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高校 這些科研機構要清理

(2022-11-28 16:30:23) 下一個
關於清理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一般項目的通知 

北京師範大學 社會科學處  2018年7月6日

校內各單位:

  為進一步加強和規範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管理,提高項目完成質量,根據《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管理辦法》(簡稱《項目管理辦法》)的規定,教育部社科司將對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超期未完成的有關項目進行集中清理。現將本次清理工作的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清理範圍

  根據《項目管理辦法》規定,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項目自批準之日起,研究周期一般為3年,特殊情況可申請延期1~2年。據此,本次項目清理的範圍是:2013年教育部社科司批準立項的所有未結項、申請結項未通過或經批準延期後到期仍未結項的規劃基金項目、青年基金項目、自籌經費項目。

  二、清理要求

  1.上述各類項目須在2018年9月30日前按照《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成果鑒定和結項辦法》簡稱(《結項辦法》)的規定程序和要求申請結項,並提交《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終結報告書》(以下簡稱《終結報告書》)及有關結項材料。

  2.上述項目如確有特殊原因需要延期的,由項目責任人提出延期申請。申請者必須登錄“中國高校人文社會科學信息網”(http://www.sinoss.net,以下簡稱“社科網”),“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管理平台項目中後期管理係統”(簡稱“中後期管理係統”)在線申請項目變更,填寫《變更申請表》,詳細說明延期理由及課題的研究進展情況,經社科處在線審核同意後,報教育部社科司在線審定。延期時間最長不得超過1年,到期仍未完成者將予以撤項。

  3.凡被撤銷的項目,由項目責任人所在學校(簡稱依托學校)負責追回已撥付經費,由學校計劃內財務賬戶原渠道返回教育部賬戶;被撤銷項目責任人3年內不得申報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各類項目。

  4.至今未開展任何研究工作的項目,由依托學校追回已撥經費,並對違反規定濫用課題經費者追究責任。用項目經費購置的圖書、設備等屬於國有資產,按規定全部上交依托學校。

  三、材料報送

  項目結項申請可在上述規定日期前隨時報送至社科處(主樓A區203室),結項所需表格可在社科處網站“下載專區”欄目下載。報送的材料包括:

  通過鑒定的項目報送下列結項材料:

  (1)項目《終結報告書》原件1份及電子版(Word格式);

  (2)《鑒定意見書(匯總用)》原件1份及電子版(Word格式),《鑒定意見表(個人用)》附於其後裝訂;

  (3)項目成果原件3套(未出版的書稿報送裝訂好的打印稿,正式出版後補報);

  (4)項目《申請評審書》1份(複印件)。

  符合免予鑒定條件的項目報送下列結項材料:

  (1)項目《終結報告書》原件1份及電子版(Word格式);

  (2)項目成果原件3套(成果為期刊論文可報送複印件,含期刊的版權頁、目錄頁、論文正文並加蓋社科處公章);

(3)項目《申請評審書》1份(複印件)。

 

教育部社科司將於年底前公布本次項目清理情況,對經審核確認可以結項者,頒發結項證明。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實行信譽管理,項目完成情況將記入項目責任人信譽檔案。請項目負責人務必高度重視,及時報送材料,順利完成結項。

 

聯係人:江雪婷  電話:58804911 郵箱:jxt@bnu.edu.cn

附件: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超期未完成項目一覽表 

 

多所高校發聲:這些科研機構要清理

  1月23日,哈爾濱工業大學官網發文稱,學校對現有地方研究院實施了減量提質增效計劃,對功能定位不清、質量效益不高的異地科研機構予以清理。

  除哈爾濱工業大學外,據澎湃新聞消息,此前,長沙學院研究生學院發布的《關於上報異地科研機構建設情況的通知》也提到,決定開展異地科研機構建設情況數據上報工作。

  廣東海洋大學校辦工作人員對記者確認,鑒於國家和廣東省對異地辦學政策的調整,經學校研究,決定撤銷廣東海洋大學廣州(南沙)研究生院建設工作領導小組。

  2021年10月,四川自貢市教育和體育局在通報“自貢引進西南交大希望學院”進展時表示:“因目前國家現行有關政策,高校不能異地辦學,西南交大希望學院的注冊地在南充,因此,不能搬遷到自貢。”

  多地明確:從嚴控製高校異地辦學

  2021年7月底,教育部印發《關於“十四五”時期高等學校設置工作的意見》及《關於開展“十四五”時期高等學校設置規劃編製工作的通知》,均提及“從嚴控製高校異地辦學”。

  之後,河北、吉林、廣東、山東等多地均明確表示:對於高校異地校區將從嚴控製,不鼓勵、不支持高校跨省辦學;同時將逐步清理和規範現存異地校區。

  2021年8月,對於市民提出的“引入‘雙一流’高校(985高校)在溫州設立分校,打響‘學在溫州’品牌”建議,浙江溫州市教育局也表示,在政策層麵會有障礙。因此,在規劃中不予采納。

  中國青年報(ID:zqbcyol  整理:陳茜)綜合澎湃新聞、青年之聲等。

異地研究生院更名、撤銷!高校大清理開始了 

隨著政策禁令出台,上世紀80年代興起的高校異地校區建設風潮戛然而止,轉身之後,高校當如何前行?

山東大學威海分校創立於1984年,是國內第一所高校與地方政府共建的異地分校,高校異地辦學肇始於此。

到了1990年代末期,一些地方政府為尋求新的經濟增長點,目光聚焦於高新科技發展。

北京大學深圳研究生院、清華大學深圳研究生院、中山大學珠海分校等均出現於該階段。

數十年間,高校異地辦學風靡一時。

蘭州大學高等教育研究院副院長盧彩晨曾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以國內“雙一流”建設高校在異地的機構為例,據統計此類高校共設立了166個異地辦學機構(來源:《中國科學報》,2021-08-17)。

蓬勃發展下的弊端

異地辦學的初衷是促進地方經濟發展,平衡高等教育資源。異地辦學常見類型是與當地政府合作設立校區(通常與本部專業設置一致,相當於增加校園麵積)、建立分校(通常分校專業設置會與當地產業有關)。不過從部分高校的已有辦學情況看,存在一定問題,例如:

部分高校對各校區統籌定位不夠,導致異地校區未能根據當地經濟社會發展需要和學校整體發展規劃進行科學定位與建設;
異地校區辦學成本較高,辦學經費缺乏穩定充足的來源,影響其持續健康發展;
異地辦學大多缺乏高水平穩定師資隊伍,影響其辦學質量和水平;
高校設立異地分校或校區,還涉及高等教育布局、教育質量和財政支撐能力等重大問題。

基於上述原因,教育部早在2019年就表示曆來不讚成高校舉辦異地校區,原則上不予審批。“高校搬遷涉及高校辦學重要事項變更和高等教育布局重大調整,我們對此一直秉持審慎態度。”教育部稱。

到了2021年,教育部印發《關於“十四五”時期高等學校設置工作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更是對跨省的異地辦學按下了取消鍵,要求從嚴控製高校異地辦學,“不鼓勵、不支持高校跨省開展異地辦學,特別是嚴控部委所屬高校、中西部高校在東部地區跨省開展異地辦學,原則上不審批設立跨省異地校區。”對於已經存在的高校異地校區,《意見》提出“本著平穩有序的原則逐步清理規範”,並且新申報設置的學校須不存在跨省異地校區。

同年印發的《關於加強普通高等學校異地培養研究生管理的通知》《關於進一步規範高等學校異地研究生培養的意見》等文件對異地研究生培養提出了新要求。

例如《關於進一步規範高等學校異地研究生培養的意見》明確,研究生院是高等學校負責研究生培養管理的內設工作機構,不得異地單獨設立。高等學校異地舉辦具有研究生教育功能的機構,不得冠以諸如含有研究生院、研究生學院、研究生院分院等字樣的名稱。(“異地”是與學校章程所載注冊地不在同一地級市的其他地域。)異地承擔研究生部分培養任務的研究院、基地、醫院、學院等各類機構,需滿足相應的科研條件,確保經費穩定且有足夠的師資力量。

另外,高等學校應保證研究生培養及質量保障的規範性,原則上不得開展異地全過程研究生培養。

高校切斷“跨省戀”

隨著相關文件出台,高校與異地地方政府的“聯姻”走到了盡頭。

今年1月,哈爾濱工業大學官網發布了“學校全麵推進校名清理規範工作”的消息,並表示“學校對現有地方研究院實施了減量提質增效計劃,針對地方研究院開展了專項認定工作,全麵排查使用校名但未納入管理序列的異地科研機構,並對功能定位不清、質量效益不高的異地科研機構予以清理。”目前,該校已撤銷異地研究院4個。

此後,西南交通大學於3月在犀浦校區召開第十四屆第191次常委會(擴大)會議,研究落實“第一議題”製度和撤銷異地研究生院機構等事宜,擬撤銷深圳、青島、唐山三地的異地研究生院。

有些高校通過更名改製以求合乎規範。例如中北大學德州研究生分院已經更名為中北大學德州產業技術研究院。

西安交通大學於3月29日召開校長辦公會議,會議原則同意西安交通大學研究生院(蘇州)更名為西安交通大學產教融合協同育人基地(蘇州)。

廣東海洋大學則直接決定撤銷廣東海洋大學廣州(南沙)研究生院建設工作領導小組。

那麽不出省,高校在省內異地辦學是否可行?

原則上可以,但是難度頗高,教育部文件指出“確需設立省內異地校區的,由省級人民政府統籌,納入本省高校設置規劃,嚴控數量、嚴把條件,按照隸屬關係履行審批程序。

本年6月,有網友在人民網領導留言板建議西南科技大學在成都設立分校區和綿陽校區共同發展、壯大。該建議得到了校方回複,“學校將嚴格遵守國省相關辦學規定,堅持內涵式高質量發展道路,不會推動成都、綿陽兩地雙校區辦學。

之前,四川自貢市教育和體育局在通報“自貢引進西南交大希望學院”進展時明確指出,西南交大希望學院的注冊地在南充,由於政策原因,不能搬遷到自貢。

內涵發展才是關鍵

異地辦學既然走到了頭,那高等教育資源貧乏之地該如何走出困境?

《關於“十四五”時期高等學校設置工作的意見》中強調,高校應當準確定位,突出特色,以經濟社會發展對人才類型和層次之需為目標,綜合辦學曆史、基礎條件和學科專業優勢等,進一步明確辦學定位、注重內涵發展。

教育部在回複“關於支持河南高等教育快速發展的建議”時指出,高校可以加強與國內外高水平大學合作,引進境外知名高校優勢專業,加強急需學科建設,借鑒先進教育理念,培養行業緊缺人才。

又如安徽省教育廳2022年工作要點包括持續深化高等教育內涵式發展,實施新時代高等教育育人質量工程,加強特色高水平理工科大學建設。加強高校一流本科專業、課程、教材建設。深入推進新工科、新農科、新醫科、新文科建設,加快培養理工農醫類專業緊缺人才;推進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複旦大學、南京大學、上海交通大學與安徽省簽署戰略合作協議等。

上述西南科技大學答複網友建議時,除了明確不建設異地校區外,也提到學校堅持內涵式高質量發展道路。學校在黨中央實施西部大開發和布局中國(綿陽)科技城建設之際應運而生,從國家和地區戰略規劃出發,進一步推動產學研深度融合,探索“城校共生”新模式,學校將積極探索在成都等地建設一批新型研發機構或地方產業技術研究院,力爭在精準服務國家戰略和區域高質量發展上貢獻西南科大智慧和力量。

持續數十年的高校異地辦學風潮在一紙禁令下行將停止,嚴控異地辦學或將倒逼高校改革內部管理,切實融入本地經濟建設以培養亟需人才。

主要參考文獻:

[1]媒體梳理高校異地辦學史:往往與各地大學城的興建相關聯.澎湃新聞,2017-08-16.

[2]國內多地規範高校異地辦學. 科學網,2021-08-17.

[3]中國青年網微信公眾號,西南科技大學、廣東海洋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中北大學、中國教育在線、各省人民政府網站等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