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有哪一塊大陸會像澳大利亞一樣,用其國家的名字命名呢?沒有,常被稱為澳洲的澳大利亞特立獨行。這塊大陸是世界上六塊大陸中最小的,也是世界上唯一一個獨占一塊的大陸。可是,四麵環海的澳大利亞本應該跟世界上最大的格陵蘭島一樣,也被稱作島,為什麽它的土地會被稱作澳大利亞大陸呢?地理學家們說,格陵蘭島和北美洲在一個板塊上,而澳大利亞自己就擁有一個板塊,還有延伸到海洋中的大陸架。跟格陵蘭島單一氣候類型不同的是,澳大利亞分布著熱帶雨林、熱帶草原、熱帶沙漠、亞熱帶季風、溫帶海洋性、地中海等氣候,這些都是典型的大陸特征。
悉尼
悉尼
悉尼
悉尼
澳大利亞的獨特不隻這些。此地有僅次於南美洲的亞馬遜雨林,還有各種鳥類。澳大利亞的鳥類約占世界上鳥類的70%,素有“鳥類天堂”的美稱。當然,最著名的是這裏有大批澳洲特有的動物,比如不會飛的鳥,但奔跑速度卻可以達到每小時50公裏多的鴯鶓;平均長度為1米,直徑為2厘米的巨型蚯蚓;世界上最大,重量達一噸的鱷魚;世界上最小的小藍企鵝;直立時身高2米多,體重近100公斤的巨型袋鼠;夜行動物鴨嘴獸和獨行動物樹袋熊,以及“住宅設計大師”袋熊等等。可以說,澳洲是有袋類動物的家園。除了樹袋熊和袋熊外,還有袋貂、袋獾、蜜袋鼯、兔耳袋狸、澳大利亞國寶袋鼠和已經滅絕的袋狼等。全球的有袋類動物,大部分都分布在澳大利亞,隻有一小部分分布在南美洲。
為什麽世界上很多古老的物種和動物的原生地都在澳大利亞?有人說,擁有高級文明的外星人在地球上進行實驗時,把進化成高級生命體的失敗作品都丟到了澳大利亞,就像澳洲最初是英國罪犯的遣送地一樣。難道澳洲是外星人的“垃圾場”嗎?就讓我們跟隨《海奧華的預言》,走進這個撲朔迷離的國度,去一探究竟吧。
藍山
藍山
藍山
該書的作者是移居澳大利亞的法國人,一天夜裏他被宇宙中最高等級的外星人擇選去參觀他們的海奧華星球,旅途中這些外星人給他講述了這個星球和澳大利亞的曆史。在人馬座中的巴卡拉梯尼星球上,居住著兩種人:一種是有著厚嘴唇,扁鼻子和卷頭發的黑人,另一種是黃種人,即今天生活在地球上的華人。他們都是經過高度進化的絕頂聰明之人,共同生活在巴卡拉梯尼星球上已經超過了800萬年。兩大種族的生活狀態跟今天的地球人差不多,他們也在國企、私企和政府上班,但他們平均每個星期隻工作12個小時。不過,在巴卡拉梯尼星球,一周僅有6天,一天21個小時。
安逸的生活並沒有讓他們的精神更充盈,相反,他們瘋狂地追求金錢,認為錢代表著幸福,這跟今天某國的人一樣。漸漸地,兩大種族開始互相嫉妒和仇恨,戰爭綿延不斷,最後爆發了一場大規模核戰。核戰爭的結果是,雙方打成了平手,同歸於盡。70億的黑種人剩下了150個,40億的黃種人存活了85個。因為核災難摧毀了一切,這些苟活的,曾經有著先進文明的人變成了原始人,不僅為可憐的食物而互相殘殺,甚至開始人吃人,這些人是靠吃人肉和一些海洋生物活下來的。
南天寺
南天寺
南天寺
在核災難發生的150多年後,海奧華星球的人出手,在物質上幫助了僅存的黃種人和黑種人,卻沒有讓他們知道,這樣做的理由是基於宇宙法則。海奧華人通過托夢和心靈感應指導兩大種族的發展,有時也通過他們的飛船向兩大種族發出聲音,這些聲音被兩大種族認為來自天堂,海奧華人也因此被兩大種族的人奉為神靈,於是都市傳說和宗教產生了。
15萬年後,兩大種族無論在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方麵都取得了空前的成功,巴卡拉梯尼星球一片和平昌盛,兩個種族也結下了深厚的友誼。然而,不知什麽原因,這個星球內部正在逐漸冷卻,他們的科學家預測500年內他們將無法在該星球居住,於是在135萬年前,他們開始向地球移民,他們的飛船在地球上的首個著陸點就是澳大利亞。此時的地球,一點兒人類的氣息也沒有,隻有一種巨猿。
堪培拉
堪培拉
不過,那時的澳大利亞跟今天的澳大利亞很不一樣。新幾內亞、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和南極洲都跟今日的澳大利亞在一塊大陸上,有一條寬約300米的海峽地處在今天泰國所在的位置。澳大利亞也都處在赤道區域,氣候十分潮濕。不一樣的還有,那時的澳大利亞有一個巨大的內陸海,它是好幾條大河的匯聚地。因為有充足的淡水,因而此地是很多動植物的家園,成群的巨型斑馬、一種可食用的大鳥、非常大的美洲虎和一種身高近4米的恐鳥時常在田野中遊蕩,一些河裏還生活著長達15米的鱷魚和近30米長的蛇。
廣闊的田野和大江大河及平坦的陸地讓澳大利亞成了巴卡拉梯尼人的首個移民基地。但是,選擇在澳大利亞居住的是黑種人,他們在澳大利亞的內陸海旁建造了第一個基地。而黃種人則選擇居住在現在緬甸所在的地方,此地也是水草豐美之地,他們在孟加拉灣沿海建立了第一個基地。基地建好後,超光速飛船開始運送巴卡拉梯尼人來到地球。在大約50個地球年的時間裏,一共有360萬黑種人和360萬黃種人相繼到地球定居。他們都是很漂亮的種族,黑種人無論男女,身高都在2.3米左右,黃種人則在1.8米到1.9米。可是,因為地球上的引力比巴卡拉梯尼上的大,因而這兩個種族移民地球後,體型都變小了。
墨爾本
墨爾本
墨爾本
墨爾本
每當看到巴卡拉梯尼人移民地球的故事,我就覺得馬斯克要把地球人移民到火星上的想法並非癡人說夢。當巴卡拉梯尼人選擇移民的星球時,他們也考察過火星。那個時候,火星上是有人居住的,這些人的身高不超過1.5米,是非常矮小的蒙古人種。雖然火星人沒有科技,但他們卻有著高度發達的精神文明。火星上也沒有很多動物,隻有侏儒山羊、很大的野兔,幾種老鼠、一些鳥和三種蛇。植物的種類也很少,樹高不超過4米,有一種可食用的草。
這樣的狀態無法供養來自巴卡拉梯尼的大批移民,更重要的是,火星也在慢慢變冷,4千後同樣不適合居住。於是火星被放棄,地球因為適宜的居住環境而“榮幸”被巴卡拉梯尼人選中。此時地球的自轉軸和公轉日前跟今天的不一樣,自轉一圈要30小時12分,公轉一圈要280多天。因地球的重力比巴卡拉梯尼星球的大,因而黑種人和黃種人最初都不適應,他們在不適中用從他們星球上運來的輕而堅固的材料建成了城鎮和工廠。讓巴卡拉梯尼難以適應的還有地球上的大多數動植物。為了讓他們的玉米、向日葵、小麥、高粱、木薯等適應地球環境,也為了讓地球上根本沒有的植物,或是無法食用的地球上的原始品種能夠走進他們的廚房,巴卡拉梯尼人建立了很多實驗田。
大洋路
大洋路
大洋路
大洋路
與此同時,黑種人把他們最愛吃的山羊和袋鼠引進了澳大利亞,但是袋鼠食用的阿栗露草地球上卻沒有,他們隻能人工飼喂袋鼠,直到幾十年後袋鼠逐漸適應了地球上的草。很多很多年過去後,黑種人最終讓阿栗露適應了地球環境,可袋鼠已經不願意吃它了,以至於沒有動物食用的它在全澳洲野蠻生長,現在被稱作“刺葉樹”,俗稱“草樹”。難道袋鼠真的是巴卡拉梯尼人在100多萬年前引進澳大利亞的嗎?這可能是一個永久的謎團。
跟黑種人不一樣,黃種人帶來的是卷心菜、萵苣、荷蘭芹、香菜等植物,及櫻桃、香蕉和橘子樹。他們把這些種在了孟加拉灣腹地的實驗田裏,可是香蕉和橘子的種植卻不成功,因為那時的氣候比現在冷。不過,當黃種人把兩種樹分給黑種人後,黑種人在澳大利亞成功種植了它們。由於黃種人在種植小麥方麵比黑種人成功得多,於是“尺有所短,寸有所長”的兩個種族開始了商業交換。黑種人為黃種人提供袋鼠肉、渡渡鳥肉和斑馬肉,黃種人則向黑種人出口小麥和蔬菜,貿易的交通工具是宇宙飛船。
阿德萊德
阿德萊德
阿德萊德
阿德萊德
和諧共處的兩大種族在精神上也很契合,他們都相信轉世,也相信宇宙法則,宇宙法則是:無論生在哪個星球上,人的首要責任都是發展自己的靈性。雖然他們都有激光武器,但從未使用過。當他們在地球上生活了3個世紀後,他們聯合探索了地球的其它區域,發現非洲的好望角。在非洲大陸,他們還發現了大象、長頸鹿和水牛,以及一種他們從未見過的又小又酸的西紅柿。黃種人經過數個世紀的改良,才變成今天的西紅柿。不幸的是,他們還帶回了可怕的黃熱病毒,受災最為嚴重的是澳大利亞的黑種人,死亡人數是黃種人的四倍。最終,擅長醫學和病理學的黃種人製造了一種疫苗,並將它送給了黑種人。看到這裏,我不禁想:中國跟非洲黑人的國家那麽親近,不會追溯到此時吧。
不管是不是真的,黑種人在戰勝了黃熱病毒後,人口開始井噴。不僅澳洲和新幾內亞有密集的人口,當時氣候溫和的南極洲大陸也一樣,黑種人的數量達到7.95億。在澳大利亞,一共有8個州,每個州都由8個城鎮或轄區組成,民眾通過舉手投票的方式選出一名城鎮的管理者和八位長老。那時,兩個種族的犯罪率都極低,因此每個城鎮都沒有監獄。會心靈感應的人們駕駛著超輕的氫引擎車輛,穿梭在各個城鎮之間。這些車輛有抗磁力和抗重力係統,可以懸浮行駛。此種交通工具怎麽跟馬斯克描述的車輛很相似呢?
烏魯魯
烏魯魯
烏魯魯
烏魯魯
看似完美的生活在兩大種族移民地球3萬年後結束,這一年,一顆巨大的小行星正在靠近地球。於是,澳大利亞、新幾內亞以及南極洲政府共同做出了決定:在小行星撞擊地球前,宇宙飛船要帶上盡可能多的醫生和特殊人才離開地球,黃種人領袖也同意了這個決定。但是,因為兩大種族在地球上待的時間太長了,因而他們的宇宙飛船已經喪失了超遠程航行的能力,隻能進行為期12周的自動飛行。為了確保飛船能在太空裏停留最長的時間,他們在精確計算出小行星的速度後,計劃在小行星撞擊地球前的前2個小時起飛。
可是,小行星突然出人意料地加速了,兩大種族隻有1個小時的起飛時間,這些時間根本不夠黑種人的80艘飛船和黃種人的98艘飛船離開地球大氣層。當小行星在進入地球大氣層後,它碎成了三大塊,其中最小的一塊擊中了現在紅海所在的區域。而這次撞擊還讓地軸發生了偏轉,也讓地球發生了難以想象的大爆炸,澳大利亞、新幾內亞、日本、南美洲等地都發生了火山爆發。山脈瞬間平地而起,高達300多米的海嘯席卷了澳大利亞4/5的土地。澳洲大陸被分開了,南極洲的一大片陸地也沉入了水中。緊接著,一塊巨大的陸地從南太平洋的中部海域升起,它被稱作姆大陸。這個姆大陸便是《遺失的姆大陸之迷》中的大陸,離今天澳大利亞東海岸很近。
布裏斯班
布裏斯班
布裏斯班
布裏斯班
黑種人和黃種人的飛船因沒有足夠時間飛離地球大氣層,因而它們中的絕大部分被由小行星碎裂產生以及尾隨小行星而來的成千上萬的碎粒所擊中,最後黑種人剩下三艘,黃種人剩下四艘,這七艘飛船竭盡全力逃了出來。但是,它們並沒有幸運到最後。12周後,當七艘飛船不得不返回地球時,隻有一艘成功著陸,其餘的都被卷入了暴風,摔成碎片。那艘唯一幸存的飛船降落在了格陵蘭島,飛船上有95名各個領域的專家。今天的美國總統特朗普堅定地要把格陵蘭島收到美國麾下,源頭是在這裏嗎?
我不知道,但我知道,《海奧華的預言》書中說,這艘幸存的飛船受到了不可修複的損壞,無法再次起飛,黃種人隻能把它當成一個避難所。這時的澳洲大陸大部分地區,被地殼劇變產生的高放射性有毒物質覆蓋,這讓此地的人類和動物幾乎全部滅絕,隻剩下180名幸存者。更不幸的是,大約一個月後,澳大利亞的幸存者和飛船上的黃種人都被地震和洪水吞食了,地球上所有文明的痕跡被摧毀殆盡,沒剩下一座城市,輝煌的黃種人和黑種人文明變成了傳說中的記憶。不久,開始了大麵積的饑荒,地球上其它區域殘存的人類被新生的峽穀和海洋分開,彼此失去了聯係,地球上的人類第一次出現了人吃人的現象。
黃金海岸
黃金海岸
黃金海岸
黃金海岸
相比受災嚴重的澳大利亞,新幾內亞的毒氣較少,死亡的人數也較少。不過,這裏黑種人的基因卻發生了變異,隨著鬥轉星移,他們變成了今天澳大利亞的土著,而巴卡拉梯尼星球的黑種人和黃種人的混血後代則變成了阿拉伯人。如果《海奧華的預言》一書所言都是真實的,那澳大利亞便是地球上文明的始祖。我帶著好奇,在美國是夏季,但澳大利亞是冬季的六月,跟先生開啟了近一個月的澳洲萬裏行。我要讓澳大利亞知道,我對它的喜愛,可以跨越山海,那海中搖擺的海浪便是我對它的深情告白。我想它的時候,會風起,會雲開。
原定大致路線
實際大致路線
裏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