薩克斯表示,四十多年來,美國隨心所欲地在世界各地發動戰爭,而在他看來,“歐洲在這一時期沒有任何外交政策,不發聲,不團結,不明確,隻有對美國人的忠誠……請不要讓美國官員領導歐洲,要讓歐洲的官員(來領導歐洲),歐洲要有自己的外交政策。”
薩克斯說:“別聽美國人的,亨利·基辛格有句名言,當美國的敵人是危險的,但當朋友是致命的。
美學者:中國40年沒參戰,卻被美國說“好戰“
“美國精英政客對於所謂的‘民主’幾乎毫無興趣,他們隻關心美國的力量……他們推翻自己不喜歡的政府並扶植想要的政權。隻要有軍事基地,美國就不在乎別的事情。”
10月29日,奧地利廣播電視台(ORF)網站發布了一段對美國知名經濟學家、哥倫比亞大學可持續發展中心主任傑弗裏·薩克斯(Jeffrey Sachs)的采訪音頻。他在訪談中直言,美國常把自己包裝成“民主使者”,但美國政治精英其實根本不關心“民主”,他們打著“民主”旗號的舉動隻是為了確保霸權地位。
薩克斯指出,不要被“民主”的花言巧語蒙蔽,“隻要有美軍基地,美國就不在乎別的事情”。他表示,中國在過去40年裏沒有參加過任何戰爭,美國卻說中國“非常好戰”,這就是“文字遊戲”。
奧地利廣播電視台報道截圖
這段采訪錄音是薩克斯在9月28日參加的ORF主持人雷娜塔·施密特昆茨(Renata Schmidtkunz)的一檔播客節目內容。該訪談則圍繞“戰爭與和平”的主題回顧了西方國家在過去幾十年裏的變化。“戰爭與和平”是ORF在今年推出的一係列播客節目,主要討論俄烏衝突及國際法等問題。
談及美國主導下的單極世界,施密特昆茨指出,美國總是聲稱自己有能力“傳播民主”,但實際上,美國入侵阿富汗等國家並沒有帶來“民主”,反而摧毀了當地社會。她詢問薩克斯對於美國這一行為有何看法。
對此,薩克斯直言,美國政治的實質就是精英政治,而主導美國政治的高層政客對於所謂的“民主”幾乎沒有興趣,他們隻關心美國的力量。
“美國希望自己的軍隊進入黑海,隨著北約東擴進入烏克蘭和格魯吉亞。美國正在東亞建立聯盟來對抗中國。這都與美國的實力有關。”薩克斯說,“美國自1950年起就是一個霸權國家,從1898年起就掌握了美洲的霸權,它會推翻自己不喜歡的政府並扶植想要的政權。不要被‘民主’的花言巧語蒙蔽,隻要有軍事基地,美國就不在乎別的事情。”
資料圖:傑弗裏·薩克斯
施密特昆茨隨即指出,一些人會說,他們寧願生活在美國而非俄羅斯的統治之下。她詢問薩克斯,“美國是如何做到在對民主毫無興趣的情況下,又讓人們相信自己代表‘民主製度’?”
薩克斯則回應說,這不過是美國玩弄的“語言遊戲”。他援引塔夫茨大學的統計數據稱,自1990年以來,美國已經實施了超過100次軍事幹預,堪稱全球“最軍事化的國家”,可西方國家卻罔顧事實,始終把矛頭指向俄羅斯和中國。
“中國在過去40年裏沒有參加過任何戰爭,我們卻說中國‘非常好戰’。同時美國正在世界各地發動戰爭。”薩克斯說,“但這隻是語言遊戲,我們有時甚至不值得為這些言辭爭吵,因為它們是如此的空洞。”
他同時指出,美國精英政客從不承受戰爭的壓力,他們會巧妙地操縱公眾支持戰爭,少數政客的“地緣政治遊戲”才是構成美國力量的關鍵,與所謂“美國價值觀”無關。“我們總是談論美國價值觀,什麽是美國價值觀?看看美國國內發生的事,我不太喜歡美國價值觀,因為美國有那麽多社會挑戰和需求沒有得到滿足。”
此外,薩克斯還表示,從長遠的角度來看,今天中國或者印度的崛起都是正常的變化,西方國家應該學會接受現實,不要總是想著用西方價值觀來統治世界,不要再堅持自己的“主導”地位,不要再鼓吹“中國威脅”,“這樣有助於我們集中精力共同關注人類的命運。”
作為世界上最具影響力的經濟學家之一,薩克斯一直對美國的霸權主義行徑持批判態度。9月29日,薩克斯在希臘雅典參加一場論壇時表示,許多人默認“民主國家”是善良的,但在整個19世紀期間,全世界最殘暴的國家是當時所謂“民主程度”數一數二的英國;從1950年至今,全世界最殘暴的國家一直是美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