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隨筆(101)高考文言文備考之二
文言常識四、察語氣
用語言表達思想感情,總是帶著語氣的。在文言文裏,句的構造、詞的感情色彩、修辭的手法都和語氣的表達有關係。例如“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天時不如地利》),兩個結構相同的句式列在一起,意義是遞進的,語氣是堅定有力的。又如“皇天後土實所共鑒”(《陳情表》)指天地為證,語氣是真摯急切的。又如“卑賤之人,不知將軍寬之至此也”(《廉藺交歡》),則生動地表現了廉頗愧悔自責的口吻。所以讀文章不能隻停留在字麵的理解上,還要從句式、用詞、修辭等方麵來體察語氣,才能夠心領神會。下麵先從文言虛詞方麵說一說。
(一)分虛實。
在文言中,有實詞,有虛詞。
實詞指名詞、動詞、形容詞、數詞等;虛詞指介詞、連詞、語氣詞、助詞等。文言文中的虛詞大都是從實詞借用的,因此某個詞可以既是實詞,又是虛詞。例如“顧見漢騎司馬呂嗎童”(《垓下之圍》)的“顧”,當“看”講,是實詞;而“顧不如蜀鄙之僧哉”(《為學》)的“顧”,當“卻”講,是虛詞。讀文言文,要能識別哪是實詞,哪是虛詞。教育部曾在曆年《高考語文考試說明》中明確規定,十八個文言文虛詞是考生必須掌握的。
(二)辯詞義。
虛詞大都是多義的,要根據它在句子裏所起的作用來確定它的意義。
例如“夫人之相與,俯仰一世”(《蘭亭集序》)的“夫”,在句首,是發語詞;而“今若是焉,悲夫”(《黔之驢》)的“夫”,在句末,是語氣助詞。
又如“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廉藺交歡》)的“而”,是表示語意的轉折;而“鳥倦飛而知還”(《歸去來辭》)的“而”,卻是表示“知還”是“倦飛”的延續。可見同一虛詞所表達的意義是可以不同的,必須結合上下文才能判斷。
不同的虛詞又可以表達相同的意義,例如“舟搖搖以輕颺,風飄飄而吹衣”(《歸去來辭》)的“以”和“而”,意義相同。又如《歸去來辭》中的“田園將蕪胡不歸”的“胡”,“曷不委心任去留”的“曷”,意義相同。
(三)通古今。
要了解虛詞的作用,還應該與現代漢語比較,了解它的變化。它的變化大致有五種情況:
例如“且庸人尚羞之”(《廉藺交歡》)的“且”,今作“而且”、“況且”。又如“歲寒,然後知鬆柏之後凋也”(《論語十則》)的“然後”,今仍作“然後”。
例如作發語詞的“夫”(《蘭亭集序》:“夫人之相與”)起停頓作用的“者”(《愚公移山》:“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
例如“相如雖駑”(《廉藺交歡》)的“雖”,是“即使”的意思,表示退一步說;現在則表示語意的轉折,與“但是”、“可是”相照應。又如“臣所以去親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義也”(《廉藺交歡》),“所以”起提出結果以究其原因的作用;而現在則用於“因為……所以”的句式,隻起表明結果的作用了。
例如“何苦而不平”(《愚公移山》)的“何”變成了“什麽”;“曾不知老之將至”(《 論語十則》)的“曾”變成了“竟”;“籍獨不愧於心乎”(《垓下之圍》)的“乎”變成了“嗎”;“力拔山兮氣蓋世”(同上)的“兮”變成了“啊”;“噫,微斯人,吾誰與歸”(《嶽陽樓記》)的“噫”變成了“唉”。
例如“顧不如蜀鄙之僧哉”(《為學》)的“顧”當“卻”講,現在說出“卻”。又如“信可樂也”(《蘭亭集序》)的“信”,本訓“誠”,“誠”就是“真”,所以“信”現在說成“真”。
以上所說,是虛詞的複雜性。而虛詞的單一性,具體表現在語氣上。
第一,告訴你在什麽地方停頓,停頓時間的長短:如“也”在句末。停頓要長, 在一句中間停頓應短。“登斯樓也”這個“也”在兩個分句之間,應不長不短。
第二,告訴你這句話的語氣。
講虛詞的複雜性與單一性,目的是講虛詞的辯證性。
虛詞教學的一個基本原則:著眼於複雜性,著手於單一性。
首先,語法是在實踐中自然形成的,虛詞使用也是一個習慣。習慣如何養成呢,就是一個“讀”。
其次,從反麵講,大家都學過外語,真正成為閱讀障礙的不是虛詞,而是實詞。學生覺得虛詞神秘,首先是老師把虛詞講神秘了。要學生背書,語法要懂一點,搞深了,有害無益。
虛詞教學難是人為的,把簡單問題複雜化。中學生學文言文就是要多讀。高考備考是特殊情況,應該講一講。
但是,虛詞的誦讀特別要注意停頓及停頓時間的長短、輕重,例如“乎”:
“天下事有難易乎”(延長音)
“叫囂乎南北”(輕、短)
還要注意作家運用虛詞的特點,例如:
歐陽修的《醉翁亭記》連用了21個“也”,可否省?作者從容、怡然自得的心情,都在21個“也”上,不能省。
韓愈《馬說》中連用五個“也”,所寄托的感情不同。
總而言之,都應結合誦讀來講,告訴學生如何理解文章的脈絡、主旨,抓住作者用虛詞的特點來講。
對於文言虛詞,如果我們能多讀書,歸納出一些用法,並借助工具書,從上述給方麵作些分析,就能基本上了解它的意義和作用,也就能體會到它所表達的語氣了。
再說高考文言文常識題,一般都是客觀選擇題型,四選一。如果熟練掌握了上述這些知識,借助另外三項選擇內容,通過比較分析,一般不會錯的。
文言常識五、明文法
1898年出版的《馬氏文通》是中國第一部係統的完整的語法學著作,為漢語語法學奠定了基礎。語序和虛詞是漢語主要的語法手段。一個句子中的“主語——謂語——賓語”的這個語序,以及“定語、狀語、補語”在句子中的位置基本不變。至於“虛詞”,我們可以看“從勝利走向勝利”這句話,兩個實詞“勝利”和“走”,如果沒有兩個虛詞“從”和“向”,就不能組合成一句完整的話。
誠然,社會在發展,古今漢語的區別,除了用字範圍和字音字義方麵有一些不同之外,用詞造句的方法也有一些差異。簡單說來,這種差異主要表現在文言文中用詞的靈活性、詞序、省略三個方麵。
詞用在句子裏,詞的意義往往隨著詞的組合關係而有變化。例如“美”是美麗的意思,可是在“吾妻之美我者”(《鄒忌諷齊王納諫》)中卻變成了“說我美麗”的意思。“子”是兒子,可是在“何以王齊國子萬民乎”(《趙威後問齊使》)中卻變成“當作兒子”講。詞義的這種變化是文言文中常見的用詞方法,我們稱之為用詞的靈活性。
用詞的靈活性主要表現在詞性變換。這種變換從詞的組合關係上去識別。所謂組合關係,就是“主、謂、賓、定、狀、補”語序關係的定位。
公將鼓之。(《曹劌論戰》)名詞“鼓”,當動詞用。
而此獨以鈡名。(《石鍾山記》)名詞“鈡”,當動詞用。
箕畚運於渤海之尾。(《愚公移山》)名詞“箕畚”,當副詞用。
而相如廷叱之。(《廉藺交歡》)名詞“廷”,當副詞用。
固國不以山谿之險。(《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形容詞“固”,當動詞用。使國“固”的意思。
眄庭柯以怡顏。(《歸去來辭》)形容詞“怡”,當動詞用。觀賞著庭樹,使(我)露出愉快的神色的意思。
泣孤舟之嫠(lí)婦(寡婦)。(《赤壁賦》)“泣”是不及物動詞,用如及物動詞,也是一種使動用法。使孤獨小船上的寡婦悲泣。
所以動心忍性。(《生於憂患,死於安樂》)“忍”是不及物動詞,用如及物動詞,是使動用法。“使性忍”。
用詞的靈活性並不限於以上幾種情況,例如“三軍以利用也”(《子魚論戰》)的“利”,當有利的時機講,是形容詞用於名詞。“一死生為虛誕”(《蘭亭集序》)的“一”,是看成一樣的意思,是數詞用如動詞。用詞的靈活性也不隻限於詞性變換,例如“雖乘奔禦風不以疾也”(《江水》)的“奔”,在動詞“乘”後麵,因而成了“奔馬的意思。又如“羽化而登仙”(《赤壁賦》)的“仙”,在動詞“登”的後麵,因而成了“仙境”的意思。諸如此類,難以遍舉。隻要從詞的組合關係著眼,從句意上融會貫通,多讀就會讀了,文言文中這種靈活的用詞方法是可以掌握的。
漢語句子的詞序,文言和現代漢語是大同小異的。現在就它們不同的地方,摘要舉例如下:
1、文言中,有時把修飾動詞的介詞結構(“以……”、“於……”)放在動詞後麵,可是在現代漢語中隻放在動詞前麵,例如:
月出於東山之上。(月亮從東山上升出來)
農人告餘以春及。(農人把春天到來的消息告訴我)
2、文言的疑問句,如果賓語是代詞,可放在動詞前,而在現代漢語中則在動詞後。例如:
胡為乎遑遑欲何之?(“何”在“之”前)
彼且奚適也?(“奚”在“適”前)
3、文言的否定句,如果賓語是代詞,就放在動詞前麵,而在現代漢語中卻放在動詞後麵,例如:
忌不自信。(“自”在“信”前)
古之人不餘欺也。(“餘”在“欺”前)
4、文言中常常在動賓結構後麵又加上補語,現代漢語則把賓語提到動詞前麵,例如:
寄蜉蝣於天地。(把蜉蝣一樣短暫的生命寄托於天地之間)
托遺響於悲風(把臨終前的曲調寄托在悲風之中)
以上所舉是很粗略的,實際並不限於此。例如“我孰與城北徐公美”,現代漢語則說“我與城北徐公誰美”。又如“是以區區不能廢遠”,現代漢語則說“因此我的心中不敢廢棄奉養祖母的責任而遠離”。又如“甚矣,汝之不惠!”現代漢語則說“你真是太不聰明了”。文言中,這種詞序與現代漢語不同的情況看起來很複雜,其實並不難掌握。一般說來,隻要懂得每個詞的意思,再考慮一下各個詞應該怎樣組合,就可以了解全句的意思了。
文言文有時句子裏省略一些成分,儋州現代漢語裏卻是不能缺少的。例如:
(二人)卒相與歡,為刎頸之交。(《廉藺交歡》)
然則(巴陵之地)北通巫峽,南極瀟湘。(《嶽陽樓記》)
2、省略謂語:
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決之)。(《曹劌論戰》)
身(經)七十餘戰。(《垓下之戰》)
相如聞,不肯與(之)會。(《廉藺交歡》)
酈元以(此山)為下臨深潭。(《石鈡山記》)
以(汝之)殘年餘力。(《愚公移山》)
客持(兒)頭往見楚王。(《幹將莫邪》)
有時朝發(自)白帝。(《江水》)
磔磔(於)雲霄間。(《石鍾山記》)
王即購之(以)千金。(《幹將莫邪》)
從上麵舉的例子來看,了解文言句子的省略,對於把文言譯成現代漢語確是重要的。這種省略,如果單從閱讀說,並不會造成多大障礙。隻要明白每個詞的詞義,再結合上下文想一想,就自然知道省略了什麽成分。
總而言之,掌握上述文言文法的三個特點,主要不是記文法規則,而是要多熟讀背誦一些文言著作,熟悉文言的語言習慣。在考試時遇到陌生的文言文段,注意考題提供的注音和注釋,能做到舉一反三,尋求正確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