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也要失業了。
最近,山西河曲縣大刀闊斧搞改革,把當地的政黨機構,事業單位,事業編製直接搞蒙了。
根據報道,當地原本有1964名事業編,現在活活砍掉了1305個名額,直接都是往“骨折”方麵去砍了。當然這1000多人也不是真的失業,當地安排他們去往鄉鎮其他崗位,隻是以後再也不享受編製待遇。
這跟失業其實已經沒啥區別了。印象中,編製內一直都是鐵飯碗,咋還會在今時今日出現“失業”的事情呢?
最根本的原因,是當地沒錢了。
據披露,2021年當地一般公共預算收入有12億,但支出卻有20多億,其中債務率高達85.65%。
而這還是2021年,估計今年的情況會更慘,所以當地才選擇了“縮編”。實際上,政府也跟企業運營一樣,隻有不斷賺錢才有機會越做越好,但眼下環境大家都難。
以前很多縣城小城市都是靠著幾個經濟大省在轉移支付,再加上自己平日賣賣地,生活還算不錯。
可這年頭經濟大省也沒錢了,甚至國家為了鼓勵幾個大省得加油幹,中央領導都直奔廣東等地督促,給他們打打氣,順便提醒下要記得按時按量完成任務。
外部的錢肯定還有,但大省都不好了,能給多少就看命了。
至於內部的錢,這些地方很多都靠賣地,現在領導們都紛紛下場幫忙賣房,有的地方還出現了要求公務員帶頭買房。
你說,這像是地能賣出去的樣子嗎?
至此,小縣城的收入被扼殺在搖籃中。
開源不行,那就隻有節流了,而對於大部分地方來講,人力成本就是最大的支出。
老徐深扒了下,如今中國人口規模在10萬以下的縣城就有兩百多個,其中不夠5萬更是占了一半。
但與單薄的人口相比,這些縣城對應的公務員職位卻相當飽滿。
比如山西的大寧縣,常住人口為5.2萬人,卻有115個行政部門;據資料顯示,其中82個部門的現有編製人數早已超過了2000人。
這還是有的沒有部門沒有披露數據的前提下。
更誇張的還有袖珍佛坪縣,8000人的縣城,卻養了2000個公職人員。
平均一家5口人得一個多靠財政養。
但問題是真的需要那麽多的公職人員嗎?
由於人口流失,很多縣城逐漸開始麵臨被合並的命運,地方的工作、教育已經不再需要那麽多體製內成員。
縮編,才是未來的大趨勢。
這一點不止是我剛剛前麵提到的這個縣城,因為此前已經有地方開始“吃螃蟹”了。
像山西南部的浮山縣,人口不到10萬,卻擁有125個行政部門,改革後直接變為40個;
事業編製從1944減到隻剩970名。
基本都是對半砍。
光是縮編解決不了太大的問題,減薪才是更普遍的常態。
有網友在網上分享說,自己是縣裏的科級公務員,現在地方已經要求他把之前的獎金的一部分退回去。
而他們的年終獎其實人均也才一萬...
在體製內的都知道,很多崗位到手都沒多少錢,基本就指望著年底的獎金,現在幾乎都泡湯了。
這種現象,不僅縣城。
老徐在廣州體製內的朋友基本都在跟我吐槽說減薪的事情,上一次跟個已經做到小領導級別吃飯,都在哭訴現在不止是減薪,獎金基本都泡湯了。
我隨手在網上一找,發現幾乎全國各地的公務員都難逃一劫。
縮編、減薪、回收獎金,公務員的苦日子,才剛剛來呢。
可另外一邊,越是這情況,反而進編製的熱度卻不斷攀升。
去年國考報名人數達到202萬,省考人數甚至超過537萬,同比上漲了406%!!!
但招錄人數隻有3萬出頭。
這樣講可能太抽象,西藏那邊一個郵政管理局主任科員,比例達到20813比1,簡直是到了離譜的程度。
結果,卻更多人想去了。
兩個極端的出現,真的讓人哭笑不得,其背後的原因也值得我們去思考。
明明體製內的待遇已經大不如前,為什麽還有那麽多人向往呢?本質當然也很簡單。
因為穩定,不怕失業。
但隨著第一個“裁員”的縣城出現,預計這種現象會隨著城市化不斷發展而慢慢成為常態,公務員等於鐵飯碗的局麵,不再重現。
這個世界上,已經再難有一眼可以穩定到老的東西了。
當然,我們也不得不麵對一個現實,年輕人拚命考公考研,背後也有工作不好找、失業率上升的因素。
不說遠的,像我們熟悉的騰訊,京東,滴滴等大廠就都在經曆裁員潮。
(網傳截圖)
而根據國家發布的數據,青年失業率在上個月又新高了,逼近20%。
這也導致我們看到一個現象,去送外賣跑滴滴的人越來越多了。
老徐前幾天打車跟司機聊起來,司機師傅一路都在吐槽,說今年不知道為啥路上多了好多網約車,現在一打開後台附近全是車,但打車的人卻沒幾個。
他說自己去年每個月還能流水個1萬5到2萬,今年就一直在1萬左右徘徊。
網約車、送外賣屬於低門檻的營生,而能有這種水平,恰恰說明從業者越來越多,背後原因大家應該都能猜到。
畢竟現在連華為(專題)這種巨無霸前段時間都在喊“活下去”,更何況是我們這些普通老百姓。
“難”的共識,已經突破了階級。
這不止是因為疫情,更有經濟周期的原因,但無論是哪種,我們都要麵對現實。
寒冬,的確早就來臨了。
我在小圈子半年前就開始提醒他們,一定要改變原先的思維方式,不要抱著幻想去對抗現象。
如何在寒冬中保命,才是首要考慮的。
經濟方麵,如果是剛畢業,就先抱著求穩的心態;怕找不到工作,就謹慎辭職;怕血本無歸,就謹慎投資。
有積蓄的群體建議給自己多一點選擇,比如保險基金股票之類,不要在一棵樹上吊死,謹慎第一。
就好像誰能想到,被國人視為鐵飯碗的編製,也會有失業的一天,那還有什麽是不可能的呢?
苟到最後,才能贏。
對於很多老一輩的人來說,考到編製就等於是獲得了鐵飯碗的工作。現如今很多年輕人也同樣抱有這樣的想法,他們普遍厭倦了私人企業殘酷的競爭生活,想要過上平平淡淡、安安穩穩的日子。
在這樣的情況下,考編考公就成了最好的選擇。而且很多人都覺得小縣城的編製比較好考,畢竟競爭壓力相對較小。如今網上卻有人討論,鐵飯碗不鐵了?小縣城編製取消比例超一半,麵對這樣的形勢,年輕人是否還會選擇回家考公考編呢?
一、年輕人再度掀起考公考編的熱潮
現如今伴隨著高等教育的不斷普及,越來越多的年輕學子都獲得了進入高校深度學習專業知識的機會。不過在這樣的情況之下,伴隨著高校畢業生數量的不斷增加,應屆畢業生所麵臨的就業壓力,相比較於過去也有了顯著的提升。
包括很多985高校的畢業生,為了能夠獲得一份朝九晚五的穩定工作,他們紛紛都參與到考公考編的大軍當中。再加上新冠疫情的影響,現在很多大廠都在不斷裁員。選擇這個時候去就業,倒還不如去考研,或者直接考公考編。
除了現實的客觀因素之外,年輕人的主觀想法也發生了相應的偏移。過去很多年輕人的最大目標就是努力賺錢,過上富裕的物質生活。而這一代的年輕人,則大多是家中的獨生子女。他們從小到大就過著非常優越的生活,想得到的幾乎都已經得到了。
在這樣的情況之下,又為什麽要為了生活而疲於奔命呢?因此,他們往往會選擇通過考公考編的方式來獲得一個既體麵又輕鬆的工作。雖然工資水平不算高,但也能給予自己足夠的體麵。
二、小縣城編製取消比例近60%
正是因為這些方麵因素的影響,才會使得每年考公考編的人數規模空前增長。在今年上半年的公務員考試當中,總共就有212.3萬人報名參與。最終能夠真正上岸的,也不過寥寥數人。然而就在年輕人不斷內卷的同時,不少小縣城卻紛紛公布了公務員裁員的通告。
根據有關機構的數據統計結果來看,截至目前為止,山西省的一個小縣城,裁撤了將近60%的事業編製。麵對著這樣的情況,不少年輕人也對考公考編放棄了希望。現如今選擇考公考編的人本來就很多,很多人為了獲得更大的上岸機會,都會紛紛選擇福利待遇更差的縣城。本以為參加小縣城的考公考編,可以有更小的競爭壓力。
然而沒想到的是,雖然同行之間的競爭變少了,但當地所給出的招聘名額也在不斷減少。在這件事情曝光之前,很多人都沒有想過,鐵飯碗的工作原來也會有砸掉的一天。麵對將近60%的比例,目前山西省的這一縣城,已經將原有的36個機關調整為22個。在這樣的情況之下,不僅能夠大大提升工作效率,同時還能夠減少有關部門的財政支出。
就目前來看,不少地區的有關部門都存在著“花錢養閑人”的情況。這些工作人員懶政怠政,幾乎不為老百姓們做實事。老百姓有什麽需求,他們也大多搪塞了事。對於這樣的情況,有關部門也自然要做出相應的整頓。
這樣不僅僅能夠節約不少公共預算,還能有效提升機關部門的工作效率,更好的為老百姓服務。其實現如今存在同樣現象的小縣城還有不少,未來或許也都會走上取消編製的道路。這也就意味著,小縣城考編的難度雖然不大,但未來機會卻會變得越來越少。
三、“鐵飯碗”也可能變成“砸飯碗”
任何一個地區招聘的公務員,規模和數量都和其自身的發展緊密相關聯。如果地區發展得相對較好,那麽對於公職人員的需求量就會更大。如果地區發展的不太好,那麽對於公職人員的需求量就會減少。雖然區域發展的不太好的地區考公考編,可以讓我們迎接更小的競爭和挑戰。
但與此同時,在名額稀賞的情況之下,想要留下來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未來即使是鐵飯碗的工作,也不一定就能讓我們一輩子衣食無憂。即使是鐵飯碗,也同樣需要麵臨著裁員的風險。在這樣的情況之下,你是否還願意繼續考公考編呢?
結語
考公考編對於年輕人來說不是一種逃避的做法,如果不為此付出努力,那麽也同樣不會有好的出路。無論在什麽樣的工作崗位上,隻有不斷提升自己,才能獲得更好的發展,不至於被市場或行業所淘汰。