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前受訪 黃永宏:沒有誠信 新加坡政治將走向危險邊緣
【卸任訪問】黃永宏:新加坡政治 理性且進步
zaobaosg 2025年5月13日
國防部長黃永宏醫生卸任在即,他5月13日在國防部總部,接受本地媒體采訪,回顧自己24年的政壇生涯,也分享自己對地緣政治以及新加坡政治文化的脆弱與可貴。 https://zb.sg/qp8K
新加坡之所以能維持公眾對政治的信任,是因為誠信始終是對所有政黨和政治人物的基本要求。國防部長黃永宏醫生指出,我國的政治文化一旦失去誠信,新加坡將走上危險邊緣。
即將卸任的黃永宏,星期二(5月13日)在國防部總部接受本地媒體采訪,回顧自己24年的從政歲月。在長達一個半小時的訪談中,他避談個人成就,也不刻意渲染情感,而是反複回到一個核心議題:新加坡政治文化的可貴與脆弱。
他說,從政者不是不能犯錯,但必須說出真正的想法、兌現承諾,並坦率表達立場,而不是迎合輿論、含糊其辭。
“我們每個人都有缺點,也都會犯錯,不完美是人之常情。但關鍵在於,你說的話是不是你真正的意思?你是否言出必行?你做出了承諾,是不是真的會去兌現?”
他說:“我希望我們政治的標準始終不變——誠信必須是核心。”
這也是他對本屆大選結果感到特別寬慰的其中一個原因。他認為,這次選舉不僅讓執政團隊感到欣慰,更體現了選民對“理性與進步政治”的認同。
他指出,如果結果不理想,得票率隻有五成出頭,哪怕人民行動黨仍繼續執政,那將是一個模糊的信號,也可能削弱公眾對政策方向的信心。麵對金融危機、冠病疫情等重大挑戰時,行動黨政府雖有不完美之處,但盡力而為,也始終堅持誠信施政。
他說,在局勢複雜、前景不明的時刻,選民依然選擇繼續信任現任政府,這是一種清晰判斷,也是對國家未來的負責任選擇。
在剛結束的全國大選中,接下領導棒子一年的黃循財總理,首次以行動黨秘書長身份領軍出征,行動黨最終以65.57%的得票率,贏得97個國會議席中的87席,得票率較上屆提升4.34個百分點。
黃永宏形容:“這是一次為理性與務實政治投下的信任票。”
他強調,無論新加坡未來在20年、30年或40年後麵對怎樣的局勢,理性與進步都應繼續是政治文化的主軸。但這樣的文化必須由人民與政府共同塑造與守護。
“無論哪個政黨,好的政策就應該支持,壞的政策就該否定。”
然而,在今天的輿論環境下,要維持這樣的政治文化並不容易。尤其在社交媒體主導公共討論的時代,情緒往往壓過理性,聲音大不等於有道理。
“我很慶幸自己是在2001年進入政壇的,那時候還沒有社交媒體。如果你現在當政務官,卻把社媒上的反應當成衡量表現的標準,那我勸你早點放棄吧,那根本不是真實世界。”
他說,社交媒體不能完全忽視,但也不能照單全收。若太在意,負麵聲音可能被放大,反而形成一股負麵聲浪;但若一味忽略,也脫離現實。關鍵在於拿捏分寸,知道什麽時候該聽,什麽時候該放下。
“如果政治少一點阻力,就更容易吸引人參與。”
至於什麽是阻力?他說:“就是盯著你私生活、批評你的家人、還有那些酸言酸語。說不難受,那就不是人了。”
66歲的黃永宏,癌症專科醫生出身,2001年首次當選議員,隔年入閣擔任初級政務官,2004年升任正部長,2011年起出任國防部長,並在這個崗位上服務了14年。
“我不是規劃好要從政的。”他回顧24年前的起點,說得直接。
當時他專注於乳癌治療,私人診所剛站穩腳步。就在他首次當選碧山—大巴窯集選區議員後不久,接到時任副總理李顯龍的電話,邀請他加入政府,並參與經濟檢討委員會的工作。
“那通電話是在我診所、病人之間的空檔接到的。”
他坦言,自己花了20年練就職業技能,突然要轉行,並非易事。“我對當政務官完全沒有概念,隻知道如果要做,就必須能幫上忙,而不是成為問題的一部分。”
他最初的設想是“試六個月”,如果做不來,就退回醫療本行。但這一做,就是20多年。
黃永宏笑說:“六個月足以判斷自己能不能勝任。理解問題、抓到核心,並不太困難。真正難的是學會政治是可能的藝術,那是一輩子的功課。”
即便如此,他認為,在新加坡,政治始終是一條讓想為社會做事的人,感到有意義的路。
“你可以堅持理想,也真的能幫到社會。不是每個國家都做得到這一點。但如果你相信新加坡該走的方向、覺得那對國家有利,那從政還是有意義的。”
黃永宏答問摘錄
問:在當前的地緣政治局勢和各種威脅下,你想對下一任國防部長說些什麽?有沒有什麽建議想給他或她?
黃永宏:我會跟他或她說:“你會做得很好的,盡力就行了。”
我相信新的內閣會有能力應對挑戰。我理解外界對經驗豐富的部長卸任會有一些反應,但別忘了,我們之所以能有這些經驗,是因為之前也有人給了我們機會。對我來說,經驗是過去14年一點一滴累積來的。
我們也該問自己:我們現在的部長有沒有素質?我覺得是有的。他們有自己的時代背景,也有各自的能力,當然也都受過良好教育,積累了一些經驗。所以我相信,下一位接手國防部長職務的人會做得很好,我也期待他或她未來的貢獻。
說真的,我也是普通人,這幾天看到那麽多新加坡人表達感謝,真的很感動。我們平時不太習慣社交媒體這麽溫暖,哈哈。平時被罵多了,突然看到網上的一片感謝聲,還真有點不習慣。
說實話,要是早知道大家反應會這麽正麵,我可能早點退休了!
問:卸下部長和議員身份後,你最舍不得的,會是什麽?
黃永宏:坦白說,沒有太多舍不得。這其實要看你退下來之後有什麽替代選擇,而我接下來的選擇,老實說挺讓人期待的——陪孫兒、打打高爾夫球、生活輕鬆愉快多了。
如果說有什麽會想念的,大概是工作的那種“思想的碰撞”吧。但其實這我也可以從別的地方得到滿足,比如我平常就很愛看書。
不過,在工作中,那種不斷有信息進來、自己去消化、去下判斷,再把想法放到實際場域中去驗證,這個過程確實很有意思。要說會想念,大概就是這個。
但比如說官位的排場、形式上的東西?那些我一點都不會懷念……我的團隊也知道,我不是喜歡排場的人,我都是能免則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