
個人資料
李培永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教育隨筆(110)點燃課堂教學的亮點

(2022-09-08 05:05:43) 下一個

教育隨筆(110)點燃課堂教學的亮點

課堂教學講清要點,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是一個教師必須具備的基本功,而課堂教學的亮點是可遇不可求的,一閃而現,稍縱即逝的,當它突然閃現時,教師不僅要敏銳發現,而且要千方百計點燃,讓它發光閃亮。

    在我的教學生涯中,有許多這樣的機遇,最難忘的一個亮點,就是1984年12月17日下午那兩節課。那是應華中師大中文係見習生指導老師的要求,講讀魯迅的小說《孔乙己》(人民教育出版社,以下簡稱“人教社”,六年製重點中學初中語文《閱讀》第五冊)。當時聽課的有二百多見習生,還有來自武昌區及武漢市附近縣市的語文老師近百人。因聽課人數太多,那時華中師大一附中老校區還在武昌千家街,沒有階梯教室,隻好在學校大禮堂上課。

    當教學計劃基本完成,準備總結之時,有學生即席舉手提問。

    學生(1):文章最後一句“大約孔乙己的確死了”這句話中的“大約”和“的確”是矛盾的,作者為什麽要這樣寫呢?

    教師:是呀,“大約”和“的確”是矛盾的!她提出的這個問題確實是一個有價值的問題!怎麽解決呢?我們班肯定有同學能夠解答她提出的問題。

    學生(2):“大約”是修飾“孔乙己的確死了”這一句話,而“的確”隻是修飾“死了”這一個詞。它們修飾的範圍不同,所以說不矛盾。

    學生(1):既然孔乙己的確死了,為什麽還要用“的確”來修飾呢?

    學生(2):我們在《作文·漢語》(與《閱讀》課本配套的寫作課本)中學過,一句話是不是病句,不但要看它是否有語法錯誤,還要看它是否符合語言習慣。任何人一聽這句話,都覺得是通順的。(學生笑起來)

    學生(1):魯迅是一位大文豪,他也懂語法,為什麽他要明知故犯呢?

    教師:如果他要明知故犯呢?

    學生(1):他不會故意說錯的。(哄堂大笑)

    學生(3):我覺得這一句可以這樣理解,這個“大約”,是因為孔乙己死了那麽多年,沒有人知道他死的消息,大家隻能根據推測來判斷。推測的根據是孔乙己一生的遭遇,說明他的死是帶有必然性的,所以,要在後麵用“的確”這個詞。孔乙己在社會上沒有地位,也很窮,所以他死了就沒有人知道得那麽確切了,隻能用“大約”這個詞來說明。

    這個學生剛說完,下課鈴聲響了。三百多聽課的見習生和老師們站起來長時間熱烈鼓掌。他們用掌聲讚揚那個學生最後的發言,總結了《孔乙己》這篇小說的主旨。

    那年年底,武漢市中學初中學生作文競賽,我們實驗班的李慧同學寫的《見習大學生的掌聲》獲得二等獎。可見,學生的親身經曆,難忘那節課的亮點。

    1986年9月,我應邀到人教社參加初中語文實驗教材《作文·漢語》的修訂工作(修訂後名為《寫作》),在該社大食堂吃飯時,中學語文編輯室的一位年輕編輯走過來,親切地喊我並自我介紹說:“李老師,您好!我是華中師大畢業的張德平,84年聽了您講的公開課《孔已己》。您那節課讓我們久久難忘啊!”

謝謝你們還記得那節課!不僅因為那最後幾分鍾討論點燃了課堂教學的亮點,更因為那也是我一生從事語文教學的亮點!

課堂教學的亮點,是可遇不可求、瞬間即逝的。師生在課堂上的思維反應,應該歸屬於錢學森先生所論“思維科學”中的“靈感思維”。錢學森說:“如果把非邏輯思維視為形象思維,那麽靈感思維就是頓悟……”

所謂“頓悟”,顧名思義就是“突然明白了”,具有偶然性、突發性和創造性。

著名鋼琴家傅聰說:“我喜歡教學,因為教學不僅是我教學生,而是通過教學,我能學到許多東西,在講解過程中有很多新的靈感。”如果傅聰先生在天之靈允許的話,我就把“新的靈感”稱之為“課堂教學靈感”吧。

“靈感”似乎很玄,“頓悟”又常常一閃而逝,但是,它卻經常出現在我們的大腦中。正如傅聰先生所言,我自從走上中學語文教學講台,越來越喜歡語文教學之後,也在課堂教學中經常“有很多新的靈感”。課堂教學過程中的“靈感”也好,“頓悟”也好,其實並不是憑空產生的,它是孔子說的“教學相長”的結晶。而師生的“教學相長”則源於良好的民主教學氛圍,以及學生敢說多說會說的表達能力等多種因素。而對教師來說,其關鍵則是“用心做事,以誠待人”。

還記得,上世紀八十年代初,我們華中師大一附中初中語文組的孫麗娟老師,要求帶她教的那個班的學生,來與我們教材改革實驗班學生一起上一節課,讓學生感受一下實驗班學生是怎樣學語文的。

我與孫老師商定講讀王願堅的小說《黨費》。備課時,突發靈感,設計了一個教學環節:要求學生結合這篇課文,回憶上個學期學過的《七根火柴》,進行“口頭作文”訓練。那篇小說的作者也是王願堅,那篇小說的主人公盧進勇和這篇小說的主人公黃新是夫妻,黃新和他們的女兒小妞留在南方根據地,黃新犧牲後,黨組織撫養小妞長大。盧進勇在《七根火柴》中長征北上了。請同學們根據這兩篇小說的相關情節,以《父女相逢在北京天安門》為題,思考五分鍾,開始口頭作文。

沒有想到,我為自己靈感突發的設計而自得,剛對同學們說完口頭作文題,一位名叫盧山的女生舉手要求發言:“老師,您這個作文題不好,限製了我們的想象能力。”

也許這就是美國舊金山大學心理學教授林格倫在他的《課堂教育心理學》中所說的“開竅反應”吧。

“開竅反應是在提出問題並鼓勵學生去尋找盡可能多的不同解答或答案時所使用的許多教與學的方法之一。”

於是,我立即鼓勵她修改我出的作文題:“是嗎?那你就改一改吧!但是時間跨度必須按我的要求來說!”

“好!請您把黑板上題目中後麵的五個字擦掉,然後請加上省略號。《父女相逢在……》”

“好的!非常好!五分鍾後,請你先說!”

教室裏非常安靜,大家都在思考自己按盧山的題目該怎麽說。

五分鍾後,盧山同學站起來說:“我的題目是《父女相逢在朝鮮戰場》。盧進勇將軍在朝鮮戰場與隨軍護士小妞在防空洞邂逅,……”

她說得非常好,故事內容、時間跨度在情理之中,故事情節在意料之外,學生聽完後熱烈鼓掌。

思維的閘門一打開,學生的想象能力得到了充分發揮,盧進勇父女相逢的地點隨著學生們的想象合理地展現出來了。

教學靈感與“開竅反應”如影隨形,經常在師生的熱烈討論中突然降臨。當靈感閃現那一瞬間,隻要緊緊抓住它,定能達到教學相長之境界。

【附錄】學生朱清華的一封信(初二學年作文考試題)

敬愛的李老師:

在我們所學的各門課中,我最喜歡語文課,而在您給我們上的幾百堂課中,我們初二上學期學的第二十六課《散文二篇》最為動人,使我很難忘懷。

那時正是十一月,深秋時節,在上課的前一天下午,您在全班宣布明天有人來聽語文課,還說這一次研究課規模很大,有二百多個學校的校長,主任要來聽課,這不僅是我們平生遇到的場麵最大的一次公開課,就是李老師您自己也可能是第一次遇到吧。您又要求我們,事前要好好預習,明天回答問題舉手要大膽,說話要大方,吐詞要清楚,錯也要錯得明明白白。

我聽了,心裏總有點發怵。我想,這次公開課您都可能是第一次碰到,會不會因為緊張而講不好?我自己回答問題會不會出現錯誤?就這樣,我心事重重地回了家。晚上,我做完作業後,把課文反複朗讀幾遍,在《提問本》上認真地提了問題,才安下心來。

第二天,我早早趕到學校,把課文反複讀了幾遍,鈴就響了。我們趕到物理實驗室一看,啊!坐著這麽多人呀!不僅座位後麵坐滿了人,走道上坐著人,而且講台周圍的一點點地方也坐滿了人,我們進去都很困難,是擠進去的。就這樣,我們在一個水泄不通的人堆裏開始上課了。

您滿麵紅光地走了進來,整個臉龐都充滿了信心,看不出一絲一毫畏懼,但臉上卻掛著一絲疲倦。你一上課就點了包括我在內的四個同學把《牽牛花》朗讀一遍。我朗讀的是第三段。我鎮定地用清晰的聲音把第三段朗讀了一遍,接著,其他同學也很好地完成了任務。您很高興,又要同學們提出對這篇文的疑問。同學們一看您那麽冷靜,都一個個大膽地舉手,爭先恐後地提出自己的疑問。這樣,整個課堂的氣氛活躍起來了,分析結構時,也象平常上課那樣,討論十分熱烈,連成績不太好的同學都能暢所欲言。你的講課,思路十分清晰,重點十分突出,事前做了充分的準備,講起來有條不紊,得心應手,那生動的講解,清晰的思路,好象把同學們帶入了葉聖陶爺爺的家,和他見了麵,看到他種的生機勃勃的牽牛花一樣。這時,同學們的積極性真正被激發起來,好象在知識的海洋中遨遊,完全忘記了課文以外的事情。鈴聲響了,好象把我們從夢鄉中拖出來一樣,下課了。不知為什麽,這節課過得那麽快。

你取得了這樣大的成功(我是這樣認為的),我認為這與您平常每堂課都認真準備,嚴格要求同學,成功地去掉我們各種不好的心理因素分不開的,這樣,您講起課也就得心應手,使同學配合默契,課講得十分成功。我從這堂課,看到了您一絲不苟的精神和強大的自製能力,以及循循善誘的教學方法。這堂課,使我更加信服您,敬佩您!我將永不忘記這堂課。

此   致

敬禮

你的學生:朱清華

[ 打印 ]
閱讀 ()評論 (4)
評論
李培永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smithmaella' 的評論 : 謝謝你的持續關注!
李培永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寒墨' 的評論 :謝謝你的持續關注!
smithmaella 回複 悄悄話 李老師又一篇好文。隻有羨慕您那些學生的份兒。
寒墨 回複 悄悄話 名師出高徒。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