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黑貝王妃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梵淨山我們白爬了?

(2025-11-20 05:08:54) 下一個

貴州遊記 4——  梵淨山我們白爬了

梵淨山是我們6月9日返回貴陽之前的最後一站,應博友要求,先插放一張我們這趟貴州旅行的路線圖:

《百度百科》介紹:梵淨山為武陵山脈主峰,海拔2572米, 位於貴州省銅仁市。。。梵淨山是中國南方最早從海洋抬升出的陸地之一, 距今約14億年。。。此地孑遺著7000萬至200萬年前的古老珍稀物種 、繁衍著野生動植物7100多種,是黔金絲猴唯一的棲息地。。。 2018年被列入世界自然遺產名錄。

 我是在決定去貴州的時候才知道中國有這麽一座山, 名字很有禪意,一聽就覺得是佛山, 果然真是。

梵淨山作為佛教重地有2000多年曆史。其原名三山穀,由於山景神奇,從唐朝起便興盛佛教,成為僧眾向往的“梵天淨土”,故此從明初開始正式得名梵淨山,民間則稱其為“大佛山”。 

山上有多處古寺,比如我們看到的龍泉寺和承恩寺,都是明朝的古刹,至今仍然香火極盛。

(網圖-承恩寺)

當然,我們決定要去梵淨山並不是因為它的名字,而是網上看到的一張梵淨山的圖片(下圖)——兩座峭立的奇峰頂部有兩座廟宇,之間還有一架拱橋。當時我就好奇這麽窄峭的山頂上怎麽修造廟宇的?那家拱橋又是如何搭建的?於是有了一定去那裏一看的好奇心。後來又看到網上的介紹說:梵淨山“集黃山之奇,峨眉之秀,華山之險,泰山之雄”,“崔嵬不減五嶽,靈異足播千秋”,故為“天下眾名嶽之宗。。。自此我就更是全心向往之。

(網圖:紅雲金頂)

梵淨山景區內沒有住宿,我們6月8日晚到達後住在銅仁市的酒店,9號早上八點多司機就把我們送到山腳下的東門入口。進山門無疑要買門票,門票和擺渡車、索道費用加在一起每人140元。當然,如果你體力好,時間多,也可以不乘索道,或者隻在下山的時候使用索道。上梵淨山有兩個辦法,一是沿著萬步雲梯走上去,8000階的明清古道一路風景如畫;二是乘坐索道直接到達海拔2100米左右高度,然後隻需上行直線距離200多米。我們三位老人家選擇坐纜車,除了體力上的考慮,最主要我們的行程是當天返回貴陽,徒步的話時間肯定吃緊,還有就是山裏天氣變化無常,隨時可能下雨。

25分鍾的擺渡車把我們帶到索道下站,乘索道到達上站, 然後走森林棧道上梵淨山的經典景觀蘑菇石、承恩寺、紅雲金頂或者老金頂。我們的計劃是先登上海拔2300多米的蘑菇石,然後上紅雲金頂。其實老金頂的風光該是最好的,山腰上有被稱為梵淨山十大奇觀的“萬卷書石”,峰頂的太子石是觀雲海、看佛光的絕佳之處,但是因為時間和體力的限製,我們從一開始就選擇放棄金頂,爭取上紅頂,想去看那上麵的廟宇和拱橋。

本來以為我們的登山計劃已經是不能再懶了,8000級台階,索道替我們爬了6600階,隻剩下1400個台階要走。可是沒想到我和二妹的體力還是經受了考驗,因為步道的起點已是海拔兩千米以上,每上行一步都感到步履維艱,走幾步就喘不上氣來。難怪那裏到處是轎夫,很多人使用他們提供的滑竿服務。

在海外生活久了,對於坐滑竿這件事已經不能接受。我在以前的博客裏提到過爬雲南玉龍雪山的時候也有人追著要抬我們,追了一路,而且隻收40塊錢。我當時為了讓他們能掙到錢,最終答應坐上去走幾步感受一下。隻走了十幾步我就下來了,可仍然遭AL一路白眼,認為我壓榨了別人的血汗。

不久前國內有個報導,一位體重263斤的大漢要上峨眉山,花2萬多元雇了9個轎夫輪流抬了他10個小時,走了42公裏山路。。。報道有圖有真相,令人瞠目。可人家錢多肉多時間多,你能怎樣?

如今在梵淨山坐滑竿也不是40元可以解決的了,明碼標價,並按公斤計價:

步道其實很規整,艱難的不是腳下的路,而是海拔高度。走到半路又開始下雨,更覺氣悶,最後的200多步幾乎是掙紮。

當終於走完森林棧道,登山上蘑菇石山頂平台,老金頂穿出烏雲赫然入目,那一刻我們無不歡欣鼓舞,眼前的旖旎風光,神奇景色頓時化掉了腰腿的疲勞。我們在山上駐足許久,看蘑菇石在雲霧輾轉中與風雨的擁抱。。。

(上圖:從蘑菇石看到得老金頂)

(蘑菇石)

(翻天印,又稱小蘑菇石)

中午一過,山雨下的一陣緊似一陣,雲越來越暗,霧越來越濃,我和二妹漸漸失去了繼續登紅頂的興致,隻有AL還想上。

去紅頂首先要先從蘑菇石走到承恩寺院,寺院外麵有售票處,上山要單獨買票和排號,你也可以用手機掃碼買票拿號。登頂最後的80級台階幾乎是直上直下的單行窄梯,一次隻允許20個人上或下。上山買了票以後要在寺院外麵等待廣播通知,直到你的號碼被叫到才能攀登。AL想去買票的時候已是下午2點左右,售票處說他至少要等一個半小時才能排到。那時雨仍然在下,能見度很低,路也很滑,AL終於被現實打敗了,我們三人遺憾而歸。

在下山的索道上,我們碰到了三個從台灣來的遊客,她們剛從紅頂下來,告訴我們紅頂上兩座石峰上的大殿,分別叫釋迦殿和彌勒殿,是世界最高的寺廟。橫亙兩座石峰之間的是金刀峽,峽穀上的橋叫天橋。。。當時我們三個坐在對麵一臉羨慕嫉妒,感覺我們這趟梵淨山好像白來了似的。

(網圖:俯瞰紅頂)

中國的三山五嶽,我去過不少。但不得不說我這個人大概和山的緣分比較淺,因為每次去看山,心中最強烈的那個期待都不夠圓滿——

  • 大一暑假第一次去泰山,在山上風餐露宿一晚,就是為了看日出,可是那天的日出是猶抱琵琶半遮麵;
  • 大三的時候去了華山和峨眉山。在華山有幸看到日出,但與峨眉山的佛光就完全無緣;
  • 我去過黃山很多次,頭兩次都特意起早看日出沒能看到,以後幹脆沒再嚐試;
  • 最遺憾的是去喜馬拉雅山,已經上到了海拔5200多米的珠峰大本營。我忍著劇烈的頭痛在上麵呆了一夜,就是為了能看到珠峰女神。第二天早上無風無雨,但偏偏霧大,我們從天亮等到中午都沒有看到珠峰的身影。司機帶著我們下山的時候,我坐在車裏一直看後麵,連司機都覺得心中不忍,請求開回去再過一夜。
  • 在張家界不是也沒能看到哈利路亞的峰林嗎?
  • 這次梵淨山再一次失望。。。

有人說過這樣一句話:“山不見我,我自去見山“。。。意思是要追求自己的理想,並主動去實現它。我的經驗卻是:我自去見山,而山不見我,何等無奈!

旅行一如人生旅程,難免遺憾,但這並不會阻止我去見山的腳步。走進大山、置身於三山五嶽的懷抱本身就是一種是非常值得的人生體驗!寫到這兒我心中突然湧起倉央嘉措那首情歌《見於不見》中描述的情懷:

你見或者不見,我都在那裏,不悲不喜;。。。

你愛或者不愛,愛就在那裏,不增不減。。。

三山五嶽於我就是倉央嘉措歌中的情人,見或不見,我都會在那裏,我對山川的愛,都不增不減。。。

(待續)

 

[ 打印 ]
閱讀 ()評論 (4)
評論
曉青 回複 悄悄話 不是王妃說,真不知道貴州這麽美!
水沫 回複 悄悄話 王妃很愛山啊,去了這麽多名山大川,連喜馬拉雅山都去過,膜拜+1

我自去見山,而山並非不見我,隻是羞羞答答半遮麵而已,給你留個念想~
菲兒天地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麥姐' 的評論 : 擠擠!

“如今在梵淨山坐滑竿也不是40元可以解決的了,明碼標價,並按公斤計價:”,艾瑪,笑S, 我排毒輕了,可以便宜啊,哈哈哈。

覺得你沒有白爬,風景很讚啊!

哇塞,王妃還爬過喜馬拉雅山,膜拜!

等王妃上我家分享激情澎拜的奧運!:)
麥姐 回複 悄悄話 艾瑪,先坐沙發!明天來細讀!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