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家界遊記(4)
劉曉慶-宋祖英, 湘西追星掉進坑
1. 劉曉慶·芙蓉鎮
從張家界出來以後,我們的行程可以說是追星之路。第一站追謝晉、劉曉慶和薑文來到芙蓉鎮。
從張家界到芙蓉鎮不到兩個小時的車程,那一帶原來叫王邨,是土家族和苗族居住地。苗寨首領與土家族土司兄弟反目之後,以酉水河為界,到1949年為止都是各守一方,兵刃相見。《芙蓉鎮》電影在這裏取景,上映後名聲大作,索性改叫芙蓉鎮了。
要說電影《芙蓉鎮》毋庸置疑是80年代最好的電影之一,也是對文革時代反省較為深刻的一部作品。但真正芙蓉鎮的曆史遠至2000年前,是真正的千年古鎮。
我們的車子停靠在曾經的苗家領地,從這邊乘坐擺渡船橫跨酉水河到芙蓉鎮景區。
酉水河清澈靜謐,不遠處有一座紅色的拱橋橫臥,河對麵是一個很美的水灣,可見吊腳樓村落依山傍水、高低錯落地盤踞山脊,幾川瀑布從樓群腳下順山勢傾瀉,隻需幾分鍾擺渡,“掛在瀑布上的千年古鎮” 就近在眼前了。
靠岸下船以後要上一個坡,坡上竹林掩映之間有幾處老屋,現在作為咖啡廳或者是攝影棚。
翻過這個山坡,落至一條水邊小徑。小徑一邊可見山脊上掛著瀑布的芙蓉鎮,另一邊是青石素壁,壁上有幾處石刻,水邊有一尊古亭。途中還要穿過一段水簾,水從坡頂噴薄落入河灣,水珠透過路邊的綠葉灑下。。。初夏悶熱的天氣裏,在清涼水簾下的片刻滯留,令人有說不出的愜意。走這幾百步可說是芙蓉鎮給我的最美體驗。
芙蓉鎮的瀑布是湘西最大的瀑布,我們去的時候水不多,有些圖片上看到的寬幅瀑布挺壯美的,其特別之處是上麵坐落著一個村子,仿佛白雲托著城堡的童話世界。
從瀑布後麵穿過去是那個電影《芙蓉鎮》拍攝的村子,我們那天並沒有進村,隻在村口拍了照,依稀可以看出電影中的個別背景。
(左圖:村口;右圖:《芙蓉鎮》電影場景)
其實現在的芙蓉鎮已經沒有原來的古樸風貌,電影上劉曉慶賣豆腐的那一片地方已經被重新建成了市場街。水邊碼頭有個城樓挺氣派的,給這個小鎮平添幾分英氣。
2. 宋祖英·湘西苗寨
追星第二站是湘西苗寨,芙蓉鎮開出去不遠就是。
湘西開放旅遊的苗寨很多,我們來的這個寨子叫墨戎,一個上千年的原始部落。這個苗寨牽扯的是歌手宋祖英。宋祖英是苗族人,出生在這一帶,她的的外婆家以前住在這個寨子。後來她成名以後捐了一家學校,就在離寨子不遠的山下。
進這個苗寨有專門的導遊,引領我們的是位身穿苗服的年輕女子。寨子外圍有衛河,河上有三座橋進出。進寨的規矩挺多的,先是要敬酒對歌。過這一關不但要聽苗家小姑娘飆高音,客人也要唱了才能進寨。無奈我身邊兩位一個五音不識,一個五音不全,隻有我來打腫臉充胖子,一嗓子“兩隻老虎跑的快” 敲開了芝麻大門。
(上圖:衛河邊的苗族導遊)
然後是觀賞“四方鼓舞”-當地的歡迎舞。舞者需“雙手交替擊鼓,全身閃轉騰挪”。。好在這個隻看看就行了,要不然是務必過不了關的。
寨子裏麵的樣貌很古樸,石板坡路彎彎繞繞、迂回盤旋,老舊的吊腳樓屋舍儼然,時見新樓建起。傳統的吊腳樓建築一般有兩到三層,最底層是倉儲,家人住在二層,三層是閣樓,多給待嫁的女兒住。
寨子路邊常見露天湘繡作坊——老幼婦孺坐在路邊展示傳統湘繡功法,同時兜售湘繡產品:團扇、手帕、荷包、服飾等。還有小販,賣些當地的中草藥、新鮮蔬菜、水果、幹果之類。另外有幾處銀飾作坊。
清朝的官銀很多是在湘西這一代打造的,所以湘西的銀飾非常發達。我發現寨子裏隻在銀器作坊裏可以看到男人,這個寨子有4百多戶人家,銀飾作坊好像都是男人經營的。他們打造的銀壺、銀首飾、銀器皿都很精美。現在國內最流行的是買這裏的銀杯送禮。我們的導遊結婚時老婆送他一個銀杯,價值8000多人民幣。我們看到最便宜的銀杯/水瓶也要3000多元一隻,據說有排毒、清潔水質的功能。
這個村子雖然是旅遊景點,但平常人家仍在此居住生活,我們的導遊娘家就住這兒,那天還碰到她的媽媽在村頭賣黃瓜。這個地方現在主要是靠旅遊業存活,旺季的時候收入還不錯,淡季就賺不到什麽錢,除非是定點扶貧的人家,或者屋子被征用,才會每天有固定的收入。
我們走訪了兩家。一家是結婚喜房,那裏隨時行結婚儀式,把男客人打扮成新郎的樣子,走個婚禮流程。據說他們這一家每天旱澇保收可以拿到300塊錢。相比之下,我們導遊帶一撥客人走一個半小時才掙30塊錢,而且還要排隊上崗。淡季的時候,一天能輪到一次就不錯了。我們聽她這麽說,心有不忍,最後結束的時候給了她小費。她不收,說這裏沒人給小費,我勸過她才收下。
上圖:某人-歡天喜地娶苗家老婆,本人-老公婚禮新娘不是我:)
還有一家我們走訪的是當地最老的吊腳樓之一,有一百多年了。我們進去的時候院子裏坐著好幾個中年和老年的婦女,都是他家的七大姑八大姨,有的編籃子,有的繡花。迎出來接待我們的是一位身材高挑的年輕婦女。這個吊腳樓裏外都比較黑,外麵的木頭發黑大概是老舊了,裏麵沒有塗牆壁,窗戶很小,所以光線比較暗。這個老屋房間挺大的,進門的地方有張床,一個兩歲左右的男娃趴在床上,他不說話,也不怕生,隻盯著我家老外看。屋裏陳設簡陋,所有的家具都是木製。我們在一張寫字台模樣的桌邊坐下來,女主人給我們泡了茶,然後導遊主動提出用銀手鐲為我們刮痧解乏。離開時出於客氣,買了一點女主人推薦的茶作為答謝。
(上圖:女主人用開水消毒水杯)
有趣的是出門的時候,看到那個小家夥正在看電視上的動畫片——小豬佩奇。我當時突然有一種穿越的感覺:從澳洲飛過千山萬水來到這個遙遠的湘西苗族人家,在一家百年老屋裏上演的居然是全世界孩子都在看的小豬佩奇。。。
3. 坑。。。
一般來湘西苗寨玩兒還有一個吃“長席”體驗,因為知道湘西的東西太辣,我們選擇不吃,打算直搗鳳凰古城。但是司機說有一個購物項目,我們行程上唯一的一個購物項目要去一下,是個玉廠。我們聽了馬上拒絕:這裏又不出產玉石,為什麽去玉場?但是司機要交差,一定要我們去打個照麵。
進了玉廠的大門,馬上就有好幾個人圍過來開門讓我們下車。根據以往的教訓,我警覺這裏有坑,堅持不下車。司機無奈往外走,可那些人攔著不讓。這司機從張家界開始跟了我們幾天了,有功勞也有苦勞,見他麵露難色,我們就決定進去應付一下。沒想到這樣的地方真不是好應付的。
接待我們的是一位穿著藏青色西裝製服的小姑娘,她先帶我們坐進一個教室講珍珠和玉石。我跟她說我們不買珍珠,也不買玉石,還要趕路,放我們走吧。可那女孩說這是個流程,如若馬上離開會讓她為難。屋裏有攝像頭,她不講,老板會怪她沒有盡責。我們隻好坐在那裏喝水,想著教室裏麵有空調,借機休息一下消消暑也未嚐不可。大概坐了15分鍾,起身要走,這時進來一個打扮幹淨時尚的小夥子,他介紹自己是這家老板的孫子,說別的導購都在忙,爺爺派他來招待我們。他的開場白是這樣的:我是剛剛趕來給我爺爺過80 大壽的,對這裏的事情一竅不通,你們不想聽,我也不會講,就隨便聊聊吧。。。
我們覺得這孩子挺誠懇,就又坐回椅子上。沒想到三個自詡的老江湖,居然沒看出來他這個毛孩子扮豬吃老虎的套路。。。
敢問坑在何方?坑在腳下!
(待續)
沒見玉藝術的照片,期待下一集,看有什麽坑!
回國旅行到處都是坑,老外必須有組織。
旅遊就像走進一部誇張的電影,我去桂林就遇到假夫妻表演,愛情、婚姻都當兒戲。
不喜歡那種娛樂。
真正的“靠山吃山,靠水吃水” 芙蓉鎮賣玉,杭州賣茶,都是天價。
感謝王妃的記錄,希望他們看到能改進。
好喜歡水邊的苗寨和他們的刺繡。出門旅遊真是到處是坑。不跟團是不是好一點?那個看小豬佩琪的小男孩樣子好可愛:)
我遊回來先補讀了張家界,還是很美的,不過有那麽多輔助設施還能走出2萬多步,很神奇了。我們以前回去都是孩子暑假,太熱,哪都不想去,也許以後找一個好點的季節,去遊一趟張家界。謝謝王妃介紹
跟著王妃深度遊。“曉慶後來整的都不像她”,哈哈,是的。原來芙蓉鎮長這樣,挺漂亮的! 坑,艾瑪。王妃遊記好看,不是走馬觀花,有故事!
你們上當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