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特朗普努力讓中國再次偉大

(2025-04-16 13:11:25) 下一個

《經濟學人》最新封麵:特朗普“讓中國再次偉大”

  • 雷逸鷗 2025-04-04 觀察者網 【文/觀察者網 阮佳琪】

在美國總統特朗普的瘋狂關稅計劃衝擊全球之際,本周出版的最新一期英國雜誌《經濟學人》,以“我們如何看待這個世界”為題,發布了兩版別具深意的封麵:

一版封麵上,呈現的是特朗普手持手鋸,正將美國版圖生生切開的卡通畫麵,暗示其關稅政策對美國乃至世界經濟貿易的損害;

另一主要在亞洲地區發行的版本,則用特朗普標誌性的MAGA帽子吸引眼球。不同的是,這頂帽子上的標語被改成了“讓中國再次偉大”(Make China Great Again)。

截圖自《經濟學人》

按照《經濟學人》的說法,他們希望探討特朗普推行的關稅新政將對中國產生何種影響。在其固有認知裏,被視為美國主要對手的中國,在特朗普政府的強大壓力之下,理應陷入焦慮不安。但事實上,他們卻在中國看到了一副“截然不同”的畫麵。

在題為《美國如何最終讓中國再次偉大》的封麵文章中,這家英媒寫道,特朗普的高額關稅雖會在一定程度上損害中國經濟,但美國這種將自己隔絕於世界的做法,反倒給中國創造了一個“絕佳機遇”,使其有機會重新繪製有利於自己的亞洲地緣政治地圖。同時,在美國對外豎起高牆之時,中國還有機會重塑全球貿易關係。

審視當下全球局勢,《經濟學人》的感慨充滿了黑色幽默:“中國一直批評美國無力維持其全球角色,宣稱‘世界正經曆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這一觀點曾被西方視為帶有民族主義色彩的誇張之詞。但如今,眼看著特朗普一邊自殘,一邊滿世界搞破壞,不得不承認,中國的這一觀點是相當超前的。”

當地時間4月2日,美國白宮,特朗普手持一份關於外貿壁壘的報告發表講話。視覺中國

《經濟學人》指出,過去十幾年來,中國加快推動經濟和技術領域的自主發展進程,有效降低了其自身受到美國製裁和出口管製等外部束縛時的脆弱性。不僅如此,中國還大力推進人民幣結算體係建設,在國際經濟舞台上逐步增強自身話語權與影響力 。

文章稱,外界仍未充分認識到中國國內經濟所蘊含的發展優勢。中國秉持積極態度擁抱市場競爭,在技術研發上持續加大投入,這一係列努力促使國內工業企業,在從電動汽車到“低空經濟”的各個新興領域裏,都擊敗了西方對手。一個明顯的例子就是,今年火爆全球的中國人工智能DeepSeek,它被視為中國能夠突破美國限製,堅持創新的標誌。

英媒注意到,為了充分把握經濟機遇,中國政府近來動作頻頻,鼓勵民營企業“大顯身手”,推出更多刺激措施促進消費,同時新增債務限額為地方減壓,並且持續發力推動房地產市場止跌回穩。

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文章吐槽道,“特朗普的關稅政策卻在開曆史倒車,一舉將底特律打回70年代落伍過時的狀態。”

對於中國而言,地緣政治機遇與這些經濟機遇並存。

《經濟學人》稱,在美國這座曾經的“自由世界燈塔”,變得反複無常、危險重重的當下,雖然中國無意填補“山姆大叔”留下的空白,但它獲得了擴大自身影響力的機會,“尤其是在全球南方”,中國的發展理念與合作模式正受到越來越多發展中國家的認可與歡迎。

反觀特朗普,“他對保護主義的癡迷、對盟友的肆意欺辱以及對人權的漠然無視,則顛覆了人們對美式價值觀的傳統認知。”特朗普對北約和烏克蘭的蔑視態度,極大動搖了人們對美國允諾亞洲盟友的信心,這也成了《經濟學人》所謂的“送給中國一份大禮”。

英媒警告稱,如果特朗普未能與北京達成協議,他可能會在匯率問題上發難,並進一步實施更多製裁。

當地時間4月2日,特朗普炒作多時的“對等關稅”落地,其中對華關稅稅率達34%。《經濟學人》稱,中方的反應並不如他們所預想的那般焦慮,畢竟“中國早就在為當今這個混亂的世界做準備了。”

很快,中國商務部回應稱,中方對此堅決反對,並將堅決采取反製措施維護自身權益。

商務部指出,美方在主觀、單方麵評估基礎上,得出所謂“對等關稅”,不符合國際貿易規則,嚴重損害相關方的正當合法權益,是典型的單邊霸淩做法。對此,很多貿易夥伴已經表達強烈不滿和明確反對。

經濟學人:川普後退 但混亂政策造成持久傷害

加美財經 於 2025-04-10 

經濟學人的分析說,即便川普在關稅問題上已經有所退讓,但他對世界經濟已造成深遠破壞。恐慌之後,是短暫的狂喜。4月9日,在金融市場崩盤後,川普宣布將最不合邏輯、最具破壞性的關稅推遲90天,美國股票標準普爾500指數當日上漲了9.5%,創下近17年來最快的單日漲幅。

投資者此前對全球經濟最黑暗的預期,如今看起來已不太可能實現。川普對市場下跌的容忍似乎也是有限度的。

在他一周前宣布“對等”關稅後引發的混亂之後,這為世界帶來了某種安慰。

但不要把躲過災難當成幸運。川普引發的全球貿易衝擊,規模之大,迄今前所未見。他摧毀了美國半個多世紀以來建立起來的穩定貿易關係,轉而實施任性、隨意的政策決策——決定常常發布在社交媒體上,連他的顧問都不知道下一步會發生什麽。

他與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中國仍處於激烈的貿易對抗中。

全球各地的投資者和企業都受到了嚴重衝擊。川普首次宣布征收關稅時,引發了全球市場崩盤。標準普爾500指數下跌了約15%。長期國債被拋售,對衝基金被迫解除杠杆頭寸。美元作為避險資產的地位也未能幸免,出現下跌。

關稅宣布推遲後,股市出現了劇烈反彈。英偉達當天的市值波動超過4300億美元。

即使在這次暫停征稅之後,美國國債收益率仍然維持在高位。全球股市仍比2月高點低了11%,而這也合情合理。

自1月以來,川普已將美國的平均關稅稅率提高到25%以上,並揚言將對藥品進口等其他商品征稅。川普的顧問們對關稅可能帶來的經濟損害表現出驚人的輕率。

在他們看來,關稅成本由外國人承擔,市場下跌隻會影響富人投資者。

但美元貶值幾乎可以確定將導致美國消費者價格上漲,侵蝕家庭的實際收入。消費支出因此受到的打擊將是顯著的,包括對美國製造商品的支出,還會受到股市波動打擊信心的雙重影響。

企業投資也會受到類似打擊。企業比起具體的關稅水平,更在意的是全球貿易規則的穩定性,以便他們進行長期投資規劃。

例如,中國在2001年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後,全球貿易激增,但並未實質性降低對美貿易壁壘。企業獲得的主要是信心——相信不會發生貿易戰。

經濟學家事後估算,這一“信心效應”相當於關稅降低了13個百分點。

川普現在徹底扭轉了這種信心,不僅對美國,也對美國的貿易夥伴,尤其是在他無視美國過去簽訂的貿易協議,包括他任期內簽署的協議之後。

如今仍不清楚川普在這90天“緩衝期”內究竟想要達到什麽。他一方麵想讓他國做出讓步,另一方麵又想將製造業工作崗位遷回美國,這兩個目標是矛盾的。

如果降低關稅,就不可能實現製造業回流。但如果貿易夥伴懷疑他決意奉行保護主義,又為何願意做出讓步?


即使所有關稅最終被取消,“解放日”的記憶也將深深留在所有正建立供應鏈的企業心中。

無論如何,川普仍與中國處於公開對峙狀態,恐怕難以輕易後退。截至本文發表時,美國對中國進口商品的新關稅已經達到125%;中國的報複性關稅也達到了84%。

如此高的關稅足以摧毀兩個世界最大經濟體之間的商品貿易,盡管此前在博弈中這兩個依然深度互聯。

川普說,“中國想要達成協議”。但就像對待美國盟友一樣,隻有他自己知道這協議應包含什麽。

十多年來,西方一直對中國的貿易方式不滿。中國長期以來至少違反了世界貿易組織的精神。國家資本主義模式——通過不透明的補貼和國家資助的金融支持出口商——很難與透明、基於規則的秩序兼容。中國製造業巨額順差,部分原因是國內消費不足。

這些問題並未整體上讓美國更貧窮,但卻使得與中國的貿易在許多美國工人眼中顯得不公平,尤其是那些因此失業的人。

然而,一場破壞性極強、不可預測的關稅戰,從來就不是解決這些問題的正確方式(況且,中國正在刺激本國經濟,這些問題本身也正趨於改善)。雙方的關稅正造成深遠的經濟損害,還可能增加軍事衝突的風險。

對美國來說,更可行的路線是聯合盟友組成足夠大的自由貿易集團,以此作為進入門檻,迫使中國改變其貿易行為。這正是《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TPP)背後的戰略,然而,川普在第一任期就否決了這個協定。

財政部長貝森特提出與盟友達成貿易協定、以集體身份與中國接觸的想法。但在美國欺淩盟友、背棄過往協議之後,美國發現它的盟友不再願意配合。

這正是川普魯莽議程的短視所在。

僅僅十天,川普就結束了支撐全球經濟的舊有確定性,取而代之的是前所未有的波動與混亂。這場混亂現在或許暫時平息。但要重新建立曾經擁有的秩序,將需要很長時間。

[ 打印 ]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