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 (857)
2023 (2384)
2024 (1325)
2025 (73)
美國中國關係持續緊張,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彼此隔空喊話、互相批評。安排在阿拉斯加的高層麵對麵會談剛一開始,雙方矛盾之深即刻暴露無遺。
中國負責外交事務的最高層官員——政治局委員楊潔篪和外長王毅,與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和國家安全顧問蘇利文的會談究竟會有什麽結果尚待觀察,但周五(3月19日)最讓世界媒體感興趣的焦點是會議開始時的針鋒相對、唇槍舌劍。
英國各大媒體在報道的標題中都著重描述會談氣氛的緊張:英國《衛報》用詞是“公開斥責”(publicly rebuke );《獨立報》稱中美“公開會談中對撞”(clash at public talks); 《泰晤士報》形容雙方“互嗆”(trade barbs); 《金融時報》稱雙方“大拋指責”(hurl accusations);天空衛視新聞台(Sky News)的報道很直白:“開場很糟糕,雙方互相攻擊了一個多小時”。
那麽,在阿拉斯加舉行的這場外界期待已久的中美高層會談中,雙方都說了些什麽?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說,希望與中國對話的問題包括美國對中國在香港、台灣及新疆的所作所為的關注,以及中國對美國發動的網絡攻擊和對美國經濟盟友的脅迫。
“所有這些行為都威脅了維護世界秩序的國際規則,因此它們不是內部事務,我們認為有責任今天在此提出來。”
布林肯說,美國與中國的關係將會是該競爭之處競爭,該合作方麵合作,該對抗的地方對抗。“我們會談的用意是直接講出我們的關注,講出我們認為重點的問題,目標就是建立兩國可以向前走的更加明確的關係。”
美國國家安全顧問蘇利文說,布林肯向中國方麵表達的這些關心的問題,“不僅讓美國人民擔心,還在美國以外讓人關注。在過去兩個月展開的谘詢過程中,從盟友、夥伴國家以及更大的國際社會範圍內,我們從世界各地都聽到對每個問題的關注。”
“我們今天要明確講出的就是,從美國方麵來說,頭等大事就是確保我們在世界處理問題的方法和我們對中國的方式方法要使美國人民有好處,而且要保護我們的盟友和夥伴的利益。”
“我們不尋求對抗,但是我們歡迎競爭,我們也將一如既往為人民和盟友捍衛我們的原則。期待在今後的時間與你們討論這些問題。”
楊潔篪的講話持續了16分鍾,沒有停頓,直到講完才翻譯給美方聽。他講話重點包括:
緊接楊潔篪之後,中國外長王毅也發表講話,批評美國過去幾年對中國“無禮打壓”,說“美國的這個老毛病要改一改了”。
王毅還批評美國在本次高層會談之前就香港問題再次宣布製裁,稱“這不是正常的待客之道”。
如果說,以上這些言辭聽來還更像傳統的外交辭令,在隨後的會談中,楊潔篪還說了許多重大外交場合不常出現的大白話,在中國社交平台上廣為流傳。比如:
這其中,引起許多人關注的一個用詞是“洋人”。
有觀察人士說,“洋人”是外交場合非常少見的用詞。洋人在諸多指外國人的用語中除了指種族區別外,很多時候還帶有特定的政治含義。
按字典解釋,“洋人”一詞主要用來指“西洋人”,也就是來自歐洲和美國等西方國家的人,有別於諸如“夷人”等其他指外國人的用詞,特別指那些在近現代從海上來中國,開始了中國半殖民地曆史的西方列強。
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楊潔篪和王毅在中美高層會談中的強硬大白話,因為罕見地出現在外交場合,所以被認為更多是說給中國國內的聽眾。
很多人注意到,在第一時間發布的相關新華社新聞稿上,楊潔篪的很多“白話”沒有被包括進去。
在中國的官媒宣傳中,高層與美國會談中的“硬氣”也被呈現為國家崛起、民族複興的證明。
有官媒歡呼: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中國已經不是原來的中國”,“中國花了120年才走到了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