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法之鄉
團山鄉第一個養老院成立了,掌聲中餘書記的墨寶“團山鄉第一養老福利院”的牌子被高高掛起,牌子之下人頭攢動,傳來吱吱的讚歎,熱鬧非凡。
“這書法蒼勁有力,功夫一流”
“瀟灑自如,一氣嗬成,有賈體的神韻!”
……
連縣裏的記者都來采訪了,縣報上又將有一番熱鬧的景象。
大家沒談什麽養老院的話題,都在欣賞這字體。這是當地的文化,已成為一種潮流。
這裏是團界縣內獨特的文化之鄉,稱為書法之鄉。
團山鄉沒有什麽文化景點,卻成了書法之鄉,這全歸功於領導幹部的模範帶頭作用。
那是五年前,現在的縣委賈書記在這裏當鄉書記時候發生的事情。
賈立峰原來是老縣委書記的一個駕駛員,工作勤勤懇懇,一幹就是十年,後被送去黨校學習,經過一段時間的副職鍛煉,最後空降到團山鄉任書記。
領導對他的評價是實實在在,工作細致,肚子裏有墨水,寫的一手好毛筆字。
仕途走上了正軌,要實現快速提升,還需要一點政績。要快,自己快40歲了,老書記也快退了,他急切地想找到突破口。
但突破口在哪裏呢?
團山鄉是個平淡無奇的鄉,毫無亮點可言。來這裏工作半年多了,一直死氣沉沉。
“大家說說,有什麽建議能夠把團山鄉的麵貌改進一下,直言無妨。”
會議開過很多次了,每次動員大家出主意,但每個人還是那一套。
“書記是我們的班長,您說怎麽辦,我們一定鞍前馬後,全力以赴……”
論學曆,大多是大學本科畢業的,賈立峰最高的學曆也就是黨校一年學業的畢業生。看來讀了大學也不過如此,賈立峰雖心有怨言,但也暗自慶幸,看來不是自己不行,條件擺在這裏,誰也沒有辦法。
但他內心有一股衝動,一定要幹出點成績來。他在苦苦地尋找著辦法。
對著團山鎮的小街道,在窗台前賈立峰習慣地把報紙攤開,屏氣凝神,用毛筆寫下了幾個大字:立峰向陽。
這是他當駕駛員養成的習慣,寫毛筆字。給領導開車,等的時間多,賈立峰就以此打發時間,久而久之,字體長進不少,他也花了一點精力去認真鑽研了一下。有人投其所好,給他送來了字畫,他把其中的一幅名家字畫送給了領導,並在一次自然的場合下說出了那幅字畫的書法特點,老書記對他刮目相看。
老書記不再認為賈立峰就是一介車夫,而是內秀其中的人才。他後來著意看了賈立峰寫的字,還真的不錯。在自己退下來之前,身邊所有的人都要好好安排一下,賈立峰也該也輪到了,於是他走上了仕途。
他知道老書記手下的幹將很多,自己在其中算不上什麽。他不服氣,當駕駛員的也有特點,那就是不達目的不罷休的韌性。
在鎮上小石板路上的賈立峰信步走到了鎮上小學校,看著學校的牆報宣傳。有著個人嗜好的他發現了其中的字寫的不錯,書法別具一格,這引起了他的興趣。
這人的名字也很別致,叫餘墨寶。
下午課後很安靜,賈書記看到一人在辦公室裏正在作畫,他走了上去。
這人正是餘墨寶,學校的美術老師,知道是賈書記大駕光臨,急忙端水倒茶,一番客套。賈書記跟他聊起了書法。
書法正是餘墨寶的強項,他還是市裏書法協會的會員呢,隻因人微筆輕,盡管有自己獨特的書法風格,卻一直默默無聞,無人看重。聽了賈書記的一番有關書法的話語,他覺得這位領導雖並未深入其中多少,但還是稍有些書法的入門認識。
“賈書記對書法頗有見地,您喜歡寫的字體是……?” 說著看看眼前放著的紙張,他猜賈書記想露一兩手。
“我喜歡寫行書,我寫給你看看,你這老師要給點指教哦!”
在餘老師忙不迭地表示不敢指教的聲音中,賈書記已提筆揮毫,寫下了團山小學的字樣。
典型的大眾型業餘愛好者字體,但寫的還是比較周正,餘老師連聲叫好。
兩人相談甚歡,餘墨寶說什麽要拜賈書記為師,賈書記雖然高興地拒絕了,但卻把餘墨寶當成了自己的一個摯友。
“賈書記願意來我們書法協會嗎?全部手續我可以來辦,其實不複雜……”
“哈哈,當個小小的鄉書記諸事繁忙,哪有那樣的雅興和功夫啊,以後再說吧!”
書法協會隻是一民間團體,去不去無妨。當時練字並不是自己真有興趣,而且如今目的已經達到,還練什麽?賈立峰現在對書法之類還有點熱情,不過是一點餘興尚存罷了。
賈書記沒想太多,餘墨寶卻在心中打起了小九九。自己在此當老師已七年有餘,前不久校長退休,新校長一直還沒有人選,他也想得到這個位置,隻是苦於自己無任何根基,此時天賜良機,應該好好地想點辦法,試上一試。
文化界現在正興起一股國學熱,餘墨寶想到了一個主意。
殷勤地送走賈書記後,他聯係上了市書法協會的一個會員,也是場麵上的能人雅淑蘭,她經營的生意都與字畫有關。
一係列的活動開始了。餘墨寶在學校搞了一次書法比賽。在學校教書法美術的老師就他一個,自然是他全權負責,還有雅淑蘭亭讚助和記者的采訪,又把鄉裏的領導賈書記也拉了進來,整個活動在雅淑蘭的運作下還上了市報。
此後不久,餘墨寶被提拔為小學校長。他不失時機,用毛筆字寫了一份提案上交賈書記,提出了把團山打造成書法之鄉,以帶動團山發展的新思路。
據雅淑蘭的介紹,團山鎮在清代住過一個叫徐生的知名書法大師,鎮上有一個藥鋪就是他的一個外宅舊居,門楣上方有幾個隱約可見的字就是他的筆墨。
藥鋪很快變成了雅淑蘭書畫產品的作坊和文化用品商店。鄉裏的各個部門的文件往來都開始采用毛筆字,一時蔚然成風,到處都有書法筆墨的痕跡,連用電腦寫的文件都受到了排斥。
這一年的秋天,市裏在團山鄉搞了一次書法藝術展示會,邀請了全省各地的書法愛好者前來參加,鄉裏出錢出地,效果頗為壯觀。賈立鋒的作品與各位書法大師列在一起,特別有一幅看似歪歪斜斜的幾個大字—“譽滿團山酒飄香”的一個帖子,得到了好幾個人的讚賞。
據說這是賈書記有次在一個新開張的酒廠喝醉後寫的。此時正值賈書記上調縣裏任副縣長之前,這次活動也是為他做的一個歡送活動。
如今賈立鋒成了團界縣委書記,餘墨寶成了團山鄉的老大,團山成了真正的書法之鄉了。上下口徑一致,還有無處不在的書法提字,村民的門兩邊也都貼上了條幅,這裏儼然成了一個毛筆書法展示的大平台。
一條省級公路將要開建並從團山鄉附近通過,餘書記特別重視,把加固和修整靠近公路旁的爛泥塘水壩列入了鄉裏的第一要務。經過一段時間興師動眾的作業,在壩麵上框出一長條漂漂亮亮的平麵,留作寫字的地方。
賈書記對水壩名字做了修改,寫下了他的行書:團山鄉第一水壩。巨大的字符很遠就清晰可見,每個字都做了凸起鑲邊的修飾。
團山鄉政府以及之下的幾塊牌子,統統都是賈書記的題字,還有其他機構,就像一個個穿著樸素的村民,渾身上下都很平常,但頭上的帽子卻十分搶眼,而且都是一種樣式。
終於有一天,鄉政府的牌子悄悄地換了,還有水壩上的字也都平整掉了,原來賈書記下課了。
賈書記家中除了大量的現金,還有不少的名家字畫。最後經過鑒定,幾乎都是假的。
團山書法之鄉的稱號此後再無人提及,但村民們時常還喜歡在田頭用鋤頭在地上寫字比書法,特別是很多小男孩,撒尿時在地上寫字,比試著看誰能寫出完整的字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