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遊記 3: 貴州的古寨、古城和古鎮
我們這次去貴州走了一個古寨、一個古城和一個古鎮,都是自由行——
6月7日-西江千戶苗寨
6月8日-鎮遠古城
6月10日-青岩古鎮
前麵寫鳳凰古城的時候我吐槽了國內的這類古城鎮已經被打造成清一色的既定模式,特別是夜幕降臨之後,幾乎都是“燈火萬家城四畔,星河一道水中央”。水景看“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城景看“東風夜放花千樹”,“水晶簾映寶燈明”。。。貴州的古城古寨也被我不幸言中。
這裏放兩張夜景圖,證明一下我吐槽的真實性。


(上圖為苗寨,下圖是鎮遠)
但是吐槽歸吐槽,並沒有因此磨滅我們遊覽的興致。隻是推薦千萬不要單純夜遊,很多導遊特意把遊覽古寨古城鎮安排在晚上,住一宿第二天就走了。如果這樣遊,那你定會錯過其真正的精彩。
西江千戶苗寨
在湘西我們遊過一個古寨,我記錄過那個古寨有400多戶人家,是定點扶貧的地區,雖然也設為旅遊點,但如今村民仍然照常生活在那裏。
貴州的這個西江千戶苗寨則有很大的不同,首先這個寨子很大,是中國最大的苗寨,原有1468戶人家,6000餘居民,其中99.5%都是苗族。其次是現在整個寨子完全被商業化了,大部分民居都進行了統一裝修,被改造成了商店和民宿,當地人或者把自己的房子租給商戶,或自己經營旅遊產品。是個名副其實的露天旅遊博物館,或者說是購物城。我們住的民宿就是由一家從福建來的父子經營的,這家的房主是他們的遠親,把房子租給他們做生意
遊覽西江苗寨門票每人90元,但一定要另花20元買乘車票,因為從大門到寨子非常遠,還是山路,拖著行李走進去太費勁了。
西江千戶苗寨是國家四A級景區。全寨由10餘個依山而建的自然村落組成,從山上往下看,千戶苗寨就好像坐在一個大盆裏,盆壁山巒疊翠,盆裏盛著密密麻麻的吊橋樓,白水河如一條銀線納入盆底。。。
乘擺渡車第一次從高處進入苗寨,遠遠地瞥見盆底的苗寨景色,那萬綠叢中的一大片片絳紅色屋頂,帶給我在聖托裏尼見到片片白房子時一樣的激動。如果說聖托裏尼像是藍色海麵上飄著的白雲,西江千戶就好似綠色山林中的晚霞,又好像碧水中漂遊的無數錦鯉。。。

我們是下午四點多進的苗寨,天氣特別熱,沿著石板小路走到坡頂的民宿,著實消耗了不少體力。但是民宿窗外的景色真的回報了所有的力量付出。
除了無敵景觀,千戶苗寨另一個看點就是吃喝玩樂了。吃的東西依舊是以辣香為主的口味,當地著名的風味還有就是臘味。我們不吃辣,隻好專注吃臘。


另外巷子裏常看到頭上簪花的阿婆們賣一些當地的水果,大多叫不上它們的名字。

千戶苗寨的整體商業化打造好處是一千多戶居民一夜集體脫貧,但伴隨產生的問題是千年文化隻剩下了一個空殼。要想了解西江苗寨的曆史人文,隻有去博物館了。


博物館值得一看,這裏的建築還原了苗寨的傳統吊腳樓特色,對苗族的曆史淵源,繁衍、遷徙,發展及各種風俗習慣都有詳細解說。
鎮遠古鎮
鎮遠古城是貴州曆史名鎮、水上要道,素有“滇楚鎖鑰、黔東門戶”之稱。自公元前277年秦昭王設縣開始至今已有近2300年的曆史,1958年改稱鎮遠縣。
古城背靠玉屏山,懷擁舞陽河,美景天成,是國家5A級景區。除了風景,古城還有許多保存完好的曆史遺跡,包括50多處古建築遺址,33座古民居,以及數以十記的古碼頭、古巷道、古驛道等。


明代著名的哲學家、軍事家、教育家王陽明、虎門銷煙的晚清愛國名將林則徐都曾在這個古城留下他們的足跡。
比起被掏空了內涵的千戶苗寨,170公裏以外的鎮遠古鎮可看的地方就太多了。雖然部分區域商業化了,但這裏仍然是普通老百姓生活的城鎮,河岸仍然有下棋、遛彎、垂釣的老人家,鎮上的老街仍然賣老百姓生存需要的零碎,老屋的主人仍在那裏傳宗接代。。













青岩古鎮

鎮遠古鎮可以說是我們這次行程中最心儀的古城鎮,本來我們覺得沒有必要再看其他的古鎮。但是回到貴陽的兩天有點空閑,沒經得住誘惑,6月10號又去了離貴陽市不遠的青岩古鎮。意外的,青岩古鎮以其外雅內秀博得我們的歡心,令我們滯足半日忘返。
青岩古鎮位於貴陽市花溪區南部,從市區坐出租車過去25分鍾左右的車程,是貴州四大古鎮之一,有六百多年的曆史。
青岩鎮是古代貴陽通往雲廣地區的戰略咽喉,三麵環水、一麵有山,易守難攻。抗日戰爭期間,八路軍在此設安置點,成為其後方基地。我們在那裏參觀了一處民宅,是周恩來父親曾經藏身的地方。
古鎮建在坡上,坡下有一條青岩河穿過。現存共有26條小街、4條正街,以及古城牆、石牌坊、古民居等明清古建築。古鎮老街很多已經商業化,但因為房屋沒有進行現代化的改造,無論是豪宅還是民居都呈現了原有的建築特色和風味,讓遊人能體會到當地深厚的曆史文化底蘊——







青岩古鎮離貴陽市區不遠,也有很多美食餐廳供遊人打卡,是一處曆史古韻和現代生活並存的所在。
(待續)
美菲兒擠擠!忙完來拜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