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醬油
高華大伯在鎮上一向是個一言九鼎的人物,但今天他徹底震怒了,他的問題對方根本就不接話,還覺得可笑。他提著醬油瓶去街口那個雜貨鋪去打醬油,居然已沒有散裝醬油賣,怪不得之前兒子打醬油時老不用醬油瓶子,說是店裏免費提供,他一直有點疑惑,以為現在市場物質豐富了,真得變好了呢 ,誰知他一直被蒙在鼓裏。
“大爺,老早就不賣散裝醬油了,都是瓶裝的,這裏有三種牌子的,您要哪種?” 店裏的年輕人微笑地回答道。
”什麽大爺?我還沒退休呢!沒有散裝醬油,我都用了大半輩子了,說沒就沒了?” 高華大聲嚷嚷著,相當的不滿。他看看一瓶醬油,居然要3塊錢一瓶,工資一個月才八十多塊!這不是有意坑人嗎?鎮上的躍進醬油廠生產的躍進牌散裝醬油都到哪去了?
高華之前一直在鎮上的供銷社工作,改革開放前是供銷社當了十三年的主任,在鎮上也算是個響當當的人物。特別是在大躍進後幾年,物質非常短缺,他第一個提議將全鎮的物資供應統一起來,在當時起到了明顯的效果。
那是在三年困難時期,鎮上與全國各地一樣,日常生活用品陷入一種十分稀少的境地。那時高華在躍進醬油廠上班,是廠裏的積極份子,先進工作者。他讀過幾年書,凡事總愛多想一想。他發現鎮上的商店來自各個部門,有單位上的,有商業局的,還有供銷社的,這不利於統籌安排部署,進貨、分貨也比較混亂。
他先找到當時的供銷社牛主任:“我們廠的醬油現在基本無貨了,但我發現有的店還有,有的店斷貨好幾天,這就是個問題,說明統一調撥是必須的。”
“小高同誌,你反映的這個問題很好,從這一點上看其他很多東西也是這樣,應該全麵統管起來,有計劃地生產和銷售!走,你跟我一起去一趟鎮黨委。” 牛主任拿起桌上的資料。他這段時間一直都在考慮如何調撥物質供應的問題,小高提出的東西很有代表性。
經過研究,成立了鎮物質生產統籌委員會,鎮長掛帥,牛主任任常務,高華也進入了其中作具體工作。
先從醬油開始。組織鎮上的農具廠生產三種規格的木桶用於盛裝醬油,依次發往大、中、小商店和食堂飯店,按人頭計劃分配。
鎮上有個酒廠,過去一直用山裏的野山楂作原料製作散裝酒。由於近來野山楂被大量采摘用作充饑,山楂的收集遇到很大的困難,有人提出加少許醬油,減少野山楂用量,此法生產出來的酒口味加重,味道獨特,改名金山楂酒,進入銷售後,反應不錯。
木桶的集中生產、使用和調配發揮了巨大的作用,很多地方都使用了這些木桶 。連大糞和尿水的運輸也用上了,這引起了一些人的側目。反映到統籌委員會後 ,有過一些爭論,但最後還是統一了思想。
高華有一段比較精彩的發言:“當前物質緊缺,要做到物盡其用,隻要實際當中需要的,就應該可以。木桶作什麽使用時,用毛筆字大大地寫上標注就可以 ,不妨礙什麽!”
此時高華已成了一名委員,負責日常事務,他勤勤懇懇,積極肯幹,很得領導賞識,兩年後不久被提拔為供銷社的副主任,然後是主任。
他上任後全力以赴,建了個汽水廠。此時最困難的時期已過去,進入了一個恢複建設期。汽水飲料中加入一點醬油,不但有色澤,口味還獨特,進入各網點銷售後反映不俗。
除了汽水外,提著一個瓶子就可以解決買醬油或酒的問題,汽水瓶子可以退錢,也可以作打醬油或打酒用瓶子,一種東西多用,有利於節約資源,在多快好省的建設社會主義的運動中著實起了不小的作用。省錢省事,大家悠然自得。在高華的倡議下,醬油廠、酒廠、汽水廠以及木桶等廠都統一劃撥到供銷社一元化領導,計劃生產銷售,並發放票證,憑票供應,取得了很大的效果。從此高華在鎮上有個別稱叫“醬主任”或“高醬油”。
“這酒裏有股醬油味啊?”
“這叫醬香型酒,茅台酒就是以此聞名於世的,中央首長都愛喝這種口味的……” 聽的人如夢乍醒,又往嘴裏倒了一口散裝酒,瞪著眼睛琢磨著。那時物質貧乏,人們嘴裏無味,有鹹味的東西就算好東西了,所以偶爾請人來家裏吃飯時經常會問:“有鹽味嗎?” 醬油不但有鹹味,還有一點香味呢!
進入改革開放後,當了多年主任的高華退居二線,但在社裏還是喜歡指手畫腳,無奈之下他被請進鎮委會作調研員,名義上是升了,實際上更無具體事項可做,他無聊的時候在當年的統籌委員會的辦公室會閑坐半天。
“高主任,忙哪?來瓶可口可樂,跟你當年的汽水味道有點一樣哦!” 有人路過他的辦公室隨手遞給他一瓶市場暢銷的洋汽水 。
“什麽味?一股中藥味!比當年我們的汽水差遠了!” 高主任喝了一口,時下最熱,才喝到嘴裏是有點藥味,但很快就有點回甜,還十分解渴消暑,他暗自忖度道:“這倒有點別致!”
整天無所事事,鎮上商品經營活動如火如荼,商品種類繁多,醬油廠已並入市裏的食品調料有限責任公司,酒廠和汽水廠也已轉換生產經營。高主任閉眼不願看到這些,這叫眼不見心不煩,隻管低頭走路去辦公室看看報紙,然後就是在自家院落裏養鳥喂雞 ,為了叫兒子打醬油還差點把兒子給揍了,原因就是兒子打醬油不帶瓶子,他以為兒子又亂花錢買空瓶子,家中的瓶子越積越多,每次一打就打一瓶回來,但還不滿瓶,每次問起來都有說道:
“今天醬油優惠,但要打滿兩提勺…”
“今天就最後這麽多剩在桶裏了,說優惠都拿去算了……”
……
這次親臨現場,原來如此。他抓起放在櫃台上一瓶可口可樂,大叫道:“醬油3塊一瓶,這洋汽水兩塊五,過去散裝醬油才一角五一提勺,這錢賺得太狠了!”
人群中有人附和道:“是啊,這洋汽水兩塊五也夠貴的,過去鎮上的汽水也就是2角錢一瓶,味道也差不多,瓶子還能退兩分錢,這洋汽水瓶還不能退瓶子!” 大家七嘴八舌,有人甚至抱怨起木桶也不用了,還有那麽多的桶怎麽辦?
“高主任,我們還是覺得散裝醬油好,想買多少是多少,建議還像過去那樣供應比較好……”
看到這麽多人站在自己這一邊,高主任激動起來。想當年不也是由他出頭建立起了統籌委員會嗎?今天他又站在廣大人民群眾需要麵前,想到此,他說道:“這醬油和酒都是我們日常生活中天天都要用到的東西,我就不信就這樣消失了,應該把它恢複起來!現在不是講公平競爭嗎?我們應該讓散裝醬油和酒重新回到我們的生活中來!” 整天無所事事,報紙上刊登的東西還是知道一些的。是該幹點事情了,對當年在醬油廠的業務如今仍然滾瓜爛熟,酒廠的生產也十分熟悉。他決定先從醬油生產開始。
憑著這張老臉,還怕別人不給麵子?從租場地到買設備和招人,一路還算順利,錢該花的花,一個小作坊式的醬油廠終於建成!高華在家人的反對和罵罵咧咧中,在許多旁人的懷疑當中,整裝出發了,他給醬油廠取了個名字叫“高達醬油廠”。
招的人都是過去的老職工,都退休了,5、6個人,有的還帶來不少過去用過的木桶,其他人都不願意來。
“這木桶好啊!能喚起人們對過去的回憶,它就是招牌,到時候從街上一過,就是廣告!”
“好是好,隻是過去拉糞和尿水也是它啊!”
“把這上麵的大字再好好描描,桶擦幹淨一點……”
大家熱烈地討論著,若醬油產銷上去了,緊接著就是酒廠了,前景大好。現在生產容易啟動,原材料立馬就到,隻要資金到位。關鍵是銷路。高華走了不知多少商家了,願意代銷的卻寥寥無幾,全然不同於當年,各銷售點爭相前來進貨,供不應求,眼下真是變了。
好歹有幾家商鋪願意代銷,還有幾家飯店試用,但都是售後付款,出於沒有底氣。由於原材料價格及人工的原因,一提勺售價為5角以上,價格上與瓶裝醬油差別不太大,幾個店鋪銷售量也十分有限,飯店價格殺得太狠,因為其他醬油的批發價格都很低,不久醬油廠經營上便進入一個入不敷出的境地。廠裏考慮壓縮產量 ,減少工時,好在都是退休人員,對工資收入也不太在乎,醬油廠就這樣暫時維持了下來。
數月之後,原來代銷的商店退出了不少,廠裏資金出現周轉困難,並開始負債,最後來上班的就隻是高華一人了,而且家中已無錢墊付。高華一時興起,拉一板車,放上幾個木桶,沿街叫賣起了散裝醬油。
“高主任,辛苦辛苦,謝謝了,醬油家裏滿滿一大瓶,要是需要的話,一定來買!” 迎麵來人客客氣氣,高華心中如五味雜陳,感歎世間變化,想當年是何等的威風,現在卻反過來希望別人賞臉。他把板車停在小河邊,坐下來望著小河流水,懷念著過去的美好時光。
那是一個火紅的年代,一個指示就能翻江倒海;一個口號,就能熱火朝天,雖然賺得少,吃不飽,但沒人講究物質。現在人們的思想變了,變得看重實惠,看重體麵,注重虛榮!瓶裝醬油無非就是商標和包裝好看點,內容還不是一樣!
既然別人如此,自已為何不反其道而行之?他要向金錢開戰,向當今社會的唯利是圖開火!高華決定破釜沉舟,來一個壯士一去不複返!看看庫存的醬油也就是這麽多了,免費贈送!拉著板車,兩旁掛著大大的免費牌子,挨家挨戶送醬油。剛開始沒人相信,後來有人真的得到免費醬油了,頓時絡繹不絕 ,兩天之內,庫存的醬油全部清空了。
高華坐在空曠的作坊醬油廠裏,望著七零八落的空空的木桶發著呆,幾個要債的人早早地摸上了門,正當高華不知如何回答還債時,又前後進來了兩個記者,對著廠裏及高華和債主連續拍照,並說鎮裏的群眾對高達醬油廠評價很高,高華免費送醬油到各家各戶的事跡將會在明天的城市日報和其他報紙上刊登。
隨著媒體的曝光,高達醬油廠進入了人們的視野,高華也成了名人。他接受著各方人士的稱讚,但心中的債務陰影卻揮之不去。鎮上領導也來到了醬油廠,看到眼前這些簡陋的設備,雖然嘴上一片讚許之聲,但心中對廠裏認可的人寥寥無幾 。有人問高華有何打算,他竟一時不知如何回答!
市裏的食品調料有限責任公司找到了高華,詢問能否把高達醬油廠收購到公司名下,這下勾起了高華的諸多情感。他其實不想再經營下去了,隻是債務問題使他不能脫身,既然有大公司來兼並,何不就勢拿一把呢?
“現在高達醬油廠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領導也很重視,下一步本想與銀行洽談融資事項。當然你們是大公司,能與你們聯合前景會更好,隻是有幾點需要雙方共同商量。”高華經過了這一通商戰的洗禮,已精明了許多。
最後達成了協議:高達醬油廠並入食品調料有限責任公司,由公司承擔所有債務,並補償高華當初建廠的全部投資,聘用高華為公司產品銷售代言人,“醬主任”和“高醬油”等名詞也以喜樂打趣的方式出現在廣告中。
媒體上新一輪的造勢活動開始了,除了其他產品推銷外,醬油將著重於公司的瓶裝產品,散裝的隻用於懷舊的襯托說辭,散裝醬油徹底從人們的生活中消失了,它隻是用於回顧過去的一個小插曲。
一個廣告中醬主任雙手揮舞一把斧子向標有“高醬油”的大木桶砍去,一桶醬油灌入了一小瓶中成了瓶裝醬油,現在的一瓶等於過去的一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