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人在麵對命運時,總有一種“命運天注定”的感慨,不止普通人,哪怕先賢也大都信奉“天命”,認為天命不可違。
而荀子的主張卻大不相同,他提出“製天命而用之”的人定勝天思想,認為與其迷信命運,等待命運的恩賜,不如化被動為主動,抓住規律,改變命運。
如《荀子》中所言:“君子敬其在己者而不慕其在天者,是以日進也;小人錯其在己者而慕其在天者,是以日退也。”
人生就像一場戲,如果命運是個爛編劇,那你就要爭取做個好演員。
要想讓自己的人生舞台精彩,這三種心態必不可少。
荀子|中華書局
1 無堅持,不成事
《荀子》中說:“不積跬步,無以至千裏;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
世界上沒有隨隨便便的成功,急於求成的人,往往無法等待一棵小苗長成參天大樹。
隻有懂得靜心沉澱自己,彌補不足,才能厚積薄發,水到渠成。
齊白石最初是學木匠的,最終卻成了民國後乃至近代名聲大振的篆刻大師。
刻印這門功夫大都是要從少年時期學起的,當時的“晚清四大家”——吳讓之、趙之謙、吳昌碩、黃士陵,皆是在十來歲就拿起了刻刀。
而決定學習刻印的齊白石已經32歲了,朋友都說他學印晚了。
齊白石也自知起步太晚,所以他更加虛心求教。
有一天,齊白石問刻印前輩黎鐵安,“我總也刻不好,怎麽辦呢?”
黎鐵安回答說:“南泉衝的楚石,你挑一擔回來,隨磨隨刻,盡三四點心合盒,都成石漿,就刻好了。”
黎鐵安的話聽上去就是開玩笑,別人都勸齊白石不要搭理他,但齊白石卻用了心。
齊白石真就挑了幾筐石頭回家閉門刻印。
從1896年開始,他一邊刻,一邊拿古代篆刻藝術品來對照琢磨。
一塊石頭刻了磨平,磨平了又刻,手上起了血泡也不在意。
日複一日,年複一年,楚石越來越少,滿屋石頭泥漿卻越來越厚。
好刀功必然是石料堆出來的,直到1910年,一晃十多年過去了,最後,一擔楚石統統都化為泥了,齊白石也練得了一手絕妙的篆刻藝術。
一天,譚延闓慕名來到湘潭,請黎鐵安刻十二方印。
黎鐵安說:“有個齊白石比我刻得更好!”
譚延闓便請齊白石刻印,齊白石當然不敢怠慢,精心設計篆刻。
黎鐵安看到這十二枚印後,對他的高超藝術讚不絕口。至此,齊白石的刻印名氣不脛而走。
《後漢書》有言:“涓流雖寡,浸成江河;爝火雖微,卒能燎原。”
樹要向上生長,就要先向下紮根。
成功是從決定去做的那一刻開始,持續累積而成的,量變引起質變,沒有紮實的基礎,就無法實現質的飛躍。
2 不拖延,無內耗
《荀子》中說:“知之而不行,雖敦必困。”
懂得許多道理,卻不付諸行動,雖然知識很豐厚,也必將遇到困厄。
公元前645年管仲相齊。
齊桓公想稱霸諸侯,號令天下,但是他知道自己缺點太多,不是很有信心。據說在他委政於管仲的第三天,就推心置腹地與管仲討論自己的缺點會不會影響他爭奪霸主。
桓公找到管仲,問他:“寡人有三大缺點,還能爭奪霸主嗎?”
管仲說:“我還不知道您到底有哪些缺點。”
桓公說:“寡人喜歡打獵,黃昏的時候還要到郊外打獵,直到田野寂靜,看不到野物以後才回來。諸侯的使者不能拜見,百官也不能當麵匯報工作。”
管仲說:“這雖然不是一件好事,但還不是您製霸道路上最要緊的障礙。”
桓公接著說:“寡人嗜好飲酒,夜以繼日,諸侯使者不能拜見,百官也不能當麵匯報工作。”
管仲說:“這雖然不是一件好事,但也還不是您製霸道路上最要緊的障礙。”
桓公又說:“寡人還有一件不好的習慣,就是不幸而好女色,連表姐都有留著不嫁人的。”
管仲還是說:“這雖然不是一件好事,但也還不是您製霸道路上最要緊的障礙。”
桓公聽管仲的意思,自己的三大缺點都不是最要緊的事情,便懷疑管仲是不是個佞臣。臉色突變說道:“這三者都可以,難道還有什麽不可以的事情嗎?”
管仲回答:“人君唯優與不敏不可。優則亡眾,不敏不及事。”
人君唯有優柔寡斷和不奮勉為不可,優柔寡斷則無人擁護,不奮勉則不能成事。
桓公很讚同管仲的意見,但他覺得有些累了,想好好休息,就讓管仲先回去休息,改日再詳談稱霸的事情。
管仲見桓公剛才還同意要勤奮,但結果轉頭就想偷懶,就不客氣地說:“有些事情馬上就可以辦,何必要改日呢?”
桓公不太耐煩地問道:“那我們現在該做些什麽呢?”
於是管仲就趁機提了具體的人事安排及政務工作,盯著桓公做完了所有事情才告退。
之後的齊桓公也是成了春秋時期的霸主之一。
《周易》有言:“君子終日乾乾,夕惕若厲,無咎。”
道雖邇,不行不至;事雖小,不為不成。
拖延是一片雪花到雪崩的積累,長久拖延隻會讓我們陷入焦慮和緊張的情緒之中。
打敗拖延也很簡單,隻需要記住兩個字:行動。
隻有行動起來,那些美好的願景才不會成為口頭的臆想,想要的生活才會奔你而來。
3 不畏難,就不難
《荀子》中說:“良農不為水旱不耕,良賈不為折閱不市,士君子不為貧窮怠乎道。”
有經驗的老農,不會因為水澇旱災就不再種地;精明的商人,也不會因為怕賠錢就不去做買賣;有誌氣的人不會因為一點挫折,就停止對事業的追求。
東漢末年,群雄逐鹿。
劉備胸有大誌,但現實卻屢屢碰壁。
24歲,劉備第一次創業。他和關張三人結拜,帶著全部家當去打黃巾軍。因戰績不錯封了個安喜縣令。可是沒多久,劉備就因鞭打督郵逃命去了。
35歲,他第二次創業。陶謙病危,把徐州送給了劉備,劉備好不容易有了自己一塊地盤。可惜還沒捂熱,就被呂布搶去了。
39歲,他第三次創業,才剛起步,就被曹操親自帶隊給打敗了,自己妻離子散不說,好兄弟關羽被抓,也與張飛流落失散。
40歲,劉備第四次創業。這時候的劉備已經步入不惑之年,結果還是兩手空空。為了生存,劉備不得已依附劉表。雖然他在荊州上下都很受歡迎,但也因此受到劉表忌憚,不得不坐了8年冷板凳。
48歲,劉備第五次創業。這8年來他沒有一天懈怠,每天兢兢業業操練軍隊。最終他抓住了赤壁之戰的機會,反敗為勝,開始了自己的稱霸之路。
《菜根譚》裏有一句話:“敗後或反成功,故拂心處莫便放手”。
遭遇低穀並不可怕,可怕的自己先選擇了認輸,從此一蹶不振。
人生在世,順風順水也好,逆水行舟也罷,請相信,唯有堅持,才能遇見美好。
《六祖壇經》中說:“一切福田,都離不開心地。”
沒有完美的人生,隻有更好的心態。
你擁有怎麽樣的心態,就擁有怎麽樣的人生。
用積極的思維去看待,那便是繁華盛錦,用消極的思維去看待,則是滿目瘡痍。
人終究是要在摸爬滾打中成長起來的,在力量不足時,要靜下心來沉澱自己,有了目標就要積極付諸行動。就算是栽了跟頭,也不輕言放棄。
生活的好壞,各自定義。
未來不知道會遇見什麽,隻要陽光正好,就別辜負了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