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遊記 2:歲月的作品——貴州的水
貴州有什麽可看?要去了才知道那裏的美,以前自己真是孤陋寡聞了。
在黃果樹的時候聽說最早有關黃果樹瀑布的記錄是徐霞客1638年的《黔遊日記》,這幾天找來讀了讀,發現徐霞客不僅僅記錄了黃果樹瀑布,還有他兩次來貴州,對所到之處風光人文的詳細記載。隻是我們和徐霞客行走的路線隻有安順(黃果樹瀑布景區所在)和貴陽一帶是重合的。
徐霞客一穿過黔粵之界,就對貴州的山路有如此評價:“其石極嵯峨,其樹極蒙密,其路極崎嶇,。。。與後人所傳貴州“地無三尺平”相吻合。也正是因為貴州崇山蜿蜒,峻嶺成林,熔岩石洞比比皆是,才有了像黃果樹瀑布那樣令人讚歎不已的流水畫卷。我們行程最先到達的兩個景點黃果樹瀑布和荔波小七孔,可以說是水之美的集大成之地。水花綻放、氣勢磅礴的瀑布與安靜的小溪、湍急的川流,交織呈現了一幅幅立體的水晶畫麵。
荔波小七孔和大七孔
我們是6月6號去的荔波小七孔和大七孔景區。荔波在貴州最南部,與廣西接壤。大七孔和小七孔是兩座七孔橋。大七孔那天關閉景點,我們實際上隻遊覽了小七孔景區。這片景區是樟江風光帶的一部分,小七孔景區則是荔波的核心,漳江湖綠茵環繞,水麵如鏡。我們去的那天陽光極好,天氣極熱,行走在如因的叢林裏,時有瀑布湍流飛濺的水花漫天飄下,心曠神怡。。。
隻是寫貴州的水,一提筆就覺得底氣不足,詞匯貧乏,這裏隻好讓古人代勞了——








黃果樹瀑布景區
黃果樹瀑布有3個主要景區,天星橋,黃果樹和陡坡塘,盡管景區之間有擺渡車連接,那天我們一路仍然走了7個多小時。
天星橋是我們最先遊覽的景區。這裏除了可以看到一個巨大的溶洞天星洞,還有怪石、異樹、奇藤和瀑布。景區的介紹說:這裏的一切“是風的作品,水的作品,歲月的作品。。。
天星橋的兩個最引人注目的景點,一是天星洞——這個溶洞麵積1.8萬平米,洞內奇峰異石,柱石花變化無窮。


另一個是銀鏈墜潭瀑布。比起黃果樹瀑布,我覺得這個瀑布更美、更獨特!
這個瀑布呈漏鬥形,好像一張打開的巨大荷葉,葉麵布滿凹凸的巨石,河水喧囂瀉下,熙攘的水流因石頭的走向而交錯,好像千萬條銀鏈在大自然的織梭中串連,繡出一朵又一朵閃動的白蓮花。。。
如果再偷一句古人的詩句,我覺得元曲作家喬吉的《水仙子·重觀瀑布》有此地的意境:
天機織罷月梭閑,石壁高垂雪練寒。冰絲帶雨懸霄漢,幾千年曬未幹。露華涼人怯衣單。似白虹飲澗,玉龍下山,晴雪飛灘。


最後說到黃果樹瀑布。去黃果樹那天是6月5日。
黃果樹瀑布位於白水河, 2億多年前,白水河一帶因喀斯特侵蝕形成裂點,後來隨著河流侵蝕,呈現了黃果樹瀑布,距今已經有5萬年的曆史。
關於黃果樹瀑布,我覺得沒有人比600年前的徐霞客的描寫更美:。。。渡橋北, 又隨溪西行半裏, 忽隴箐雲蔽, 複聞聲如雷, 餘意又奇景至矣! 透隴隙南顧, 則路左一溪懸搗, 萬練飛空,溪上石如蓮葉下複, 中剜三門, 水由葉上漫頂而下, 如鮫綃萬幅, 橫罩門外, 直下者不可以丈數計。搗珠崩玉,飛沫反湧, 如煙霧騰空, 勢甚雄厲。所謂‘珠簾鉤不卷,匹練掛遙峰,俱不足以擬其壯也。蓋餘所見瀑布, 高峻數倍者有之, 而從無此闊而大者。。。(《徐霞客遊記·黔遊日記之一》)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