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智穀趨勢Pro - 2023-05-08 - 財經
https://news.have8.tv/3201357.html
1、最新一季度的數據出來後,高歌“投資不過山海關”的人都驚呆了:
吉林以8.2%的增速位列全國第一。
黑龍江GDP增速5.1%,自2013年三季度以來季度增速首次超過全國平均水平。
遼寧GDP增速4.7%,自2014年以來首次高於全國。
東三省的增速集體跑贏全國平均水平(4.5%)。士別三日,冰天雪地的老東北就重新煥發了巨大的生機嗎?
這一幕,實在太罕見了。
猶記得,上一次跑贏大盤,還是在十年之前。而奇跡的背後,還隱藏著重新洗牌的歐亞大陸格局,藏著東西方撕裂之後所創造出來的通道紅利。
2、為什麽東北成為了增長冠軍?
吉林的全國第一,是因為去年靜默了不短的時間,長春等城市都是負增長狀態,由於基數低,反彈幅度就很大。
但拋開這個因素,吉林的表現也是不錯的。
再翻開黑龍江,遼寧的成績單,很多指標也都可圈可點,不管是出口、投資,還是消費,工業,多個細分領域的增速都表現亮眼。
很多文章已經分析過了,這裏我就不展開了。但是有一點特別值得注意:
今年一季度,吉林省與俄羅斯貿易總值57.3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92.3%。其中,出口28.54億元,同比增長210.4%,進口28.8億元,同比增長39.6%。
今年一季度,黑龍江省對俄羅斯進出口490.4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24.5%。其中,出口49.7億元,增長97.4%,進口440.7億元,增長19.5%。
今年一季度,遼寧對俄羅斯進出口111.2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63.2%,其中出口32.9億元,同比增長92.6%,進口78.3億元,同比增長53.4%。
對俄貿易的狂飆突進,為此次東北振興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而長遠來看,俄羅斯向東看成為“中國的加拿大”,有望持續激活老東北經濟。
3、自俄烏戰爭之後,俄羅斯可以說加速向中國靠攏。
以跨境橋梁為例。2009年9月,中俄批準了《中國東北地區同俄羅斯遠東及東西伯利亞地區合作規劃綱要(2009—2018)》,其中規劃了四座跨境橋梁,包括同江、黑河、洛古河大橋等。
但是這些經濟動脈的修建,都拖了很久很久。
黑河大橋(黑龍江大橋)的設想可以追溯到三十多年前的蘇聯時期。早在1988年中蘇就開始磋商大橋建設。
蘇聯解體之後,中方於1995年與俄方簽訂協議,準備大幹一場,但直至2016年這座大橋才開始動工。
竣工時間為2019年,但實際上並未投入使用,就那麽靜靜趴在江麵上,風吹日曬的,又過去了三年。
2022年6月10日,黑河大橋正式通車,成為了中俄首座跨境公路大橋。
同江大橋同樣命運多舛。
2014年中國段早就熱火朝天動起來了,俄羅斯段要在2016年12月才正式開工,原計劃2019年10月完工,實際2022年4月竣工。
2022年11月16開通後,同江大橋成為了中俄首座鐵路大橋。這條通道將黑龍江省到莫斯科的距離縮短了809公裏,節省多達10個小時的時間。
仔細看下來你會發現,這些拖拖拉拉的大橋,在俄烏衝突爆發後奇跡般的火速建成通車了。
為什麽呢?
Henry Zhang開了一家做中俄貿易物流的公司,他在接受外媒采訪時說,一年前俄羅斯的戰車開入烏克蘭後,許多西方航運巨頭停止向俄羅斯運送貨物。自那以後,從中國到俄羅斯的海運價格一路飆升。海上運輸已經成為中俄兩國貿易的最大瓶頸。
“運力問題在短期內無法得到解決”。他估計,目前的運力僅為需求的五分之一。
換句話說,莫斯科在麵臨西方孤立的情況下,急需要開拓出新的經濟大動脈,用陸路通道替代海運通道。
這就是上述大橋們能快速通車的大背景。
4、兩座大橋的鏈接不過是一個隱喻。它更象征著中俄經濟部分一體化的未來。
2010年中俄貿易555億美元。2020年中俄貿易1077億美元。2021年中俄貿易1468億美元。2022年中俄貿易1902億美元。
自克裏米亞事件後,中俄貿易迅速升溫。而歐亞大陸局勢越動蕩,雙方的進出口就越加火熱。
今年一季度,中俄貿易538.4億美元,同比狂飆38.7%。
這是什麽概念呢?要知道,一季度我們對日本出口跌了2.9%,對歐盟跌了7.1%,對英國跌了7.3%,對美國跌了17%,對加拿大跌了17.3%。在貿易格局的分化之下,這個迅猛增長的數據顯得尤為特殊。俄新社稱,中俄雙方提出了2024年之前雙邊貿易額達到2500億美元的目標。
很顯然,擁有地緣優勢的東北,有望在這場史無前例的中俄貿易餐桌上分到最大一杯羹。
一百多年前,沙俄在東北修建中東鐵路,讓東北從一片人煙稀薄的蠻荒之地,一躍成為世界的十字路口,率先融入了全球貿易網絡,為東北最早成為近現代工業中心鋪上了第一塊墊腳石。
蘇聯橫空出世後,156項援助重點工程中,有57個布局在東北,一汽、鞍鋼、本鋼、沈飛、沈機等一夜之間拔地而起,哪一個不是赫赫有名的工業巨子。
即使後來雙邊關係陡然生變,東北共和國長子的地位也維持了相當長的時間。到蘇聯解體後,東北獨特的區位條件才徹底失去了過往的優勢,更因為深居內陸而錯失了很多機會。
如今,因為俄羅斯全力向東看,因為這裏有西伯利亞一號天然氣管道和中俄原油管道,因為這裏有雄厚的重工業基礎和大糧倉的雙王牌,未來東北在國家戰略版圖中的地位有望得到提升,拿到更多的潛在資源。
例如央企投資,例如政策紅利,例如更多的俄羅斯市場。通道紅利越持久,東北就越有希望改善自身處於外循環經濟的邊緣地位,搞起內外循環來。
如此,那就真的是敗也俄羅斯,成也俄羅斯了。
5、當然,我們也不能過度誇大俄羅斯對東北的輻射作用。
首先,俄羅斯雖幅員遼闊,但是隻有一億多人口,而且近年來經濟蕭條,市場容量有限,遠不及歐美,甚至不如東盟。
2022年,對俄貿易1902億美元,其中出口761億,進口1141億。
2022年,對東盟貿易9753億美元,其中出口5672億,進口4080億。
對俄貿易僅占我國進出口總值的3%,而對東盟貿易占我國進出口總值的15.4%。
其次,東北想要搶占俄羅斯市場,還麵臨著產業轉型升級的巨大挑戰。2022年,吉林省對俄進出口實現173.3億元,其中出口65.6億元,進口107.7億元
2022年,黑龍江省對俄進出口1854.7億元,其中出口172.7億元,進口1682.0億元。
2022年,遼寧省對俄進出口359.1t億元,其中出口111.6億,進口247.5億元。
東三省對俄進出口合計2387.1億元,約合美元354億,占全國對俄貿易的18.6%,比例並不算很高。
這是為什麽呢?
明明隻有一江之隔,明明鐵路相連,明明區位優勢那麽明顯,東北對俄貿易為什麽占不到百分之四五十呢?
原因就在於,東北重工業發達,輕工業不足,跟俄羅斯產業結構有一定的同質化,沒有太強的互補性貿易價值。
說白了,就是俄羅斯人在東北,找不到更多想買的東西。全都給浙江、廣東的商品給搶占了。
雙方的貿易,主要是東北從俄羅斯進口石油天然氣等原材料農產品,而不是東北向俄羅斯輸出各種製成品。
所以,我們也看到東三省對俄全部都是貿易逆差,而且還非常之大,2022年真正的對俄出口總計也才350億人民幣左右。
對於東三省這樣一個5.79萬億的經濟體來說,350億人民幣算不了什麽。
因此,東北真要站在俄羅斯的肩膀上重振雄風,就需要下定決心加快產業轉型升級,造出有市場競爭力的消費電子產品、家電、紡織服裝等,用出口搶占更多的俄羅斯市場份額。
6、總的來看,我個人認為中俄交融對於東北經濟來說,會有較大的利好,但遺憾的是,它的作用是有限度的。
2022年,中俄貿易為1902億美元,其中對俄出口了價值為761.22億美元的貨物。如果東北能分到一半,就是380億美金,約合人民幣2560億。
2560億是什麽概念呢?
南通去年的出口額為2793億,排在全國第二十名,GDP一萬多億,排在全國第23位。
如果東北三個省,幾十個城市一年下來也就刮走兩千多億的出口蛋糕,那說實話,它對於東北發展的推動力就存在著很大的天花板。
所以,東北並不能指望靠著俄羅斯而徹底翻篇。東三省還需要繼續開拓出更大的市場。
由於全球氣候變暖,平均氣溫升高,在俄羅斯北方的海區已經出現了3個月的無冰期或者少冰期,夏季北極已經可以通行。
“俄羅斯方麵也開始為船舶提供破冰引航服務,這為開辟北極東北航線提供了必要條件,也使北極東北航線的商務運行成為了可能。”
一旦北極航線順暢開通,東北便能從苦寒的死角,變成離歐洲最近的省市區。
全國經貿體係的格局,都將重新書寫。為此,東北全力探索出一條新的出路。
2013年8月15日,“永盛號”從大連出發,成為中國首艘穿越北極航線的商船。
2015年9月17日,在遼吉黑蒙“三省一區”交通運輸推進物流業合作發展會議上,遼寧提出了“遼海歐”綜合交通運輸大通道概念。與傳統航線相比,該航線航程縮短2800多海裏,航行時間減少9天。
2018年,“遼海歐”開通了第二條北極航線。該航道的開通,形成了大西洋至太平洋新的軸心航線,亞歐遠洋航線的行駛裏程減少約5000海裏,運輸成本降低約30%。
目前由於氣候原因,該航線通航時間有限。想全年通航,還要等久一些。
有專家預言,2050年北極冰雪或完全消融,到時穿越北極點的航道就能完全開通了。
屆時歐洲、北美、俄羅斯會圍繞這片“地中海”形成一個經濟圈,它對東北最大的影響,就是東北可以利用這條最近的航道,承接沿海乃至國外的產業轉移,進而改變了中國的貿易格局。
這才是一張真正意義上的王炸啊。
東北曾經站在世界舞台上的主角,後來沉寂下去。如今氣候變化,讓東北看到了重新回到世界中心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