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中國留學生多倫多百萬公寓被盜賣

(2024-07-24 18:15:47) 下一個

獨家專訪!中國留學生多倫多百萬公寓是怎麽被盜賣的?

加拿大都市網

 

 

【加拿大都市網】星島記者陳儀芬報道:今年初多倫多警方主動公布有民眾房屋產權遭盜賣的消息,提醒民眾注意並協助提供騙子消息,引發各界關注。

多倫多公寓業主餘墨菲(Moffy Yu)接受《星島日報》專訪,揭露自己也是受害苦主。她在疫情前回中國,受疫情耽擱遲遲未能回到加拿大,沒想到3年後卻發現在多倫多的公寓已被歹徒盜賣。

餘墨菲是來自湖北的國際留學生,2017年在Yonge Street上一棟名為Aura的大樓、買了一套兩房公寓,2019年她回中國,因計劃不久後再來加拿大讀書,因此房子並未出租、一直空置著。

持續繳交物業管理費的她,於2022年7月份發現管理費沒有扣款,覺得有點奇怪,就拜托經紀朋友去查,竟發現房子在2022年6月中以97.8萬掛牌、6月底以97萬成交賣出了,低於市場價10~15萬左右。

(騙子偽造了假的餘墨菲證件,成功將餘墨菲的公寓出售套現。) 賣方就是“餘墨菲”,騙子取得的所有信息都和本尊一樣,但並不是真正的餘墨菲。

餘墨菲說:“知道消息覺得太崩潰了,覺得太離譜了,一時之間還在恍惚,後來驚覺自己的身分信息被盜用了,害怕銀行的存款也會消失,當下聯係了道明銀行,沒想到差了一步。歹徒在我通知銀行一個小時前把我的30萬存款轉走了。”

騙子冒用餘墨菲的信息,偽造了假駕照和假楓葉卡,利用這些假證件騙了房產經紀、律師、銀行、安省土地登記處等機構,偷天換日下,得手一套價值百萬元的公寓、銀行存款30萬,還有公寓內逾20萬元的財產也被清空了

餘墨菲說:“我報警了,除了獲得一個報案文件號碼外,大半年過去了並沒有警方消息,警方總是說還在調查中,不能透露細節。我想盡各種方法、透過私人調查的方式找到可能是冒充我身分的兩個歹徒,他們的長相和個人信息都告訴警方了,但警方似乎沒有甚什麽動作。”

事件發生後,她日日失眠,但那兩個涉嫌欺詐的人卻常常在社交媒體上曬著奢華享樂的照片,令她更感無語、悲傷。(餘墨菲看著房地產買賣網站的照片,不敢相信這間公寓突然間就輕易被盜賣了。)

盡管這個公寓已經被盜賣,但去年發布的房地產買賣網站上仍可查到餘墨菲公寓的內外景照片。這間公寓位置很好,大大的落地窗可以俯瞰窗外美景。餘墨菲看著公寓內的照片很心痛地說:“雖然有些小東西,例如抱枕和盆栽植物等不是我的,但所有家具都是我的,我失去了不僅是財產、也失去了曾經美好的回憶。”

餘墨菲提供的文件中列出了代表欺詐性賣家的一家房地產經紀公司的代表,該公司的代表用普通話說不知道這起案件,而買方代理機構海的一名代表證實,該公寓是去年6月售出的。

記者問起餘墨菲是否還會回到加拿大?她說,事發之後,父母擔心她的安危、更不願意她出國了。“我當年計劃念書後留在加拿大工作並申請移民,如今根本不敢想如何再踏上加拿大土地。”

餘墨菲唯一能安慰自己的是,她買了房屋產權保險(Property Title Insurance),因此最終還是能獲得保障

記者實地探訪公寓

有調查專家說,這並非孤立事件,他的公司正在經手調查好幾宗產權欺詐的案件。如果一間房子沒有貸款、屋主不住在屋內,可能租給他人或是長居海外,極容易成為歹徒下手的目標。

餘墨菲的案件已經被當局列入重點關注案件。多倫多警方表示正積極調查;買賣經紀都稱不知道這是騙子欺詐行為;貸款給新買家的滿地可銀行表示將協助警方調查;而安省土地登記處則於2022 年 8 月 31 日在財產所有權上放了“警告”的字眼。

加通社記者親自到這間公寓探訪,想詢問目前新住戶知情與否,但一位接聽公寓對講機的女士隨即掛斷了電話。大樓的對講機上則仍然顯示著餘墨菲的名字。

餘墨菲因有購買房屋產權保險,因此保險公司委托King International Advisory Group調查事件,調查員金恩(Brian King)說,越來越多欺詐者偽造身份冒充真正的屋主,他的公司最近調查了大多倫多地區的幾宗產權欺詐案,其中一宗房屋價值高達200萬元。

他說,房屋產權欺詐一旦發生,後續處理很棘手,因為真正的屋主和毫不知情的新買家都是受害者。“盡管是欺詐性轉讓,但都是在適當的法律程序中進行的,要全部撤銷,需要相當長的時間。”

房屋產權保險保障

安省房地產協會行政總裁胡達克(Tim Hudak)表示,欺詐者偽造文件的技術變得更老練了,很容易瞞天過海,因此屋主保障自己最好的方法就是“購買產權保險”。

“產權保險”貴不貴呢?胡達克說:“平均而言,每1,000元的房產價值,保險價約為1元。如果房屋價值50萬元,屋主要花約500元,房子價值100萬元,那保險費就是1000元。”

胡達克說,以前的房產欺詐的手段是騙子充當買家,以他人的名義開設銀行賬戶並獲得房屋貸款,然後將錢拿走。如今騙子冒充屋主身分成了新趨勢。

若屋主長期不在境內,很容易成為騙子下手的目標。

胡達克又說,當涉及買賣房屋時,所有相關專業人士、房地產經紀、律師和銀行等人,都應該要非常仔細地檢查身份證件。

從事房地產法律工作逾40年的卑詩省律師埃利希(Perry Ehrlich)表示,購買產權保險是最有效的保護新法。“還有一種‘老派’的方法,就是從省的土地登記處申請一份房產證明文件副本(duplicate)。如果要轉讓房產,必須出示這個文件,因此文件需要保存在安全的地方。”

保險調查員金恩表示,這種冒充屋主的欺詐手法已經成了一種組織性的作案手法,涉及的罪犯可能很多。疫情下讓很多文件簽署都在網絡上進行,因此經手的專業人員缺乏麵對麵查核身分,讓騙子更容易欺詐成功。

讀者爆料!中國留學生身份被盜$30萬存款被轉走 銀行投訴無果!

加拿大都市網

 
 

【星島都市網】星島記者陳儀芬報道,曾經在加拿大留學的國際留學生 Moffy Yu 曾遭歹徒用假證件而盜賣了公寓和轉走了銀行存款,在保險公司追查下,公寓產權已經順利轉回自己手中,但在道明銀行(TD Bank)被偷盜的30萬,卻始終得不到銀行配合調查,令她感到非常無奈。

Moffy 在2023年初接受星島專訪時就提到自己的悲慘遭遇。

她2017年在多倫多央街(Yonge Street)一棟名為Aura的大樓購入兩房公寓,因為爺爺過世,因此她於2019年趕回中國,之後爆發新冠疫情,耽誤了回加拿大的行程。

有歹徒冒用了她的身份信息,充當假屋主而賣了她的公寓,甚至盜領了她在道明銀行的30萬加元存款。

(被歹徒盜賣的公寓,今年稍早終於追回,返還Moffy名下。)

由於Moffy有買房屋產權保險(Property Title Insurance ),因此保險公司展開調查追蹤,終於今年稍早她的公寓產權又回到自己的手中了。但她表示,道明銀行卻遲遲不理會她投訴失去30萬加元的案子。

她表示:「我寫了多封郵件給道明銀行的總部、分行經理和監察員,但他們沒有一個單位回復我的郵件。30萬不是小數目,我想知道銀行怎麼會草率地讓一個人就盜領了我的錢,當時究竟是如何處理的?」

Moffy說,當年她要回中國一段長時間,已經先告知道明銀行。「我的金融提款卡過期了,銀行還曾寄了一個新的金融卡到中國給我。

她說:「當年我在道明銀行開戶時,用的是中國護照、留的是中文簽名,如果想要提領這麼龐大的一筆錢,不可能隻憑某個人提出一張駕照或是某種證件就讓他提錢吧?難道不需要核對一下開戶時的護照資料和簽名方式是否正確嗎?」

Moffy稱,她開戶的銀行是位於多倫多Pufferin街上的道明分行,而30萬是從Bay街上的道明分行轉走的。

(Moffy稱,Bay街上的道明銀行讓歹徒盜領30萬,卻不願處理問題。)

她表示:「2022年7月發現身份被盜的當天,立即聯繫道明銀行,銀行隻告訴我,有一個人在我打電話一個小時前正好轉走了我的錢。我請銀行停止付款,追蹤該款項,但銀行卻說沒辦法,置之不處理,我不明白為何會如此?」

Moffy說,更誇張的是,當她不斷寫信投訴道明銀行,希望對盜領的30萬事件有所交代時,銀行卻又完全不回應。「我連請銀行給我月結單,銀行都不願意,隻告訴我這個賬戶暫時被凍結了。」

她說:「我隻能大膽懷疑這是銀行內部有人監守自盜,可能道明銀行後來發現了自身問題,但不願意負責任麵對,不想賠償我30萬。」

Moffy在溫哥華的一名友人陳女士對道明銀行對待Moffy的方式感到震驚。她說:「我日前到溫哥華一家道明分行要提領11萬時,前台人員非常謹慎,不僅請經理出來和我再度確認身份,還說要手機認證密碼,要我回答當初我是在哪一家銀行開戶的,還問我有沒有設安全問題?我戶頭裡總共約有多少現金?如果多倫多的分行有按照嚴謹程序處理那筆30萬款項,絕不可能輕易被盜領,我覺得銀行要對監管問題負很大責任。」

道明銀行回應記者查詢時表示:「出於保密考慮,我們不會透露任何客戶的信息,…我們將直接與她(Moffy)聯繫。」

Moffy稱仍未接獲道明銀行的任何回應。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