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為什麽上海的長者食堂越來越多了

(2023-06-27 14:18:17) 下一個
為什麽上海的長者食堂越來越多了
 
2022-10-02  微信公眾號:真叫盧俊(ID:zhenjiaolujun0426),作者:Moon
 

很多老年人會來到我家附近仙霞社區旁邊一家食堂一起吃飯,一起聊天。後來我才知道,在上海,長者食堂並不是什麽新鮮事物。我對這座城市開始有了更多認知和喜愛。

早在2007年,上海就有了第一家長者食堂。我住在長寧,在距離我家不遠處的仙霞社區,偶爾路過的時候會看到這麽一家長者食堂:

地理位置很好,位於茅台路632號的十字交叉路口,街上人頭攢動,人氣十足。

要說這家食堂可也是有點年份了。2007年,仙霞新村街道將滬上首個“社區食堂”開在了茅台路逸仙敬老院的樓下,項目建築麵積500多平方米,後因市場供應多樣化,該社區食堂關閉多年。直到2021年,這個社區食堂迎來改造升級,這才有了我們今天看到的仙霞社區長者食堂。

一眼看上去,這家食堂除了比較大,好像和普通的快餐店沒有什麽太大的區別。但隻要你走進去就會發現,雖說是食堂,可內部空間的設計一點也不含糊。

敞亮的就餐區,原木色的配套桌椅,還有後麵擺設風雅的書架,讓你一瞬間覺得來到了哪個精致的小飯館,而不是一個食堂。

我們再來看看點餐的地方:

隻需拿上一個餐盤,想吃什麽菜,都可以直接跟食堂阿姨講,長者食堂裏的飯菜也更適合老年人的口味,每天提供中飯和晚飯,即使是肉類做得也不會很油膩。

20元一碗的本幫大蝦、14元的菠蘿咕嚕肉、8塊錢的炒土豆絲,還有炸豬排、藕盒等小吃,種類繁多,餐廳整體的價格,跟市場上比起來差不了太多。

但不同的是,長者食堂的阿姨是真實誠呀,想想大學時期每次去食堂吃飯,阿姨的手一抖,到碗裏的菜一勺也就勉強還能剩個半勺。相比之下,長者食堂的份量真的是足足的。

我點了份飯,兩葷一素,菜品色澤鮮亮,看起來很有食欲,份量也完全夠兩個人吃了,人均下來也就20塊錢左右,吃不完的還可以打包回去吃,避免浪費。

臨近中午,食堂漸漸熱鬧了起來。

讓人意外的是,除了老年人,還有很多年輕人到這來吃飯,甚至我還看見了媽媽帶著自家小朋友來的。

一個拿著公文包在附近上班的小哥告訴我,他經常來這家食堂,原因也很簡單,首先,這裏的環境不錯,再者更重要的是這裏的食物更幹淨,吃著也更放心。

另一位長期來這吃飯的奶奶也提到,除了食物的安全問題,她還喜歡專門走來食堂吃飯的很大一個原因就是:這裏的座椅坐著很舒服。

很多快餐店為了提高翻桌率,桌椅板凳都會比較硬,且沒有靠背,這樣客戶來了一般吃完飯就走。

而在仙霞社區,這裏的位置座位和靠背都是軟墊,靠牆的那邊更是直接做成了軟座沙發。這樣的設計不僅在用餐時能給客戶帶來更舒適的就餐體驗,而且,爺爺奶奶們吃完飯,還能靠在軟座上乘乘涼,聊聊天。

也正是有了舒適的交流空間,我發現在長者食堂吃飯的奶奶們都和這裏的店員們非常熟。

在收拾碗筷的時候,店員們也不時會和奶奶們聊上幾句,嘮嘮家常。

甚至就連食堂外門口的處理也無時無刻不在為老年人考慮:

食堂的左右兩側,分別設置有無障礙通道和扶手,這樣即使是年紀較大或行動不便的老人,也能很容易通行。

所以你看,一家好的長者食堂,不需要大肆宣傳自己有多麽為老年人考慮,隻要在這些細節上狠下功夫,細節做好了,老人自然也就更願意來這裏用餐了。

如今,已經進化到智能AI食堂和社區配送

趁著就餐的時間,我和兩位健談的奶奶聊了很久,其中一位奶奶已經80多歲了,但是說話很清晰,精神氣也看著倍兒棒。

據奶奶所說,因為年紀大了,難免出行不便,所以除了偶爾會在食堂吃飯,更多的時候是選擇社區配送服務。

提到這一點,讓我想到了之前在虹橋社區AI食堂發生的故事。

虹橋社區AI食堂同樣也在長寧,占地約133.74平方米,麵積比仙霞社區長者食堂小了很多,位置也不那麽優越,但是這家食堂有一個特點,就是:無人機械臂做飯。

用餐者隻需要將碗放在“取麵位”,無人機械臂便能“感知”訂單來了,去壓麵機前取麵放入湯簍自動烹飪。

將麵倒入碗內後,麵碗自動運至麵湯龍頭前加湯,並自動出餐,一碗麵從下單到出餐,隻需2分鍾左右,大大提高了人工效率。

除了人工智能外,到店的時候,我發現店裏的工作人員都在忙著準備飯菜的打包:

鹹菜炒肉裏滿滿都是十足的瘦肉,份量也很實在。

打包的小哥告訴我,他們正在集中為老年人的送餐服務做準備,並給我具體介紹了一些有關老人午餐配送的細節。

首先是配送服務上,65歲以上的老人可以到居委會進行餐食配送服務的申請,整個流程都由社區來執行,直接送餐上門,對於不方便出行的老人會很友好。

此外餐食配置上,包括兩葷一菜,一個湯,一碗飯,花費僅在15元(80歲以上免配送,其餘需提供1元配送費)

僅從第一點我們就可以看出,上海的長者食堂從頭到尾都是在以老人的角度去做食堂。

一個點餐的操作看似簡單,但是對於一個年邁的老人來說,真的不太容易,除去繁瑣的流程,會為老人帶來更方便的就餐體驗。同時,兩葷一菜+一個湯+一碗飯的配置,在快餐店至少得40元左右,15塊錢已經是遠低於市場價格了。

細致的服務加上實惠的價格,老年人自然也會更願意選擇配餐服務,這樣的長者食堂才不會成為一個空殼。

而直到快中午的時候,這些早上就在馬不停蹄準備配送的工作人員們,才有時間停下來稍微填飽一下自己的肚子。

我們說什麽叫用心程度,其實真的可以用一二三描述出來的可能已經沒有那麽用心。但就是那種很樸實的、持續堅持的,基於對提升老年人生活質量的切實幫助,所展現出來的無論是對長者食堂用餐空間的設計,還是在配送服務上的盡心盡力,這樣體係下的老人就餐服務,是有質量的,也是有溫度的。

而這樣的長者食堂也即是一個很真誠的,用心在為老人服務的食堂。

最後,我記得那位80多歲的奶奶滿臉笑容地對我說了一句話:

“我女兒在國外,雖然我年紀大了,但我更覺得要照顧好自己,所以長者食堂幫了我大忙囉”。

一個能被老年人喜歡的、親近的長者食堂,說明它足夠柔軟。其實,上海早已經開始全麵鋪設長者食堂了

老實說,長者食堂也算不上什麽新事物,回想2008年,那一年,上海市老齡人口達到300萬。隨之,上海市政府便將“助餐服務點”列入市政府實事項目,這就成了長者食堂的雛形。

自2019年起,我們看見越來越多的長者食堂如雨後春筍般成長起來。2019到2022年間,上海累計增加了148個長者食堂,同過去11年裏的增長數量相當,截止至今年9月,全上海現有長者食堂295家。

以輻射麵積來看,越是市中心的地方,長者食堂周邊輻射的小區越多,一般在中心市區,長者食堂周邊一公裏內小區數量過百,這是非常普遍的現象。

以位於市中心的靜安區為例,據數據統計,在靜安平均每1.44平方公裏內便有一家長者食堂。

數據來源:《2021年上海統計年鑒》、“老食惠”官方小程序

也就是說,對於住在中心市區的老人,自己家周邊能找到長者食堂的概率更高。其實長者食堂並不等同於助餐點,它們往往擁有獨立的廚房、更加幹淨衛生的就餐環境,同時在服務上也更會考慮老人的需求。

在很大程度上,這些分散在上海各個角落的長者食堂,實實在在解決了周邊大部分老人就餐難的問題。

所謂精細化,就要從弱勢群體和細節處發力

長者食堂,可能隻是我們看到的社區服務對老年人做的一個很小很小的細節。在上海,還有更多諸如此類的專門針對老年生活品質而做出的變化。

一個活力滿滿的城市,也應該是一個老有所依的城市。看一個城市好不好,不隻要看它怎麽吸引年輕人,還應該看看它是如何善待老年人的。

我們看見的,各大城市在搶奪年輕人上都鼓足了幹勁,落戶政策頻頻鬆綁。越來越多的城市都在搶年輕人,但是也別忘了善待城市裏的每一位老人。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真叫盧俊(ID:zhenjiaolujun0426),作者:Moon,圖片:Moon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