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跟美國並沒有地緣政治矛盾,更不會,也無意存心去取代美國的全球領導者地位。就是因為中國的崛起,從某種意義上襯托出美國的衰落,讓華盛頓精英難以接受這種結果。他們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結果產生了幻想強迫症,總以為中國會對其全球霸權地位構成挑戰,這就是中美緊張關係高燒不退的“病根”。99歲老將出山,一句話談中美,這人是誰?他是怎樣評價中美關係的呢?
這人就是99高齡的馬來西亞前總理馬哈蒂爾,他給中美兩國做出的評價令外界感到有點意外。馬哈蒂爾日前在出席“日經新聞”主辦的“亞洲的未來”年度論壇時指出:雖然美國總統特朗普“對中國可能挑戰美國心懷不滿”,但“中國存在的時間比美國長得多”。因此他做出判斷認為:中國注定會成為全球最傑出的國家,相比之下,鑒於美國日益保守內向的天性,美國將無法阻止中國的崛起。
顯然,特朗普利用打關稅戰打壓中國,拉攏全球盟友在軍事層麵圍堵中國,在外交和經濟層麵孤立中國,並非他跟中國有仇,而是出於對美國衰落的焦慮,以及對中國日益強大的嫉妒等因素造成的後果。而無論是之前的拜登政府,還是目前的特朗普政府,不加掩飾地對中國進行打壓,其實就是一種不計代價的冒失行為,且結果基本都是徒勞的。原因很簡單,特朗普從第一任期就跟中國鬥,結果呢,中國越鬥越強,最終被搞得一地雞毛的卻是美國自己。
按照馬哈蒂爾的說法就是:特朗普通過征收所謂的“對等關稅”,將“整個世界視為敵人”,從而使美國陷入孤立。同時對美國的損害將“遠甚於他國”,其中就包括推高美國人的生活成本。因此,有美國學者之前曾直言:美國當前最大的敵人不是中國,而是其內部畸形的政治生態環境。由此造成的結果,就是特朗普輸掉與中國玩的“膽小鬼遊戲”,具體就體現在美國之前不止一次向中國傳遞“講和”的信息,並在不久後跟中國就雙邊貿易問題達成相關協議。
特朗普在跟中國玩“膽小鬼遊戲”時,首先對中國“眨眼”,讓他“硬漢”的形象在美國公眾的麵前大打折扣。有美國媒體在報道中指出:過去幾個月,特朗普的關稅政策朝令夕改:反複提出高關稅威脅,但最後總以妥協告終。現在,投資者開始對他的言論持保留態度,並將其關稅政策概括為“膽怯交易”,予以諷刺。就因為特朗普在麵對“強敵”時暴露出來的膽怯心理,馬哈蒂爾做出預測稱,他預計將在三個月內美國將不得不取消這些關稅”。
這實際上似乎已經表明,特朗普正在輸掉這場他親手挑起的“關稅混戰”,在上月末,也就是特朗普上台執政“擺滿月酒”的當天,有媒體在報道中就是這麽說的:特朗普打著“讓美國再次偉大”旗號重返白宮已百天。然而,對於特朗普口中的所謂“偉大”,恐怕美國人自己都承認帶著多重幻影。事實也證明,就連這些幻影也在一個個破滅。在一百天裏,特朗普給選民承諾的“黃金時代”並沒有出現,相反,隨著特朗普扣動麵向全球普征高額關稅的扳機,美元走弱而美國國債收益率拉升,顯示全球投資者對這兩大避險資產的信心被削弱。
與此同時,美國的消費者信心指數也已從特朗普就職時的71.7%,直降至百天後的50.8%。因此,有美國“名嘴”表示,那些“讓美國再次偉大”的支持者們之所以會投票給特朗普,那是因為他們親眼見證幾十年來失業、工資停滯和“腐敗不堪”的體製,因而想要“徹底改變,打破一切”,然而他們失望了,因為特朗普的關稅政策讓他們損失慘重。特朗普扣動關稅大戰的扳機,外界看到的並非美國“再次偉大起來”,而是美國正朝著衰落的深淵急速往下掉。那麽,這是否意味著第一強國或換人了嗎?
特朗普當然不會這樣認為,但馬哈蒂爾則坦言“美國贏不了中國”,原因是“特朗普無法阻止他們發展壯大。中國將竭盡全力保住市場”。另外,他還特地告訴參會的各界人士:“美國無法重振雄風再次成為世界第一,而中國看起來將成為世界第一強國”。中美博弈的結果是不是如馬哈蒂爾所言,讓我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