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英前議員加洛韋 美國讓歐洲流盡最後一滴血

(2023-05-16 07:55:30) 下一個

喬治·蓋洛威 George Galloway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George Galloway Feb 2007 01.jpg
喬治·蓋洛威(英語:George Galloway,1954年8月16日—)是一位英國政治人物和電視節目主持人,生於蘇格蘭丹地。1987年首度當選英國下議院議員。自1960年代以來一直是工黨黨員,直至2003年因反對伊拉克戰爭而遭開除黨籍。自2013年至2016年,擔任尊重黨黨魁。自2019年至今,擔任不列顛工人黨黨魁。

政治立場及觀點

2012年6月,蓋洛威在接受《獨立報》采訪時表示:“我並非和平主義者。我是革命者。我是社會主義者,不喜歡資本主義,也不喜歡帝國主義。”[2]

英國脫歐

蓋洛威是英國脫歐的支持者。

2016年2月13日,蓋洛威在他主持的RT電視台節目《Sputnik》上采訪了奈傑·法拉吉[3]。同年2月19日,蓋洛威出席了支持脫歐組織“Grassroots Out”的集會,奈傑·法拉吉在集會上稱蓋洛威“無庸置疑是這個國家最偉大的演說者之一,是英國政治左翼的傑出人物”。其後,蓋洛威將他與法拉吉的結盟關係類比於史達林邱吉爾二戰期間的結盟[4]

2019年4月,蓋洛威宣布他將在當年的歐洲議會選舉中支持奈傑·法拉吉領導的英國脫歐黨[5]

俄羅斯

2016年1月,蓋洛威對認定亞曆山大·利特維年科是被普丁下令暗殺的調查報告表示質疑,同時稱普丁為“世界上最受歡迎的政治家”[6]

香港

2019年7月,蓋洛威認為香港反修例示威是有外國勢力參與其中、為給中國製造麻煩的一場“顏色革命”,類似於之前曾發生在烏克蘭喬治亞等國的政權更替[7]

新疆

蓋洛威曾聲稱新疆沒有集中營,受到拘禁的人都是伊斯蘭教恐怖分子;而新疆穆斯林的生活水準正在“飛速發展”[8]

主持節目

蓋洛威曾一度在Press TV主持兩個節目《The Real Deal》和《Comment》[9]

2012年,蓋洛威加入黎巴嫩廣場電視台,主持《Kalima Hurra》。

2013年11月,蓋洛威及其妻子Gayatri加入RT電視台,主持《Sputnik》。

2010年,蓋洛威開始在Talksport電台主持節目《巔峰脫口秀[10],2016年轉至英國新聞集團旗下Talkradio電台播出。2019年,在蓋洛威發表了反以色列的言論後,Talkradio永久停播了他的節目[11],隨後轉至俄羅斯衛星通訊社和YouTube自媒體播出。2023年3月,蓋洛威獲中國國際電視台邀請,在中央廣播電視總台光華路辦公區錄製一期《巔峰脫口秀》節目[10]

同存異平等相待 交流互鑒共創未來——來自第二屆“民主:全人類共同價值”國際論壇的聲音

2023-03-24 22:32 來源: 新華社

新華社北京3月24日電 題:求同存異平等相待 交流互鑒共創未來——來自第二屆“民主:全人類共同價值”國際論壇的聲音

新華社記者張研

3月22日至23日,由中共中央宣傳部、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主辦,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央廣電總台、中國外文局承辦的第二屆“民主:全人類共同價值”國際論壇在京舉行。來自100多個國家、地區和國際組織的數百名中外嘉賓以線下線上相結合方式,圍繞“民主與可持續發展”“民主與創新”“民主與全球治理”“民主與人類文明多樣性”“民主與現代化道路”五個分議題展開討論,共話民主真諦。

與會嘉賓認為,民主是全人類的共同價值,實現民主的形式多種多樣。各國應當尊重世界文明多樣性,尊重別國民主發展道路,加強交流互鑒,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中國共產黨提出和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為中國式現代化凝聚了共識和力量。中國的民主之路越走越寬廣,也為人類政治文明進步貢獻了中國智慧。

宗教和解 中國在幾周內取得比美西強權幾十年來都更重要的成就

【喬治?加洛威:中國在短短幾周內取得了比美西方強權國家幾十年來都更重要的成就】英國工人黨領袖、前議員喬治?加洛威在第二屆“民主:全人類共同價值”國際論壇開幕式上作主題發言。他表示,中國在過去幾周時間裏取得了比美西方強權國家幾十年來都更重要的成就,那就是成功讓兩個分屬遜尼派和什葉派的伊斯蘭國家沙特和伊朗恢複了外交關係。3月10日,中國、沙特、伊朗三國在北京發表三方聯合聲明。在斷交七年後,沙特和伊朗在中國的斡旋下同意恢複外交關係並重新開放大使館。 CGTN的微博視頻

英國前議員喬治·加洛韋:“美國準備讓歐洲流盡最後一滴血”

環球網 2022.03.25

【環球時報記者  許海林】“歐洲和北美國家的勞動階層將為北約針對俄羅斯的‘瘋狂自殺行動’付出代價”。英國前國會議員喬治·加洛韋近日在推特上這樣寫道。在接受《環球時報》記者獨家專訪時,喬治·加洛韋表示,“正如美國準備好讓烏克蘭戰鬥到最後一滴血,最終,它也準備好讓歐洲流盡最後一滴血”。他還表示,西方國家的政客想借俄烏危機嫁禍中國,但老百姓最終不會認可這樣的說法。

英國前議員喬治·蓋洛威。孫微攝

英國前議員喬治·蓋洛威。孫微攝

 

環球時報:您最近在社交平台上說,“歐洲和北美國家的勞動階層將會為北約針對俄羅斯的‘瘋狂自殺行動’付出代價”。現在歐美都出現能源價格飆升、物價上漲等問題,並嚴重影響到普通人的生活,這會反過來對歐盟一些政客的言行產生約束力嗎?

喬治·加洛韋:我認為,在短期內,民眾生活嚴重受到影響對這些政客完全沒有什麽約束力。他們隻想著要“烏克蘭戰鬥到最後一滴血”,但痛苦和苦難也將會落到他們本國的人民——勞動階層和窮人身上,他們已承受著物價上漲帶來的麻煩,很顯然,價格上漲不僅限於天然氣、石油等能源。好好算算物價上漲這筆賬:這對百姓生活,對製造業、工業、交通業等依賴能源和燃料的行業意味著什麽?

食品價格也會大幅上漲,這不光與運輸成本增加有關,還因為俄羅斯的小麥出口問題。俄羅斯是世界上最大的小麥出口國,如果全球市場小麥短缺將使一係列商品價格上漲。有些傻瓜說:“我不吃小麥。”但事實上,你吃了,甚至在麥當勞或漢堡王的漢堡裏也有小麥。如果油價再漲下去,實際上意味著我們中的一些人不能再隨心所欲地開私家車了,問題是我們的公共交通係統常常晚點、票價又高且急需現代化。相比,中國的交通係統早已進行了現代化升級。

我的預測是,當西方國家政府試圖指責俄羅斯總統普京,甚至連帶要嫁禍中國時,很多人在一段時間後將不願意接受這一點。而且無論如何,即使那些接受了政府說法的人,有一天也會說:“好吧,我們對普京無能為力,但我們可以對你做點什麽。”

環球時報:國際社會越來越多的共識是——美國作為北約的實際領導者,就是想借俄烏危機在地緣政治上獲利。在您看來,歐洲民眾看清誰才是這場危機真正的始作俑者嗎?

喬治·加洛韋:我認為,美國想從中獲利的念頭會落空。我相信,美國所有的行動和不作為都非常清楚地描繪出它是一個正在迅速衰落的帝國。畢竟,就在大約半年前,美國不得不像小偷一樣在夜裏溜出阿富汗。現在我們看到俄羅斯足以挑戰美國的力量,並且我認為,它還很可能會很快擊敗美國。全世界都在關注著局勢的發展。就在幾天前,伊朗的彈道導彈落在伊拉克北部庫爾德地區美國領事館附近,但美國對此無動於衷,也無能為力。我們可以看到,美國強大實力的絕對頂峰期已經過去。上世紀60年代,毛澤東主席說美帝國主義是“紙老虎”,半個多世紀後的今天,我認為美國甚至是一隻牙齒都脫落的、垂老的老虎。

環球時報:拜登宣布美國禁止進口俄羅斯能源,英國也隨之跟進。但很多歐盟國家對此有顧慮。您如何看英美和歐洲大陸國家對俄烏危機再度升級表現出的分歧?

喬治·加洛韋:正如偉大作家奧斯卡·王爾德所說,“美國和英國更像是同一個國家”。在國際事務中,美英兩國可以被當成或者說至少可以被視為一個單一實體。但歐洲的情況就不同了。它們無法阻止進口俄羅斯的石油和天然氣,因為他們完全依賴這些。盡管一些國家也宣布打算減少對俄羅斯能源的依賴,但要以一個負擔得起的價格實現這一點並不容易。而且很明顯,這不會很快實現,因為歐洲接近50%的天然氣來自俄羅斯。你不能隨便就把閥門給關掉,那樣的話,你從哪裏獲得這50%呢?更不要說以老百姓能買得起的價格去填補上這麽大的空缺。在整個歐盟,天然氣的價格上漲差不多30%。德國是依賴俄羅斯能源最嚴重的國家之一,整個歐盟也是高度依賴。這就是為什麽它們小心翼翼地豁免了歐盟國家向俄羅斯支付天然氣費用的銀行。

最具諷刺意味的是,“北溪-2”項目實際上已被美國政府關閉——盡管該項目屬於德國和俄羅斯。現在,我們依賴的俄羅斯天然氣仍在通過烏克蘭的管道輸送過來,俄羅斯也在為讓歐洲用上天然氣向烏克蘭支付這些管道的租金。這就是為什麽我會說西方在進行“自殺任務”,因為即使歐洲能及時找到俄羅斯天然氣的替代品,價格也會飆升。這就是中國政治家常說的,敵人常常會“奮力搬起一塊大石頭,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環球時報:西方國家呼籲俄烏停火,但看上去卻是火上澆油。西方是否陷入某種自我矛盾?為什麽?

喬治·加洛韋:歐洲和英美盎格魯—撒克遜聯盟之間又出現意見分歧——你也可以把澳大利亞算進去。歐洲知道,如果這場戰爭升級——成為一場明確的北約和俄羅斯的戰爭,那麽隨著戰局變化,可能離使用中程核武器就不遠了,而從距離上看,歐洲大陸將首當其衝。而衝突如果升級、演變到使用洲際彈道導彈、高超音速導彈等武器時,那將成為“世界末日”。

正如美國已準備好讓烏克蘭戰鬥到最後一滴血,最終,它也準備好讓歐洲流盡最後一滴血。因此,歐洲人比美國人更希望早日實現停火。

我認為,除非像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所說,俄羅斯的最低要求應得到滿足,否則不會停火。俄羅斯的要求也確實是最低需求,要求明斯克協議的實施。烏克蘭政府已與德國和法國簽署該協議,該協議也已成為聯合國安理會的“財產”。這意味著北約應當在俄烏問題上保持中立,就像瑞士曾保持中立不加入任何軍事集團一樣。此外,這意味著沒有任何外國武裝力量或武器會被部署在那裏。同時,俄羅斯希望承認生活在頓巴斯的約占烏克蘭人口1/5的俄羅斯族人自治,而這個要求現在變成“獨立”。這就像克裏米亞問題已“解決”一樣。

每個人都知道這一點,盡管有些人仍裝聾作啞。這些是俄羅斯的最低要求,如果這些要求得到滿足,戰爭可能明天就結束。問題是: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有答應這些最低限度要求的自由嗎?他能夠不受來自美國的壓力嗎?這是一個懸而未決的問題。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