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金一南 2017 心勝(三冊) 講真話,辦真事,信真理,關乎民族命運

(2024-11-03 16:14:37) 下一個

真正的力量發自內心——訪《心勝》作者金一南(圖)

■ 本報記者 王振江 2013年08月13日09:31    來源:解放軍報    

作為國家安全戰略的研究者,金一南被稱為“桅杆上的瞭望者”。近日,他推出了一部將戰爭之道、將帥命運、戰略之思等放在貫穿至今的國際大背景下的首部隨筆集《心勝》,字裏行間充滿了在大時代下對強固內心的呼喚。就“心勝”理念的提出及對當下的意義等問題,記者采訪了金一南。

記 者:您之前出版的《苦難輝煌》和這部新書《心勝》都是講述黨史軍史的著作,兩者在敘述角度和具體內容等方麵有什麽不同?

金一南:兩本書差別比較大,《苦難輝煌》講曆史,《心勝》講現實。《苦難輝煌》是噴湧出來的產物,而《心勝》是反複琢磨的結果。《苦難輝煌》是個完整的係列,《心勝》是若幹篇的匯集。看似小了,但實則可能更大。《苦難輝煌》從真實的曆史細節中描述,《心勝》中有大量分析評論,我覺得有更強的針對性,針對當下物質發展迅速,但精神發展較為匱乏的現狀。

記 者:您在本書中首次提出“心勝”的理念,並呼籲“心勝則興,心衰則敗”的精神。那麽您如何定義“心勝”?

金一南:中國古代哲學家老子講過,“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老子所提的“自勝”,包含了戰勝對手首先要戰勝自己的意思。這是“心勝”的一部分,但還不是全部。“心勝”的核心是本書扉頁上那句話:“戰勝對手有兩次,第一次在內心中。”“心勝”並非勝利的全部,卻是邁向勝利的第一步。人活著必須要有精神。近代以來中國積貧積弱,從物質到精神莫不如此。我們太多苦難,太多挫折,太多失敗,太缺乏勝利激情對心靈的滋養和陶冶。

中國革命和建設的成功為中華民族精神注入了新元素,成為提升民族精神的新平台。精神是什麽?是內心的力量,內心的光明。內心有力量,精神才有定力。內心有光明,力量才有指引。毛澤東當年在井岡山搞工農武裝割據,才幾個人、幾杆槍,就發出史詩般的預言:“星星之火,可以燎原。”靠什麽?靠對中國國情的深刻了解,靠強烈的曆史進取心。再看看那個瘦骨嶙峋的聖雄甘地,沒有一兵一卒,也沒有權力,隨身帶一隻山羊,以羊奶為食,周遊貧困鄉村和汙穢城市,以自己蒙受苦難的方式喚起別人覺醒。就是這個看似弱不禁風、穿著單薄、終生主張非暴力的人,摧毀了大英帝國在印度的殖民體係。再看看窮困潦倒於英國的馬克思,因為交不起房租,多次被房東攆得搬家,連衣食住行都成問題,當時沒有人認為這個整天泡在大英博物館的《萊茵報》前編輯能有什麽力量。但馬克思主義卻掀翻了多少王座、顛覆了多少獨裁者、解放了多少民眾、改變了多少國家和民族的命運。

毛澤東、甘地、馬克思,完全不具備今天我們認為取勝所必備的物質條件和社會條件。當他們懷著內心百折不回的執著走向世界的時候,表麵看一無所有。但今天全世界都承認,他們給他們的國家和民族、給全世界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他們製勝的力量來自哪裏?來自他們的精神,他們的思想,他們的信仰,他們的人格。一句話,來自他們的內心。真正的勝利到來之前,他們已經實現了心勝。

記 者:當下的中國,在經濟、科技、國防、文化等諸領域均取得舉世矚目的成就,您為什麽在此時還要提出“心勝”?

金一南:在如今的和平年代,“敵人”可以是他國的挑釁和威脅,也可以是產業麵臨的低穀和挑戰、可以是人們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障礙和困難,還可以是體育比賽中的對手、可以是突如其來的天災。麵對這些,我們能不能首先做到“心勝”——有藐視困難的氣概、有戰勝困難的決心?在這個高速發展、充滿夢想、充滿變化的時代裏,到處都充滿了對力量的期待。不少政要的力量期待,多屬於物質期待,設想GDP發展到某日,國家擁有了何等財富,一切頭痛問題便可迎刃而解。有些軍人的力量期待,多屬於裝備期待,設想先進武器發展到某日,三軍擁有了一流裝備,前麵所有障礙便都所向披靡……這些期待並非沒有道理,卻怕永遠難以實現。一個人,一支隊伍,如果內心缺乏力量而期待外在力量彌補,那麽不管外部力量多麽壯觀,恐怕都難以支撐。

真正的力量,發自內心。

記 者:您能具體講一講,“心勝”對於今天的軍人來講有什麽特定的要求?

金一南:我曾在試飛英雄李中華的座談會上講過,軍人的最高追求不單單是舍生取義、以身殉國。最近我們在劉公島參觀,看見北洋水師提督丁汝昌“予絕不棄報國大義,今惟有一死”以及主力艦管帶劉步蟾“苟喪艦,必自裁”的誓言,令人感慨、感歎。舍生取義固然可貴,但犧牲不是軍人的最高境界,軍人的最高境界是勝利。

我在《心勝》中寫有一篇短文:“軍人生來為戰勝”。為什麽這樣寫?國家和人民花那麽多錢供養軍隊,不是讓你最後一死了之的。軍人必須以勝利為人民服務,這是軍人對人民的最高報答。毛澤東說,人是要有點精神的。毛澤東還說:“這個軍隊具有一往無前的精神,它要壓倒一切敵人,而決不被敵人所屈服。不論在任何艱難困苦的場合,隻要還有一個人,這個人就要繼續戰鬥下去。”今天迫切於高科技知識積累、迫切於複雜技術裝備掌握的中國軍人,絕對不能忘記這種精神和氣概!那種除了勝利一無所求,為了勝利一無所惜的精神風貌,是新中國軍人展示在世人麵前光耀千秋的無價之寶。隻有以這樣的精神風貌迎接挑戰,才是今天的中國軍人為明日的中國軍人最好的奠基。

記 者:有專家認為,“心勝”能為強軍夢、強國夢的實現提供有力的精神支撐,您是如何看的?

金一南:“強軍”目標的提出,並不是要按照別人的建軍思路完成軍隊的現代化建設。更不是隻準備去打一場別人已經定出模式的戰爭。軍隊是幹什麽的?是去打勝仗的。怎樣才能打勝仗?必須發揮自己的特長。當年朱毛紅軍的勝利,就是依靠“你打你的,我打我的”這一要訣。自主作戰、以長製敵,從來是中國人民解放軍製勝的核心。為什麽在那樣劣勢裝備、在那麽困難的條件下朱毛紅軍也能取得勝利?很重要一條——內心從來沒有畏懼過對手。隻有在這種精神狀態下,才能將自身全部優勢有效發揮出來。這不就是“心勝”嗎?如果沒有這種“心勝”,中國革命可能成功嗎?

今天,中華民族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接近民族複興的目標,也從來沒有像現在這樣渴求內心的力量。我們要成為一個真正的大國,建設一支強大的軍隊,無不需要“心勝”的精神支撐。2006年,我隨海軍編隊橫跨太平洋參加首次中美聯合軍演,返航途中遭遇到狂風巨浪。編隊全體官兵各司其職,全體一心全力抗擊風浪,終於使艦隊安然抵達。這一體驗更使我感到,真正的“心勝”不是求平穩、求安寧的產物,是敢於鬥爭、敢於勝利的產物。一支軍隊的強大、一個民族的複興,必須包含進這樣的精神要素。

新中國60多年風雨跌宕。我們經曆過貧窮,也享受著富裕;應對過危機,又麵臨著挑戰。所有這一切,不管是經驗還是教訓,不論是成功還是失敗,足以形成一個民族龐大的精神財富,構建我們“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內心定力,最終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複興。

記 者:對於一般的讀者看了這本書後,您有什麽樣的期待?

金一南:希望他們能揚起理想的風帆。這張風帆不僅為個人,而且為國家、為民族。“心勝”這一理念,絕對不僅僅是我們這一代應該做到“心勝”,中華民族一代一代的“心勝”,才能最終成為世界上一個強大的民族。新中國發展到今天,中華民族發展到今天,我們必須具有與我們往昔奮鬥、現實地位和未來目標相適應的精神狀態。

金一南:心勝(全三冊) 講真話,辦真事,信真理,做真人 靈魂與血性,關乎民族命運  – July 1, 2017

Chinese Edition  by 金一南 (Author)
 
2013年,金一南將軍首創“心勝”概念,至今已推出三部係列作品,以“戰勝對手有兩次,D一次在內心中”這一核心信條,為當下的個體、組織乃至整個民族打造了一副有力度的思想武器。《心勝》亦成為《苦難輝煌》之後,另一個極具影響力的佳作品牌。
 
作為國防大學戰略教研部教授,金一南的主要研究方向是國家安全戰略、國際衝突與危機處理,“心勝”係列作品正是他多年治學成果的集中體現。民族百年興衰,中西將帥功過,古今戰爭內幕,內外戰略格局,無不顯露其深厚學術背景。透過對關鍵人物、重大事件的深度解讀,意在對今之現狀的批評與憂慮。拳拳之心,字字可鑒。
 
《心勝》全集持續創作十年,內容近百萬字。既富有正義豪情,又不乏冷靜沉思,實為一部審視曆史、提振人心的時代佳作。大國關係就是做交易圍繞著利益、威脅、目標、手段,我們可以得出這樣一些認識和判斷。
 
第一,國家利益實際上跟國情密切相關。當我們描述中國國情的時候,經常會說:“中國是一個發展中的社會主義大國。”將這句話剖開,實際上國家的利益就全部顯現出來了。中國是一個發展中的國家,當務之急就是要取得發展,經濟的增長和國家的富強,這就是我們的最大利益。
 
第二,“發展中的社會主義大國”,中國是社會主義國家,所以我們的安全利益就是維護社會主義體製,維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
 
第三,“中國是一個大國”,我認為這句話不夠完善,應該說“中國是一個發展中的尚未完全統一的社會主義大國”。尚未完全統一才是中國最大的國情。它對中國形成了極大的製約,對中國的安全、國際地位、資金流向都產生了巨大影響。中國之大,體現在領土、人口上。但這還不能被稱為一個強國。今天,很多人以為中國很強大,甚至已經到了要反複聲明我們永遠不做超級大國的時候了。我認為完全沒有這個必要,我們連統一都沒有完成,離超級大國還差得很遠。
 
第四,“大國”,作為一個大國,我們必須要發展,必須要維護社會主義製度,必須要完成統一,必須要完成大國的利益。國家安全戰略有一個重要的條件,就是一定要阻止周邊國家出現敵對性集團。為什麽加“集團”二字?因為周邊出現敵對性國家難以避免,但一定不能讓它們聯起手來對付我們。一定要打破它們的這種企圖。這才是一個大國的追求。
 
中國不說“勢力範圍”,但大國一定要營造自己的安全範圍。一定要組織自己的緩衝區,營造一個友好地帶,一個中立地帶,然後才是敵對地帶。如果一打開家門都是敵對地帶,那麽國家安全如何維護?這就好比單元門一打開,這家跟你過不去,那家跟你過不去,都是你的仇人,那你在這個單元還有什麽安全可言?理想的狀態是你一打開門,都是朋友,其次是中立的,然後才是敵對的。這也是一個大國必須追求的目標。作為大國,中國不幹涉別國的內政,但隻把自己的事情辦好也是遠遠不夠的。
 
1998年至1999年,印巴發生衝突。巴基斯坦外長來中國訪問,印度外長也立即到中國訪問。我個人認為,當時中國對巴基斯坦的戰略是欠妥當的。因為我們指責他們把克什米爾地區攪得一塌糊塗,製造了緊張趨勢,所以對巴基斯坦外長的態度非常冷淡。巴基斯坦外長立刻有種被冷落甚至被拋棄的錯覺,就好像中國要跟印度站在一隊了。而印度外長來訪時,我們對他卻非常熱情。作為大國,中國必須學會大國之間的遊戲規則,大國不害怕周邊事態波動。如何發揮。
 
金一南:心勝的力量
 
金一南
 
“中華民族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接近民族複興的目標,也從來沒有像現在這樣渴求內心的力量。”金一南想要回答這個時代的命題,他呼喚尋找製勝力量過程中越來越焦灼、越來越煩躁、越來越迷茫的人們,應該重新審視一下自己的內心。
 
■本報記者 郝俊
 
站起身,金一南向台下觀眾行了一個標準而莊重的軍禮。少將金一南是國防大學教授、戰略研究所所長,他為大眾所熟知,則緣於其軍事評論員和作家身份。前不久,金一南攜新近出版的《心勝》一書在北京與讀者見麵,活動還邀請軍旅作家喬良與央視著名主持人白岩鬆來到現場,一起暢聊《心勝》的背後故事和當下啟示。
 
身著軍裝的金一南聲音洪亮,談吐間廣征博引,盡顯學者風範。與他相識10年的白岩鬆這樣評價他眼中的“一南兄”:“感性的表達,卻擁有極其靠譜的理性支撐。”
 
金一南的這種特質,映照在他的言談舉止中,更落實在他的文筆之下。作為一本聚焦戰爭之道的隨筆集,他寫下的是金戈鐵馬,思考的卻是社會命題。書中內容涉及很多思想,他透過大量的分析評論,希望以此“認識和分析今天的中國”。
 
在心中戰勝對手
 
作為國家安全戰略研究專家,金一南被外界譽為“桅杆上的嘹望者”。與他此前出版的著作相類似,《心勝》同樣取材自他所熟稔的軍事領域,書名從最初的《軍人生來為戰勝》到《軍之魂》、《軍魂》,曾經曆多次修改。
 
然而,出版社與金一南始終感覺,這些書名並不足以挖掘並表達出全書的豐富內涵。
 
“書中的內容其實超出了軍事範疇,它對整個社會的各個領域都有很大的適用性。”金一南意識到,這本經過數年時間反複琢磨的作品,應該具有更強的針對性——針對當下物質財富發展迅速,但精神發展較為匱乏的現狀。
 
“戰勝對手有兩次,第一次在內心中。”書中這樣一句話,為雙方確定書名帶來了靈感,最終定名為《心勝》。
 
“心勝“概念作為全書的核心,出版後引發讀者熱議:究竟什麽是心勝?
 
金一南解釋,“心勝”並非勝利的全部,卻是邁向勝利的第一步,它是一種精神、思想、信仰和人格。“精神是什麽?是內心的力量,內心的光明。內心有力量,精神才有定力。內心有光明,力量才有指引。”
 
“真正的勝利到來之前,他們已經實現了心勝。”金一南說,不論一個人還是一支隊伍,製勝的力量來自內心,如果內心缺乏力量而期待外在力量的彌補,那麽不管外部力量多麽壯觀,恐怕都難以支撐。這就是心勝——首先在心中戰勝對手。
 
恰逢其時的“補天”
 
一些讀者想到了阿Q。然而在金一南的觀念裏,阿Q用“精神勝利法”聊以自慰並非內心強盛的表現,相反恰恰是內心極度虛弱的表現。“它導致的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勝利,而是真正意義上的衰亡。”
 
從軍事話題延伸開來,去觸及當下社會須直麵的精神危機,《心勝》的到來被認為是恰逢其時。
 
“如果隻麵對軍隊,就委屈了這本書。在如此競爭激烈和高速變化的時代,請問誰不是一個戰士?”白岩鬆如此發問。
 
“中華民族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接近民族複興的目標,也從來沒有像現在這樣渴求內心的力量。”金一南想要回答這個時代的命題,他呼喚尋找製勝力量過程中越來越焦灼、越來越煩躁、越來越迷茫的人們,應該重新審視一下自己的內心。
 
而在喬良看來,金一南似乎是在挑戰一項“幾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他將其稱為“補天”一般的嚐試。“今天的中國,精神生活越來越萎縮,‘心靈窗戶’的缺失越來越明顯。”
 
“懷著這樣的願望,即使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事,他也要去做。”喬良說,寫作這本書,金一南完成了一次對自己的“心勝”。
 
“心勝”概念的萌芽,則可追溯至金一南一次難忘的“出征”經曆。2006年,他隨海軍編隊橫跨太平洋參加首次中美聯合軍演,返航途中遭遇狂風巨浪。
 
“編隊全體官兵各司其職,全體一心全力抗擊風浪,終於使艦隊安然抵達。”這一切身體驗,讓金一南感到,真正的“心勝”不是求平穩、求安寧的產物,而是敢於鬥爭、敢於勝利的產物。一支軍隊的強大、一個民族的複興,必須包含進這樣的精神要素。
 
也正是與驚濤駭浪相伴的那次航程中,金一南完成了他上一部長篇著作《苦難輝煌》的定稿。他曾跟同船人員開玩笑,若艦艇抵禦不了狂風巨浪,有直升機來搭救,就把他的筆記本電腦帶走,而他本人則可以留在船上。因為電腦中,有他長達50萬字、尚未出版的《苦難輝煌》書稿。
 
正是《苦難輝煌》,讓金一南迎來了自己人生中的“輝煌一頁”。在2011年第六屆中國作家富豪榜中,他以400萬元的年度版稅收入,登上作家富豪榜第11位,引發廣泛關注。
 
內心的一盞明燈
 
金一南的軍旅生涯中,不乏他切身經曆的“心勝”往事,而令他印象最深的,卻是一件看似極為平凡的小事——年輕時在全營舉行的插秧比賽中得了第一。
 
“我作為一個北方城市來的兵,居然贏了很多南方農村來的兵,當時我們營長聽說了都不相信。”金一南說,一個人在最不被認可時,咬緊牙關做的事情,取得的成功反而是最難忘的。他首先在內心中戰勝了自己。
 
鮮有人知,金一南本人的成長史,就堪稱一部戰勝自己的“心勝”曆史。
 
1952年,金一南出生在一個軍人家庭。父親金如柏是少將,參加過長征、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母親鄭織文參加過抗日救亡的學生運動,後前往延安投身革命。然而,這樣的出身並沒有給金一南帶來多少優越條件。
 
“文革”中,父親受到迫害,14歲的金一南作為“黑五類”被分到一個街道小工廠燒藥瓶;1972年父親出獄,金一南參軍進入北京軍區的一個通信團,因其出色表現很快成為一名無線電技師;後來,他又當上了軍體教員,研究雙杠、鞍馬等項目,還在部隊運動會上拿了團體金牌。
 
直到1984年,金一南被分配到解放軍政治學院,隻有初中學曆的他盡心盡力幹好每件事,從圖書館館員一直做到教員,最終走進國防大學成長為今天的教授。
 
“哪怕再不起眼的工作,我都沒有放棄過對未來的理想,做好起碼的工作,是實現理想的基礎。”正如金一南對“心勝”的理解,它是內心的一盞明燈,在黑暗中照亮前路,不管前方有多少苦難,都堅信能活出自己的價值。
 
金一南曾將自己比作一棵豆芽菜——大磚頭沒能壓住,從磚縫裏鑽出來了。
 
談及寫作《心勝》的目的時,金一南坦承:“這本書也是寫給我自己的,為了回答我內心的很多問題。”
 
他找到了答案:心勝則興,心敗則衰。
 
《中國科學報》 (2013-09-06 第7版 學人)
 
心勝者思維
 

什麽叫勝者思維?注重思維的前瞻性、整體性和進取性。勝者注重思維的進取性,從某種意義上講,是進取本身對機遇的尋找、把握與利用,必須進取。

金一南看抓緊機遇要訣:把握不確定性

金一南指出,京劇《三岔口》中摸黑搏鬥一幕,正是不確定性帶來機遇的最佳代表。隻要不要害怕不確定性,能夠主動發揮的空間就愈大。(網上圖片)

  守攤子是守不住的,我們軍隊有句話“進攻是最好的防禦”。為了防禦,我都得進攻。毛澤東主張積極防禦,叫防禦中的進攻,內線中的外線,就是不僅內線打出外線去,真正機遇往往藏在挑戰背後,不戰勝挑戰就無法贏得機遇。

  誰都想抓緊機遇。世界上有句話,機遇永遠存在,抓住機遇的永遠是少數。看這兩個永遠,多數人對機遇沒有做好準備,所以擦肩而過。因此我們要特別注意,人人都有機遇;機遇是一種無形的資源,把握機遇就要把握不確定性。

  我們最怕不確定性,什麽事搞不清楚,擔心,要搞清楚才行動。其實真正行動、真正抓機遇,是在沒有搞清楚的時候。

  你看京劇《三岔口》,你也看不見我,我也看不見你。你砍我一刀,我砍你一刀,摸著黑砍誰看不見誰,那就是不確定性。真正的機遇就在那個裏麵,真正高超的領導藝術就是利用不確定性的結果。不要害怕不確定性,不確定性充滿了機遇,愈是存在不確定性,主觀能動性發揮的餘地和空間也就愈大。

  當什麽事都搞清楚了,那就是計算機模擬了,還要你決策幹什麽呢?所以從這個角度上講,不確定性是我們今天發展最大的空間。

  延伸閱讀:金一南看5G的軍事戰略意義 改變現代戰爭麵貌

金一南看一帶一路機遇:美國擔心成為新馬歇爾計劃

剛於今年12月3日通車的中老鐵路,連接接中國昆明和老撾首都萬象。它作為“一帶一路”的標誌性項目,將加強中國與東南亞的交通聯係和經濟合作。

  我們現在充分利用國際形勢不確定性,和中國產能的大量提升,我們提出一帶一路,這種發展機遇,令美國人很惱火。

  美國人說這是中國的馬希爾計劃,因為中國人除了到全世界的Made in China,沒提出什麽大的戰略構想。我們本來叫一帶一路戰略構想,美國人說我們是新馬歇爾計劃;我們改了,叫一帶一路倡議,就是倡議而已嘛。

  延伸閱讀:金一南看美國與華為事件:美國欠缺前瞻性思維

  你同意也行,不同意也行,我們是一帶一路倡議;美國人說它是中國的馬歇爾計劃、中國要征服世界的計劃。我們哪有這計劃,但美國人確實很著急。美國眾議院前議長金裏奇講,美中之間不是一場國家之間的較量,是一項有關文明的較量。(四之三)

第88期論壇金一南《心勝: 來自內心的光明信念與力量》圓滿舉行! 

2023-03-03  商維高研院 

感受名家魅力,聆聽權威聲音!3月2日,第88期新商界高級管理精英論壇在濟南南郊賓館舉行。特別邀請著名軍事家、戰略家、國防大學戰略教研部教授、博士生導師金一南將軍帶來《心勝:來自內心的光明信念與力量》主題報告。通過解讀華為、中美關係等熱點事件,回顧經濟發展曆程,闡釋心勝的內涵,揭示靈魂、血性與命運之間的內在關係,及"唯有心勝, 才能擔當"的時代呼喚。近1000名曆屆新商界學員校友共同聆聽了此次報告。

金一南將軍主題報告

當下,大國博弈加劇,外部環境越發趨向複雜多變。全球百年大變局,我們前所未有地需要勝者思維,中國企業也比任何時候都需要關心國際時事!時代在呼喚百折不撓的企業家精神,企業經營者要學會與變化共舞,化挑戰為機遇。順變局之勢,謀製勝之道。

本次開年論壇,金一南將軍圍繞心勝的理念,以《心勝: 來自內心的光明信念與力量》為主題作報告分享,從史料視角、戰爭之道和戰略之思,係統地剖析"心勝則興,心敗則衰"曆史定義,並結合當下世界格局,深入分享大時代下強固內心的重要性。

金一南將軍回顧了中國共產黨"苦難即輝煌"的曆史,多次強調心勝是邁向勝利的第一步。而對於當代企業家來說,企業家精神就是最大的製勝法寶,能夠引導我們從心中的勝利走向真正的勝利。

1947年,人民解放軍即將由戰略防禦轉入戰略進攻,毛澤東連問了"四個敢不敢":我們長期在農村打遊擊,我們敢不敢進攻大城市?進去之後,敢不敢守住它?敢不敢打正規戰、攻堅戰?我們這麽大的國家,這麽多的人口,要吃、要穿,麵臨這麽多的問題,我們共產黨敢不敢負起責任來?他既是在問同伴,也是在問自己,詢問自己的內心。

金一南將軍認為,心勝,首先是在內心中戰勝對手。心勝並非勝利的全部,卻是邁向勝利的第一步。如果自己心裏都認為自己不行,那肯定是要敗的。

聖經上說:內心的光明若失去了,黑暗何等之大。反過來看,內心有一盞明燈,世間哪裏有暗夜。光明來自內心,動力也是來自內心。

領導者的意誌是中流砥柱,沒有中流砥柱,隻能隨波逐流。人的一生縱然漫長,但真正決定命運的隻有關鍵時刻的幾次關鍵性選擇。多數人因看見而相信,少數人因相信而看見。

在這個充滿動蕩與變化的時代中,企業領導人比任何時候都要敢於鬥爭,我們該以什麽精神狀態迎接挑戰?曆史就是最好的教科書。金一南將軍說:戰勝對手有兩次,第二次在內心中。

有什麽樣的思想,就會有什麽樣的未來。金一南將軍強調,今天回顧那段曆史,不是為了歌頌當時的偉大、光榮、正確,而是為了追溯力量的來源,並延續這種力量。"一個民族如果忘記了曆史,是一個沒有希望的民族!"隻有繼承這種力量的根本,中華民族才能有真正的未來。

最後,金一南將軍用一段話結束了今天精彩的分享:心勝是一種對人生的感覺,是一種對命運的把握,是一種直麵自己、又直麵整個世界的勇氣。如果把它形容為一個光環,那麽必定是一個來自內省的光環,不是任何身外之物可以賦予。

回溯曆史,縱觀世界,探尋內心,應對世界大變局,誰能扛得住,誰才能生存;能生存下來,才能變革;能夠變革,才能勝利。

內心有光明,力量才有指引,內心有力量,精神才有定力。新征程上,我們需要以心勝為舵,揚帆遠航。

論壇圓滿收官,願我們走遍世界不忘初心,紮根行業不忘提升。新商界高級管理致力於為同學帶來更多思維上的迭代、管理上的提升,堅定踐行幫助中國企業持續成長的使命,與眾多企業家同學一起沐光而行,聚合共興。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